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老干部】当好“老民政” 77岁宁阳县退休干部郗太省初心不移

三十多年前,一脚踏进民政大门,从此便扎根在这片土地上。2003年退休后,对民政工作的热爱之心不减,搞“勘界”、编纂史志、设置地名标志……每项重点工作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在民政工作领域,遇到需要大事、难事需要征求意见,大家想到的第一人就是他。他是民政工作“三通”——地界通、史志通、地名通。他就是民政局退休干部郗太省。

300多公里边界线,“老民政”一步一步测量

【最美老干部】当好“老民政” 77岁宁阳县退休干部郗太省初心不移

郗太省为宁兖界桩描红

【最美老干部】当好“老民政” 77岁宁阳县退休干部郗太省初心不移

郗太省参加宁曲兖边界线年检(右一)

谈起勘界,郗太省印象最深的就是1998年宁阳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因为当时县级勘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并且要在一年内基本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民政局党组找到已56岁退居二线的郗太省,请他担任县勘界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他没有犹豫,当时表态:“组织的安排,是对我的信任,再大困难也保证完成任务。”

郗太省带领6名工作人员,历经一年时间,完成了摸底调查、实地踏勘、商定边界、埋设界桩、桩线测绘、成果汇总、分类建档等10个环节工作。七条边界线,外线工作行程1850公里,沿线45个乡镇288个村,勘定边界线长度310公里。他与工作人员爬山越岭、顶风冒雪、风餐露宿,一步步测量,解决争议点15处,埋设界桩35个。室内工作,汇总文字卷37套,标绘地图37套237幅,各类登记表册37套。其勘界成果获全省二等奖,他个人获省人事厅、民政厅记三等功奖励。

地名界桩每两年要复查一次,每一次郗太省都亲自带队,带着大家到田间地头、河沟林间进行勘测。从天命之年,到花甲之年,再到古稀之年,未曾间断。宁阳与周边县市区每一条界线、每一个界桩的位置、每个界桩背后的故事,都印刻在他的大脑中,民政人都敬称他“宁阳地界通”。

80万字史志,“老民政”一点一点搜集

【最美老干部】当好“老民政” 77岁宁阳县退休干部郗太省初心不移【最美老干部】当好“老民政” 77岁宁阳县退休干部郗太省初心不移

郗太省主编的《宁阳县民政志》

《宁阳县民政志》《宁阳县赈灾志》《宁阳县志(民政部分)》《泰安市民政志(宁阳部分)》《千年古县》……不夸张的说,凡是与民政相关的史志编著工作,都蕴含着郗太省的心血。三十年来民政工作历经的所有的事儿都储存在他的大脑中,若是有人问起来,他可以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编写《宁阳县民政志》时,由于单位多次搬家,档案资料有不少丢失,加上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档案,资料收集非常困难。郗太省就从档案搬家时堆放的破旧报纸、刊物、废弃文件资料堆中“沙里淘金”。他用100多天时间,在这些故纸堆中搜集了上百条珍贵资料,记录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只有他自己能看懂。就这样,他先后查阅档案400多宗卷,收集、抄录、复印资料60多万字。资料汇总阶段,当时计算机使用不是很普遍,郗太省不会计算机、不会打字,几十万字的资料全部要手写。他经常加班到凌晨。历经三年时间,《宁阳县民政志》终于交付印刷。他开玩笑说,自己的一手硬笔书法就是那个时候练成的。

在史志编写工作中,有一项让郗太省非常自豪的事儿。由于他编写的《泰安市民政志(宁阳部分)》质量高,获得市局认可,在宁阳县召开了《泰安市民政志》编纂现场会,郗太省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除了编写史志,郗太省还撰写了《宁阳县勘界纪实》、《宁阳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纪实》等纪实资料,为民政工作留下宝贵经验。据计,十几年来他共编写文字近80万字。

21条城市道路标志,“老民政”一条一条设计

“地名工作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政治、经济、民生各个方面……”,谈起宁阳县的地名和地名背后的故事,郗太省可以说是如数家珍,特别是他由设置的21条城市道路标志。

设标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县城区所有道路进行调查摸底。时值6、7月份,天气炎热,郗太省与其他同志一起,骑上自行车跑遍县城的每个角落、每条道路,提出了道路名称命名、更名和道路标志数量的方案和建议。为制作和安装标牌,郗太省和其他同志一起到深圳、青岛、厦门等开放城市参观考察,提出了标志牌样式和数量方案,提报后获得县政府批准。

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之后,郗太省又协助地名办的同志抓地名信息数据库建设,他们要把全县自然村的基本情况及山、河、岛、泉、名胜古迹、人工建筑、水库塘坝等20多个类别标准名称全部录入数据库……

就这样,郗太省在他退休后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重任,用自己的余热为民政事业增辉添彩。曾经有单位用高薪聘请他,郗太省拒绝了。他说:“只要民政工作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下去”,这是一个“老民政”一生不变的坚守。

供稿单位:宁阳县委老干部局

宣传老干部工作

展示老干部风采

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