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只牺牲2万人,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

用户64077400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高层不团结,搞内讧,制造“天京事变”,从而造成太平军将士信仰动摇,离心离德。

不过,忠王李秀成被俘,在清军的监狱总结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天国之十误”中,却只把这个理由排在第四位。排在前三位的,讲的都是林凤祥、李开芳北伐的事。认为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是“误国之首”。

(李秀成剧照)

李秀成搞的这个总结,就有些让我们不理解了。固然,林凤祥、李开芳组织的北伐战争最后失败了,但实际上也就是损失了2万余人,对太平天国并没有伤筋动骨。而且,林凤祥、李开芳虽然全军覆灭了,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这场战争对太平天国的功绩是不小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肯定不能只是死守天京,向外发展是必然的。要向外发展,自然只有向北和向西两条路。而派出这两支力量,将在西边和北边建立两个战略据点,牵制清军的力量。这样,就避免了清军把所有的力量都加在天京一个点上。说起来,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所有的军队,无不采用这样的办法。连刘邦当年,也是分兵两路,一路是刘邦对抗项羽的主力军,一路是韩信站在外围,打击赵国、齐国等军队。要是刘邦和韩信呆在一起,早就被项羽给灭了。

而且,林凤祥、李开芳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东王杨秀清派他们出去的错误,而是林凤祥和李开芳自身的战术安排错误。如果他们不是一味地对北方的城市进行猛攻,而是选择清军防守薄弱的地区建立根据地。站稳脚跟后,再和清军打仗。这样一来,他们肯定是不会失败的。只是因为他们一开始打得太顺利了,误判了形势,一味穷追猛打,最后才造成失败。

由此可见,李秀成的总结,显然很没道理。

(天京事变)

那么,既然很没道理,李秀成为什么却把这件事排在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前三位。反而最重要的“天京事变”,却放在第四位呢?

推测李秀成的心思,我认为,李秀成之所以要这样排,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

一、北伐战争的失败,严重影响了太平军的士气。

在太平军北伐之前,他们基本上打的是胜仗。虽然也有永安失败、长沙失败等一些战役的失败。但这都是前期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太平军的士气。而且最终太平军反败为胜,定都天京。

但是北伐战争却是全军覆没,这让太平军深为惊恐,让他们看到了清廷北方力量的强大。因此在打仗的时候,再不像之前那样,抱定必胜的信心。打仗开始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也就是说,李秀成认为,北伐战争严重影响了太平军的士气,对太平军产生了深远的心理影响。

(太平军北伐)

二、李秀成认为东王杨秀清是祸乱的根源。

我们前面才分析过,实际上北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林凤祥、李开芳的战术失败,同时还有太平军大本营的救援不及。并非是杨秀清的安排失败。

我们来看看李秀成的原话:“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显然,李秀成在这里并没有指责林凤祥和李开芳,而是指责东王。包括第二条“ 误因李开芳,林凤祥扫北兵败后,调丞相曾立昌,陈仕保,许十八去救,到临清州之败。”第三条“误因曾立昌等由临清败回,未能救李开芳,林凤祥,封燕王秦日昌复带兵去救,兵到舒城杨家店败回。”其实都是在指责东王杨秀清的指挥错误。接着再说第四条“天京事变”,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本来是北王杀东王,李秀成说是“两家相杀”。由此可见,李秀成所要表达的,全是对东王的不满,东王是太平天国失败的罪魁祸首。

当然了,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外,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李秀成的供状,被曾国藩人为调整了顺序。并找人按照李秀成的笔迹,重新抄录。因为据传言,李秀成的所谓“自供状”,其实有个目的,是撺掇曾国藩造反。他分析那些,都是在为曾国藩出谋划策。但是曾国藩不想造反,同时又不想让清廷知道李秀成有这样的想法,因此,才在李秀成的自供状中动了手脚,把李秀成塑造成一个向清廷摇尾乞怜投降的形象。为了掩人耳目,又急急忙忙把李秀成杀死。

如果这话是真的话,把北伐说成是太平军最大的错误,就是李秀成想投降的一个表现:清廷是不可战胜的,太平军想北伐,直取清廷老巢,是极为错误的!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李秀成说的天国十大失误,前三名都是与北伐相关,也就是:“林、李北伐惨败,曾立场北援失败,秦日纲北援半路失败。”

太平军第一次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9个军大约2、3万人北伐,路上征收皖北,河南,直隶从军者四五万人。近代史资料第1期说过,这9个军都是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精锐,太平军最精锐部队。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等也是太平军第一等的战将。

1854年,太平军又以扬州守军,天京,安徽部分部队,在曾力昌,许宗杨带领下,为北伐军援军。太平军北伐军资料选编第233页,说援军为22个军,加上皖北新兵一共5万人,其中精锐老兵1万多人,这些大军也是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1854年5月,燕王秦日纲再次组织援军,但是在,舒城战败。要知道,在北伐战争一下子就损失了10万人,而且还有,3-4万最精锐部队。在1853年底,1854年初,太平军在镇江,天京剩下的所有野战部队也就6万人。

最重要的是两次北伐失败,造成大批优秀将领,大批中级军官和老兵们损失,而这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为那些人都是两广土客械斗的精华部分,在太平天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军校和军士教育的时候,这些中低级军官是无法弥补的精华部分。

我们也可以发现从3次北伐失败以后,太平军的野战能力是在逐步下降的。通过战例可以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1万太平军越来越难以击败1万清军,必须要集合数倍乃至十倍人数才可以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对抗湘淮军。


深度军事


太平军北伐失败虽然只损失了两万人,但实际上却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极为深远之影响,甚至被李秀成说成是“十误”之首。主要是因为,这2万北伐的太平军,可都是“革命意志”最坚定的老兵,战斗力十分强悍,可谓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与火种。

的确,光从规模上来看,两万北伐太平军确实算不上什么大数目。毕竟,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可是号称拥有百万之众,在后期与湘军的多场大规模战役中,动辄便动员十万、甚至数十万的兵力。因此,两万北伐太平军的覆灭,似乎并没有对太平天国造成伤筋动骨的巨大损失。

但是,正所谓“兵贵精,不贵多”,这两万北伐太平军的性质和之后的太平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由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太平军名将所率领的这支北伐军,虽然只有两万人,但他们可都是太平军中精锐中的精锐,都是从两广械斗那会就参加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一路达到江浙的老兵。

因此,这两万人马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革命信念,乃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与火种,可不是后期那些强行招募或东拼西凑的太平军所能比的。后期的太平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实际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却发生了“雪崩式”下滑,往往数倍于湘军,都还是会被湘军所击溃。

比如包村之战,号称数十万之众的太平军,围着浙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结果打了整整八个月才勉强打下,而且还损兵折将数万之巨。

又如在最后天京保卫战的雨花台之战中,李秀成率领着号称有六十万之众的太平军(当然这是虚数,实际上也就是二十三十万),结果对着人数只有几万、而且还饱受瘟疫影响的湘军前锋部队,竟然还打不赢。从中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后期的太平军虽然数量庞大,但实际战斗力却相当的差。

但林凤祥等将所率领的这两万北伐太平军,他们的战斗力就不一样了。这支北伐军以“师行间道,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为战略方针,在短短数月之内转战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数省,清廷虽调集重兵重重围堵,但北伐军势如破竹,一直杀抵天津附近,京师震动。

最后,为了消灭这支北伐太平军,清廷把自己的全部老底都调集了,还从东北和蒙古调来大批的精锐骑兵。一方面,命胜保率军由南而北追赶;另一方面,又命僧格林沁率精锐的蒙古骑兵由北而南迎堵。在数倍于己的清军的围追堵截下,北伐太平军最终全军覆灭,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北伐名将相继战死和被俘杀。由此可见,这两万北伐太平军战力之强。

因此,太平军这支核心战力的损失,无疑对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也就不难解释李秀成为何会说此为“十误”之首了!



这些历史要读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将领,李秀成的战略眼光无疑是很独到。他所列“十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起义失败的原因,而把林、李北伐惨败列为“十误”之首更证明他名将之号得来不虚。北伐惨败正是后来导致太平天国衰落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它的后续影响远超一次军事失利。

打破权力平衡

在太平天国初期有两个人是可以和洪秀全分庭抗礼的,分别是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杨秀清可以天父附体,萧朝贵也可以天兄降临,这两人和洪秀全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权力平衡。这段时期三个人都不敢做太出格的事情,维持了义军的基本盘,所以太平天国蒸蒸日上。

而后萧朝贵战死,他的夫人洪宣娇继承了西殿的实力,权力平衡还能继续维持,直到义军打进南京,开始西征和北伐。北伐的主要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和罗大纲都是萧朝贵手下的悍将,连翻血战后,林凤祥和李开芳都被俘身死,西殿实力大损,杨秀清一家独大,为天京事变埋下了伏笔。

拖累西征

北伐军被围后,西征的部队无奈分兵北上救援,造成西征军本就不足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以致在湘潭惨败。这场惨败几乎就是未来苏德战争中高加索战役的翻版,直接影响了战略局势。正因为湘潭之胜,湘军才得以壮大,直至彻底覆没太平天国。这也是李秀成所说二误和三误,其实这三次失败是一体的,都是由北伐失败引起。

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西征和北伐都彻底失败,太平天国的战略纵深没有足够拓展,更没能席卷全国,推翻满清的统治。义军高层也在失败后失去进取之心,日渐糜烂,直至被彻底消灭。

精锐难补

在北伐和西征之前,太平天国真正的精锐不过8万之数,都是从广西等地打出来的老兄弟,意志坚定、战力强悍。决定出兵时北伐2万,西征4万已经是能拿出家底的极限,毕竟还需要留下守备力量的。

所以那两万人其实相当于曹操的虎豹骑、李世民的玄甲军,是死一个就少一个的王牌,是未来中层军官的摇篮。和后来动辄就十几万、几十万被打散的新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北伐的惨败和其导致的湘潭惨败等于让太平天国的骨干折损过半,这样的损失是任何政权无法承受的。

战机难觅

北伐前期的成功其实是有突袭的意味,如果顺利甚至可能直下北京,上演李闯旧事。可正因为这次如同儿戏的北伐,让清朝警觉北方防线漏洞,连调重兵防备。让以后的北伐只能存在于理论上,甚至形成了围点打援的局面,让秦日纲几乎陷进杨家店。

综合以上,老朽认为李秀成把北伐惨败列为“十误”之首并无不妥,这次失败确实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导火索。


历史吐槽机


李秀成把北伐失败列为“十误”之首,是指北伐战役失败的影响深远,而并非是说发动北伐战役是失误。

如果把太平天国看成一场运动(不论是革命还是暴动),转折点在天京事变;如果把太平天国看成一场战争,转折点在北伐失败。

北伐战役非常必要,是太平军战略进攻的顶点:

对于太平天国发动北伐战役,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仿佛是一向精明的杨秀清等人昏了头,以为派个几万人就能北伐成功。可是,真的是杨秀清昏了头吗?呵呵,人家很精明的。

北伐战役时期,几万太平军转战北方各地,牵制住了十万以上的清军主力,以至于南方战场(尤其西征战场,很大程度上仰仗当时还未纯熟的湘军应付)。就算这样,大清还数次“京师震动”。

林凤祥以2万兵力转战各地,牵制了大批清军主力。

而在北伐失败后,清廷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从容部署兵力南下。此后,即使太平军人才辈出,时不时来几个“大捷”,可是,清庭作为一个统治者,始终稳如泰山。即使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出逃,京师沦陷,太平天国都再没有威胁过清庭在北方的统治。

发动北伐战役,并非投入力量不足,只是北伐军政治动员不力

北伐战役,太平军只部署了两万兵力(也有十万之说),不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普遍认为兵力不足。

不过,大家也都承认,北伐所带的兵将,都是太平军的精锐。精锐是什么意思?并不仅仅是能打而已,理论上,很多精锐士兵,都具备了担任基层,甚至中层指挥的能力。

想当初,金田起义时,太平军也并无多少人,可是,一路发展下来,很快就发展出大军,横扫东南,一举形成与大清对峙的局面。

金田起义之初,太平军也以数万人起事,但很快发展壮大,如果动员得当,北伐军初始兵力并非绝对不足

因此,部署兵力不足,并非北伐失败主因。北伐始终“兵力不足”,在于北伐军在北方一直没有有效地进行政治动员,导致兵越打越少,逐至失败。

北伐原部署得当,当领军者失误,以至陷入被动

在预备北伐战役时,洪秀全、杨秀清的计划是“轻兵疾进”,从徐州快速北上,经山东入直隶,直捣北京。还特意交代,此次行动是突击,不好打的城就不打,不必纠缠,甚至,攻下的城市,不必留守,集中兵力,一路疾进。

既然是“轻兵疾进”,自然兵力不必太多,但是速度要快。





北伐军数次贻误战机,渐陷被动

可是,领军者林凤祥等人,却从一开始就上当受骗,贻误战机。

江苏按察使查文,扬言北方有十万大军前来,让各县准备粮食。北伐军江陵信以为真,修改路线,迂回到河南方向,贻误战役。

而在进军途中,也在“怀庆”等地长久围攻,又因计划不周密,大军到达黄河时,没有渡河器材等原因不断迂回,改变路线,致使行动缓慢,使得清军从容部署直隶地区的防御,重新获得了战场主动权。

而北伐军的援军,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一度打到临清,离北伐军主力非常接近,却不能绕开坚城。迅速会合主力,却重兵顿于临清,贻误战机,致使最后的救援机会功败垂成。

北伐军辜负民意,丧失北方人心,致使后续机动、救援都十分被动

北伐初期,北方民众由于不满满清统治,对太平军是持相对欢迎态度的。比如,在李开芳攻略赵城、霍州时,民众开城备粮,积极欢迎。

但是,北伐军一路不顾民情的强行实施强硬的宗教政策(如果算是那也宗教政策的话),砸孔庙、毁寺庙,甚至,屠杀沧州民众。使得北方人民逐渐开始转变态度。

到了北伐军作战后期,再没有当地民众的支持。

在天京方面派出援军支援北伐军时,一度达到临清,离北伐军主力非常近。但是临清百姓在城破之时,甚至毁掉了储备粮食等物资,只是援军攻下临清后,缺衣少粮。

北伐失败,太平军基层骨干损失殆尽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太平军缺的不是人,他们即使到了天京沦陷时,依然拥有海量的兵力。他们缺的是骨干,政治上可靠,军事上过硬的骨干。

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估计兵力为五十万之众,但是,老兄弟(骨干)不过两三万。

从这个角度看,北伐军几乎是抽干了太平军的骨干。

没有合适的骨干,纵然表面兵力再多,太平军也就只是一个虚弱的胖子。

因此,到了太平天国后期,经常出现,十几万太平军大军面对几千湘军无计可施。

太平军,从来不缺人数,缺的是当年能一起同仇敌忾的骨干

陈玉成、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实际上拥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因此,太平天国高层的问题,很长时间内对他们影响不大。

但是,战略被动,骨干流失,李秀成纵然天纵神武,也无能为力了。

因此,李秀成认为,北伐的失败,是“十误”之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天京事变后,翼王石达开遭到天王洪秀全的猜忌,被迫率军出走,正是因为李秀成、陈玉成等年轻将领挑起了振兴天国的重担,才使风雨飘摇的局势得以好转,也算延迟了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塌天之祸。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六日,湘军吉字营用挖地道设地雷的办法轰开了天京(南京)之太平门,天京陷落。

城破后,为发泄仇恨,曾国荃纵兵大掠,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最野蛮的劫掠。洪秀全苦心经营十几年、极尽富丽奢华的天朝宫殿被抢掠一空后,再被付之一炬。

天京城破时,忠王李秀成率千余忠勇将士,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乘乱从太平门缺口冲出城去。出城不久,李秀成和幼天王被乱兵冲散。幼天王走句容、溧水,最后到广德投奔了干王洪仁玕,并与驻扎江西的侍王李世贤会合;李秀成则往东南方向逃去。

走到方山时,李秀成被人认出,遂被村民抓获,送进湘军萧孚泗的营中。囚禁9天后,被曾国藩下令处死。

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被赣抚沈葆祯的部将席保田捕获,当年11月在南昌被凌迟处死,年仅16岁。干王洪仁玕也在广德被清军抓获,不久被杀。

李秀成被抓后,曾被曾国藩兄弟威逼利诱,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四万字的供状。供状详细的叙述了他参加金田起义后的全过程,追忆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得失,也总结了天国失败的经验教训。他在这篇四万字供状的结尾还表示,愿意站出来号召太平军余部缴械投降,再为清廷以及老中堂(曾国藩)效力。

对于李秀成是否真的愿意向清廷投诚,史学界一向有争议,在此不做讨论。李秀成在这份著名的“自述状”中,谈到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十大原因,是为“天朝十败(误)”。

所谓“天朝十败(误)”,指的是: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惨败;曾立昌北援失败;秦日纲北援半道失利折返;林绍璋率军西征,在湘潭十战十败,几乎全军覆没;天京事变,自相残杀;翼王遭排挤,率数十万精锐赌气出走;天王不信外臣;滥封诸侯王;天王深居后宫,不问政事;立政无章。李秀成将林、李北伐失败放在“天朝十误”之首,按理说北伐虽败,但人员损失并不算十分惨重,这是为什么?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改天京)后,清廷异常恐慌,急命向荣、琦善为钦差大臣,在天京外围建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以牵制、围困定都天京的太平天国。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定都天京后,为了破解清军的围困,同时开创更大的局面,制定了北取北京、西征皖、赣的军事计划。

史载,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天国军队兵分两路 ,开始了悲壮的北伐与西征。

北伐军约两万人,由英勇善战的悍将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率领,从扬州出发,取路北进。临行前,洪、杨对北伐军制定的作战方针是:出兵后直扑北京,不要贪恋攻占的一城一池,以免耽搁时间。

从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兵力可以看出,杨秀清等人虽然意识到了北伐的重要性,但重视程度不够,以区区两万人进行千里奔袭,中途要经过好几省,面对人多势众、残酷围剿的清军,究竟有几成胜算?这是一次注定有去无回的军事冒险行动。

1855年3月7日,经一路浴血苦战,好不容易挣扎着打到大运河边的山东高塘、连镇,旋即被剽悍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包围,经数十日激战,据守连镇的林凤祥受伤被俘,随即被押到北京凌迟处死,其部下除少数人投降外,大多数投河自尽;据守冯官屯的李开芳部虽只有数百疲乏不堪的将士,但却精诚团结,他们凭借坚固的寨墙,死战不退,多次击退僧格林沁部的凶猛进攻,并重创清军。

僧格林沁恼羞成怒,竟然掘开大清河堤,想用用关羽“水淹七军”的办法来灌淹冯官屯。

这是一招灭绝人性的阴狠战术,挖开大清河堤后,冯官屯一片汪洋,房倒屋塌,粮食、火药、柴草都被浸湿,连生火做饭之地都没有,守军更无一片立锥之地。

坚持到5月中旬,李开芳命将士们打造木筏,想强行突出重围,但都无法成功。

兵陷绝境,李开芳无计可施,只得放下武器,走出冯官屯,向僧格林沁投降。

僧格林沁惊魂未定,他迅速将李开芳等人槛送京师献俘。6月11日,李开芳、黄懿端等8位北伐军将领在北京被清廷凌迟处死。

北伐军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力量还不强,却多方出击,无法集中全力攻击清军,且力量尚弱时分兵乃兵家大忌。洪秀全、杨秀清制定的北伐战略没有错,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只派两万将士出征,力量薄弱,打到山东境内时已成强弩之末,最终彻底断送了北伐军。太平军北伐,不像伐兵,倒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伐谋,虽然只损失了不到两万人马(还有曾立昌、许宗扬的北援行动失利,援军几乎全部覆没),但都是身经百战的两广精锐,对太平天国造成的致命影响最后慢慢显现出来,致使其最终只能局促在江、浙、赣、皖等地与清军周旋,再也无力北进以全取天下,也为后来的彻底覆亡埋下了伏笔...... 李秀成在供状中将林、李北伐惨败列为“天朝十误”之首,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天京内讧”,想来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发文不易 严禁搬运】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李秀成早在金田起义时就加入太平军,因功逐步升迁,直至被封为“忠王”,在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陈玉成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苦撑危局,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李秀成掩护幼主突围时被俘,在狱中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讲述了太平天国的经历,其中有十条内容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前三条都和北伐有关,林凤祥李开芳扫北更是被李秀成定义为败亡之大误,而太平天国内讧的“天京事变”仅排在第四。

我们先大致回顾一下太平天国“北伐”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奉东王杨秀清之命,太平军分两路出击,一路西征一路北伐,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领两万太平军北上。

两万人看似不多但都是清一色的广西兵,这些人一路从广西打到南京身经百战,更关键的是他们都是拜上帝教的狂热教徒,作战勇猛战斗力强悍。

北伐军在清军围追阻截下依然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两万人兵临天津威震京师,但终因孤军深入没有保障陷入了清军重围,奉命救援的太平军曾立昌部也在山东被击溃,北伐军陷入绝境最终全军覆没,两位主将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在京城英勇就义。

北伐虽然失败但是对于太平军却有很大的意义,首先、牵制了大量清军,打乱了清军围攻天京的计划。其次、太平军北伐深入清政府统治核心,对清廷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那么北伐为何会被李秀成称为“十误”之首呢?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太平军最擅长流动作战,北伐对清廷来说是一次出乎意料的突袭,区区两万兵马搅得大清惶惶不可终日,京城闻风丧胆很多人甚至开始逃离,如果太平军能够倾尽全力北伐或许真的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可惜北伐失败太平军失去了闪击清廷心脏的机会。

其次、两万革命意志坚定,身经百战的广西老兵阵亡,常言道“兵贵精,不贵多”,这两万太平军是太平天国新募兵勇无法比拟的,再加上战斗经验丰富的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位主将阵亡,对于太平天国造成了极大损失。

再次、北伐军主力皆为西王萧朝贵旧部,再加上萧朝贵夫人洪宣娇又是洪秀全的义妹,虽然萧朝贵早已阵亡,但是其势力却是杨秀清的障碍,借北伐消耗西殿力量导致杨秀清一家独大,甚至威胁天王统治,为将来“天京事变”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李秀成将北伐定为“十误”之首并非没有道理。


一点点历史


北伐只损失2万人,为何李秀成却说是“十误”之首?

这个要从太平天国刚起义说起。

就在元末红巾军起义整整500年后的1851年(清咸丰元年)初,洪秀全、杨秀清领导的太平夭国反清起义暴发了。

太平军金田村起义后,击败清军围攻,攻占永安,封王建制,粗具立国规模。1852年,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攻桂林、全州,进军湖南,占领道州、郴州。在道州,太平军决策取两湖,“专意金陵,据为根本”。同时,太平军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三篇檄文,号召人民同举义旗,“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随后,太平军向长江流域推进,奔袭长沙,克岳州,顺流而下,于1853年初攻克武汉。

之后,太平军采取避实击虚方针,积极展开进攻,迅速从广西攻入长江流域,人数从2万人发展到50万人(可战兵力约10万),其势力迅速壮大,声势震动天下。

在武汉,太平军统帅部对战略进攻方向问题再次进行了讨论,有主张建都武昌,取道襄樊,北伐中原;有主张进攻南京(时称江宁),“踞为根本,徐图进取”。最后,太平军决定东下进取南京。2月,太平军放弃武汉,万船齐发,水陆并进,克九江,破安庆,连下池州、铜陵、芜湖、太平、和州。3月19日,太平军攻占东南重镇,一向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城。

历史仿佛又回归到500年一朱元璋攻占集庆(即南京)的年代,重演了创建新王朝的一幕。洪秀全攻下南京后,即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这是个大胜利,也是个大失策。胜利来得太易、太快,对太平天国以后的军事、政治发展,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攻下南京怎么办?太平天国的军事战略面临着重大转变,也面临着新形势的严重挑战,必须慎之又慎。洪秀全、杨秀清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其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占领南京之前,就计划“分军镇守江南,欲往河南,取河南为业”。但这时的太平军能不能出师北伐中原,进而“疾趋燕都”(北京)?回答是否定的。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政治军事形势,太平军北伐的条件不具备,形势不许可,时机尚未成熟。

摆在太平军面前的战略任务,应该是采取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战略,全力消灭清江南、江北大营,打破围攻,巩固和扩大占领区。随后稳步推进,东向苏浙夺取财富之区,西向争夺皖赣两湖,占领战略要地,控制长江中游。之后,太平军应该集中力量消灭清军在江南及江北的主力部队,包括正在兴起的湘军武装,逐步达到大部占领,或争取全部江南地区的战略目的。同时,太平军可以派遣少数兵力北上进攻(不宜走得太远),以牵制清军南下,并发动组织捻军及北方农民起义,使之成为太平天国的北面屏障,为北伐开辟前进道路。太平军还应该同时整顿内部,调整政策,完善农民政权,发展生产,招揽人才,聚积力量,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只有这样,才稳操胜券。

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错误地估计形势,违背上述原则,犯了盲动冒险的严重错误,仓促作出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夺取北京的战略决策。时有罗大纲等人反对这一决策,指出“若悬深入,犯险而无后援.臣不敢奉诏,且既都金陵,宜多备战舰,精练水军,然后可战可守。”然而洪、杨不听。棋错第一着,全盘要输。错误的战略决策和战略方针,也就决定了太平军北伐战争的悲惨前途和命运。

重要的是,这次北伐损失的两万太平军,大都是由从广西出来的太平军老兵,即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骨干,现在一下子损失在北伐,太平军的军事水平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如果细研究太平天国的战争史,北伐失败之后的太平军就很少有像以前以少胜多的胜利了,大多要靠兵力和火力优势去压垮清军了。

总之,战略上出现严重失误,战术能力又因为北伐严重下降。这直接导致太平天国的最后失败,所以自然被李秀成认为是“十误”之首。


冷兵器研究所


李秀成为什么把北伐列为“十误”之首,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太平天国偏师北伐是不对的,确实是一次失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多,成功的少,秦末、汉末、隋末、唐末、元末以及明末,大多数起义都是失败的,成功案例仅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例而已。而从南到北的成功,只有朱元璋一例。

我们先来看朱元璋是怎么成功的。

首先,朱元璋这人很有本事,他麾下的文臣武将也都很有本事,堪称是精英集团。

第二,当时天下大乱,北方有刘福通,西面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朱元璋并不需要单独面对元廷。而且当时元廷内部本身也有权力斗争,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元顺帝、孛罗帖木耳等,内讧严重。

第三,正是由于天下大乱,外部势力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因而朱元璋便可以放心大胆的以南京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发展,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统一江南后再北伐。


好,我们再来看太平天国当时的情况。

首先,洪秀全集团的整体素质与朱元璋集团完全没法比,从太平天国得罪读书人这一点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太平天国早期,清廷虽然有号令不尊的情况,但大体上是铁板一块。太平军没有浑水摸鱼的机会。也就是没有“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的可能性。

第三,由于没有“装死”的机会,而且太平天国的又得罪了广大读书人,所以时机对太平天国就非常重要了。错过了,成功的主动权就没有了,只能看天意了。

也就是说,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推翻满清就是一锤子买卖,时间拖得越久,形势对太平天国就越不利。这和朱元璋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朱元璋还可以再拖几年,估计到时候都用不着他北伐,元廷内部自己就自相残杀了)

所以,太平天国在1853年就不应该在南京建都,而是趁着军事上的强盛期,迅速整体北上中原,在清军没有来得及部署之前,至少先拿下河南,再以河南为跳板,北上北京,打掉满清的权力中心。

只有这么孤注一掷的干,才有一线生机。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太平军主要是两广人,不适应北方气候;太平军是流民,没有根据地就是死路一条,北上也是死。

是的,我承认,诸如此类反对集体北上的理由都有道理。

但是,有一个结果是不能否定的——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最后是不是失败了?

即便没有“天京事变”,没有内讧,太平天国是不是也没有动摇到满清的统治根基?

1856~1860年期间,满清一面打太平军,一面打英法联军,压力比太平军大的多。可满清最终抗下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就说明,太平军在南方的一切军事行动,并没有动摇到满清的统治根基?满清是不是从始至终,都是在调动全国的力量在镇压太平军?

所以说,太平军作为农民起义军,它最大的失策就是没有第一时间“打碎”满清!

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农民起义动摇朝廷统治根基的重要性。

作为大一统王朝末年的造反派,成功的前提不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打碎旧世界,把旧世界打的越碎,就越容易成功。

朱元璋为什么能成功?黄巢、李自成为何能打进京城?是因为他们“打爆”了旧王朝吗?

不是,是因为他们“打碎”了旧王朝!

“打碎”是什么意思?

就拿李自成举例说。他的成功经验就是趁崇祯丧失了抵抗,马不停蹄的向北京打。只有这样干,各路地方的实力派才会真正跟朝廷三心二意——他们希望农民起义军快点打倒朝廷,打完他们好独立。

而反观太平天国,简直傻到家了。旧王朝没有被打碎,洪秀全那干人居然在南京建立了新世界,当上了等人了。这算什么事?

对于地方那些实权派来说,帮满清,自己是臣子,帮洪秀全,自己也是臣子。而且旧秩序没被打碎,他们想独立都不行,只能老老实实的配合朝廷镇压太平军。

在这种利于满清的大背景下,太平天国怎么可能不被镇压?



其实关于推翻满清,太平军名将罗大纲曾经就提出过具体的方案。他说: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席卷山左,再出山右,会猎燕都。

罗大纲说,要想推翻满清,就要先一口气拿下河南,天王洪秀全亲自坐镇河南,然后全军北渡,一口气赶走满清。如不然,就集中力量先扫清东南九省,再慢慢的北伐,先克山东,再取山西,最后拿下北京。

洪秀全、杨秀清这帮人,不敢孤注一掷的北上河南,却又分兵去北伐,消耗精锐,把西征也耽误了。说这是失误,没有任何毛病。

总结。

①:朱元璋的成功经验不适用于太平天国。

②:农民起义想要成功,打碎旧王朝是必要条件。只要把旧王朝打碎,让皇权和官绅产生分裂,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如不然,旧王朝没被打碎,起义军却又建立了新王朝,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集体镇压。

③:打碎旧王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取统治中枢,让旧的统治秩序瘫痪。太平军想要迅速颠覆满清,就应该顺江而下,掐断大运河,主力进入中原地区,直接压上去,趁满清没来得及反应,轰走皇帝。如不然,就丧失推翻满清的最佳时机。

④:当然了,时机丧失后,还可以自己再创造时机。定都南京,太平军凭借武力优势席卷江南,再行北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杨秀清为了消灭异己,居然让林凤祥、李开芳以偏师去北伐,这就明显是失误了。


Mer86


李秀成能判断出太平军北伐是十误之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后方基地建设不完善,却派遣主力精兵外出

太平天国北伐是在太平军刚刚攻克南京就派出的。而当时的太平天国在南京其实尚且立足不稳。清军主力部队很快就在南京南北建立两个防守大营,将南京团团围住,使得太平天国对于根据地的建立始终没有形成而且稳固。

但是参与北伐的林凤祥和李开芳以及其率领的两万多太平军战士,可是实打实的百战精锐,是太平军的一个核心力量。在后方需要他们的时候,太平军核心没有将他们留下在南京附近巩固统治,而被派遣去北伐,可谓错误至极。

北伐的目标性和机动性未体现

太平军的北伐,主要目的是要攻克清朝的首都北京城。但是其实在整个北伐过程中并没有直捣黄龙。在整个战线上过于消耗时间在攻城掠地上面,虽然花费四个月时间不够长,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确实是让清朝政府清楚的认识到了北伐军的目的地。最终让曾格林沁组织清军主力部队将北伐军阻拦住并消灭掉。

北伐的支援不够

太平军北伐,虽然派出了林凤祥和李开芳的两万主力部队,但是几大首领,不论天王,还是东王西王都没有带领主力部队参加。后期派遣北伐支援部队也只是形式上的派遣,而且当时时机已经晚了,北伐军主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清军对北伐军后援部队的阻拦已经形成。

而太平军北伐部队处于孤军奋战,无粮无人的状态。战死一人就少了一人,打了一发子弹就少了一发子弹,怎么可能持续下去?

北伐对于太平运动的宣传不足

北伐北伐,只是把消灭清政府当做目标。但是却失去了农民运动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断运动和发动群众,让起义变成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

所以太平军的北伐军经过之后,更多的人把他们当做土匪,二普通民众也不能因为他们获得什么好处,自然也就不会参加其灭清运动了。

太平军北伐,不但自断一臂,而且因为其破坏性,激发起更多人的反抗。最终也导致革命失败了。实在是“十误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