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苞为何比他父亲还死得窝囊?三国演义错了,诸葛亮道出真实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记记载对张苞的介绍吧,张苞,张飞长子,早死。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张苞是一名正宗的猛将,兵器和张飞一样,也是使用的丈八蛇矛,与关云长之子关兴并称之为“小关张”。由这个称呼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张苞对当时的蜀国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张苞的父亲,也就是张飞,就是因为脾气暴躁,被手下在睡梦中割了头,作为一名万人敌,以这样一种方式惨死是非常窝囊的,张苞做为他的长子,武力自然是不用说的,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其实张苞和关兴也算当时蜀国军中的一种信仰,作为关羽和张飞的一个延续。

但是张苞还没有真正的去建功立业,也是非常窝囊的死了,甚至比他父亲张飞还要窝囊,怎么回事呢?剧三国演义描述,在第二次北伐中,魏军惨败,魏军守将郭淮、孙礼二人弃马登山而逃,张苞看到后立即去追赶,但是在追到山腰的时候,一个不留神,掉到了山涧里,随后被送回成都救治。

张苞为何比他父亲还死得窝囊?三国演义错了,诸葛亮道出真实情况

张苞父亲:张飞

满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跌伤,没想到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张苞的死讯,诸葛亮听闻后直接吐血了,诸葛亮恨啊,做为蜀国的关键名将,死得这般沒有价值,蜀国军内本来就欠缺将军,张苞的缺口是一大无法挽回的损失。

实际上,蜀军已经获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了,原本乘胜狙击就可以了,可是张苞贪功冒进因而丟了生命,可以说是因小失大。就好像一盘好棋,都早已分离出来输赢了,結果一兴奋下不对棋,把自己给坑进去了。

诸葛亮为什么吐血呢?当初赵云身死的时候,诸葛亮都没有这样,因为诸葛亮身心疲惫,也觉得无能为力,他自身又不可以亲身出战战斗。

先帝的遗愿未能进行,一次次的不成功,蜀国综合国力军力日渐衰微,做为蜀国的宰相,一想着匡扶汉室,結果却只有眼巴巴看见蜀国没落下来。精神实质和人体上的疲劳,再加心里的执着,吐血是早晚的事儿。从这以后,诸葛亮人体一天比不上一天,最终病亡军内。

张苞为何比他父亲还死得窝囊?三国演义错了,诸葛亮道出真实情况

小关张

野史也有这样的记载:

“悍勇张苞欲立功,可伶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三国演义》中的这首后代诗,既道出了张苞的悲剧,又勾勒了诸葛亮的失落。

最先给大伙儿明说一下,有关张苞的事迹,全是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陈寿的《三国志》对张苞的叙述仅用了五个字,即“应县苞,早夭”。

演义中对这一段的记述是“孔明闻知,嚎啕大哭,嘴中吐血,昏绝于地”。

最先,诸葛亮对张苞之死极其痛惜。张苞是蜀汉中后期新一代名将的杰出代表,他是将二代中唯一被诸葛亮寄予希望的名将,未来的贡献肯定能超过张飞。张苞从小受父亲张飞的陶冶,习的一身精绝的武功,长此以往,张苞有能力位居三国超一流战将的队伍。

因此,针对那样一位冉冉上升的将星,却忽然以这样窝囊的方式殒落,使诸葛亮痛惜到吐血。

张苞为何比他父亲还死得窝囊?三国演义错了,诸葛亮道出真实情况

张苞死后诸葛亮痛苦

诸葛亮对张苞之死极其失望。

蜀汉中后期,优秀人才后继无人,张苞的出現让诸葛亮一度见到期望,但想不到张苞却很早离开。张苞的死,让诸葛亮一度心寒变成失落,为北伐青黄不接而吐血。

尽管张苞有勇有谋,英勇善战,但他并非丧生于敌方之手,只是在追逐敌将时自身不小心坠落,致头部负伤过世。这样窝囊的去世,太不值了。

张苞负伤后被别人救出,诸葛亮是了解的,他命人赶快将张苞送到成都市休养。但诸葛亮却想不到,张苞会因为此次坠落伤而没治不幸身亡,大大的超出他的意料。所以说诸葛亮很自责,要是当时他重视一点,马上治疗,而不是送回成都,可能结果又会不一样了,所以张苞的死诸葛亮也有间接责任的。

不难看出,诸葛亮为张苞之死而吐血昏倒,并不是彻底是源于情感,而数最多的是一种气急攻心,诸葛亮对蜀汉的发展前途刚开始失落,太过痛惜年青名将的离开。

诸葛亮言:

”大汉没有人,惟小关张青春年少强悍,若为倚仗,今张苞青春年少而亡,汉室再丧一臂,难道说天欲亡汉乎?”

看得见,张苞确实这么窝囊的死去,给了蜀国挺大的打击,也让诸葛亮心里的期望破灭了,而且,伴随着张苞的过世,蜀国人才凋零情况更加的严重了,也一步步迈向了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