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上证指数真正的关口应该在3333点

自周二站上3000点以来,沪指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在3000点上方窄幅盘整。接下来市场会遭遇怎样?


狼帅陈浩20号盘中做客央广直播时认为:上证真正的阻力位在3333点,用四个三好记。在这个点位之前,都算抄底……给出趋势判断的同时还给出了投资建议。具体详情,财咖今日结合狼帅本周的宏观面分析一起整理如下!

陈浩:上证指数真正的关口应该在3333点

陈浩

我觉得现在这个位置快速的上来,基本上是各机构增仓导致的。看了一下资金面,还没有出现牛市的味道,所以目前还是属于筑底期的过程。

如果要是只说上证指数的话,真正的关口应该在3333点。这样好记,没那么准,其实就是3300来点吧,在这个点位之前,都算抄底。到那个地方有一个非常强的阻力位,然后过去不过去再说。

陈浩:重仓不怕高,财务报表要看好!

离现在还有10%的空间,目前的策略就是重仓,然后不要换股;如果一定要换股的话,它的原则是弃弱留强,因为现在机构重仓股它会原位加仓,重仓,就不会给你换到低位股票上去的。中小投资者拿的那些位置已经很低的股票,一定要看看财务报表。如果财务报表很烂的话,机构这一轮是不会进去的。它会去一些很高位的股票,这些股票有个特点,就是估值不太好算;想象空间还可以想的很高的,但现在已经很高的股票。

所以现在不要怕高,一定要财务报表好。

其实现在整个市场的资金主体只有两种在入场,一组是北上资金,一组是是公募基金。最近的基金销售卖的比较顺利,然后这样的资金之后,当基金经理拿到钱之后,他会再去挖出一些更多的股票来做,于是你看到有些股票就停不下来,就这个原因。虽然有3000多只股票,但是市场让大家拿三五年可以放心的股票也就500只,但是现在的基金太多了,所以等于相当于对于领域来说狼多肉少,总之相对资金是过剩的。但是更广阔的田野上,基本上荒芜一片。

我也注意到最近有些科技股,你看它的报表也没有修复,但是连续的涨。这种连续的涨,资金的信心来自于什么?我说信心主要是来自于它们参与了一些大型的科技项目,这样的话在概念和题材上站得住脚。是不是一年之后它的业绩就会起来?我也是没有把握的。

陈浩:机构只做两类股,个股集中扎堆!

只不过现在每一轮行情都有这么一批股票,就因为它占的行业的位置比较好,比如说做芯片的,大家就去调研,到底哪一只股票芯片做的更地道一些?带钱就往那去。财务报表就不看了,而且也是强者恒强。因为谁也不知道三五年之后,我们的芯片行业包括5g会发展成什么样?

所以在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之前,这些股票有一些激进的机构来做。因此机构两类,一类做成长概念,一类做价值成长。现在整个市场主流概念只有这两种,当然有些股票比如像茅台系的,不是说酒,是绝对绩优的股票已经被归类为价值成长里面了,单纯因为位置低估而产生的一些价值投资已经没有人玩了。

总而言之,要么这只股票是科技的龙头,要么就是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6%,因为赚的钱可以扩大再生产,还要查一查分红方案,一定是要分一半,这两种是机构要的股票。机构也有办法,它分散,于是不会同时触雷。现在基本上是靠机构互相依托,扎堆取暖,然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居然就做出局部的小牛市,就这样一个情况。

现在我只是观察到主流板块是交替涨。今天我来,明天你来,因为资金是不够的。基本上就是大科技跟价值成长概念这两个板块交替。而且你注意一下,很多基金的净值曲线跟指数一点相似性都没有了,等于指数现在基本上被机构抛弃了。基本上流行叫自下而上,也有说自上而下的,其实差不多,非常的集中。分析师股评家们一般都比较纠结,要鼓动大家换股,又怕大家追高,买高位;说不换股,手上的股票真不涨,等过一段时间还是要换的。

陈浩:宏观面已经见底,未来稳定增长!

在宏观上,我就没挖出重大利空来,挖着挖着,我把重大利好给挖出来了。什么重大利好呢?经济在第四季度见底。有人去看经济学家的各种各样的分析,都说经济这么糟……其实这存在一个叫做相位的延迟。那么我就开始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推导出货币政策M2延伸到名义GDP需要五个季度。回头一看闹了半天,人们感觉到最痛苦的时点,恰恰就是刚刚过去第三季度,那个时候经济指标是最坏的一个季度,到第四季度就好了一点。

未来的15年中国经济相当玄妙,叫名义GDP锁定到8%,既不多也不少;然后决定实际GDP的就是CPI。现在又给新的任务了,要求CPI稳定在3%以下,就2点多,就算2.5,那么8-2.5是几呢?5.5%,所以就是未来的经济增速的15年总目标。15年,GDP5.5%不变。你再做一下GDP的10.5的负5.5的复合增长率,你会发现15年之后,我们就跟美国打平了。

什么时候这5.5再变化?取决于M2的8%是不是在收缩到比如5%或者4%。而这个过程,15年后一定会发生。因为我们一直是原先是叫野蛮增长,接下来叫高速增长,然后现在叫稳定增长。

当跟美国GDP拉平的时候,就应该是美国现在的增长率。现在美国GDP一年能够有3%,他们就很高兴了,因为基数大。所以我这么说就形成一个叫中国周期的概念。中国周期是20年周期,这20年要分为两个10年,一个10年,解决经济的宏观问题。另一个10年解决经济的微观问题。

陈浩:行情不止于此,接下来会遇到利好!

那么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如果GDP稳定到这个地步了,还可能有爆发式的大牛市吗?就没有了。原因是因为货币不溢出。当时动辄每年发行20%的货币,它会导致要么涨房价,要么涨股价,要么一块涨;涨物价行吗?假如物价涨20%,那简直是个灾难。接下来CPI一定能到今年年末彻底的压下来,然后到明年一季度的季度报表名义GDP就稳在一个预测值上了,它可以是5.8%或者高位低一点,没有关系。你想还是8%的名义GDP减3那不就5%了。

其实我们需要在今年四季度往下再拉一档实际GDP,让大家习惯了破5%的感觉。然后未来长期发展的目标是5.5%,这个叫预期之内。这构成利空吗?不是利空,因为你知道未来15年都是5.5%,所以这波行情不是一个季度的,是因为它是宏观面一个跟着一个都是利好的。

我没法出利空,既然没挖出利空,还当什么空头。我就否定了一个观点,还有一次假摔跌破2440,这咱不要了,直接进入筑底横盘的过程,这时候就看到筹码分布越来越密集,那么我们就猜,行情随时可以爆发,哪天爆发不知道。那么有人说你不是猜了吗?12月15号。猜12月15号是对标年报预喜,现在有人看到预喜了没有?预喜是这个月最后一周的事情。因为规定你年报预喜,现在还差半个月,万一半个月出现什么事,这数据是不准的,差35天再说基本上就靠谱了。

所以很快我们会碰见第1个利好,叫年报结构性预喜大爆发。为什么不结构性预亏?也有一些股票是亏的;但是我查了一下三季度数据,ROE就是净资产收益率的中值正好是8%,说明宏观调控是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