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大明風華

隨著朱瞻基的去世,孫若微迎來了明朝的第五個天子——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鬧出了大明開國最大的新聞以皇帝之軀淪落蒙古人之手,葬送了20多萬大軍,讓整個明朝勳貴階層為之一空。但很少有人知道九歲就繼位的朱祁鎮一度把老爹朱瞻基當做了偶像,也一度十分愛玩、尚武。

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明英宗

朱瞻基去世後,皇宮中被古板的太皇太后掌權,她毀了兒子朱瞻基所有的蛐蛐兒罐子,對孫子朱祁鎮的教育抓得也很緊。但好動是男孩子的天性,朱祁鎮也不例外,他有因為和人打球耽誤了正事的劣跡,而跑過去義正言辭阻止他的人正是後來的頂級大宦官王振。王振早年資歷不詳,儘管有史料上說他中過秀才當過學官,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他在入宮前只是粗通文墨(按他的自述入宮很早)。王振有一定的學問,被太皇太后選定當過明英宗的侍講老師,因此早年王振也有一副好老師的樣子。

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明英宗

王振是皇宮中的太監,他的榮華富貴都在於皇帝的寵信,因此王振的這番行為只是給外人看的作秀,目的是騙取三楊和太皇太后的信任,成為朱祁鎮最離不開的小夥伴。在徹底得到朱祁鎮信任後,王振就換了另一副嘴臉。明英宗喜歡玩騎射,王振就在正統元年上趕著組織禁衛軍大閱兵,讓明英宗在上萬軍人面前秀了一把自己的騎射功夫。王振還讓明英宗多多參加西苑的戶外活動,讓明英宗和只會宣講大道理的三楊關係逐漸淡漠。明英宗和王振兩人玩到一起,弄權也在一起,他們不光逼退了三楊,還把眾多安南太監趕下臺。

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明軍

而朱祁鎮也在小夥伴的鼓勵下覺得自己可以和父親、曾祖媲美,在衝動之下做出遠征的決定。土木之變就是他的獨走,他在大臣們參與參與討論前的七月十一日就下令出兵,讓朱能帶著45000人先頭部隊離開了北京城,因此整個御駕親征的過程決策過程只有兩天時間。在遠征時朱祁鎮也十分隨心所欲,對行軍路線進行了多次更改。按照他的行軍路線,王振誤國很可能就是謠傳,因為大軍嚴格就沒有經過王振老家的可能。朱祁鎮統帥的大軍從八月初三到初十走了403裡,八月初五還跑到明軍前不久(七月十五)慘敗的陽和北沙嶺,初六還繼續到到達白登懷古,然後才從山西折回河北。明英宗很可能就是想看看戰場(包括古戰場),然後在眾人面前做一把不怕敵人的秀。

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朱瞻基

在大軍撤到土木堡附近後,朱祁鎮證明了老爹死的早有害處,他沒有學到找水的本事。朱棣遠征大漠時找水的本領十分過硬,1410年四月初七朱棣在玄石坡發現了"天錫(賜)泉";四月初九夜晚,朱棣還和護衛們一起發現了靈透泉;四月十二、十六、十八也發現了泉水;四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更是密集發現泉水。朱棣在第二次北伐時就手把手地教孫子野外找水的本領,還教朱瞻基收集雪水、雨水飲用、做飯,提前集中調度運水車等方法。因為有爺爺的教育打底,朱瞻基御駕親征也是小意思。但朱瞻基死的時候,朱祁鎮才九歲,這些基本功他沒交給朱祁鎮。朱祁鎮還十分自負,在決戰前拒絕了兵部尚書鄺野要他躲進宣府、讓張輔領兵的建議,執意要和也先決戰。

來自《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吐槽,教育兒子還是老爹親自出馬好

明英宗

朱祁鎮自負的後果就是二十多萬大軍全軍覆沒,他本人成了俘虜,給孫若微出了很大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