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明月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用這句話來形容王小波,那是最妥當不過。所以,要說王小波,就繞不開王小波的長相。

1.王小波的醜。

王小波的醜,是大家公認的。說他醜的人,分了好幾個類型。

有人沒見過他本人,對著照片評價他:

“碩大的頭。一臉的褶子。弱柳扶風般的身子。永遠也合不上的嘴。更要命的是,在他說話時的唇齒之間總要拉起一縷縷的唾液絲!!!因此一想到王小波就讓我聯想到一條吐絲的大頭春蠶寶寶。”

瞧瞧,把他形容成吐絲的大頭春蠶寶寶,彷彿看見了王小波躺在地上,一扭一扭的蠕動著的樣子,這也太呵慘人了吧?

可這還是好點的形容,他的鄰居直接把他說成是賊,偷東西的。那是有一次他從美國回來,蓬頭垢面,站在自家門口。鄰居趕緊跑去找到他媽說:“快回家去看看,你家門口站了一人,看起來不像好人。”可他媽回家一看,原來是自己兒子。這鄰居,挺逗樂的。

作為王小波的朋友,劉心武對他的醜說的直接了當。稱自己一開門,就“嚇了一跳”,“不客氣地說,覺得醜,而且醜相中還帶著一點兇樣。”劉心武形容他是又醜又兇。

不過上面這些人怎麼評論王小波那都沒關係,影響不了他。可下面兩個人的評價,就至關重要了。

當王小波與李銀河確定了戀愛關係,去見岳母時,岳母卻悄悄對自己女兒說:“小波太醜了,拿不出手的。”兩人差點因此分手。長的醜,差點就失去了愛情。

可是這樣的一張醜臉,卻有一顆有趣的靈魂。就像劉心武說的:“一開始對話,我就越來越感受到他的豐富多彩。兩杯茶過後,竟覺得他越看越順眼,那也許是因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優美的靈魂。”

那麼,這樣美的靈魂,是怎樣煉出來的呢?

2.王小波有趣靈魂的生成。

王小波出生於1952年,他父親那時被劃為“階級異己分子”,這場家庭風波,成了王小波名字的由來。王小波天生體弱,而且缺鈣,所以顯得傻傻的。

王小波的父親,脾氣暴躁,家裡的孩子學什麼全他說了算。因此王小波雖然喜歡文科,卻最終學了理科。在10歲那年,他撬開了父親鎖著的書櫃,讀了奧維德的《變形計》、莎翁戲劇還有《十日談》等。

王小波閱讀速度極快,這些書成了他幼年時的精神食糧,在他心裡埋下了文學創作的種子。他甚至會半夜爬起來,將詩寫在鏡子上,寫了塗,塗了又寫。

王小波16歲時,他去了離家千里的雲南插隊。積累了《黃金時代》的素材來源。整部小說,都在討論文化革命背景下的性愛是怎樣的。

雲南插隊的日子,非常辛苦,卻被王小波稱作是他一生的黃金時代。農場勞動,不僅帶給他肉體上的磨難,還推動了他精神上的成長。

直到1972年王小波20歲時,他才從雲南回到了城裡,在製造工廠當工人。他一直都在堅持看書,孤獨,有思想,又有些憂鬱的王小波,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而他投給《光明日報》的第一篇小說,投到了他後來的妻子李銀河的手裡。

於是,愛情向他走來。

3.王小波的愛情

王小波投稿的小說叫《綠毛水怪》,讀得編輯淚眼婆娑。李銀河被他的才華所吸引,芳心初動。便以請教學術為由,去找了王小波。一見,就把她嚇了一跳:“長得太醜了。”

可是,誰叫王小波這麼有才呢?情書又寫得那麼好,那些情書全被收進《愛你就像愛生命》裡。那些文字,就像一篇篇優美的樂章,一點點流進了李銀河心裡。

王小波的情書,其實一點都不煽情,但卻處處透著真誠和喜愛。當王小波寫下“你好哇,李銀河”這幾個字時,那種喜悅和幸福,就是愛情吧。

李銀河與王小波,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人們提到王小波,必定會想起李銀河;看到李銀河,肯定會提起她跟王小波的愛情。這樣的關係,已經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如果沒有李銀河給予他愛的滋養與支持,就不會有王小波日後轟動文壇的“時代三部曲”。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在與愛妻李銀河相扶相依的日子裡寫下的。

4.王小波留下的成績單。

王小波是現代學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

王小波把小黃書寫的如此清新脫俗。當初發表《黃金時代》時,還被當成黃色小說。但他依舊我行我素,不為了發表而寫小說。他獨立自由,他寫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最真誠,最坦蕩的人,沒有之一。

王朔曾說“中國寫小說的,也就紅樓夢能及格。”後來有人告訴他,北京出了一個作家,叫王小波,大家都說比王朔強。王朔脫口而出“小波是好樣的”,又說“我也是好樣的。”真正是性情中人。

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王小波不僅寫小說,也寫雜文,寫過《思維的樂趣》 《我的精神家園》 《沉默的大多數》等雜文集。 書信集 《愛你就像愛生命》,還有報告文學 《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

王小波還寫過一本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得過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

王小波的作品,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人們從他的文字中,收穫智慧和超然。有人欣賞他雜文的譏誚反諷,有人享受他小說的天馬行空,有人讚揚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獨行。其實,他一生最珍貴的東西,是對自由的追求。

王小波用他短暫的生命,給世間留下了豐厚的遺產。

5.王小波的英年早逝。

王小波小時候飲食不好,長大以後煙抽得很多。他總是深夜寫作,生活極其不規律,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1997年,王小波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5歲。

當時還在國外的李銀河,聽到這個消息時,頓時五雷轟頂。李銀河怎麼也想不到,那個說要陪她一輩子的男人就這樣迅疾地走了。她不能接受,身後的愛人已經不在了。

忍著悲痛,李銀河為小波挑選了一塊適合他的墓地,一塊自然天成的獨特石頭,不平整,也不世俗,就像小波一樣,一生特立獨行,自由思考。

這個世界上,最懂王小波的,除了他自己,就是李銀河了。她評價小波是一個“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

王小波生前,名氣並不大,寫的書不很暢銷。甚至有的書稿,因為他對性的一些直白描寫觸犯了當時的尺度而不能出版,他並不能靠寫作養活自己。

但王小波死後,突然聲名鵲起,作品得到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和報道,世人無不驚歎於他的才華,他成為“70後”“80後”心中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旗幟。

而這一切,都是李銀河努力的結果。她一邊不遺餘力地整理其遺稿,一邊努力地宣傳、推廣其作品。王小波能在去世後轟動文壇,成為“中國的卡夫卡”,她的付出可謂功不可沒。

王小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應該更清楚:

“我呀,堅信每一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該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無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難道這就夠了嗎?還有,我看見有人在製造一些汙辱人們智慧的粗糙的東西就憤怒,看見人們在鼓吹動物性的狂歡就要發狂。

我總以為,有過雨果的博愛,蕭伯納的智慧,羅曼羅蘭又把什麼是美說得那麼清楚,人無論如何也不該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東西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被讚美了。人們沒有一點深沉的智慧無論如何也不成了。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王小波骨灰粉又出來作亂了!

1952年,王小波出生,剛巧碰上他父親被劃為“階級異己分子”,這場家庭風波,成了王小波名字的由來。王小波天生體弱,而且缺鈣,所以顯得傻傻的。


王朔復出的那一年,說“中國寫小說的,也就紅樓夢能及格。”後來有人告訴他,他沉寂的那些日子,出了一個北京作家,叫王小波,大家都說比王朔強。王朔脫口而出“小波是好樣的”,又說“我也是好樣的。”

小波的父親脾氣暴躁,不讓家裡的孩子學文科,因為在那個年代,學文科的下場都不怎麼樣,家裡的孩子都學了理科,只有王小波的哥哥學了哲學。10歲的時候,在哥哥的慫恿下,小波撬開了父親鎖著的書櫃,在那個書櫃裡小波讀到了奧維德的《變形計》、莎翁戲劇還有《十日談》等。

王小波天生就具有文科氣質,他閱讀速度極快,父親書櫃裡的那些書成了王小波幼年時代的精神食糧,這些經典書籍也在王小波心裡埋下了文學創作的種子。他甚至會半夜爬起來,將詩寫在鏡子上,寫了塗,塗了又寫,最後把整個鏡子都塗成了藍色。

1968年,王小波16歲,響應國家號召,他去了離家千里的雲南插隊,在雲南插隊的那段時光,成了後來《黃金時代》的素材來源。整部小說在討論文化革命背景下的性愛是怎樣的,小波在後來的訪談視頻中曾說到過這一點。



在雲南插隊的日子非常辛苦,但王小波天生的幽默氣質使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都不忘調侃“好在豬沒有思想,不然他們看到人們不遺餘力的把它們的糞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雲南的日子雖然辛苦,卻被王小波稱作是他一生的黃金時代,農場勞動帶給他的肉體上的磨難推動了小波精神的成長,他後來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過插隊的那段時光。對於王小波這樣的自由思想者來說,插隊下鄉雖然辛苦,但思想貧瘠更辛苦。

1972年,王小波20歲,他從雲南回到了城裡,在製造工廠當了五年的工人。王小波一直都在堅持看書,看得多了,經歷多了,自然也想和這個世界說點什麼,更何況小波天生就有優秀作家的氣質,孤獨,有思想,又有些憂鬱。回城五年後,王小波將一篇名為《綠毛水怪》的小說投到了《光明日報》,編輯這篇小說的則是小波後來的妻子李銀河的同事。



《綠毛水怪》讀出了編輯的眼淚,李銀河讀了那篇小說,當時她就感覺到她和這個作者之間肯定會發生點什麼。後來李銀河以請教學術為由去王小波家裡,這一去,可把她嚇了一跳,“長得太醜了。”

在他們那個年代,互聯網還沒興起,手機什麼更不用說。書成了青年們最常見的消遣,而借書還書也成了戀愛青年常用的套路,一借一還,就是兩次接觸。王小波和李銀河也是這樣開始的,在一次還書過程中,小波問道“你有男朋友嗎”,李銀河說“沒有”,小波說“那你看我怎麼樣”。率直而又真誠,可是李銀河還是有些介意小波的容貌。之後小波開始給李銀河寫信,這些信件就是後來的《愛你就像愛生命》,那些文字就像一篇篇優美的樂章,一點點流進了李銀河心裡。



作為一名男性讀者,每每讀到“你好哇,李銀河”這個開頭,心裡都會感覺到一絲絲溫暖,彷彿一縷陽光照進心裡。我想如今的李銀河再次讀那些信件時,或許會淚如雨下吧!因為就是這個她最初看來“相貌醜陋”的男人把他一生的愛都給了她。

王小波的作品在那時候雖然沒有大範圍流行,但在小圈子裡,他卻已經非常受歡迎了,聽說王小波每有新小說出來,那些文學雜誌社的編輯們都是相當推崇,但因為小波小說中含有大量當時認為的不良信息而不能發表。就連最初在香港發表的《黃金時代》,當時還被當做黃色小說,改名為《王二的二三情事》。但是小波依舊我行我素,不為了發表而寫小說,他獨立自由,他寫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而他的妻子李銀河則是他最忠實的支持者,這或許是小波最大的寫作動力吧,而也只有李銀河這樣的女性才能懂得王小波對中國文壇是多麼的重要。



1997年,王小波突發心臟病去世,還在國外的李銀河聽到這個消息時,頓時五雷轟頂。後來李銀河獨自給丈夫挑選骨灰盒,不經意間會回頭問道:“你覺得怎麼樣?”而清醒過來以後才發現,原來身後的那個人已經永遠離開這個世界了。

李銀河為小波挑選了一塊適合他的墓地,一塊自然天成的獨特石頭,不平整,也不世俗,就像小波一樣,一生特立獨行,自由思考。


這個世界上,最懂小波的人除了小波自己,或許就是李銀河了,所以她說的最準確,小波是一個“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


三木堂中客


王小波的作品具有理性的思考,有羅素的風格。但骨子裡其實是一個浪漫主義的騎士。自他去世後,他的持續熱度除了來自於他的文學作品外,還來自於他的夫人李銀河。

要評論王小波,就得先介紹李銀河。

李銀河是中國社科院的研究員,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研究同性戀並在人代會提案同性婚姻法,主張實行賣淫非罪化,建議取消《刑法》中的聚眾淫亂罪,多次提出“正視婚姻模式多樣化”。

由於研究的方向和這些提議,使得社會各界把李銀河推上熱議。1997年,王小波因心臟病去世,李銀河發表《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多次介紹她45歲就去世的丈夫王小波。

因為李銀河的回憶思念,王小波與李銀河的書信集《愛你就像愛生命》熱極一時。並且,小說《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使得》《黑帖時代》,劇本《東宮西宮》等也隨之引起更大的社會關注反響。

王小波的作品中,愛情和性愛緊密相連,集中體現性愛和權力的關係。在特定的社會環境裡,愛情革命=性愛革命。

這些作品,思維探索得很深刻。對性愛的社會屬性用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文采斐然。

王小波的作品裡對文革時期的反思,對傳統文化弊病的指出,皆源於邏輯和美學的思考。讀他的作品,無論小說還是雜文,均覺其人才華橫溢。

而這些理論和探索,和王小波的夫人李銀河研究方向一致。所以,王小波和李銀河是夫妻連理同唱,王小波更有才氣,李銀河更有名氣。


以上為拙見,歡迎在評論區提出不同見解,謝謝!





守候青鳥的露臺—青兒


王小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次讀王小波是在2013年,當時經朋友的推薦,看了第一本書《沉默的大多數》,這本雜文集對我的觸動很大,原來平實的文字語言能給人這麼震撼的感覺。

後來的一年時間陸續讀完了王小波的其它雜文集和小說集,現在我也算是他的忠實讀者之一了吧。相信如果他還在世,我肯定會想盡辦法去聽他的現場講座或者籤售會。可惜沒有如果,也很可惜他英年早逝,生命定格在45歲這一文人的創作黃金期。

 

1:作為一位出生在解放初期,少年時代經歷過文革的那一輩的人之一,骨子裡有磨滅不了的那個年代的生活的政治印記,從他的一些作品裡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一些影子。

2:王小波正式成為自由撰稿人的時間只有5年,所以他寫作的時間相對於很多作家不算長,雖然作品不算高產,但作品質量高,引起的反響還有討論在其去世之後達到了巔峰,全國文學界掀起了“王小波熱”,這也是對其作品的極度肯定。

3:王小波的寫作手法別具一格,不同於那個年代大部分文人偏軟的文字風格,他比較喜歡批判,寫實的手法與文字風格進行故事的敘述,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畫。文字樸實,不花哨,塑造並還原了一個又一個的鮮活人物。

4:他和他的夫人李銀河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話。他們倆的書信合集《愛你就像愛生命》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恩愛心路歷程,看出了王小波對愛人發自內心的疼愛,愛地簡單,愛地純真,因為他內心就是一個可愛的人。逝世二十二年了,李銀河對他的眷念依然深刻。

5:王小波的作品我全都拜讀了,都挺喜歡。如果必須得有個喜好排行版,我最喜歡他的前五部作品依次為:《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紅拂夜奔》、《青銅時代》

 

王小波是個天才,但能達到後來的文學高度也少不了後天的辛勤勞苦。兒時家庭的薰陶,年輕時上山下鄉的歷練,以及他與身俱來的批判精神,構造了他本人的主體人格,以及文字的風格。在那個年代,這麼一個還有極大上升空間的時候,意外的疾病帶走了他,也帶走了一代文豪。如果還能活到現在,我想肯定會有更多的驚世作品留給讀者吧。

 

可惜沒有如果。

 

 ----我叫老練,開了兩家小酒吧,愛好音樂,文字。歡迎留下各自不同的觀點。





老練的音樂酒館


王小波說:“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看似平實的一句話,活成了宗旨,是王小波的,也忝列為王小波門下走狗們的。所以,王小波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我認為,他是一個窮智時代的愛智之人,無趣時代的有趣之人。

一、王小波出生於1952年,先後下過鄉插過隊,做過民辦教師,當過工人,經歷過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改革開放。在“你用一塊紅布,矇住我雙眼也矇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了什麼,我說我看見了幸福,這個感覺真讓我舒服”的矇昧與自我陶醉的年代裡,他是一個無奈的參與者,一個反諷的旁觀者,一個清醒的啟示者,一個高揚愛智有趣的呼喚者,一個無數乾涸靈魂的救贖者。

二、王小波的作品,小說《黃金時代》《白銀時代》等,把荒誕的現象用邏輯手法去推理,得出的結果會更荒誕而有趣、反思和批判。我每讀一次,都會忍俊不禁以及樂有所思。王小波的“使壞”動機,看似平淡無奇,實為計高一籌,看似低俗傷雅,實為格調高遠。

三、王小波的隨筆集《沉默的大多數》,書中一百多篇雜文的主題,可以用他在自序說的一句話作為總結:“思想可以給人帶來很大的樂趣,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可以剝奪這種樂趣。”他對壓制思維樂趣、束縛思想自由的做法,既厭惡又鄙夷,他多次強調羅素的一句話:“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希望更多的人,享受思維的樂趣,追求內心的自由,過健康而有趣的生活。




烏咪愛讀書


沒有讀遍王小波地所有作品,但是很喜歡他,所以我只能算是個路人粉——雖然很想說自己是鐵粉,實力不允許。那就站在一個對王小波沒什麼研究,單純的盲目崇拜地路人粉地角度,說說我眼裡的王小波。

小黃書寫的如此清新脫俗

我說王小波寫小黃書極其熟練,當然現在看來這是百分之百的玩笑話,可是迴歸到我的大學時代,這又是無可厚非的事實。

第一次讀到王小波就是在大一的時候,我是讀書很少的人,罕見的心血來潮去校圖書館看書,無意中看到的就是《王小波全集》,那本書都被翻爛了。第一個故事就是《黃金時代》,第一章就是關於陳清揚的大篇幅描寫,乳房、姓器、處女、破鞋、姓能力……想當初,我還是個純情少女,視《挪威森林》為小黃書的單純學生啊,在看到這麼赤裸的字眼時是多麼震驚!懷著對人類起源的好奇,我偷偷摸摸把這本書借了回來。

我第一次帶著書在教室裡看的時候,被班上的男同學嘲笑了,說我看小黃書,搞得我很尷尬,後來就把小說得封面取了下來,偷著看,書裡得內容太吸引我了。原來有的人真的可以把難以啟齒冠以更深刻的意義,這個人就是王小波。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坦誠、真實的人,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身邊的人,他們真實的存在著,努力的生活,不乏喜怒哀樂……這是一個怎麼樣認真活著的人,才寫出這樣的故事呢?

直到現在,我一直認為王小波是最真誠,最坦蕩的人,沒有之一。

以俗人沾沾自喜

在早些年的網絡時代,企鵝獨領風騷,QQ空間是真正的文青聚集地,很慶幸,我也是當時的傻逼青年之一。在網絡上,我喜歡過、崇拜過很多人,這些人無一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真實”,是我自以為的真實,這種真實的表現很可能就是粗俗。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把這種粗俗修飾的讓人慾罷不能,比如那個我關注了好久,QQ暱稱叫做“王二”的人。

這個王二當然不是王小波的王二,可是這個王二又確實是小說裡的那個俗人。顯然,我認識的王二應該也是一位王小波的忠實粉絲,他的QQ空間有大量的模仿王小波的日記,每一篇我都看。這些日記裡都是些日常瑣碎,記載的大學生中最不起眼的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食堂的飯菜、喜歡的女生……青春年代,情感的表達委婉又青澀,這位王二同學卻是直白到粗俗,即使對人生的思考也是王小波式的,看似毫無意義實際又寓意深刻。

王小波,小說裡的王二,網絡上的王二,讓我猛然發現,在真實的生活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個人,但是當拉上厚重的幕紗之後,這些人又活躍在各個角落……所以,這個王二定然是個俗人,敏感、羞澀、悶騷……我想,王小波一定也是這樣的人,但是生而為人,大家都沾沾自喜。

你好哇,李銀河

王小波著實不怎麼不好看,這是周所周知的事情,且有照片為證。

《愛你就像愛生命》是在很久之後讀到的,是王小波寫給銀河姑娘的書信。書信內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那幾句有名的也被傳到爛了。

王小波的情書一點都不煽情,但是卻處處透著真誠和喜愛,字裡行間中,我們都能感覺得出,當王小波拿起筆,寫下“你好哇,李銀河”這幾個字時的那種喜悅和幸福。這就是愛情吧,真沒想到,王小波這樣的俗人,愛情也這樣俗,俗到可愛,真誠。

印象裡,王小波一點都不誇讚李銀河,甚至直言說“你也不怎麼好看”,我想真的沒有追求女孩子還能這樣坦誠不公的,看到我想笑,又覺得難得可貴。

被王小波喜歡一定很幸福,羨慕李銀河。

所以王小波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在我這個路人粉的眼裡,他是個真正的悶騷的、坦誠的、獨立的、有思想的、懂生活的俗人。




古代哲學思考



王小波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他是一個沒有擠進文學史的作家,一箇中國最早研究同性戀現象的學者,一個英年早逝的大個子男人。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的、最正確的、最天才的是時間。這句話用在王小波身上,應該不為過。


他牆裡開花牆外香,贏得身前生後名,他當過知青、幹過工人,留過學,窮遊歐洲,在人大當過講師,終於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他中西合璧,文理兼通,他寫小說,寫雜文,寫劇本,他荒誕不經又嚴肅無比,他筆下有大量的性,心裡有很純的愛。他的文字和他的研究都超越了時代,他本是孤獨的,而於千萬人之中,他遇到了李銀河:你好哇,李銀河,這個世界多麼溫暖。



王小波死在1997年,而當時在讀初中的我在老爸的人民文學上讀到了一篇南瓜豆腐,因為沒讀懂,因為詭異的情節而記住了這一篇。後來,上了大學,去找他所有的東西來讀,發現這一篇是他的,有淚水含在眼中:原來我們那麼早就見過了。王小波的很多雜文,現在讀來一點也不覺過時,使人不覺敬佩他的洞見,又不禁哀嘆中國改變的遲滯。



也是因為王小波吧,不再提筆寫東西,因為不想再汙染我們的語言了,一些做文字工作的人,對自己的語言實在是太隨意了,shame on them。他的《我的師承》,談文字的好與不好,談自己的路數,他推崇米蘭昆德拉、卡爾維諾,前者也是我大愛的作家。但是沒有這些,我們依然可以讀王小波:在這個動盪的世界上我們如何去愛、如何自處,權力、人性、理性、自由、死亡如此等等。



讀綠毛水怪、天長地久會哭,有一種親切感,哈,原來愛因斯坦也有做小板凳的時候啊。那是沒有學會掩飾自己的他,一往而情深,正在我輩。後來的文字,更成熟,會心痛,不會哭。個人最喜歡的是未完成的黑鐵時代,更冷,更深。

喜歡和不喜歡完全是個人的事 不必強求 就像王二說的 世界上有我們 也有他們 有自己的我們就好了

珍珠小蕾拉


王小波:神一樣的存在

知道王小波這個作家,是因為他的一本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獨特的文筆,給人不拘一格的感覺。就像王小波說的“不管什麼書,我都不希望它太嚴肅,這一本也不例外。”

讀王小波的書,你會感覺到快樂,因為在他的小說中,幽默的色彩非常的多。最重要的原因是王小波看透了社會的陰暗面,依舊滿腔熱忱地熱愛它的一個作家。

王小波的小說結構還是思維方式,都有別於其他的作家。這取決於他的宏大的閱讀量和思辨性。

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很多人都會用來發朋友圈,設置為自己的個性簽名。深思後,其實王小波是個生活中善於發現樂趣的人,和他在一起的李銀河才會過得幸福。

也許有人將自己要找的另一伴定義為有趣的人,在這條尋找的道路上,邊走邊看著。

讀王小波的文字,有一種叛逆的暢快,他是吶喊自由的囚徒,是挑戰風車的騎士。《黃金時代》散發著生命的氣味,在荒唐時代有著最純粹的夢想。

高曉松曾在一檔節目中對於王小波有過這樣一段評價: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其實從高曉松的這句評價,我們就可以看出王小波在文學方面究竟有著多高的天賦。

1952年王小波生於北京,王小波的父親認為讀文沒什麼出息,後來選讀了理科。40歲這個分水嶺裡,王小波成為了一名全職作家。

成名晚,但王小波天賦異稟。

1978年恢復高考,王小波考入中國人民大學32歲到美國讀書。在這段時間中,他寫出了自己的時代三部曲:青銅時代,白銀時代,黃金時代,這三部書,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王小波。

除了作家這個身份外,他在計算機方面也有成績哦。

為了提高自己的創作效率,自己編寫軟件來打提高自己的打字效率。

如果他不往寫作方面走的話,相信他會是個出色的程序員。


時小墨ZYT


\r

說到王小波,自然繞不開“時代三部曲”之首的《黃金時代》。他自己曾坦言:“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性是一個人隱藏最多的東西,是透視靈魂的真正窗口,這點《黃金時代》寫得有些境界。”

有人以為,在王小波身處的時代,他反叛、不合時宜,就像他自己某篇作品說的那樣——“特立獨行”,跟《黃金時代》裡的王二最初給人的印象一模一樣, 是個不務正業的浪蕩子。

可看完他的的履歷,你應該會有不一樣的認識。插隊下鄉雖然平常,當民辦老師也算情理之中,但本科就讀人大,碩士是在美國唸的,後來又先後在北大和人大任教,這些絕對要憑實力說話。他的“特立獨行”大概在後期更甚,40歲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此後“自在寫作”成了常態,直至去世。

作為他創作生涯“扛鼎之作”的《黃金時代》,更多人的出於窺探心理對其充滿好奇,還有一些人,特別是未成年人,往往因為傳聞中那些露骨的描寫,一度對這本書敬而遠之,對王小波心存偏見。\r

作為保守派,我也一度是避之不及的態度。除了不敢,還有不願,誰讓王小波一眼看去就讓人覺得不信任呢?

不過,在聽說了他痴情於李銀河的種種事蹟後,倒是突然扭轉了對他的看法,隨即找到了《黃金時代》來看。

讀完後,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去推崇王小波。他的文風,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來看,都是是大膽的,積極的,超越時代的。

願我們都能記住這樣一個獨特的作家。


驛路奇奇


王小波是我非常熱愛的作家,在描述王小波的所有話語中,有句這麼說道:

“他的名字是一個接頭暗號,我們靠他來辨別對方是否同類。”


<strong>

<strong>

他是個了不起的作家,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熱愛王小波的人,大約都熱愛“有趣和自由的靈魂”吧。


<strong>

若干年前,論壇盛行的年代,西祠衚衕裡有一個版,就叫《王小波門下走狗》,模仿《隨園詩話》裡的典故:

鄭板橋愛徐青藤詩。嘗刻一印雲“徐青藤門下走狗”。論壇裡都是王小波的擁簇。後來,出版社還出了系列叢書,都是模仿王小波文風作者的作品。

澎湃、自由、荒誕、尖銳,帶著天真放肆的粗野……這是我心中王小波的文字風格。


如果你第一次看到王小波,一定會覺得他醜,包括李銀河。當時的王小波,和李銀河“門不當戶不對”,王小波初中畢業,在工廠當工人;李銀河大學畢業,在報社做編輯。有一次,李銀河忽然提出分手,理由竟是:王小波長得太難看了!王小波氣急敗壞,回了封信說,你也不是那麼好看呀!有趣的靈魂最終戰勝了外貌的偏見,兩人最終在一起了。


王小波,可以說是“人不可貌相”的代言人了。



他是如此浪漫,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他衝鋒陷陣的士兵和軍旗。



“你好哇,李銀河。你要是願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是不願意,我就永遠相思。我把我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不管我本人多麼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還有在我安靜的時候,你就從我內心深處浮現,就好像阿芙羅蒂從浪花裡浮現一樣。我和你就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地嘗它,看看裡面有多少甜。”


“要無憂無慮地去抒情,去歌舞狂歡,去向世界發出我們的聲音,我一個人是不敢的,我怕人家說我瘋。有了你我就敢。只要有你一個,就不孤獨!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足夠了吧!”


“你是非常可愛的人,真應該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恆開戰的時候,你是我的軍旗。”


當我還是小屁孩的時候,我把王小波的書當黃書看;

當我長大些時,我感受到王小波字裡行間的有趣和憂愁;

當我經歷諸多人生,再看王小波,我看到他對自由的珍惜、對禁錮的反叛、對磨難的坦然、對人性的呵護、對尊嚴的捍衛、對世界的溫柔。



在《黃金時代》裡,這段話已成了耳熟能詳的經典: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在《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他描寫了一隻豬,它沒被閹割,沒被囚禁,,它逃出豬圈,長出獠牙,在原野上歡快地奔跑。如王小波所說,“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我想,成功了,儘管他的生命短暫,但卻光芒萬丈。


未來,還會有王小波一樣的人麼?


附:王小波作品集

1、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於1989年9月出版,包括五篇小說:《立新街甲一號與崑崙奴》、《紅線盜盒》、《紅拂夜奔》、《夜行記》、《舅舅情人》。

2、小說集《王二風流史》於1992年3月出版,收入三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

3、報告文學《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於1992年1月出版,與李銀河合著。

4、小說集《黃金時代》於1994年7月出版,收入五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時期的愛情》、《我的陰陽兩界》。

5、中篇小說《未來世界》於1995年7月出版。

6、雜文集《思維的樂趣》於1996年11月出版。

7、小說集《時代三部曲》於1997年5月出版,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

8、雜文集《我的精神家園》,出版時間不詳。

9、隨筆集《沉默的大多數》於1997年10月出版。

10、小說《黑鐵時代》於1998年2月出版。

11、另外還有劇本作品集《地久天長》,電影文學劇本《東宮·西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