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大明風華》已經上線10天,這部劇在國內的熱度不算太高,畢竟十二月大劇齊播,熱度分散也在情理之中。但它在國外卻受到了觀眾的追捧,究其原因便是它的高質量吸引了觀眾,精美的服裝、精湛的演技、精彩的劇情,讓人大快朵頤、酣暢淋漓。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在劇中,孫若微(湯唯飾)一出場便家破人亡,而殺她全家的便是朱棣,幸運的她被人所救,之後便加入刺殺朱棣的組織中,意圖殺了朱棣,為父母報仇雪恨。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她被太孫(朱亞文飾)帶到朱棣面前,為表達對未來孫媳婦的關心,朱棣讓孫若微為自己倒酒,這對孫若微而言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她卻沒有刺殺朱棣,反而為朱棣擋住了暗箭。不僅如此,之後她多次有機會刺殺朱棣,卻沒有行動。這讓觀眾難以理解,明明是殺父仇人,為何不採取行動,刺殺朱棣?其實這要從兩個方面去解釋。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一、逐漸看清事情的真相

不想被人利用

在皇帝回京刺殺一案中,孫若微發現,自己效忠的皇爺便是大明國的二皇子,這讓她難以接受,開始質疑自己、質疑組織。為了消除心中的疑問,她要繼續調查,調查的結果讓她看清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這一切都是二皇子的陰謀,如若反賊殺了皇帝,他便趁亂奪權;如若殺不了,便拿下反賊,向皇帝邀功。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左右都是朱家人自己的事,他們卻以別人為刀,用他人的命,為自己爭權奪利。這讓孫若微不得不去思考,自己效忠的建文帝會不會也是這樣的人,如果是,那自己應該怎麼辦,繼續被他們利用嗎?她的心中有了一絲動搖。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不願天下再起戰火


如果孫若微殺了皇帝,作為引薦人的太孫一家,都會受到牽連。二皇子、三皇子也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很有可能會起兵斬殺太子及其黨派,如此一來,在她身上的悲劇又會在別人那裡重現,她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景象,這是其一。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其二,皇帝一死,國家必定大亂。內有建文亂黨,外有草原騎兵,朝堂之上還有皇子爭權,如若這些爆發,天下百姓將流離失所、死傷無數。孫若微不願因一己之私,讓天下百姓受此磨難,所以不殺皇帝。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二、他人帶來的啟發

皇帝的仁慈

很多觀眾都只看到皇帝殺伐果斷的一面,卻沒有看到皇帝“仁慈”的一面。“靖難之役”中涉及官員及家屬頗多,但大多數人都活了下來,雖然被流放關外,但最終皇帝選擇讓他們生,這便是“仁慈”。在歷史上屠殺幾十萬人的都有,與他們相比,朱棣當得起這“仁慈”二字,這是其一。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其二,孫若微與她的妹妹在“靖難之役”中都活下來了,說明皇帝根本就沒想徹查逃亡之人,連幾萬人都放過了,更何況逃掉的幾條小魚,不然她們根本活不了。明白這個道理,皇帝便不再是濫殺無辜之人。之後,皇帝有機會殺掉建文帝,卻依舊放了他,這更加能體現皇帝不是弒殺之人。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建文帝的教誨

在最新的劇集中,孫若微向建文帝請教,自己有深仇大恨,卻無法報復,自己應該怎麼辦?既然能發此問,說明她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只不過暫時無法抉擇,建文帝用自己的經歷及佛理解答了她的疑惑,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心中不應只有仇恨。

孫若微,為何不再刺殺皇帝,經歷讓她內心通達、放下仇恨

當仇恨將內心填滿時,人便只為它而活,世界也只剩下灰色,這樣的人生苦澀無味、毫無意義;經歷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它會讓人走出仇恨、內心通達,享受世間的五彩斑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