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難之役,朱棣歷史上到底是怎麼反敗為勝的?

沒有歲月能回首


前述

由於朱棣的殺戮行為,尤其是殺死了方孝孺,得罪了天下的筆桿子,再後來的解縉的死,讓朱棣的名聲歷來都不是很好。

可若是中立些來看,朱棣更像是他的大侄子逼著謀反的。

在《明史 本紀第四 恭閔帝》中是這樣描寫的:

(建元)六月,省幷州縣,革冗員。兵部侍郎齊泰為本部尚書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為太常卿,同參軍國事秋七月,召漢中府教授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

在這裡可以看出來,朱允炆一登基為帝后,除了大赦天下“詔行寬政,赦有罪,蠲逋賦”之外,就做了三件事,一件就是將衛所兵裁減,如放單身狗回家;另外一件就是確立縣級別的官員必須由科舉考試出身才能擔任;最後一件就是削藩。

六月份升兵部侍郎齊泰為尚書,升翰林院黃子澄,七月招方孝孺。八月就將周王貶為庶人,全家發配雲南——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他爺爺朱元璋剛死,就翻臉不認人了,而且在《明史 本紀 成祖傳》也提到,老爺子剛死,做孫子的就讓叔叔全部不能奔喪——“毋得至京師。王自北平入奔喪,聞詔乃止”。

古代的中土一直以來都是家天下,以孝道為尊,若是朱允炆是平常人家,就是一場豪門間的奪財產案,雙方早就對簿公堂了。而且朱允炆也理虧,先是禁止叔叔們奔喪,轉身立馬就把叔叔周王趕出家門,逐出族譜。這裡就能看出朱允炆的薄情寡義,哪怕是漢景帝時期,就算七王謀反,都沒一下子就將人家全部趕出族譜,打成庶民,還是通過推恩令一步步來使藩王勢力削弱。

隨後十一月任命文官、武官奪取北平的文武系統——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可是這時候朱棣很乖巧,乖乖就交權了。問題就出在這裡,書生們想即立牌坊又想做壞事。若是此時將朱棣逼反,還算好的。可《明史》是這樣寫的——

帝納齊泰、黃子澄謀,欲因事以次削除之。憚燕王強,未發。又想將人家趕出家譜,又怕人家強悍。就先拿五王開刀,最早的就算八月份的周王(周王本身就爛,大把把柄),然後是"湘、代、齊、岷皆以罪廢“,湘王做的最絕,直接自焚了,可朱允炆做了什麼?給了湘王"戾"的諡號。

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湘王自焚後,朝野上下極為震動,而且湘王朱柏作為朱元璋第十二個兒子的他,文武兼備,曾經有一支蒙元降軍想回故鄉,突然起兵造反,也是朱柏在荊州阻擊並大勝。在朱元璋時期,湖南土著經常謀反,也是他安撫下來——“伍開蠻作亂,太祖命王率諸軍討之,先入據其窟穴,遣人四出招諭,盡降其眾,不戮一人。

朱允炆太急了,他在毀掉明朝朱元璋時期建立的軍事根基

一、藩王的反感

明朝初期,軍事上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五軍都督府,管軍官而不管兵;一是六部之一的兵部和戶部,一個管兵、一個管糧;另外一個則是藩王,其中最強的是邊疆的燕王、周王、湘王、遼王、晉王(晉王其實不強,因為西北民少,他主要是燕遼的糧食中轉站,而且遼王所謂的強,主要是他三衛是蒙古騎兵)。

因此當湘王朱柏自焚之後,五軍都督府就出現分裂了。五軍都督府是跟隨朱元璋起兵的功勳之後所管理的。

另外一個關鍵是湘王的自焚和其他四王全部貶為庶人的一點情面都不講的現實,又使得所有藩王都與朝廷離心離德。

所以這個時候朱允炆他所擁有的軍事力量也不過是朱元璋時期留下的中央戍衛軍和各地衛所兵。

這也是“靖難之役”時出現的奇葩現象,朝廷和燕軍在華北區域打仗,可南方和西北區域的軍事力量都在觀望。

二、五軍都督府的分裂

當朱棣以護軍八百人起事,並佔據北平,攻打鞏固北平四周之後。朱棣的軍隊這個時候才萬餘人。

可朝廷這個時候竟然因為朱元璋為了朱允炆能安穩上位,誅殺了大量功臣,使得朝廷軍事將領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態。於是乎,朱允炆讓五軍都督府的人來領軍(這裡可以看出來書生的想法是多麼天真,連軍事都沒有去考慮)。

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將軍,都督寧忠為右副將軍,率軍13萬伐燕,數路並進,號稱百萬大軍

為什麼說五軍都督府出現了分裂?

因為朱棣在最弱小的和最困難的時候,都會有勳貴的幫助。

先是以萬餘軍隊對抗朝廷的十三萬軍隊時

小勝後,就有“炳文部將張保者降燕,備告南軍虛實。

”朱棣讓張保回去,告訴耿炳文"雄縣、鄚州大敗,燕兵將至"——“燕王縱保歸,使張雄、鄚敗狀,謂:“北軍且至。”誘使耿炳文合兵一處,然後夜襲將其擊敗。

這是朱棣厲害之處,他在鞏固北平四周之後,只有能戰之兵萬餘人,這也就意味著他不可能分兵固守得住所有城池,從後來他大胖兒子朱高熾在固守北平時可以看出(都要民上城牆防禦),因此此時的朱棣只能依賴運動戰,也就是”人在地就在“。

勳貴曹國公李文忠子李景隆之謎

此人是忠是邪真看不出來,因為書中並沒有給出解析。

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靖難之役時他攻打、阻擊朱棣;可他又是決定靖難之役的成功的”功臣“之一。

李景隆在攻打胖墩朱高熾固守的北平城時,已經有軍隊攻破了城門,可他就鳴鑼收兵了——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然後是被朱棣回軍夾擊而戰敗,到了第二年白溝河一戰時,他跟朱允炆說,決戰時,帥旗被風吹倒了……然後六十萬大軍就這樣敗了。朱棣這個時候的軍隊才二十萬多,而且已經陷入苦戰之中。

最後是朱棣孤軍迂迴攻打南京城時,他守金川門時,立馬開城投降。胖墩朱高熾讓人扶著上城牆也要頂住他的攻擊,他倒好,立馬投降。若是他揹著的身份有錦衣衛的稱號,百分百就讓人說是間諜了。

除了左都督徐增壽作為朱棣的內應之外,另外還有幾個疑點存在

第一、是誰告訴朱棣,朝廷內部空虛的?要不然朱棣這麼大膽放棄攻打濟南,越過它去攻擊南方。朱棣就不怕鐵鉉從山東出兵,截斷其供應和與本部的聯繫?

第二、《明史》說”盛庸帥舟師敗燕兵於浦子口,復戰不利。都督僉事陳瑄以舟師叛附於燕。"可是浦子口一戰,只有丘福和朱能帶領的五百人偏軍。朱元璋時期建立的強悍水師,打張士誠、打陳友諒時可是不畏生死。就這樣沒落了?那為什麼朱棣一上位後,就立馬讓鄭和下西洋?永樂四年末第一次出的海,四年時間就建成這麼龐大的艦隊和水手?(現代海軍有句名言叫做“百年海軍”,朱元璋時期的水師大都是元朝時期遺留下來的)。

第三個疑點:“徐輝祖等敗燕兵於齊眉山,斬其將李斌,燕兵懼,謀北歸。會帝聞訛言,謂燕兵已北,召輝祖還,”——《明史》。是誰告訴朱允炆,燕軍撤退的消息的?能直達天聽的消息,且有據有理的,還能讓皇帝相信的。徐增壽?還是其他人?史書中沒有說!

但是朱棣定鼎之後,立馬就恢復了錦衣衛審判權(朱元璋晚年只是取消錦衣衛的監獄和審判權)。而且還讓他的同窗發小紀綱擔任錦衣衛指揮使。除了徹查朱允炆舊黨之外,朱棣為什麼要信任一個他爹、他侄子就已經存在的特務組織,為什麼不重新組建一個新的

朱棣靖難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朱允炆朝內本身就不是一塊鐵板

從朱棣後來封賞的情況來看,朱允炆朝裡被誅殺的大臣大都是文官,或文人武職。反而是五軍都督府、錦衣衛這類舊臣反而得到封賞。這裡面就有問題存在了。

眾多建文舊臣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景清、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謝升、丁志方、甘霖、董鏞、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黃觀、侯泰、茅大芳、陳迪、鐵鉉等

縱觀歷史裡,通過政變上位的皇帝,除了宋代少有殺戮(宋也有,只是侷限,沒有株連),那個不是血雨腥風?


史之為用


靖難之役歷時三年,歷經十六次大的會戰,其中,朱棣方勝十二次,敗四次。

整體而言,靖難之役分為兩個階段,

題主所說的反敗為勝的轉折點,或者說表面上的原因,

應該發生在第一階段北方平原戰場結束,

朱棣轉而開闢南方戰場的節點上,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北方平原戰場的所謂“敗”,倒不如說是朱棣方進入戰略休整階段,但是有一個人的到來,打破了這份暫時的寧靜。

1、建文帝方的勝利,是召回紈絝子弟曹國公李景隆的後果。

召回了只會被朱棣牽著鼻子走的李景隆,賦予盛庸以全權指揮之權是建文帝方在靖難之役中為數不多的幾次正確決策之一。

而且,迅速見效了。

建文二年十二月,斬燕軍頭號戰將張玉,大敗燕軍于山東聊城。

建文三年三月,大敗燕軍於保定夾河,朱棣親自帶著十幾個人斷後,居然成功掩護大軍逃脫。

原因只有一個,盛庸不敢殺,因為建文帝說了,別讓朕揹負上殺叔的壞名聲!

泰林說趣史個人認為,建文帝的意思是把朱棣在北方就地解決了算了,別跑到應天府來讓我親自對付他。

但,顯然,建文帝的所有將領,都不是這麼想的。

2、夾河戰役的第二天,建文帝的好運氣,已經沒有了。

第二天,刮東北風,盛庸軍正好在西南,風沙大作,老天幫朱棣的忙,盛庸軍大敗。

五月,張遠帶著兵冒充朝廷軍隊,偷偷的跑到江蘇沛縣,把盛庸運糧草的船給燒了。

七月,明將平安在離北京五十里的平村,被燕將劉江大敗,退回正定。

九月,燕王親自帶軍大敗大同守將房昭於易州西水寨。

燕將劉江趕走遼東守將楊文於永平。

3、對朱棣起鉗制作用的大同和遼東明軍的失利,盛庸軍的敗退,並沒有使朱棣的地盤擴大多少。朱棣只解決了,活下來的問題。

這顯然是因為朱棣的兵力太少,只能守住北京,保定,永平等幾個大的城池,

朱棣軍獲得了難得的一點喘息的時間。

依整個戰場態勢來看,朱棣應該覺得應天府,建文帝,離得自己很遙遠,並且困難重重。

因為,朱棣的兵力以騎兵為主,北方平原戰場才是騎兵發揮作用的好地方,尚且只打成了防守的態勢。

而水網縱橫的南方戰場,足以捆住騎兵的手腳,使只能孤軍深入,因糧於敵的朱棣叛軍陷入重重的困境。

所以,此時的燕軍可以說得上是雖勝尤敗,雖然已經達成了初始的戰略目標,但看不到多少勝利的希望。

甚至朱棣及他的謀士們很可能希望在北方戰場繼續以運動戰各個擊破平叛的明軍,逐步擴大本方的地盤和軍隊數量。

這一切,被一個人的到來,打破了,整個戰場態勢因此扭轉。

小人物的逆襲,被罷黜的一個太監投靠了朱棣,報告了南京應天府的空虛。

歷史的車輪有的時候就是被一個小石子硌了一下,就轉了方向。

1、有個太監,也有說是一群太監的,在地方上招搖索賄,建文帝大怒,這正打著仗呢,搗什麼亂!

抓起來!

就有這麼一個太監跑到了北京,告訴朱棣南京應天府的守備是如何如何空虛,天兵所指,一定能輕鬆打下來!

2、道衍和尚(俗名姚廣孝)也勸朱棣,繞過北京和南京之間的城池,直接打南京,是個不錯的選擇。

3、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只有朱棣這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才能行險完成。

孤軍深入打大城池,圍攻濟南的慘敗,可還沒過去多久啊。

燕軍打濟南時,一是久攻不下,二是不斷地被明軍斷糧道。

如果深入南方,一是沒有騎兵優勢,二是沒有糧道支援。

哪怕是打到了南京城下,誰敢說不會陷入圍攻濟南時的困境?

但是,現實是,留在北方慢慢擴大地盤已經被證明是幾乎沒有希望,

而直接蛙跳式進攻去打南京,看似渺茫,但是仍有一線希望。

打!朱棣下了決心!

下了決心並不意味著一蹴可就,朱棣的燕軍有兩次幾乎要北歸。

1、朱棣差點在靈璧送了命,多虧好侄子幫了大忙。

朱棣大軍並不是像咱們想象的那樣一路唱著凱歌就到了南京城下了,哪有這麼簡單。

但是,繞過德州,濟南確實是真的,

正月,經過一系列的試探進攻,朱棣率大軍一路克東阿,汶上,兗州,東平,沛縣,直逼徐州城下。

盛庸趕緊從德州跑到淮河準備阻擊,

而平安則隨燕軍之後準備尾隨邀擊。

建文帝又慌忙命魏國公徐輝祖率軍援助。

而燕軍把徐州的明軍打的嚇得不敢動之後,直接南下。

兩軍於靈璧對壘。

燕軍連失大將,全軍上下竟然除了朱棣和朱能,都想北歸。(據《明史·朱能傳》)

至此生死存亡的憂急時刻,朱棣的好侄子建文帝果斷幫忙!

建文帝忽然發現手底下的精兵良將都去圍攻朱棣去了,

京師竟然沒有良將了!

立刻將徐輝祖召回!

2、靈璧一戰燕軍大勝!

要說朱棣就是厲害,徐輝祖一走,

朱棣立刻又一次主動出擊,竟然去劫明軍的糧道去了!

搞得明軍沒辦法,打算四月二十八日號炮三聲撤軍到淮河就糧。

也不知道朱棣是怎麼知道了這件事,二十八號一早,燕軍悄悄抵近明軍,

替明軍放了三聲號炮。

已經餓得頭昏眼花的明軍一定號炮就亂糟糟的爭先恐後的往營門口跑。

結果,被早已守候於此的燕軍擊潰。

是役,大將平安等三十七名將領被俘,何福單騎遁走,十餘萬明軍投降燕軍,燕軍上下一片歡騰!

淮北一帶的明軍就此土崩瓦解!

3、燕軍浦口被徐輝祖擊敗,打得朱棣也想議和北歸了,但是,朱高煦來了。

僅有朱高煦是不夠的,兒子哪有侄子親,建文帝又來幫忙了!

建文帝聽說盛庸兵敗,趕緊叫都督僉事陳瑄帶著水軍前往支援,結果,陳瑄降燕!

朱棣渡江敗盛庸軍,下鎮江,兵指京師。

4、建文帝其實也想走,可是被方孝孺給勸住了。

方孝孺認為,京師還有二十萬軍隊,足以堅守待援。

可惜,人心已背,李景隆大開城門,迎降朱棣。

建文帝自焚而亡。

靖難之役,朱棣反敗為勝創造了藩王逆襲成功的獨一無二的戰例。

朱棣以一隅之地,挑戰建文帝全國之力。

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上處於全面的劣勢。

但是,燕軍一直由朱棣親力親為的指揮,一直以騎兵的靈活機動,抓住了戰鬥的主動權。

而反觀明軍,先是李景隆送人頭,後面又先後以盛庸,徐輝祖為將,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顯然缺乏配合,分進合擊進行的雜亂無章,以至於最後只能以堅守城池的防守策略去應對勢弱的燕軍。

雖然說是那個投降朱棣的太監幫助朱棣下決心在靖難之役的最後半年直擊南京,

但是如果沒有建文帝朱允炆以及他的那些書呆子謀臣們的“積極配合”,

再加上朱棣堅持到底的決心,靈活機動的戰術,燕軍是絕不可能反敗為勝,獲取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的。


泰林說趣史


導語:


明朝初年發生的靖難之役,事實上就是老朱家內部為爭奪皇權而進行的一場內戰。起因是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要削藩,而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不甘心失去既得的地位,同時也是因為他素懷當皇帝的野心,於是叔侄兩個就為了爭奪皇位明刀明槍的幹了一架,這一架一打就是四年。


朱棣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大軍後,南下進攻濟南時卻碰了一鼻子灰,被守將鐵鉉、盛庸所擊敗,朱棣只得撤回北平老窩,雙方從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戰爭打了兩年多,雖然朱棣屢戰屢勝,但是由於燕軍兵力不足所以無法鞏固勝利成果,打下了城池也無法佔據,所以打了兩年多隻是佔據了北平、保定、永平三個郡。


朱棣一想這不是辦法啊,這樣打消耗戰是拼不過朝廷的。這時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就出來了。他認為南軍的主力都集中在北方,京師南京必然空虛,何不輕騎挺進,直搗黃龍,徑取南京城呢?朱棣一聽有理,立即揮師南下,不與途中的濟南、徐州等重鎮糾纏,繞過去直奔首都南京。最終朱棣攻下南京,登基稱帝,而建文帝則下落不明。


朱棣以區區燕地一方藩國力敵大明王朝的全國兵馬,但最終卻扭轉了不利戰局,一舉攻破了南京城,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幾點:


01 朱棣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遠見卓識,在戰爭中能夠靈活利用戰略戰術,使燕軍屢屢化險為夷、以少勝多,在殲滅南軍大量有生力量後使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自己贏得了喘息和反擊的機會


朱棣在起兵之初雖然僅有800勇士,但是他處變不驚,先是設計誘捕了包圍燕王府的南軍將領謝貴、張昺,控制了北平全城,然後以突襲手段奪取了居庸關、懷來、薊州、通州等險關要隘,控制了整個北平大本營,穩定了自己的大後方。


面對耿炳文率領的30萬討伐大軍,朱棣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出動出擊,趁敵立足未穩之際,進行長距離快速奔襲,先調動敵人,又在運動戰中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成功打破亂了政府軍的戰略計劃。

(精銳的朵顏三衛)

隨後朱棣又北上大寧(今內蒙寧城西),收復了寧王朱權的十多萬精銳部隊,尤其是朵顏三衛,都是勇悍善戰的蒙古兵,這成為朱棣日後不斷取得軍事勝利的基石,《明史》說:“成祖取天下自大寧始”,這個說法還是比較有見地的。


耿炳文失敗後南軍臨陣換帥,換上了無能的李景隆,結果朱棣示敵以弱,誘使李景隆進攻北平,拖住敵人,待其久攻不下、士卒疲敝之時,朱棣親率大軍從外線擊潰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使自己的根據地徹底轉危為安。

(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這一系列的戰略戰術都是與自身所具備的軍事才幹息息相關的,而臨危不亂,進退有據的胸懷氣度又是長期在邊關帶兵禦敵鍛煉出來的,這些都是書生氣的朱允炆所不具備的。

02 朱棣善於聽取手下的合理建議,直搗京師就是採取了姚廣孝的意見


朱棣除了能征慣戰還有一大優點就是善於採納屬下的建議。姚廣孝密謀起兵之計 , 張玉、朱能奪九門之計都是在他採納了屬下的建議後實施的。

(朱棣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議直取京師南京)

而最能決定朱棣命運的是他聽取了姚廣孝直取南京的建議。東昌之戰後,燕軍大敗,就連大將張玉也陣亡了,本來朱棣是想退回北平修整的,但是姚廣孝卻建議道“母下城邑, 疾趨京師, 京師單弱, 勢畢舉”。 朱棣認為有理,就聽取了這個建議,事實證明這個有些冒險的決策是明智的。燕軍南下後“遂連敗諸將於淝河、靈璧、渡江入京師” 。


03 朱棣能識人用人,手下能征慣戰之將、多謀善斷之士雲集,而他的大侄子朱允炆在這一點上就差遠了


朱元璋在明初之時三番五次的屠戮功臣,基本上能征善戰的將領都給殺絕了,就剩了一個年紀太大的耿炳文,導致南軍主帥將領的人選捉襟見肘。且朱允炆還不能識人用人,重用齊泰、黃子澄等庸臣就不用說了,最後還找了個紈絝子弟李景隆當南軍主帥,他根本就不懂兵法,“寡謀而驕,色厲而餒”。結果就是因為主帥一人無能,累死了三軍,南軍主力先後遭到兩次慘敗,有生力量大大削弱。

(朱棣手下人才濟濟)

再來看朱棣,足智多謀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就不說了,另外還有丘福、張玉、朱能等文武雙全、驍勇善戰之將。這些謀臣武將成為朱棣殺伐四方、奪取天下的得力臂助。


“成祖奮起方隅, 冒不匙以爭天下, 未嘗有萬全之計也。 乃道衍首贊密謀發機決策, 張玉、朱能之輩戳力行間, 轉戰無前, 隕身不顧, 於是收勁旅, 摧雄師, 四年成帝業。意者天之所意, 群策群力, 應時並濟。”——《明史》

04 相對朱棣的英明神武、殺伐決斷,他的大侄子朱允炆太過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他跟南軍將士強調:不準傷害我老叔,殺叔的罪名我不擔。由此導致南軍將士束手束腳,如此導致朱棣幾乎立於不敗之地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朱允炆的性格就是太過優柔寡斷,也太過婦人之仁了。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爭中,居然還要求自己的士兵不要傷害自己的叔父朱棣,以免讓自己擔上弒殺叔父的罪名:“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仁之極,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休此意,無使負殺叔父之名。”(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建文帝朱允炆畫像)

朱允炆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的性格,對於平叛靖難之役產生了消極影響。而他無腦的不殺叔父詔也使得朱棣佔據了不敗之地,最起碼不用為性命擔憂了,朱棣甚至可以單騎殿後,瞧這有恃無恐的嘚瑟勁。朱棣由此屢屢幸運逃脫,這等於在遊戲中給他開了掛,讓其有無限復活的機會。而朱允炆最終也為自己的無腦之舉和婦人之仁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結語:綜上而言之,朱棣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並反敗為勝,是因為他自身就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能夠靈活的運用戰略戰術;再加上他手下有大批的人才,朱棣知人善任、從諫如流;而朱允炆缺乏能臣悍將,又不能識人用人,加上自己的無腦之舉,這一系列因素綜合起來最終成就了朱棣的霸業。


柚子愛歷史


1399年8月5日,燕王朱棣發動“靖難”,四年後攻入南京,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明成祖。

為何稱“靖難之役”?

朱元璋《祖訓錄》說:“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既平之後,收兵於營,王朝天子而還。”

也就是說,此前規定了奸臣當道,諸王應聽候新皇召喚前來勤王。並且,《祖訓錄》還規定了甚至皇帝也不能更改祖訓,建文帝朱允炆企圖削奪藩王權力,便違背了這一原則。1399年8月5日,朱棣發起“奉天靖難”以“清君側”正是以此為藉口。當然,朱棣起兵確實是為了自保,但“靖難”不過是一個幌子。

雙方實力對比及“你來我往”:

叛亂開始時,燕王朱棣軍隊只有10萬,除封地北京外無其他領土。建文帝常備軍超三倍,且擁有大量資源。

1399年8月末,建文帝派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前往平叛,在北京西南真定部署的13萬大軍兩週內宣告失敗。此後,李景隆掛帥,他趁朱棣外出合圍北京,燕王迴歸即在三週內再敗。

1400年5月,北直隸中部保定附近的白溝河岸大戰中,李景隆期望一舉殲滅朱棣部隊,但苦於暴雨洪水阻礙。雙方投入了60萬人馬,李景隆一方擁有先進的火器裝備,但仍然失敗,一退再退,從保定退到德州又退到濟南。

事實上,建文帝朝並非無名將,平安、盛庸和徐輝祖便給予朱棣打擊。

1401年,燕王在東昌遭受重創,本人差點被俘。大將軍盛庸運用火器,大死打傷燕王數萬士兵,將領也凋零了幾位。撤退途中,朱棣更是差點被平安的騎兵生擒。平安將軍曾從真定對北京發動反擊,迫使朱棣北迴。且朝鮮也支持建文帝,向其輸送戰馬。

1402年,朱棣在安徽靈璧南面的祁門山遭受徐輝祖部重創。

朱棣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

朱棣,十歲時就藩北京,坐鎮北方邊境,時常指揮對蒙古人的戰鬥。此前,朱元璋就繼承人問題問臣下:國賴長君。第四子英武似朕,立為太子如何?朱棣軍事領導才能卓越,大受朱元璋重視,因此1392年皇長孫朱允炆成為儲君時,朱棣並不樂意。

1400年秋到1401年春,朱棣從南京安插的眼線宦官和將軍們獲得信息,以打消耗戰。運用游擊戰在北直隸南部和山東西部進行牽制戰和佯攻戰。與此同時,朱棣尋找到了新的南進路線,得以饒過許多設防據點,保存了實力。

1402年,宦官間諜又立大功,朱棣軍隊繞過了運河沿岸、安徽和南直隸淮河沿岸的設防堡壘,集中進攻防禦差的城市和縣。在繞過德州、渡過黃河後,朱棣在一個月內拿下了山東西北部的幾個咽喉據點,完全切斷了帝國政府通往北方的供應線。

1402年7月3日,指揮長江舟師的都督僉事陳瑄叛投朱棣,使得朱棣擁有了船隻,並長驅直入南京城郊。

建文帝優柔寡斷無謀略:

在一年時間內,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齊王朱榑、湘王朱柏和岷王朱楩五王便被廢除,燕王朱棣因為實力雄厚,建文帝期望更多準備時間以確保萬無一失。事實告訴我們,這樣反而適得其反,燕王部隊也有了準備時間。此外,建文帝乃書生皇帝,曾經下詔說:“古人云:一門之內,自極兵威,不祥之甚。今爾將土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而這也是朱棣多次得以脫險的免死金牌。

戰爭期間勝利在望,齊泰和黃子澄等皇帝近臣便官復原職,指揮軍隊;戰局不利,則又被罷免,如此往復。建文帝朝廷人事的變動,反映了內部存在著派系鬥爭,及皇帝對於人員安排的失誤。

最後時刻,齊泰和黃子澄力主保衛京師,李景隆和茹瑞則期望和談,可以看出建文帝一方並未達成一致。此後,李景隆和朱穗更是叛投,打開南京城門,迎接燕王入城。

結語:建文帝從軍事、政治、經濟各個方面都遠超朱棣,然而還是打了敗仗。這一場戰役打了四年之久也反映了建文帝一方並非常印象中的無能,但還是存在著一些致命缺點。靖難之役,朱棣之所以最終取勝有四:一是朱棣擁有著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且無退路情況下的破釜沉舟;二是建文帝方面指揮混亂,指揮權一改再改,造成人心浮動;三是朱棣買通了眼線,及時掌握作戰信息;四是建文帝方面存在投降派,甚至大將軍李景隆親自開城迎敵。


谷大粒


公元1402年,朱允炆聽信左右之言,認為“燕軍將要北歸,京師不可無良將”。於是,在徐輝祖大敗燕軍,只要加強攻勢,就可以一舉打敗朱棣的情況下,朱允炆讓徐輝祖的軍隊撤回。

這時,朱棣抓住了徐輝祖撤退的時機,突然發起進攻,在靈璧大敗朝廷軍,朝廷軍精銳損失慘重。

自此,燕軍士氣大振,一路高歌猛進,下揚州,自瓜洲渡江圍攻京師。六月,谷王朱橞和李景隆開城門投降,宣佈了朱允炆時代結束,朱棣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由此可見,靖難之役朱棣能夠反敗為勝,除了因為自身有雄才大略、死磕到底,也因為朱允炆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把勝利的果實拱手相讓。

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朱允炆即位,以黃子澄和和齊泰為參議核心。齊泰和黃子澄知道藩王勢大會造成“強枝弱幹,尾大不掉之勢”,於是就主動提出削蕃,朱允炆也同意。

當時,朱允炆削蕃的策略是先削掉可能會支援燕王朱棣的幾個藩王,而沒有直接削奪藩王。

這樣一來,給朱棣準備造反的時間,朱棣一邊假裝生病來解除朱允炆對自己的戒心,一邊秘密製造兵器和佈置奪取北京城的軍事活動。

等到朱允炆削奪了其他藩王后,回頭準備削燕王時,公元1399年,朱棣誘騙張昺、謝貴二人到王府,把二人殺害。朱棣的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等率兵連夜攻下九門,控制了北平城。

此時,朱允炆的更官制和削蕃給了朱棣造反的藉口,朱棣“師出有名”、引用祖訓,以“清君側”、誅“奸臣”齊泰和黃子澄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

在靖難之役中,燕軍和朝廷軍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場的戰役,有輸有贏,燕軍在戰場上並沒有佔有絕對的優勢,反而是處於劣勢。白溝河之戰,朱棣險些喪命,幸好次子朱高煦相救。

公元1402年,朱棣和朝廷軍在宿州交戰,朱棣失利,將士們想返回北平。朱棣的皇帝夢將要破滅,幸好大將朱能鼓勵諸將說:“諸君勉矣!漢高十戰而九十不勝,卒有天下,豈可有退心!”這樣一來,朱棣才算穩住了軍心。

在朱棣穩定了軍心後,朱允炆卻讓佔據優勢的朝廷軍撤回,給朱棣反攻的機會,因此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朱允炆親手把自己的王朝給葬送了。

結語

朱棣能夠反敗為勝,個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朱允炆頻繁給朱棣送去了機會,最終導致把勝利的果實都送去了。

而燕王朱棣善於權謀,老於行陣,常年駐守北平,馳騁沙場。朱棣這個人也有個特點,不到最後一次不放棄,堅韌持久。在燕軍被朝廷軍打敗時,屢挫不蹶;在生死關頭,更是能夠穩住軍心,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

初始為困獸之搏,終而一擲獲勝。

在戰場中,雙方領袖在政治、軍事素質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朱允炆卻遠遠不如朱棣,或許也知道不如叔,才會著急削蕃。


【end】我是十點烏托邦!


十點烏托邦


朱棣反敗為勝的關鍵在於戰略上的正確和戰術上的幸運。也就是說:朱棣非常清楚他最想要什麼,目標非常明確,意志非常堅定,而建文帝的弱點就在於想要的太多,又想除掉叛黨,又想留下好名聲。

歷史上王爺造反成功的極少,原因有二:

一是名不正言不順,沒有道義上合法性,往往打清君側的遮羞布,但實際收攏人心的效果很小,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只要一次戰鬥失敗,就會軍心不穩喪失信心。

二是打仗要消耗巨大的財力,而地方始終不能與中央財政相抗衡,只要中央抗住了前幾波攻勢,打持久戰,很快王爺們家底就會掏空,而沒錢還要手下去造反賣命,很快就會眾叛親離。

從西漢七國之亂到清朝太平天國,只要不一鼓作氣奪取京師,幻想著劃江而治的造反派,沒有一個不失敗的。

朱棣是個狠人,也是個聰明的賭徒,所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攻下南京,只要拿下了南京,控制了建文帝,他就成了中央,所有的政治財政資源都會被他控制,所以朱棣狡猾的騙過建文帝主力,直撲京師。

當然朱棣運氣也是相當的好。老爹對功臣的屠戮,列土封王和贍養軍隊的權力,對手建文帝的仁善,老家北京城的堅固防守等等,雖然這些因素也有可能導致歷史被改寫,但靖難之役最關鍵因素還是在朱棣和建文帝兩人的性格。





一騎破千


自古以來,藩王造反最終取得勝利,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是唯一一次,由此可見其中的艱難。朱棣起兵靖難,之所以取得了勝利,除了他自己戰略得當之外,與朱允炆的自毀長城和運氣同樣密不可分,我們分別來說。

朱允炆自毀長城,削藩、平叛失當

朱允炆選擇削藩其實並無問題,藩王實權過大的危害的確存在,而朱棣即位之後同樣進行了削藩。朱允炆之所以會敗,主要還是在削藩策略和應對靖難的策略上出現了問題。

1、太過心急,朝廷人心不穩。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還不足一月的情況下,他便開始了削藩大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謀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僅僅八個多月後,又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全部廢為庶人,更是導致湘王舉家自焚。又兩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文帝就先後將五位秦王削為庶人,更是導致其中一位舉家自焚,這讓天下人怎麼想?這也是朱棣能夠迅速俘獲人心的原因之一。

△明初藩王分封圖

2、先弱後強,反使朱棣失去牽制。朱允炆在削藩順序上,選擇先弱後強,不僅使得朱棣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同時,早年藩王雖然林立,但大家卻始終處於相互牽制之中,例如燕王朱棣東北有遼王,北方則有寧王,西方是谷王、代王、晉王,而其南下途中則有齊王、魯王、周王,其中只有魯王朱檀和晉王朱棡已經去世,而其他王爺無疑能對朱棣形成極大牽制。結果,朱允炆反將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又將谷王囚禁,再加上將遼王、寧王召還京師,反而徹底使得燕王朱棣失去了牽制。

3、用人不當,接連損兵折將。在平叛過程中,朱允炆先後啟用四任統率,第一任統帥耿炳文乃是一員老將,雖說能力普通,但卻仍可堪一用,結果在初戰小敗之後便被撤換。第二任統帥則是李景隆,李景隆雖是名將李文忠之子,但卻毫無戰陣經驗,而且貪生怕死,結果朱允炆在其大敗之後仍然重用,結果先後兩度大敗導致朝廷損兵折將。第三任統帥盛庸本為指揮使,雖然頗有能力但對全局掌控有限,雖多次擊敗朱棣,卻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第四任統率梅殷不過是個駙馬,卻被朱允炆託付大量軍隊,結果駐守淮安對朱棣的南下視而不見,結果使得燕軍順利南下攻打南京。其實當時的朝廷雖無大將,但仍有表現出色的平安、徐輝祖、瞿能等人,然而卻始終沒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說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誤。

以上三點重大失誤,使得朱允炆雖然坐擁整個天下,卻在接連損兵折將之後竟然出現了兵力不足的情況,不得不從京營抽調兵力,結果導致南京空虛,給了朱棣可趁之機。

朱棣戰略得當,運氣同樣重要

相較於坐擁天下的朱允炆,只有一隅之地的朱棣自起兵起,便始終處於劣勢。但在朱允炆戰略出現錯誤的同時,朱棣的戰略卻無比正確,這也是他最終能夠取勝的關鍵。

1、起兵之後,迅速鞏固北平周邊。朱允炆雖然在削藩時採取了先弱後強的順序,但他對朱棣並非沒有防範,不僅調走了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而且對北平周邊的軍隊佈防進行了調整。朱棣依靠八百親兵起兵之後,並未急於南下,而是迅速率兵掃平了北平周邊,在不斷壯大兵力的同時,消除了周邊的威脅,為應對朝廷平叛贏得了最大的活動空間。同時,擁有了相對穩定的後方,對於軍隊士氣、軍隊補給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避免瞭如流寇一般四處亂竄的局面。

2、避敵主力,以壯大自身為前提。朱棣起兵之後最缺的是什麼?自然是足以與朝廷對抗的實力,因此在面對耿炳文北伐時,朱棣基本採取的都是偷襲、奇襲等戰術,從而擊敗了朝廷大軍。而在面對李景隆率領的大軍時,朱棣又玩了一招聲東擊西,奇襲大寧,收編了寧王麾下包括朵顏三衛在內的八萬軍隊,至此才有了與朝廷正面作戰的實力,並在之後兩次大敗李景隆,導致朝廷遭受重創,此後朱棣開始由被動防禦,轉為了主動進攻。

3、擒賊擒王,迅速南下奪取南京。為了阻止朱棣南下,朱允炆在兵力空虛的情況下,不得不抽調京營交給梅殷,令其駐守淮安。朱棣得知南京周邊兵力空虛之後,不再與盛庸、平安等糾纏,直接選擇了率兵南下進攻京師。要知道,這是需要極大魄力的,雖說京城空虛,可朱棣一旦南下受阻,那麼必將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4、運氣極佳,關鍵時刻化險為夷。不得不說,雖然朱棣靖難成功一方面源於其自身,但運氣同樣是極為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運氣使朱棣數次化險為夷,朱棣曾數次陷入危機之中,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例如又如白溝河之戰,朱棣本已陷入重圍之中,危急關頭竟然一陣大風將李景隆的帥旗吹斷,最終導致南軍陷入混亂之中遭至慘敗。另一方面,運氣使朱棣取得最終勝利,朱棣南下其實有兩點極為關鍵,一是渡過長江天險,結果由於朝廷水師將領的臨陣倒戈,使得朱棣毫無阻礙的渡過了長江,二是攻破南京,雖然南京周邊兵力空虛,但想要攻破仍有十餘萬兵力駐守的南京城談何容易,結果因為駐守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打開城門,使得朱棣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京城。

綜上所述,朱棣之所以能夠在靖難之役中最終取勝,一方面源於朱允炆自身戰略決策的錯誤,另一方面則源於朱棣戰略選擇的正確,以及猶如上天庇佑一般的運氣。


香茗史館


明朝建文朝和永樂朝更替之間的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在實力上是絕對處於下風的,而且在名份上也是亂成賊子,當然,他比一般的亂成賊子條件好得多,因為他也姓朱,是朱元璋嫡子。在整個靖難之役中,朱棣從被完全壓制到反敗為勝,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建文帝朱允炆交代出徵將士“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這話從表面理解就是不允許軍士和將領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殺死朱棣,這等於給了朱棣多條命,只要不被活捉,就能東山再起,從建文帝登基後重用儒生的表現來看,或許是真不想背上殺叔之名。

但這句話還可能有潛在的意義,即朱棣抓回來了,建文想殺又不好下命令,所以隱晦的提示出征的將領,你們別麻煩我,偷偷把朱棣給殺掉。

但出征將領或許不敢背鍋,朱棣再怎麼反叛也是皇族,殺掉朱棣,建文還可以假仁假義的拿將領的人頭平息全天下藩王們的怒氣,所以帶隊出征的將領乾脆的裝不知道,就以表面意思來應付。

不管這句話是建文帝真心還是假意,造成的結果是戰場上朱棣幾乎無憂,沒人敢殺他,這是朱棣多次戰敗後,還能繼續崛起的原因之一,幾次陷入重圍,都因為這個原因毫髮無損:

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

第二:從史料上的記載來看,朱棣的運氣真的很不錯

靖難之役的前兩年,因為整體實力相差太遠,畢竟是以一城戰一國,朱棣經常打敗仗,但似乎老天爺總在幫助他。白溝河之戰中,數量遠遠少於朝廷軍隊的朱棣軍眼看著要吃敗仗,關鍵時刻起了大風:

時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王奮然曰:"吾不進,敵不退,有戰耳。"乃復以勁卒突出其背,夾攻之。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夾河之戰中,朱棣率部和朝廷盛庸所部決戰,雙方打的難分難解,誰也奈何不了誰,起決定作用的又是老天爺的大風,還是連續兩次大風:

是日復戰,自辰至未,兩軍相勝負,東北風忽起,塵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風縱擊,庸大敗。走德州。吳傑、平安自真定引軍與庸會,未至八十里,聞敗引還。王以計誘之,傑、安出兵襲王。閏月戊戌,遇於藁城。己亥,與戰,大風拔木,傑、安敗走,追至真定城下。

多次因風敗敵,只能說是朱棣的運氣超級好。

第三:最關鍵的就是,建文帝得罪了全國所有的藩王,朱棣可以輕裝上陣

靖難之役的起因是什麼?就是建文帝為了削藩,他採取的是一種暴力式的方法,短短几年內,逼死一個藩王,囚禁好幾個藩王,搞得外面的藩王們人人自危,結果就是,在朱棣和建文帝雙方大打出手時,沒有藩王幫助代表正統的建文帝,全部在觀望。

朱棣的老巢燕京周圍是有帶兵藩王的,比如山西的晉王,遼東的寧王、遼王等,按照道理他們應該是出兵幫助朝廷平叛的,可因為建文帝對待藩王的態度太惡劣,這些藩王全部沒有幫助朝廷,寧王還出兵幫助朱棣反叛。

朱棣在靖難之役打到第三年的時候,本已經堅持不下去了,所以孤注一擲,率輕騎直接殺奔南京,這個時候,如果周圍的藩王出兵攻打燕京,朱棣估計就會完蛋。

但朱棣敢於這麼幹,就是知道藩王們是站在他這一邊的,雖然判斷不出勝負所屬,不敢直接出兵幫他,也絕對不會幫助建文帝偷襲他的老巢。

因此,朱棣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能輕鬆的殺到南京城下,繼而殺進南京城,完成了以一城奪一國的壯舉。

綜上,朱棣能反敗為勝,是因為運氣加上建文帝的錯誤策略,在朱棣這個實力最強勁的藩王沒有搞定之前,把全國的藩王全得罪了,至少在皇族中,他成為了孤家寡人。至於老百姓和大部分官員,反正都是朱家人,對他們來說誰做皇帝都一樣,除了一部分頑固的儒臣以外。


孤寡老人講歷史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將他的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封為藩王,駐紮在全國各地。這些藩王都各自擁有自己的軍隊,少則數千,多的數萬。

由於太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死後就將帝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史稱建文帝。建文帝繼位後認為這些藩王對自己的地位構成了威脅,便在幾位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協助下開始削藩。


削藩顯然威脅到了各藩王的利益,燕王朱棣不甘心坐以待斃,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南下,發起“靖難之役”。

燕王剛起兵時,他的實力和南京的建文帝相比,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手下士兵不足千人。有的史書上說當時朱棣擁兵三十萬,可這是在他佔領北平並收編籠絡以前的部下後才打出的旗號,其實那時充其量也就十多萬人。

而南京一方的建文帝控制著全國各地近百萬軍隊,更師出有名。以當時雙方的實力對比,沒有幾個人認為朱棣會勝利,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場戰爭僅用了不到四年。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建文帝最終卻輸得一敗塗地,連他的死也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原本處在弱勢的朱棣為何能在短短的三年裡就迅速由弱變強,直至轉敗為勝呢?主要原因還是建文帝用人不當,加上剛繼位,政治上不夠老練,過於輕敵造成的。

建文帝繼位後,由於根基未穩,他在皇族中又沒有勢力,只能依靠身邊那些文臣,一直實行的都是重文抑武,朱元璋在世時又殺了太多的武將,所以到了建文帝,能用的武將卻沒幾個,導致文人得勢,武將失勢。象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你讓他教書學文化可以,治理國家顯然不行,領兵打仗更不用說了。

削藩其實也沒有錯,可削藩後對各藩王沒有一個妥善的處理方法,造成人心浮動,與朝廷的離心傾向嚴重,有的比如寧王就直接加入了燕王的靖難軍。當燕王舉兵南下,不少朝廷軍隊紛紛倒戈,極少有誓死低抗的。


另外一個就是建文帝視打仗如兒戲。燕王佔領北平後,實力雖然有所增長,但和朝廷的百萬大軍相比仍無異以卵擊石。燕王反叛初期,朝廷派耿炳文率三十萬大軍前往平叛,臨行前,建文帝對出征將士說出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切勿讓我揹負殺叔的罪名。”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也不難理解,死朱棣可以,但別給我帶回來一個活燕王讓我為難,戰場上怎麼死的我不管,但這個殺叔的罪名不要讓我親自來背。

建文帝說這番話還不如不說。你建文帝不背讓誰背?真要到時候有人把燕王給殺了,你會不會再把這個人殺了來證明你的仁慈?所以,全軍將士誰也不願意去當這個替罪羊。當戰場上每次面對燕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在朝廷重兵圍困下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而朝廷軍隊因奉帝詔,箭不敢放,刃不敢揮,讓數次本已置身於危險之地的燕王在隊伍中一番衝殺後揚長而去,這極大的挫傷了朝廷一方的士氣,覺得實在窩囊,有的乾脆就投降了朱棣,最後耿炳文率領數萬殘兵敗將只得堅守不出,朝廷的第一次平叛也遭到了失敗。

當耿炳文戰敗的消息傳到南京後,建文帝在黃子澄的推薦下啟用開國大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為大將軍,調集全國各地兵馬五十萬負責平叛。

要說虎父本該無犬子,可李文忠這樣的“虎父”卻偏偏生了李景隆這麼一個“犬子”。朝廷交給李景隆五十萬軍隊,連同耿炳文的十萬,共六十萬大軍,在不到一年時間就被他輸得一乾二淨。李景隆也被招回,按說象這樣的敗軍之將不斬也不能再用,可建文帝仍命他去守金川門。


從此以後,朝廷再也拿不出足夠的軍隊剿滅燕軍。而朱棣又得到重要情報,朝廷這次把所有的軍隊幾乎都派出去完了,南京防務空虛。得到情報後,燕王便指揮軍隊,渡過長江,直搗南京。 此時駐守南京的軍隊還有二十萬,而負責守護金川門的李景隆看到朱棣麾蓋後不戰而降,打開金川門放燕軍入城。燕王指揮軍隊殺入城中。

建文帝見大勢已去,便在皇宮中放了一把火,馬皇后死於大火之中。而建文帝卻不知去向。是否真的從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中逃出了皇宮,逃出宮後又去了哪裡?直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書古論今談史官


大家好,我是歷史的影子!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難之役。理論上說,朱棣的靖難是名不正言不順,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蓋彌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卻沒有人敢於揭發。

短短4年時間,朱棣就成功奪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經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認,而朱棣是個反叛者,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過朱棣?朱棣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話有云,一個好漢三個幫,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戰火中,追隨著名將的腳步,一步步成為最優秀的軍事統帥,上馬統軍下馬治國,這本事無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業,姚廣孝就是朱棣手下頭號智囊。

在朱棣起兵之前,還是有所猶豫的,畢竟他是一國親王,吃盡穿絕,要什麼有什麼,哪怕不造反這一生可以照樣逍遙快活。這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皇覺寺討飯吃都不想造反,何況是朱棣。這一切來源於姚廣孝的攛掇和慫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過。

朱棣擔心民心所向,姚廣孝卻說:“臣知天道,何論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麼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師起兵的時候,突然颳起大風,連帶著屋簷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臉驚色,認為可能是不詳的預兆。

姚廣孝解釋道:

“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墮,將易黃也。”

這是好的徵兆,飛龍上天必伴隨風雨,瓦片碎裂,說明王爺將要換黃袍了。一次次,姚廣孝堅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說他是朱棣靖難路上的燈塔。

在圍攻濟南的戰役中,朱棣頗受打擊,幾個月都攻不下來,損兵折將無數。姚廣孝建議繞開濟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這短短几句話,令朱棣豁然開朗,最終才能拿下京城。

反觀朱允炆的幕僚,黃子澄、齊泰皆是書生之輩,根本不通兵法謀略。況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軍事,選兵派將大多按照下屬的意思辦,對比朱棣統兵水平,相差甚遠。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當時情況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個兒子代替自己去京城。這三位分別是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熾曾代替父親守衛北平城,擋住李景隆數十萬大軍,立下大功。朱高煦是軍中猛將,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說朱棣的兒子都並非等閒之輩,齊泰要求抓住這三人,用來要挾朱棣。黃子澄則說:

“不若遣歸,示彼不疑,乃可襲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這三人,那麼可能讓朱棣懷疑,就無法突襲取勝。

是時,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則只在弦上,黃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個兒子,錯過了最佳時機,如果換成姚廣孝,必定不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

最令人無語的是,在耿炳文兵敗之後,黃子澄竟然推薦了李景隆作為軍事統帥。想來當時的明軍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幾斤幾兩應該很多人都清楚,為何就沒有人阻攔。耿炳文雖然無法戰勝朱棣,卻仍能保留實力,李景隆上任後連續在正壩村、白溝河戰敗,明軍實力大損。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敗後,黃子澄仍要其繼續統兵,如果朱元璋還活著必定會氣得跳腳罵娘。軍隊的領導層屢次犯錯,就是士兵再拼命也無濟於事,一方是最優秀的幕僚集團,另一方是最差勁的,結果則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卻沒有留根

朱元璋為了子孫後代皇位的穩固,殺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將,這種殺功臣的事件歷朝歷代都很常見,畢竟跟初代帝王征戰的人都比較猛,好比劉邦殺戮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殺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興、涼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定遠侯王弼、延安侯唐勝宗、德慶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慣戰的猛將幾乎被殺絕,只留下年邁的郭英和耿炳文,也無法改變整個戰局。

從側面看,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曹國公的名號是那麼響亮,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李景隆被提了上來。朱棣雖然強悍,卻仍比不了那些開國名將,而他的軍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達、常遇春等人學來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幾個能打的將領,朱棣的靖難之路必定會無比艱難。

朱棣運氣太好

戰場上實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運氣了,由於戰場瞬息萬變,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有時候運勢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萬明軍和朱棣的20萬北軍相遇,在白溝河展開大規模會戰,這也是建文帝組織的最大規模戰役,此戰意義重大,也正是因為朱棣贏得了此戰,才佔據了南北對抗的優勢。

李景隆雖不會統兵,但其手下還有幾個能打的將領,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軍交戰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擋,北軍一度傷亡慘重,耗費好大代價才擊退南軍。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動出擊,李景隆主力則繞道北軍背後偷襲,戰局對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換了三匹戰馬,手中的刀劍都捲了刃,北軍馬上就可能被擊潰,關鍵時刻,一陣狂風颳起,直接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於是南軍打亂,朱棣趁此機會大舉反擊,反敗為勝。

白溝河之戰令朱棣命懸一線,卻因為自然原因贏得勝利,這無法解釋,也許天道真的站在朱棣這一邊,無論到了何時何地,都能化險為夷。

史料記載:

“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之後朱棣進攻濟南的時候,守將鐵鉉佯裝投降,引朱棣進城,也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朱棣就這麼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門的時候,城上的鐵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馬頭上,朱棣被嚇得大驚失色,馬上逃離了城門。

鐵鉉的計謀就差那麼一點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沒有之後明成祖了。從此也看出朱棣的運氣是真的太好了。可見創業不是人人都能幹的,如果沒有一個福將坐鎮,那結果很難預料。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開創的大明朝,為什麼要撤掉宰相?說到底,就是壓制文官,增強皇權,完全鋪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這套思路繼續走,當然不會出問題。可是朱允炆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貶低武將地位,這也導致這場內亂,朝中武將持觀望態度。

之所以後來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於這樣的形勢,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來了,換了朱棣,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時期造反成功,種種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