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趙匡胤多活15年,能否奪回燕雲十六州?

用戶3258603006864715


就是再給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再活個十五年,他都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因為設定的整個戰略就錯的離譜。

自廢武功

在全國還尚未統一的情況下,北方有北漢和強敵契丹,竟然做出了杯酒釋兵權的蠢事。直接讓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軍解除兵權,為了安撫賞賜大量金銀財寶讓其享受榮華富貴,燕雲未收何以給富貴。

為了加強皇權,重文抑武,創立了令後人詬病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規制,使帶兵將領不能有效的指揮軍隊作戰。後來繼位的趙光義兩次北伐大敗,宋軍一旦潰敗將領竟然不能組織起軍隊進行反抗也與此有一定的關係,經歷兩次失敗宋軍精銳可以說是損失殆盡。

未戰先怯

趙匡胤想收復燕雲十六州時,第一方法竟然不是用武力奪取,因害怕契丹的實力太過強大,竟想出了用錢來買地。如果契丹人不想把燕雲十六州賣給他,再用這些錢招募士兵武力收復。

北宋無騎兵

縱觀整個歷史,由南向北打只有明朝朱元璋成功,朱元璋也是在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前提下,還積極吸收蒙古人做騎兵,先剪除了元大都的屏障,才收復了燕雲十六州。而反觀北宋的部隊主要由步兵組成,沒有明文記載的超過10000人的騎兵大部隊。步兵野戰雖然也能戰勝契丹騎兵,卻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殲滅,而一旦步兵陷入騎兵的包圍,往往就是一場大的殲滅戰。


陸棄


我覺得不能,要想收復河山,需要能征慣戰的士兵,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宋太祖趙匡胤因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所以他非常害怕屬下也紛紛效仿,武將造反,對武將有一定的抑制,重視文官,重文抑武,如果說宋太祖作為開國皇帝,還有著想要平定周邊,後面的繼任者就更保守了,只想守江山,而不想開疆拓土,跟周圍的敵人就這樣耗著,什麼遼,西夏,大理,吐蕃等等。從兩宋都是亡於外敵就更不用說。由於害怕武將們造反,他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他們的兵權,給他們財產,其實宋太祖的做法是比較仁慈的,武將們都告老還鄉,享樂去了。打仗這東西,你不發展軍事力量,不進行訓練,這長時間不打,水平就退化,要是再打起來,沒有精確的指揮,士氣低迷,將士們都不願往前衝,肯定要敗。而且北宋的對外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他當時和強國金聯合滅了遼,回過頭來金國就開始修理北宋,都打到了東京,還擄走了徽欽二帝,國人都以此為恥,以至於後來南宋湧現了一批愛國將領,如岳飛等,可惜統治者胸無大志,只想偏安一隅,不想著收復失地,還讓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岳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