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国飞天的称呼

飞天,也被前人称作"天人","诸天",她们自由飞行于天空,姿态优美,她们几乎出现于每个与佛相关的洞窟和建筑中。在古代佛教建筑和寺院中,佛、菩萨、天王都是人们要定期来礼拜的对象,因为如此,所以这些礼拜的对象以及建筑都被刻画地庄严肃穆,就像基督教中的天使一样,飞天在这些场合的出现,让庄严肃穆的礼拜添加了几分自由与遐想,她们在人们礼拜的时候天空散花,在佛说法时弹奏乐器,轻歌曼舞。

古代佛国飞天的称呼

飞天,顾名思义,就是飞行于天空的神。然而我们知道佛、菩萨、天王等佛国的天神都是可以在天空自由来往的,那么飞天在佛国是怎样的一种神格?

飞天的来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佛国世界的"天人",有的认为来自天龙八部的"乾闼婆"与"紧那罗"。飞天到底是什么,古人怎么称呼她?还得从最早记录飞天的佛经中去寻找答案,最早记录飞天的佛经有西晋竺法护译的《普曜经》(308年)。此后隋唐的一些佛经中也有一些关于飞天的记载。

梁代高僧宝唱等撰的《经律异相》有如下记载:

振旦国人葬送之法,金银珍宝刻镂车乘,飞天伎乐铃钟歌咏。用悦终亡。

佛经中很少使用"飞天"一词,在卷轶浩繁的《大正藏》中,也只能检索到十几项。而与此相比,佛经中却有很多关于"天人","诸天"的记载,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有关佛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以及佛说法时的情景,往往有着天人、天女作歌舞供养。这些天人如果飞行于天空,并被世人雕刻出来,自然就是我们在许多石窟壁画上所看到的飞天了。

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我国以佛教寺院为中心产生了一种俗文学,就是讲拗口难懂的佛教道理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形成了讲经文、变文等。从唐、五代的一些变文和讲经文中,也可以看到当时普通人对飞天的理解,这些变文和讲经文与佛经基本一致,既是往往用"天人","诸天"来称呼飞天。实际上,在古代飞天极为盛行的时候,当时的文人诗人,官方等所写的文章和碑文中,都可以看到飞天的形象,不得不说飞天文化的盛行真是令人赞叹。

当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因为中国道教中神仙的形象与飞天形象在普通民众当中几乎没什么差别,所以也有人称飞天为"天仙","仙女",这不得不说是佛教飞天文化与道教文化的融合。

总之,不管是佛教经典文献中的记载还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都说明了飞天就是佛教佛经中所说的"诸天"形象,在古代还有"天人"、"仙女、"天仙"等称呼,而这些称呼又与印度古代文化传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已经有了关于天人的各种美丽传说,后来佛教创立后吸收了这些天人的形象成了佛国的诸神。

在那朦胧的历史长河中,我仿佛在与古人对话,他们称这些佛国的神为"天人",而我称其为"飞天",不管是"天人"还是"飞天",我们都向往她的自由自在,每每与众人礼拜的时候,我与古人心中都默默祈祷升天后能与这些神们同在。

莫高窟穿越千年的历史,只为向我们传达古人的向往,让我们流连忘返。

缘分,就在对莫高窟佛国诸神的称呼之中。

内容参考:赵声良《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