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制考博的話,沒有人脈關係幫忙推薦,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才能增加些勝算呢?

歷史地理學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為何感覺想讀博變得有點難,導師間如何分配招生?

曾幾何時,小西讀博那會還沒有申請-考核制,碩博連讀還得英語測評。小西當時英語成績未達線(按比例劃線、分數浮動較大),隔年參加的學校博士普通招考。有段時間,本校讀博流程簡化,取消英語測評,填寫申請表格即可。但是,近幾年博士招生指標緊縮,尤其是不屬於首批22所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

近幾年,不少博士生導師約0.5人/年的招生指標。學院根據整體課題經費進賬或高水平科研論文發表情況等折算每個導師的當年博士生指標數,當然長江、傑青等大牛導師基本是2個+指標/年,"四青"1個+指標/年。其實,學校指標量化中,經費到賬是小西最為認可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工科。一旦沒有足夠的科研經費支撐,在讀博士生開展課題會變得非常困難,往往不少科研成果是"燒錢燒出來的"。

當然,每個學校或學院都會有自行擬定的《博士研究生名額分配辦法》,將指標細分配到位。因此,近些年博士生導師選擇學生十分謹慎,也許錯過就是一年。

申請-考核制中導師或大牛推薦重要嗎?

日常中,有導師主動將自己的碩士推到更好的平臺讀博,也有導師會在同領域的學術圈中找其他導師給自己推薦博士生。對於導師來說,和學生幾次郵件溝通或一次簡短的面談,無法深入瞭解一個學生,尤其是近幾年不少研究生心理問題頻發。相對來說,學生自己導師3年相處後的總結會更加準確和到位。

看到那句"沒有人脈關係幫忙推薦",小西可以感覺到你的小小無奈啊!也許是碩士生導師是年輕教師,或者院校層次稍低,再或導師有意留你讀博。儘管一個好的推薦對於申請-讀博十分關鍵,自己主動聯繫導師沒問題的,用誠心打動她。

申請-考核制如何準備?

首先,提前摸清幾所感興趣院校的申請-考核制流程,如部分院校有12月、3月兩次選拔,可根據自己科研論文接受情況靈活選擇。除專業面試環節,還有科研實踐與寫作、外語水平考核,單科不合格就會直接淘汰(合格線不少劃到75分)。在時間不衝突的情況下,建議選擇2-3所院校,且提前溝通該專業的博士生導師。

在和某個導師溝通好招生指標後,小西建議和其他同意接受的導師提前說明情況。當然,委婉些的話更好,比如"老師,和家人溝通後,我想著也許工作更好,耽誤您時間了。"。整個過程中真的不太建議說"你要我就來"的承諾,調皮的導師給你來一句"你來我就收"...

其次,部分導師會友好的回覆"歡迎報考",也許是當時尚未發佈當年的具體招生指標分配。切記和導師保持溝通聯繫,重點關注研究生院網站的信息。錄取過程中,導師對於自己招生指標的生源選擇具有極大的自主權。換句話說,學院考核選拔僅僅是"去粗"(去除不符讀博條件的生源),各自導師的選擇才是真正的"取精"。

記住!儘量找同學打聽下聯繫導師課題組的具體細節,必須搞清楚一個核心問題:導師今年有幾個指標,導師課題組有沒有碩士生研二碩博連讀或研三有想法讀博?如XX導師課題組幾個招生指標,團隊指導的碩士生選擇碩博連讀後已用完招生指標,但是後面的話小西就不說啦,體會過的人都懂。

同時,有意走申請-考核制讀博的同學,科研論文才是最好的"硬通貨"(沒有論文,通不過資格審查環節的)。若是碩士階段平臺環境有限或導師缺乏指導、沒有足夠經費,可以嘗試閱讀海量文獻和彙總,撰寫一篇綜述投稿。在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時,綜述修改後就是自己碩士學位論文的章節一。

博士生導師的態度對於能否錄取十分關鍵,但是能做的是在你通過學院的資格審查和綜合考核後,願意給你招生指標與接受你讀博。至於如何通過學院考核就得考生自己認真準備,如每年都有不少朋友在英語考核中未達合格線被淘汰。

結語

和求職一樣,聯繫導師是申請-考核制不可或缺的環節。記得認真準備一份個人簡歷、一份自我陳述、一份未來研究計劃,就當做申請國外大學一樣,細節做到位、認真些總沒有壞處。一個小細節:溝通重某個導師回覆"歡迎報考"後,若是連個"面談"的要求都沒有,要麼自己主動去面談一次,要麼得思考是否要換個導師啦,你說呢?

其實申請-考核制對與985/211院校的學生來說,簡化了博士入學的流程和縮減了備考的時間,留出更多的時間來做點研究。但是,雙非院校的學生想要進名校讀博更難。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對於申請-考核博士招生模式,人脈關係固然重要,但要明白的是基本上所有申請人或多或少都有人脈關係。如果報考同一專業或者專業跨度不大,都是圈裡人,自己碩導、曾經任課老師或多或少認識所要報考的博導。所以,人脈不是決定性的。

如何準備申請-考核博士?

首先,提前確定目標院校和專業,提前通過短信、郵件等方式聯繫博導,確定博導是否有備選人選。

其次,不管有沒有潛在的備選人選,以防萬一,要聯繫2-3個學校,當然重點只准備一個學校。

第三,爭取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在申請-考核招生中起到關鍵作用,如果沒有高質量論文,申請-考核概率就比較低了。

第四,認真準備博士研究計劃,如果沒有高質量論文,博士研究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博導更看重你的思路和態度,確定是否有研究潛質。

第五,認真準備申請-考核所需其他材料,做到規範細緻。

最後,個人建議如果沒有很強硬實力,或者說本碩學校背景一般,建議不要走申請-考核制,建議走博士統招模式。

預祝學業順利!


浮萍一夢


這個問題讓我有經驗!!

首先申請考核一定要知道它的流程!申請考核的流程大致分為:提交材料、材料審核、公佈入圍複試名單、複試筆試、複試面試等。關鍵的兩步是提交材料和複試面試兩個環節。材料準備上一般包括①本碩畢業、學位證書②本碩成績單③碩士論文④攻博計劃⑤科研成果⑥獲獎證書⑦專家推薦書⑧英語證明等這幾個部分。其中,③④⑤三項尤為重要。碩士論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考生基本的科研素養和發展潛力。其選題、寫作水平、規範與否等因素可以通過碩士論文一覽無餘。

攻博計劃是考生自己對所學學科專業前沿的把握程度,寫作的時候要多參考一些國家社科基金的模板,基本的部分不能丟,如研究背景,研究綜述,研究思路,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創新點,參考文獻等要有,選題要新,內容上要有自己的想法,整體上一定要規矩。科研成果這個不用多說,是考核材料能否通過的關鍵因素。

針對文科而言,能有幾篇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競爭力明顯會上升幾個檔次。當然,如果真的沒有,發幾篇像樣的普刊也OK,總比沒有好。因此,對於一些想讀博的同學來說,趁有時間有精力多發幾篇質量較高的論文,會對你幫助很大。如AEIC系列會議論文,CPCI會議檢索,認可度很高,命中率也高,有志發表論文的同學們可以嘗試下。至於英語成績證明,獲獎證書之類的儘可能把標誌性的,有代表性的證書展現出來就好。

專業複試是申請考核的關鍵一環,是否錄取,可以說80%—90%取決於這一環節。它包括專業筆試和專業面試。其中,專業面試是重中之重。專業面試包括專業英語和綜合面試。面試時被追問的重點一般圍繞碩士論文、科研成果和攻博計劃來問。現在大部分院校採取抽題的形式來回答,這無疑增加了面試的難度。建議多關注時政熱點,對專業經典教材框架熟練,對專業前沿掌握得當,那麼抽到的題目即使自己不太瞭解,也可以旁徵博引,不至於讓場面太過尷尬。老師更想從你的回答裡聽出你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因為從你張口回答問題的那一刻起,你是否認真看書了,老師們一聽便知,所以,看書很必要!

最後補充一下,有些同學會問到,自己本碩學校差能不能申請考核,我個人認為碩士背景和科研論文你必須佔一項,如果沒有,建議慎重。不過申請考核不用像初試那樣折騰,有精力有金錢的話,多報幾個學校也未嘗不可。在報考前,儘量能夠得到報考老師積極準確的答覆。


AEIC學術


申請考核制是接軌國際的舉措,本意是想讓候選人和導師可以選到最好的人選。它的優勢就在於更考核一個人的全面素質而不是考試分數。各位想要讀博的同學應當從研一開始就為此做好準備(英語 專業素質 論文),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於人脈關係,這不健康,而且也會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Edwin孤城伊人歸



堅恆勇毅


申請考核制對沒有關係人脈的學生較公平,在大學期間只要好好學習,有足夠的硬貨擺那,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rjy631103


手握CNS還愁沒人脈?


Exorzist


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考博能否考上面試環節是關鍵。如果自己沒有關係,在心理上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優勢。不可否認,確實有本校學生或碩士研究生導師就是博導的學生佔據了人和的優勢。然而,凡事都有例外,不是絕對的。我相信任何一個導師都想招優秀的人,如果你足夠努力並足夠優秀,而所謂有關係的又沒那麼優秀,相信你的機會還是很大的。總之,在這件事情上盡人事聽天命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