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當冬季的寒潮來臨

位於中國西南角、安寧河畔的

一座小城就會迎來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

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如果有一幅中國冬季交通流量的動態展示圖,你會驚奇地發現:從成都、重慶、上海、北京等地前往米易的“流量”比平時更為“亮眼”。在百度搜索中以“米易陽光康養”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有29.5萬餘條相關結果。

大數據為人們勾勒出米易陽光康養產業的宏觀圖景,更為具體的“畫像”則來自康養遊客和米易康養產業從業人員的點滴“描繪”。在這幅“畫像”中,綠色是最美麗的“底色”,陽光是最絢爛的“色彩”,溫暖是最突出的“色調”。

候鳥老人在米易“安家”

今年87歲的葛惟明老人與米易結緣,始於3年前。

“我都準備在北京的養老機構長住了,但一部宣傳片,讓我來到了米易。”到米易之前,葛老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華方養老照料中心安享晚年,那裡交通方便,功能健全,葛老自己購置了一些傢俱和家電,打算“安家”。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一個偶然的機會,葛老看到了一部關於米易康養的宣傳片,視頻中循環播放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讓他念念不忘。幹了大半輩子地質工作的葛老,對米易的認知更傾向於“地質範兒”:“米易地處北緯26度,縣城海拔高度1100米,這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緯度和海拔。”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今年7月,葛老來到米易,對米易康養環境進行考察。漫步在安寧河畔的健身綠道上,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金山銀山買不來綠水青山,我跑過全國這麼多地方,從沒見過像米易這麼好的自然環境。”最終,葛老決定入住北京華方米易頤養中心。今年冬天,葛老又一次購買傢俱、家電,打定主意在米易長住。

從北京到米易,變化的不只是生活環境,葛老對“康養”二字的理解也有了“進階”:“我以前覺得康養就是養老,現在我還要養身、養心,米易就是一個養老、養身、養心的寶地。”

“網紅村”裡有家的味道

“賢人志士,康養之家。”這是掛在米易縣攀蓮鎮賢家村村口的一幅對聯。這幅對聯的“作者”,是賢家村全體村民。

“我們召開村民大會,大家一致同意把這幅對聯掛在村口。”賢家村黨總支書記肖祥順說,之所以是“康養之家”而不是“康養之村”,除了為契合“賢家”的村名,更因為村民們都覺得,“家”比“村”更能給遊客帶來“溫暖如家”的感覺。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為什麼對“家”字

這麼在乎?

那是因為賢家村的村民們

這幾年逐漸“摸到了

康養產業的脈”。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2014年,賢家村康養產業起步。最初幾年,大家都覺得康養沒什麼“搞頭”,“遊客靠介紹,住宿靠親朋,來了曬太陽,閒時打麻將。”當時,賢家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和水平有限,“感覺就是一般的農家樂。”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乘著全市康養產業發展的東風,賢家村的康養產業逐步升級。“現在不光有康養,還可以感受鄉村旅遊、品嚐農家特產、感受農家生活。”肖祥順說,村裡的住宿對標酒店,房間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引進了專門的康養機構,遊客在村裡就可享受優質的理療、醫療等服務。村裡還專門開設了黨建活動室、紅色書吧等場所,人們可以在裡面喝茶聊天,讀書看報。每年春節,村裡還會組織一到兩臺晚會,節目由村民和遊客自導自演,就像“一家人一起過節”。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在賢家村,“家”的味道越來越濃。外地遊客和賢家村的村民們像街坊鄰居一樣生活在一起。晚飯後,經常可以看到村民和遊客一起散步、擺“龍門陣”,從成都溫江來賢家村康養度假的陳阿姨說,賢家村的村民熱情友好,在這裡康養,既享受了大自然的陽光,也感受到了人心的溫暖。

數十萬人次的外地遊客,與米易約會,與陽光同醉

2018年,賢家村通過康養產業增收8000萬元左右,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這幾天,賢家村旅居樂康養中心的負責人王庭鵬忙得不可開交。為了迎接“候鳥歸來”,早在今年8月份,旅居樂康養中心就陸續開始了環境整治,對住房的外牆壁進行整體粉刷,對室內佈置進行更換,甚至連過道擺放的鮮花也經過精心設計。“我們還從飲食、娛樂、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改進,”王庭鵬說,“只有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才能讓客人們在這裡住得舒心,住得滿意,讓他們享受家一般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