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達生》:莊子教你如何讓喜怒哀樂不入於胸


莊子《達生》:莊子教你如何讓喜怒哀樂不入於胸

莊子是記載酒駕的第一人。他說一個喝醉酒的人,駕著馬車飛奔,突然脫韁,車毀人不亡。何也?莊子說酒駕的人因為喝醉了酒,此時駕車不是靠五官來判斷路況,全然靠感覺,再加上酒壯熊人膽,此時已經沒有絲毫恐懼入心,沒有恐懼入心就不會傷害到他的精氣神,即便摔斷了骨頭,絕不會要他的小命。

《黃帝內經》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如果能夠摒除第一情志干擾,那就能守住真氣不散,那就找到了活身活命之道。有經驗的交警都知道,那些酒駕死亡率反而很低。當然筆者在此並非鼓勵酒駕,我們不喝酒的情況下只要能做到凝神聚氣,更能規避危險傷害。

孔子在山林中遇到一個佝僂丈人,他在一絲不苟捉樹上的秋蟬,那個手法精準讓人歎為觀止。孔子問“你如此爐火純青的技術是怎麼掌握的?”佝僂丈人答“我一開始就練習自己的專注力,確保真氣不散,我在木杆上放一個鋼球,就這麼舉著,保持平衡,不讓小球掉下來,後來我能在木杆上放五個小球都不掉下來的時候,我來山林中捉秋蟬,就像在地上撿土坷垃一樣簡單。只要我看到了秋蟬,任何外物都不存在了,也沒有任何聲音能進入我的耳朵,彷彿萬籟俱寂,彷彿時間靜止一般,彷彿空氣凝固了一樣。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誰都能夠做好,不足為奇。”


莊子《達生》:莊子教你如何讓喜怒哀樂不入於胸

專注於當下,就能形神合一,形神合一方得生命真諦。放羊的羊倌都知道羊群不可以散開,散開了就會被豺狼捕捉,只要羊群不散,盡在視野範圍之內,豺狼也不敢輕舉妄動。有個叫單豹的人,避世于山谷之中,每天喝著天然礦泉水,七十歲了,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可是因為與世隔絕,一天不幸遇餓虎,卒!還有一個叫張毅的人,謙謙君子,舉止得體,潔身自好,可是因為陽亢內熱而死,這兩個人都是缺乏整體思維,養身治身要養一個整體,內外兼修方可,偏頗一面都不得苟且。莊子打了個比喻:一個人走夜路會遇到危險,一家兄弟幾個抱成團,就能禦敵於外,家和萬事興,這是集體的力量。身體也是這樣,要形神不分離,合成一個整體,就是掌握了治身之道。

世上最難治的是心病,心主神明,心若亂了,形神具散。《內經》雲“神去也,藥不愈也。”齊桓公和管仲一起打獵歸來,不覺天色已晚,再加上一天的馳騁田獵,興奮過後的疲憊,已是恍兮惚兮。管仲一路疾馳,馬蹄得得,夜色中,桓公無意中瞥見一個人形巨大怪物,嚇得六神無主,忙拉管仲衣袖去看,管仲只顧駕車,目不斜視,應了一聲“我什麼也沒有看到。”回來後,齊桓公驚嚇過度,一病不起,皇子告敖聽說了,來看望齊桓公,只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看到人形巨大怪物的人一定會雄霸一方,桓公在聽故事的不知不覺間,神清氣爽,疾病已退。因為他已經打開了心結,願景代替了恐懼,形神再次合一,自然百病皆消。


莊子《達生》:莊子教你如何讓喜怒哀樂不入於胸

紀渻子養鬥雞,鬥雞驕橫外露,目光如炬,藏有咄咄逼人的殺氣,紀渻子餓了它三頓,又把它單獨關在籠子裡閉關十天,直到這隻戰鬥雞呆如木雞,才放它出來一搏,以舒展筋骨。等到外表絲毫看不出來殺氣時,紀渻子方覺得它能藏器於身,藏氣於神,形神兼備,仁者無敵,不戰而屈人之兵。果然,別的鬥雞一看到這隻內聖外王的戰鬥雞,馬上喪失了戰鬥力,均掉頭疾走,落荒而逃,不戰自敗。

孔子東遊,看到一深淵,懸刃三十丈,流沫三十里,但看一人一猛子紮下去變隨波逐流,許久也不見他浮出水面喘口氣。孔子以為這是一個想不開的人,是投河自盡的,哪能見死不救?於是和弟子們並流而上,追了好遠,此人從水中浮出半個身子,優哉遊哉戲水玩耍,孔子知道誤會了,遂拱手相問:“這麼深的水,你是怎麼做到遊若鰷魚,悠然自得呢?”戲水者曰“無他,只是從小在這長大的,心裡沒有任何恐懼感,我每次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後,任水浪推迎,我只隨它便是。”


莊子《達生》:莊子教你如何讓喜怒哀樂不入於胸

做學問做人也是如此,要問問自己的內心,是不是掛念和顧慮太多。有人寫文章順理成章,如神來之筆,有人搜腸刮肚,東拼西湊,愁其五臟,矜其氣血,真是划不來。公孫修為善一方,修身養性,讀書結友,自我感覺做人做學問都還行,但實際生活坎坷不斷,福無雙至,卻總是禍不單行,自己很不理解,一籌莫展之際求見高人扁慶子,扁慶子一針見血地說“你的修行是為了彰顯自我,羞辱了紅塵終生;你的學問驚嚇了不做學問的人,讓他們很迷惑,擾亂了他們的性情,按理說你這樣的人上天沒有讓你瞎眼瘸腿,已是仁慈,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