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在形勢最好的時候為什麼沒有進攻中原?吳三桂為何失敗?

老威財經


吳三桂形勢最好的時候應該是他剛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但當時的情況也不樂觀。首先他手上其實兵力有限,對於他有利的地方在於,他手上有很多能打的精銳部隊,如果是主力決戰的話,當時的吳三桂並不懼怕康熙。而康熙手上的滿清主力八旗兵由於長期驕奢淫逸,在“三藩之亂”的時候已經基本沒了戰鬥力,真打的話和吳三桂的主力相比沒什麼可打的。而清軍當時的主力綠營兵也才剛組建起來,人數雖多,但戰鬥力欠缺。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期的形勢

吳三桂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正是自己自反叛以來形勢應該是最好的時候。此時他的另一支部隊已經打到了四川,陝北的王輔臣隨時有投靠並配合吳三桂的可能。

三藩之中的耿精忠已經反叛,另一個藩王尚之信也隨時可以反叛,至少不會與他為敵。臺灣的鄭氏集團雖然不受他的節制,但也不會與他作戰,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他的盟友。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期的形勢

當然,對戰康熙主要還是要靠吳三桂自己,其他的人無論是王輔臣還是耿精忠、尚之信、臺灣的鄭氏,都不能起到主要作用,起到主要作用的還是吳三桂集團。從後來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看出,耿精忠在加入吳三桂一起反叛後,鄭氏反而進攻了耿精忠的地盤,導致耿精忠無法北上進攻江南地區,只能回頭與鄭氏死磕,最終耿精忠的勢力被清朝剿滅。尚之信和王輔臣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康熙其實也沒費多大勁就解決了他們。

其實此時的吳三桂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在起兵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覺悟。

吳三桂最大的問題,覺悟不足

當吳三桂在雲南起兵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他與清廷的結局只有一種,要麼是他推翻清廷,要麼是清廷滅了他,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可能,也就是吳三桂一直希望的劃江而治,所以他也就沒有進取中原了。

▲表面上是三藩,實際上基本是吳三桂集團在單挑康熙帝國

當時對吳三桂有利的地方在於,吳三桂手上的部隊人數雖然不及康熙,但是總體戰鬥力強於康熙的部隊,只要他能集中主力北上盡取中原,在中原地區與康熙展開決戰,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戰勝康熙並且攻入北京,推翻康熙的統治。

可惜吳三桂沒有做好與清廷你死我活的覺悟,認為他與清廷可以共存,從而導致了他後來在戰略上的失誤,即偏安一隅。

▲吳三桂在起兵的時候沒有做好與康熙殊死一搏的覺悟,導致了後來的戰略失誤

而吳三桂不利的地方就在於,首先他的盟友其實都不可靠,只能靠他自己。其次他的年齡,起兵的時候已經61歲了,而康熙當時只有20歲,肯定是康熙比吳三桂更為年富力強。如果吳三桂死了,那麼吳三桂集團就會面臨群龍無首的分裂局面,所以吳三桂要在自己死之前解決與康熙的對決,或者至少要能夠確立吳三桂集團對康熙的絕對優勢,如打下北京,趕走康熙到關外。再次在於,吳三桂佔據的地盤只是西南一隅,包括雲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區,與擁有大半個中國的康熙來說,其軍事動員能力不是一個檔次的。如果與康熙對峙打消耗戰,定然是消耗不過康熙的。

所以,在吳三桂飲馬長江的時候,對於他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率領主力北上,以拿下北京為目標繼續進攻。這就好比你在玩即時戰略遊戲的時候,在地盤資源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就只能暴一波兵,去搶佔對方的地盤,打消耗拼資源是沒戲的。

由覺悟不足導致的戰略性失誤

其實整個“三藩之亂“,與其說是“三藩”對戰康熙,還不如說是吳三桂對戰康熙。實際上三藩中的尚之信和耿精忠也鬧了2年就被康熙給剿滅了,有6年的時間裡是吳三桂集團在單挑康熙帝國。

▲1677年時期的形勢

我們從吳三桂防守湖南地區期間,不斷地與康熙派來的部隊死磕的過程中能發現,其實吳三桂軍的戰鬥力是強於清軍的,往往能夠在人數少於清軍的情況下擊敗清軍。尤其是吳三桂手下的幾員大將,如夏國相、馬寶、胡國柱、王屏藩、郭壯圖等人,有帥才、有猛將、有謀士也有善於籌劃之士,如果只說作戰的話,這些人員的配置水準其實是非常高的。只可惜在湖南地區的幾年鏖戰當中,吳三桂只是一味地防守,不去積極進取康熙的地盤,始終都是康熙對湖南地區發動進攻,吳三桂的精銳部隊也就在幾年的鏖戰中慢慢消耗掉了。

▲只要雙方一直耗著,最終獲勝的就是康熙

結果越打到後面,由於康熙掌握的資源遠遠多於吳三桂,損失了十萬兵馬可以再補充十萬兵馬,而吳三桂掌握的資源很少,損失了十萬兵馬最多就只能補充個兩三萬人,回覆的速度遠不及康熙,最終吳三桂也在苦戰中因病去世。

在吳三桂死後,吳三桂集團由於山頭太多,沒有一個人能鎮住所有的山頭,導致了集團的分裂,本就岌岌可危的戰線在內部分裂的情況下便很輕易地被康熙的部隊突破,最終打到了雲南,剿滅了吳三桂勢力。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飲馬長江的時候是吳三桂勢頭最好的時候,當時吳三桂軍隊戰力在清軍之上,但由於吳三桂沒有做好與康熙生死一搏的覺悟,所以沒有北上進取中原,給了康熙喘息的機會。除了吳三桂之外,其他的反清勢力都不成氣候,沒有給康熙製造多少威脅,“三藩之亂”實際上也就成了吳三桂集團對戰康熙帝國的戰爭。

在吳三桂偏安一隅的戰略下,由於吳三桂集團的資源遠不及康熙,導致在長期的消耗戰中逐漸地支撐不住,最終在吳三桂死後全線崩潰,導致了整個集團的覆亡。


老威觀史


很想回答這個問題:歷史上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獻關降清,導致闖王李自成兵敗被殺,成為歷史懸案,眾說紛紜。由於吳三桂有功被封為平西王,又引起後來的“三藩之亂”,吳三桂起兵反叛,作為歷史上明清時期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為何打到長江南岸反而躊躇不前,而不乘勝進攻中原而奪取天下自立為王,卻導致最終兵敗而病死衡州(今衡陽)呢?下面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首要條件是三藩盟友不團結,戰鬥力不強。“三藩之亂”中心人物是吳三桂,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開始反叛時遭到臺灣鄭氏集團進攻而無力追隨吳北上,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兵力較弱與吳三桂形不成戰鬥力,甚至時刻有反水之心。耿精忠不久便被康熙剿滅,隨之尚可喜部也被剿殺。剩下唯一的戰鬥部隊既吳三桂了。也只有吳三桂單打獨鬥與康熙抗衡。雖吳三桂佔領西南大片地區,如雲、貴、廣西、江西、湖南、川等必競與已有大半個中國的清王朝來說,力量尚微。

其次吳三桂對當時形勢分析不力,導致戰略嚴重失誤。當吳三桂攻到長江南岸,才明白一開始反叛就要與康熙血戰到底,一鼓作氣攻佔北京,恢復大明王朝或統一天下自立為王。而此時的康熙王朝尚未建制成熟,兵力部署、戰鬥力與吳三桂相比並不能形成強敵之勢,雖“三藩之亂”一開始對康熙王朝形成重壓,但不久便被康熙逐漸分割吃掉,此時的吳三桂只有孤軍奮戰,勝算不大,只好退守長江南岸,暫時與康熙劃江而治,以圖再謀。

再者吳氏集團內部混亂,人才不濟。雖有大將夏國相、馬寶、王屏藩、郭壯圖等人力挽狂瀾,但也只是維持一時,不能積極主動進攻康熙,使康熙能在長時期的戰爭中逐漸壯大軍隊實力,積蓄後備力量,隨著統治力量的增強,吳三桂這隻精銳之師逐漸被消耗殆盡,再無實力與康熙激戰。再加上吳三桂年老力衰,精力不足,沒有更強力量與年輕的康熙王朝再較量了。最終隨著吳三桂的病死,其部下也各自為王,相互分裂割據,不久便被清軍逐漸打敗。

綜上所述,吳三桂在起兵反叛之時,正是清王朝稚嫩之時,而沒有搶佔時機而貽誤戰機,最終使吳三桂在形勢最好的時期沒攻佔中原統一天下,卻導致整個吳氏集團敗亡的慘痛教訓。





迎春花笑



吳三桂的大軍其實是需要朝廷錢糧的支持的,本來大明亡了以後吳三桂是打算投奔李自成的,可是李自成自毀長城才把吳三桂推向了清軍的懷抱,吳三桂是考慮天下大勢做出的結論,這是在分析利弊以後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決定,吳三桂絕不是熱血男兒也做不出“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來。


婉兮歷史


吳三桂和清朝的蜜月期隨著大清慢慢的坐穩江山後,變得越發嚴重,到了康熙時期,更是把削潘當成了第一要務,雙發經過多次討價還價的較量後已經是勢同水火,只是看誰先捅破那層紙而已。

最終吳三桂見已經無路可走,趁清朝還沒有準備好戰爭的時候,突然發動戰爭,打了清朝一個猝不及防,並很快佔據了雲貴川湖南等大部分地方。

停止進攻中原的原因:

1、吳三桂提前出擊,打了清朝一個措不及防,但隨著戰爭的擴大和時間的推移,突然襲擊的效果已經失去,清朝也組織起了抵抗力量,想要再像剛開始那般所向披靡已經不可能,因此停止進攻中原,怕孤軍深入被圍殲。

2、吳三桂快速佔領了大片領土,由於時間倉促,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管理,後方依然擁有很大的不可確定性,佔領地很可能會反叛,因此需要停下腳步,鞏固後方。

3、前期進軍太快,距離大本營雲南已經很遠,補給困難,同時傷員需要救治,兵員需要補充。

4、吳三桂很清楚清朝的實力,憑藉他很難全勝,所以想佔據長江以南,劃江而治。

失敗的原因:

1、倉促起兵,雖然佔了先機卻也因時間倉促,準備不足,後勁乏力。

2、天下剛經過明末清初戰亂,人心思定,加上清朝當時治國還算開明,起義策應的力量很少,明面上的兩路盟友耿精忠,尚可喜迅速被清朝降伏,吳三桂孤軍奮戰,獨木難支。

3、吳三桂只有雲南一地,清朝擁有整個華夏,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的優勢只會越來越大。

4、當時是清初,滿洲八旗的戰力還未過分削弱,戰力並不比吳三桂軍隊弱。

5、吳三桂本來就是反叛大明投降清朝的降將,現在又反大清,名不正言不順,更是被天下人不恥,得不到支持和認可,所以必敗無疑。





繁華已逝


吳三桂是漢奸,他幾乎把抵抗清朝的人殺光了。剩下希望安穩生活,願意當順民的人。而這個時候,它又舉兵造反,不讓大家安穩。除了它那些希望升官發財的手下,沒有人真心支持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