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50%以上

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50%以上

中新社報道,2020年中國光熱市場形勢與應對策略峰會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落幕。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首席顧問、原所長韓文科在此期間表示,根據中長期能源轉型發展戰略目標,到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50%以上。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表示,“十四五”新能源發展面臨著政策和市場環境的根本性轉變。對於光熱而言,首批光熱示範項目的階段性進展是“十四五”光熱發電產業規劃的基礎。通過推動示範項目建設,中國光熱產業鏈不斷成熟和發展,已培養出具有系統集成能力的領軍企業和優秀供應商,通過對已建成項目的驗收數據來看,光熱發電已體現出了其優勢。

國際油價19日上漲

新華社報道,國際油價19日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20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29美元,收於每桶61.22美元,漲幅為0.48%。2020年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37美元,收於每桶66.54美元,漲幅為0.56%。

西北新能源外送再添新通道

經濟日報報道,甘肅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線加強工程於19日正式投運,為西北新能源外送再添新通道。該工程起於敦煌,止於白銀,於2018年12月開工建設。工程由張掖750千伏輸變電工程、750千伏河西電網加強工程兩部分組成,新建超高壓線路839公里,新建750千伏變電站1座,擴建原有750千伏變電站5座。該工程將甘肅清潔能源東送、西送能力分別提升至850萬千瓦、550萬千瓦以上,可增加甘肅清潔能源外送電量95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11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890萬噸。甘肅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達2161萬千瓦。截至今年11月,甘肅新能源利用率達93.6%。

我國加快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技術佈局

科技日報報道,從北京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推介會上獲悉,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航天101所)、中國特檢院、中科院理化所、北京低碳院等13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國內首個液氫協同創新聯合體,加快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技術佈局。未來氫能的定位是將替代石油,我國是產氫第一大國,也是未來用氫大國,據預測,到205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佔比將達10%。無疑,加快氫能產業發展意義重大。航天101所副總工程師劉玉濤指出:“目前,國內氫能產業在產品性能測試和質量驗證等方面的技術經驗尚存不足,缺乏成熟的氫能裝備性能檢測和試驗方法、標準以及基礎設施,未形成完整的氫能裝備質量評價體系和檢測試驗能力,嚴重影響我國氫能裝備推廣和安全應用進程。我們應加強對氫能裝備檢測領域的持續研究和投資,成立區域性氫能裝備檢測試驗基地,形成覆蓋全國的氫能裝備檢測網絡,提升氫能裝備檢測水平。”

中石化經研院:預計2019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3025億立方米

界面新聞報道,預計2019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30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251億立方米,增速約為9.0%,低於2018年405億立方米的增量,遠高於煤炭、石油等其他化石能源消費增速。其中,城燃用氣貢獻了需求增量的近五成。預計2019年國內城燃用氣消費需求達到1195億立方米,增量約為113億立方米,佔總增量的45%。工業用氣貢獻需求增量的三成以上。2019年,國內工業用氣總體需求約為10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4%,貢獻了全年需求增量的34%。

生物天然氣產業指導意見:2025年產量超百億

上海證券報報道,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生物天然氣發展目標,即到2025年年產量超過100億立方米,到20

30年超過200億立方米。生物天然氣是以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汙、餐廚垃圾、農副產品加工廢水等各類城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經厭氧發酵和淨化提純產生的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的天然氣,同時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渣沼液可生產有機肥。相較於今年初發布的徵求意見稿,《指導意見》取消了生物天然氣2020年發展目標。2025年的發展目標由徵求意見稿的150億立方米調整到100億立方米,2030年的目標則由300億立方米調整到200億立方米。

未來五年中東和北非天然氣支出將減少

油氣新聞網站報道,阿拉伯石油投資公司(Apicorp)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中東和北非地區天然氣行業的承諾和計劃投資總額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同比減少700億美元。在2018年展望中承諾上游投資的9個國家中,有7個國家同比下降。預計阿聯酋和卡塔爾的下游天然氣投資將增加。總體而言,中東和北非地區承諾投資下降最為顯著的是科威特(接近80%)、沙特阿拉伯(60%)以及阿爾及利亞,約為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