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庆帝为什么要在梅执礼回乡的路上截杀?

季大鸿


《庆余年》梅执礼跟庆帝的对话真的值得回味,他们的对手戏也让很多网友拍手称快。梅执礼和庆帝的对话值得回味,如果梅执礼能够听得懂庆帝的话,那可能免于一死。

当梅执礼被庆帝请到宫里的时候,其实他已经猜到了其中的缘由,只是在庆帝面前,能装傻就装傻,只要不被问到,自己也不会提前曝光。

一开始,梅执礼不敢坐,而庆帝则再三强调坐下。接着,庆帝给梅执礼上蜜浆,在这个节骨眼上,肯定会怀疑蜜浆有问题,所以梅执礼一直都紧紧握着不敢松手,也不敢喝。

庆帝先是说到了彼此的过往,就是想要点醒梅执礼——当年是老子把你提到这个位置的,现在老子一样也能够把你摁下去。特别是那一句“善始善终”,就是一个严重的警告。

梅执礼也不是傻子,话外音他是听出来,于是梅执礼就认罪了。这个对话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层层递进,梅执礼说话也是留三分,毕竟想要活命,但是庆帝并不给他机会,只要梅执礼留了三分,庆帝就非要把剩下三分给逼出来。

梅执礼这个人也蛮狡猾的,喜欢说套话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耿耿,庆帝在迂回之后,就不想再忍了,问梅执礼能不能看到他这个皇帝什么时候大限就到了。这就牵扯出了整个事情最关键的点——梅执礼跟东宫有联系。

执礼否认所有,而庆帝咄咄逼人,一点都不让步。他就是要一个说法,你不给一个说法你就别想走。梅执礼再想要装糊涂也没有余地了,知道自己会死,但求庆帝开恩饶过他的家人。

之后,庆帝说蜜浆还没喝,梅执礼感受到了生命的威胁,他颤抖拿着杯子,本想要再次求情,此时庆帝只有一个眼神——废话别那么多,赶紧喝。

喝完之后梅执礼发现自己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暴毙而亡,发觉自己逃了一劫。

重点戏也来了,庆帝告诉他“回去不要跳井上一份奏疏,就此告老还乡,明天不要起得太早,朕保你荣归故里,平安一生。”

当梅执礼走了之后,庆帝却下令说“盯着这个梅执礼,在他回乡的路上,做成马匪截杀吧。”

这段话跟上面的话其实很矛盾,一个是要保梅执礼,一个是要杀梅执礼。那到底是杀还是不杀?其实庆帝早就劝告他了,“不要起得太早”,只要梅执礼乖乖听话,他其实可以不用死,马匪截杀也截杀不到他,换句话说,如果梅执礼一直都待在这边,那么马匪一样也杀不了他。


但是梅执礼早就有告老还乡之意了,他出了门之后,一脸的轻松,还把帽子摘下来,以为自己没有什么事了,谁知道庆帝老早就留了一手。


铁蛋说电影


这个原因,电视剧已播出,没认真看吧?或者,没认真想吧。

庆帝是帝君,梅执礼是大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是真‘死’吗?非也——假死罢了。

梅执礼

这是一个表面功夫十足的‘老好人’形象。同时是庆帝在潜龙之时的忠臣,可谓是举皇派,被庆帝委以重任。

在京兆府审讯范闲时,还以为他,很好说话,如果不是太子横叉一脚,可能真的以为这件案子就这样结束了,可他暗地里做了什么事儿呢?

向东宫接发滕子京的行迹,并差人抓捕,其意图是向太子‘储君’示好,为得是成为庆帝口中的‘三朝元老’,传颂历史人物。


这一点,庆帝心知肚明。才有了后来的‘截杀’之说。

庆帝

为帝者,不以仁义当道,尤其是生逢乱世,国家身处豺狼虎豹包围之际。


所以生命在他眼中视如草芥,哪怕是曾经的忠臣、老臣——梅执礼。因为他现在有‘不忠之举’。那么,他就不再是我的忠臣,而是我的隐患,对于隐患,我该怎么做?——让他消失吧……(从明面上看)

如果太突然,恐怕手下的忠臣们会有所膈应!不利于自己开明的威信。(任何一位君主在明面上都是和颜悦色的!)

得想个‘招’啊

庆帝对梅执礼先辅以‘蜂蜜’,亲近温柔之礼。让其感受来自帝君的温暖。



紧接着,就是狂风骤雨般的质问,以及那…最后的宣判!


或许在这过程中,庆帝回想起了潜龙之时,梅执礼的勤勤恳恳,又或者是看着他那求饶式的面庞心动恻隐之情。

庆帝说:放心,朕还是念旧情的!——明早多睡,晚起,朕保你平安返乡!(这是对梅执礼的告诫:只有晚走,我才能保你平安。否则,你也就不安全了——死。)

帝君这么做,有何好处?

一来震慑了想要提前站队的大臣。二来留了梅执礼这个老臣落了心安。三来京兆府尹的位置空了下来,可以提拔更‘忠心’的臣子。

Ps:【伴君如伴虎,且行且斟酌。——帝王之心不可測!】

有招数的论道,讲究得是华丽。无招数的回答,给的就是赤心。

【客】【观】影视,尊重规律,主观臆想——有同样想法异样想法的,都欢迎您留言评论。喜欢得可以长久关注之!

影视精细人


梅执礼作为京都府尹,在范闲夜打郭宝坤之后,郭宝坤就状告范闲,之后这个案子就落在了梅执礼那里。在范闲开始被带到衙门里的时候,在自己的诡辩之下,本以被梅执礼判为无罪之身了。但是紧接着太子跟二皇子的出现,让这次审批变得复杂,更让人们看出了党争。

随后庆帝派公公过来,将梅执礼带入宫中,庆帝表情凝重的对梅执礼说,你暗自勾结太子,参与了党争。但是庆帝当时没有直接治他的罪,而是让他请辞,允许他告老还乡。在梅执礼刚踏出宫殿的时候,庆帝就安排鉴查院在他回乡的路上扮马匪截杀。

从庆帝前后二次对梅执礼说的话,可以看出,庆帝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的,在宫殿说要他告老还乡,是不想落一个“君臣一场,不得善终”之名。之后指定鉴查院下手,实则也是杀鸡儆猴。给长公主及太子一个警告,不要参与党争,皇位我要给谁就给谁,我不给你们也不能抢。


8090看看


庆帝看起来不修边幅,头发凌乱,但是他的心思还是很缜密,他的权威高高在上,他对现状的判断很清楚,可以说没有什么事能逃过他的法眼。

而梅执礼犯了不该犯的大忌,他是庆帝潜龙之时的重臣,陪伴庆帝打江山的,但是在国家稳定时,给他做了京都府尹,也算一好差事。他却拉帮结派,并且站在了太子一边。


不仅如此,还把滕梓荆的以及家人的下落密告给太子,这点来说太不受规矩了,以私谋权,实不应该。

庆帝在明面上告诉梅执礼,让他告老还乡,报全家周全。但是庆帝同时想给太子党,公主党等那些站错队的党羽一个震慑,所以还是将梅执礼杀了。


但庆帝没有波及梅执礼家人,也算是念在梅执礼多年与他的旧情上,手下留情了。


庆帝截杀梅执礼,其实也是讲的通的,毕竟,犯错了就要付出代价。


丛林中的小苜蓿


《庆余年》中,庆帝本来同意梅执礼告老还乡,可是还是吩咐下面的人在梅执礼回乡的路上截杀。庆帝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本来答应保梅执礼平安一生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梅执礼为官之道就是“息事宁人”

梅执礼是京都府尹,京都里王公贵族、高官子弟众多,对他来说一味地公正廉明是坐不长久这个位置的,他的座右铭就是“息事宁人”。

在郭保坤把范闲告到他那里时,他就是靠着和稀泥这一手,准备把这件事了解的。

私通太子,用自己的职权介入皇子们的争斗

京都府尹掌京畿重地,历来都是皇室子弟担任的,梅执礼作为外姓人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可以看出来庆帝对他的重视和信任。

庆帝可以容忍梅执礼和稀泥,可以容忍他平庸,但是不允许他还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站到太子的队伍里。可是梅执礼却自作聪明,不但与太子私通,还利用自己的职权抓腾紫荆。

范闲是庆帝布下的棋子,庆帝的本意是利用范闲打压太子在朝中的势力,不想太子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大臣们站到太子那里,分自己的权,权利是庆帝的底线。并借此机会将那些不忠于自己的大臣全部钓出来,梅执礼不幸就上钩了。

庆帝不想留下坏名声

梅执礼在被庆帝揭穿与太子私通之后,就提出自己要跳井自杀。但是庆帝却让他告老还乡,并且保证他荣归故里,平安一生。

梅执礼作为两朝老臣,应该是在庆帝争夺皇位时候出过力的,不然怎么能得到庆帝的信任,掌管京畿这样的重任。庆帝如果让他死在宫里或者回去就自杀,那么朝中官员都知道是他逼死了梅执礼,这样做未免会寒了众位官员的心,自己也会留下杀功臣的名声。

在梅执礼回家的路上做成马匪截杀,一方面可以将自己划清,另外一方面借此敲打太子和长公主。

庆帝不一定真的杀了梅执礼

庆帝在让梅执礼告老还乡后,还交代了一句“明天不要起的太早”,并且交代手下“做成马匪截杀”,这样就有深意了,让梅执礼起得晚可能就是让他躲过截杀。

毕竟梅执礼已经告老还乡,退出朝堂的政治圈,以后对自己形成不了任何威胁,庆帝只是利用他的死来敲打太子、长公主和朝堂一众大臣。


孤独的爱影室


梅执礼倒向了太子,触到了庆帝的底线。庆帝准许梅执礼告老还乡是留个好名声,截杀梅执礼是让告诫太子,也是让群臣收心。

太子触到了底线,杀掉梅执礼是警告太子。

庆帝允许诸位皇子争斗,他相信只有在斗争中能生存下来人才配继承皇位。但这种争斗要有规则,要有范围,也要在庆帝的视线之内。

庆帝之前就罢免了一批官员,这些官员都是兵部和吏部中人。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太子的门客。庆帝这次出手是比较低调的,也是相对仁慈的,这也是对太子的一个警告。

梅执礼一事,庆帝看到自己的警告对于太子作用不大。京都府尹一向由皇室中人担任,庆帝当年力排众议让梅执礼担任这个要职。但今天,这个曾经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京都府尹却背叛了自己,投向了太子的阵营。

作为皇位第一继承人,庆帝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去收拾太子。但背叛者梅执礼就难说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一条路。

庆帝未亡,诸位不用急着向新帝表忠心。庆帝对这些心急的大臣也是无奈的,他唯有杀鸡儆猴。

看到朝堂中风起云涌,诸位皇子为了皇位大打出手,多位大臣开始了站队。庆帝仿佛回到了还没有登基为帝的时候,天空中充满了黑色。

但此时的庆帝可不是之前的皇子了,他掌握着庆国的绝对权力,他一言九鼎。

庆帝借梅执礼一事向群臣说明“朕还活着,你们不用这么早就进行站队,现在的天下还是朕做主”。

他让梅执礼告老还乡让天下百姓看到了他的贤,这也是梅执礼为官多年应该有的善终。截杀了梅执礼是因为梅执礼越雷池了,也是杀鸡儆猴告诫群臣不要急着站队。

庆帝心思缜密,放有放的原因,杀有杀的道理。群臣中该接收这个信息的应该都接收到了。

老梅啊,你居然敢动朕的棋局。

范闲进京本就是庆帝的一着棋,他想让范闲搅浑这潭水,想让范闲充当磨刀石,打磨皇位继承者。但老眼昏花的梅执礼居然为了投靠太子,居然试图打破庆帝的局。

范闲是庆帝带来京都的,他的任务就是搅乱京都局势。一个好汉三个帮,而滕梓荆正是范闲的得力助手。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老梅居然可以查到滕梓荆的下落,并把消息传给太子,打了范闲一个措手不及,给范闲安了一个欺君的罪名。

眼看着范闲就要歇菜了,庆帝的口谕及时赶到,救下了范闲和滕梓荆。要不是庆帝一直关注着范闲,庆帝的棋局就要结束了。

不管他有意还是无意,不管他打破没有,都决定了他的结局。

老梅无意间闯入庆帝的棋局,无意间还差点破坏了这个局,庆帝怎么会给他留下好下场呢?而且,杀了老梅一可以警告太子,二可以敲打众臣,一举多得。


阿飞看电视


《庆余年》已经播出十几集了,可以看出庆帝与其他电视剧中的皇帝大不一样,不仅是四大宗师之一,武功了得,更是整个朝廷争斗中唯一的掌控者,对于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他都了然于心。在处理事情上,更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和原则。

京兆府尹梅执礼在审范闲和郭保坤的案件时,向太子示好,揭发滕子京行迹并派人抓捕,被庆帝知道,庆帝在答应其平安告老还乡后,又命人在路上截杀他,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梅执礼曾是庆帝在潜龙之时的忠臣,允诺他告老还乡是表面功夫

以前,京兆府尹这个职位一直都是有皇亲国戚担任,从未有落旁人之手。因此在皇权争夺之中,多少都会起一定的作用,一旦被哪一方势力利用,就多一个臂膀。

所以庆帝在自己登基之后,把这个职位给了他信任的官员,也就是梅执礼,因为当年梅执礼是他的忠臣,对于庆帝来说,会是一个好的保障。

但是梅执礼这次向太子示好,已经是不忠于庆帝的表现,庆帝念及旧情,还是在表面上允诺他平安告老还乡,算是回馈他曾经的忠心,也是庆帝在告诉其他官员,忠于他的人都善始善终。

第二、半路截杀梅执礼是杀鸡儆猴,对太子的一个警告

但是实际上,在梅执礼刚走出宫殿,庆帝就命侯公公派人半路截杀,一方面让众人以为梅执礼是路与不测被马匪截杀;

另一方面太子肯定猜得到是庆帝派人截杀,也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警告他以后不要太过嚣张结党营私,否则都会被他除掉。

虽说这部剧只是一部虚构的穿越剧,但是庆帝这个角色却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作为皇帝没有荒淫无度,而且有勇有谋有胆识,杀伐果决。给范闲和林婉儿赐婚,让范闲接管内库,敢于用人;对于曾经的忠臣梅执礼,如今叛变也是狠心截杀。

陈道明可谓是实力派的老演员,将这样一个角色演得深入人心。


Collmi珂米


自古伴君如伴虎,提前站队下任君王,结局很悲惨!这一点是我们看过的古装剧以及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的真理!

庆帝目前最明显的就是权欲惊人,将生死当作口头戏语。他要杀你,也要重拿轻放;他不杀你,也是伴君如虎!

但是庆帝赐了梅执礼一杯酒,还说了“有始有终”这样的话,着实将梅执礼吓得不轻,认定了这杯酒就是送自己上路的,然而庆帝并没有杀他,而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让他自己辞官回家,安度晚年。


 原本梅执礼以为庆帝是开恩,放自己生路的,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离开之后,庆帝却让人在他回家的路上下手,还要做成马匪劫杀的样子。

那么庆帝为什么不直接动手,非要做成马匪劫杀呢?恩威并施帝王之术向来如此!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庆帝想要斩草除根!若是庆帝赐死,就只能赐死梅执礼一个,但是做成马匪劫杀,却可以将梅执礼一家都给灭掉!

最开始庆帝力排众议让梅执礼当京都府尹的时候,就是看重梅执礼的忠心。而现在明显忠心不在,也就没必要再留下来了。


杀鸡儆猴。庆帝想借梅执礼,敲打敲打朝中的那些大臣,告诉他们到底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子。如果还有这类的事情发生,而梅执礼的下场就是他们的示范。

同时也是给太子一个警告。

太子做什么事情,庆帝都是了如指掌,一旦太子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庆帝就会有所行动,之前的宫典也好,现在的梅执礼也罢,都是庆帝给太子的警告。

正当梅执礼以为自己要被庆帝处死的时候,庆帝放了梅执礼一马,称自己还是念老臣情分的,答应梅执礼,只要他写一封奏疏告老还乡便保他平安。

庆帝是谁啊,整部剧中心机最深的权谋家,他口头上答应着保梅执礼平安,等梅执礼一走,随后就吩咐下去,让鉴查院杀了他,做成马匪截杀的假象!

只因为梅执礼犯了一个大忌,对于君王来说不能容忍的大忌,那就是参与了太子和二皇子之间的党争。

虽然只是看起来不起眼的举动,但对庆帝来说,已经是触及了自己的底线,这也是梅执礼非死不可的理由!

梅执礼替太子抓人办私事!公开战队太子一派,庆帝才杀掉他的!

梅执礼所处庙堂时以及审判小范大人的时候特别是暗地里协助东宫逮捕藤梓荆时,已经卷入了皇帝和公主殿下的暗斗,并且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你说能活吗?




按一般权谋走向,庆帝命梅执礼进宫并言语敲打对方,足以让梅执礼惶恐不安,最后给一个告老还乡的机会更显仁君风范。

但编剧安排让庆帝借山匪之名处决梅执礼,更为画龙点睛,这个桥段即侧写了庆帝这个人物又映衬权力游戏的残酷!


闲看电影


《庆余年》中,因为范闲打了郭宝坤,被抓去庭审,这本来是一起普通的伤人事件,何况范闲事先也想好了脱身之策,有司理理做人证,案件很快就能结案。

千算万算,就没算到太子和二殿下的到来,使案件变得严重起来,更糟糕的是,太子还抓来了范闲好友——滕梓荆。

滕梓荆若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偏偏是个已故之人,鉴察院早已消除他的户籍。但如今出现在京城,并且还是跟随范闲的马车一块儿入的京,这让范闲怎么解释。

梅执礼是京都府尹,审范闲是职责所在,可皇上为什么还是要把梅执礼杀了呢?我觉得有两点:

一、梅执礼作为官员,私自拉帮结派,这是大忌

京都府尹是何许人也?掌握着京畿诸事,这个职位本来是皇室子弟兼任,可皇上还是找了一个外人在这个职位,为什么?京都住的基本都是皇亲国戚,皇室人兼任府尹,难免审案会有偏颇,所以就找来一个外臣。

梅执礼一世忠诚,本应该秉公办案,可他却暗中帮太子抓了滕梓荆。
庆帝之所以打算让范闲接管财政大权,就是因为长公主选择站太子,一旦太子得势,就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帝王之位。

每个皇帝都忌惮大臣拉帮结派,威胁到自己,可梅执礼却犯了大忌,所以说不得不杀,这是其一。

二、皇上的权威容不得有人挑衅,这是在杀鸡儆猴

梅执礼刚见到庆帝时,庆帝没有立马兴师问罪,而是问:“听说你有看面相知祸福的本事,给朕看看,看看朕是不是大限将至。”

这是在警告梅执礼,我还没死呢,就在我眼皮底下胡作非为,把我置于何地啊。

梅执礼自认理亏,请求国法处置,作为一个老臣,国法会寒了一些朝臣的心,也显得庆帝薄情寡义。

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梅执礼吓得决定回家投井自杀,但自杀显不出庆帝的威严,又敲打不了太子等人,所以假借梅执礼告老还乡,在路上做成马匪截杀。


朝臣们或许不知梅执礼具体死因,但太子一定会猜出几分,这就是庆帝的权谋,杀一儆百,敲山震虎!

在这部剧中,庆帝就如一个下棋的人,看似漫不经心,一切皆在他的掌握之中。


子木聊剧


庆帝截杀梅执礼有两个理由:

第一、梅执礼曾是庆帝在潜龙之时的忠臣,允诺他告老还乡是表面功夫

以前,京兆府尹这个职位一直都是有皇亲国戚担任,从未有落旁人之手。因此在皇权争夺之中,多少都会起一定的作用,一旦被哪一方势力利用,就多一个臂膀。

所以庆帝在自己登基之后,把这个职位给了他信任的官员,也就是梅执礼,因为当年梅执礼是他的忠臣,对于庆帝来说,会是一个好的保障。

但是梅执礼这次向太子示好,已经是不忠于庆帝的表现,庆帝念及旧情,还是在表面上允诺他平安告老还乡,算是回馈他曾经的忠心,也是庆帝在告诉其他官员,忠于他的人都善始善终。

第二、半路截杀梅执礼是杀鸡儆猴,对太子的一个警告

但是实际上,在梅执礼刚走出宫殿,庆帝就命侯公公派人半路截杀,一方面让众人以为梅执礼是路与不测被马匪截杀;

另一方面太子肯定猜得到是庆帝派人截杀,也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警告他以后不要太过嚣张结党营私,否则都会被他除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