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

山神崇拜是一種原始自然崇拜。古人將山嶽人格化、神化並加以崇拜。

最古老的山神就是山本身、山上的石頭、動物和植物等依附於山嶽生存的一切,都可能被視為山神。逐漸,每座山皆有神明掌管,神主宰吉凶、豐收、佑一方太平。

這正是“山無大小,皆有神靈。”【1】


地方山神實錄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今寧海地方 山神像 安至文化收藏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中間 未戴冠像 左手持布帕 衣著帶有花紋案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左1 戴冠像 左手持布帕 衣著帶有花紋案 背面有“二姐妹”字樣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右1 戴冠像 衣著帶有花紋案 背面有“青年娘娘”字樣


山的象徵意義

中國是一個多山國家,有許多舉世聞名的名山,如喜馬拉雅山,黃山五嶽,四大佛山,及武當山、廬山、井岡山、武夷山等。

山佔中國土地總面積的33%,中國可謂山國。山、江山、自古也是祖國、盛世的象徵。


吳王舊國,今古江山秀異,人煙繁富。

甘雨車行,仁風扇動,雅稱安黎庶。—— 柳永


值盛世。觀此江山美。

合放懷、何事卻興悲。—— 董穎


山在中國古代的宇宙觀中,佔重要地位,後世逐漸衍生為皇權、政權的原始象徵。


帝王的統治被稱為“一統江山”,帝王的死被稱為“崩”,可見也山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皇權,保證著統治秩序的穩定。


《禮記·祭法》雲:“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歷代天子封禪祭天地,也要對山神進行大祭。


道教與山神

道教名山“五嶽”,延續到了現代。“五嶽”代表了東南西北中五方: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這五座山有對應的山神“五嶽大帝”。【2】


廣義上,五個方位及天、地即為道教觀念中的宇宙。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五嶽大帝像

東嶽大帝服青袍、戴蒼碧冠;南嶽大帝服朱袍、戴九丹冠;西嶽大帝服白袍、戴太初冠;北嶽大帝服玄袍、戴太真冠;中嶽大帝服黃袍、戴黃玉冠。


國泰民安,便起源於 “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之” 【3】之說,泰山是五嶽之首。


自秦至清,先後有十三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山,是東方文化的縮影,宗教思想的寄託之地。


山神之書 ——《山海經》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著於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原是一部圖文的經典,描繪了各類山神的外形、樣貌、職能等。


原始古圖雖已丟失,根據《山海經》中的《山經》所記載的上古時期的諸山概況和山神形貌,後人又創作了《山海經圖》。


《山經》共記載了441座山,其中主管眾山的有兩類山神:其一,同一山神司管群山;其二,只管一座山的一山之神。


“大抵南山神多象鳥,西山神象羊牛,

北山神象蛇豕,東山神多象龍,

中山則或雜取,亦各以其類也。”


其中所描繪的山神或形成人與動物、多種動物合體的造型,表明了當時人對動物圖騰的依賴和崇拜。


中國神話 | 山神崇拜


少數民族信奉神山現象

藏民世代生息於高遠多山區,依山而繁衍,故藏民對山神尤其崇拜。根據藏族民間的傳統信仰,認為藏地有四大神山:阿尼瑪卿、岡仁波齊、墨爾多山、梅里雪山。


這四座神山是藏區神山的代表,是佛教入藏前就有的原始信仰。高山之巔為神靈之居所,藏民藉此祈佑草木興盛,遠離災惡氣候,豐收及族人長壽,也相信山神能夠責罰惡人,故凡是經過高山,不能高聲喧譁觸怒山神,以免召來極惡天氣的懲罰。


青海省黃南州內有一座山,藏語稱“阿尼夏吾”【4】,被當地人尊為神山。除祭山活動外,當地出生的孩子如體弱,家人就會把孩子帶到阿尼夏吾山轉山、朝拜以表示對山神的敬仰,該地區多有取名為“夏吾”者。


<strong>山,神明居住之地。山神崇拜體現了人對自然萬物的尊敬;在民族、地理因素影響下,人對掌握世俗命運的純粹嚮往。



【1】引自《抱朴子》內篇·登涉。《抱朴子》為道教典籍,作者為晉代的葛洪。抱朴是道教術語,源於《老子》的語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2】五嶽大帝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

【3】漢淮南王劉安《上武帝書》:“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之”。

【4】藏語中“阿尼”意為爺爺或先祖,“夏吾”有野鹿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