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抄家时发现7个字,雍正知道后反应如何?

繠鷽_á孏静


所谓的康乾盛世,要是没有雍正在中间承上启下,我想这个盛世会大打折扣,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让老皇帝心力交瘁,疲于应付,对于国家的管理和年轻时的豪迈,显然,康熙有些英雄气短。面对太子胤礽的抢班夺权,面对八阿哥的势在必得,康熙有种隐隐的不详预感,他怕自己晚节不保,死于非命。

而在四阿哥胤禛那里,康熙感受到了温馨的氛围,他不争不抢,即使太子被废,他也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极力为太子说好话,这让康熙内心中有了些许安慰。加上胤禛平时办事干练,以及为自己生了一个如此喜爱的孙子,最终也让胤禛在所有的儿子中脱颖而出。


年羹尧的确有大才

年羹尧祖籍在今天的安徽省怀远县,他并不是如电视剧所说的那样,一开始就是雍亲王府中的奴才,正相反,他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考中了进士,才得以步入仕途。

之所以说他是胤禛的包衣奴才,是后来被赏赐入了汉军镶白旗,而此时的胤禛领满洲镶白旗第三参领和汉军镶白旗第五参领,在满洲的旧俗中,胤禛就是年羹尧的主子,二人的主仆之谊,从年羹尧刚入仕途就已经确定。

其实,年羹尧不但是胤禛的心腹,而且更加受到康熙的赏识。从康熙39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到康熙48年升任四川巡抚,仅用了9年的时光,年羹尧就达到了普通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四川,年羹尧没有辜负康熙的厚爱,到任之后,他迅速站稳了脚跟,注重发展经济,平定四川的土匪和土司作乱。在阿拉布坦入侵西藏时,年羹尧很好的保障了军队的后勤,因此被康熙升为四川总督,年羹尧感激涕零,发誓一定要为皇帝守疆拓土。


年羹尧由于早早就上了胤禛的船,因此在夺嫡之中,他始终把宝押在胤禛这边。后来十四阿哥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全权负责西北战事,而年羹尧在胤禛的极力推荐下担任了陕甘总督。这个职位可谓让胤禵吃尽了苦头,别看他掌握着部队,但陕甘总督如果不按时供应粮草,他也只能坐以待毙。

当时康熙在畅春园驾崩后,胤禛即位为雍正皇帝,要不是有年羹尧的掣肘,老十四挥师入京,发动靖难,那结局就真的不好说了。正因为年羹尧的忠心耿耿,雍正刚一继位就让他接替了抚远大将军,等于把整个西北交给了他,可谓是信任到了极致。

欲望遮蔽了双眼

青海的罗布藏丹增趁清朝权力交替之时发动叛乱,年羹尧初到西宁,由于立足未稳,被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西宁城上,年羹尧孤立无援,一手“空城计”让叛军落荒而逃。


原来年羹尧此时手下并没有多少兵马,他却挥舞着长剑带着数十人就上门守城,叛军一看,偌大的西宁城只有这些人防守,不禁吓了一身冷汗,还以为年羹尧有诈,没过多时就全部撤退了。

经过一年的战略部署,年羹尧逐渐封锁了叛军的粮道,将青海围了个水泄不通,最终在雍正2年的年初,清军在雪夜之中一举攻入叛军老巢,将青海的叛军全部剿灭,从那一刻起,“年大将军”的威名便四海皆知。

为了纪念年羹尧的卓越功勋,雍正封年羹尧为一等功,赏穿四团龙补服,并且说道:“年羹尧的功勋朕和朕的子孙都会牢记在心!”遇到大事小情,也都和年羹尧商议,说是要做一个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

只不过年羹尧受到了无限的荣宠后,慢慢的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在西北,将军们只知道有年大将军而不知有皇帝,西北官员的任免也是他一句话的事,吏部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摆设。


每次回京,上至督抚,下至县令全部要出城跪迎,而年羹尧连马都不下,微微的看了一眼后,便策马而去,一时之间,全天下的官员可谓是恨透了他。加上利用自己的权势,卖官鬻爵,贪赃枉法,不禁让雍正慢慢感受到自己存在感的降低。

从平定西北到身败名裂,年羹尧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变成了恶魔,雍正开始对他的胡作非为越来越不满,雍正3年初,雍正把年羹尧降为杭州将军,希望能对他有所警示。

可年羹尧依然是我行我素,看到了皇帝态度的转变后,百官积攒了多时的怒火终于一齐爆发,弹劾年羹尧的折子犹如漫天的飞雪,这也让雍正了解到了年羹尧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之后雍正越看越气,但念在他西北的功绩,给他留了一个全尸,命他在家中自尽。

有人说,雍正这是卸磨杀驴,然而,年羹尧自己不膨胀,雍正又何必背上这“飞鸟尽,良弓藏”的恶名呢?


7字反诗又是怎么回事?

年羹尧死后,雍正下令对其抄家,除了抄的万贯家财,无意间被抄家官员发现了一本诗集——《读书堂西征笔记》,作者名叫汪景琪,是年羹尧大将军幕府中的一位幕僚。

汪景琪是一个举人,后来投奔到年羹尧的心腹胡期恒的门下,通过胡期恒的关系而结识了年羹尧。此人是活活的一枚舔狗,他的所有工作就是为年大将军写歌功颂德的文章:

较之阁下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

这句话就是拿年羹尧与卫青、郭子仪相比,而且盛赞年羹尧比前两位要更加伟大。这让年羹尧很是受用,从此便把他留在了身边,而且对他给自己写的文章也时常翻出来阅读。


只不过这本书在年羹尧被抄家时未能幸免,其中有一句话“皇帝挥毫不值钱”被官员报告给了雍正,让雍正大为恼怒,认为自己的自尊心遭到了践踏。于是雍正下令将汪景琪枭首示众,其家人被发配到宁古塔永世为奴。

汪景琪的脑袋被挂在城门上整整十年,直到乾隆皇帝继位,才有人敢提出这种不人道的做法。而乾隆又是一个极好名声的人,面对有如此“成全美名”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这才下旨将汪景琪的脑袋取下来,找了个地方让他入土为安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事情是这样的:

当年年羹尧被朝廷罗列92款大罪后没多久就被雍正赐死狱中。年羹尧死后,朝廷派人去查抄年府,在年府中,官员发现七个字,这七个字是“皇帝挥毫不值钱”。

据说这七个字是汪景祺写的,当雍正得知后气的口吐鲜血,于是他大怒之下也将汪景祺处决了。



关于这段记载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经无从考证,但正史上关于汪景祺也确实有这么一段类似的记载:

汪景祺少年即成名,本身很有才华,也很恃才傲物,一般人根本看不上,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年羹尧,受年羹尧的赏识而当了他的幕僚,对于年羹尧,汪景祺是非常的崇拜,跟随他的这几年,汪景祺写下了《西征随笔》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汪景祺随年羹尧西征时途中亲历见闻,还有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史事。

但除了记载这些所见所闻之外,汪景祺还在书中极力夸赞年羹尧,甚至在书中称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还说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阁下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不得不说,汪景祺这马屁拍的着实很有才华!

也因为这些内容,年羹尧非常的喜欢,于是就收藏了这本《西征随笔》,但是汪景祺除了在书中称赞年羹尧外还时不时的讥讪清代统治者。

当朝廷官员查抄年府时,这本书就被抄了出来。可以想象到,当雍正皇帝看到这本书上对清朝统治者的讥讪之词和对年羹尧的称赞之词后会有多生气!

后来雍正在首页题字:“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没过多久,汪景祺便因“作诗讥讪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被枭首示众,脑袋被悬挂在菜市口的通衢大道上,一挂就是十年。直到雍正驾崩乾隆上台,经左都御史孙国玺上书,才将王汪景祺的头颅择地掩埋。


所以“皇帝挥毫不值钱”或许就是这本《西征随笔》中对清朝统治者的讥讪之词吧!


咸鱼闲聊


答:准确地说,是年羹尧被雍正赐死狱中后,朝廷官员到年府抄家,发现了一本书,书中有七个字特别刺目,不,是特别刺心,让雍正气得七窍生烟,大发雷霆,后果很严重。

这本书,是年羹尧的幕僚汪景祺著作的《西征随笔》。

从很大程度上说,年羹尧落到身败命裂的地步,与汪景祺不无关系。

汪景祺本是一介寒儒,自视极高,不屑与一般人交往,也无心科考仕途。

按理说,是不能掀起什么样的风浪的。

年羹尧是雍正朝的大将军,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权倾一时,威震一方,因此得到了汪景祺的景慕。

汪景祺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地前去投奔。

注意,很多人以为,年羹尧既然为大将军,那他就是武人出身,功名和官职都是靠在疆场上一刀一剑拼杀出来的。

这个想当然的看法是错的。

年羹尧是安徽凤阳府怀远人,妥妥的文人出身,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后改隶汉军镶黄旗。

年羹尧和汪景祺相见,谈诗论对,畅谈古今,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对胃口,从此视如心腹知己,形影不离。

汪景祺的《西征随笔》就是在追随年羹尧西征时,记录途中亲历见闻,以及抒发政治、军事等各种见解的笔记书。

汪景祺对年羹尧推崇备至,在书中极力夸赞年羹尧,说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甚至鼓动年羹尧造反。

事实上,雍正在修理年羹尧时,就风闻汪景祺的一些作派了,但没抓到实质把柄。

当抄出这本《西征随笔》,那里面的罪证那是一抓一大把。

当然,前面说,最让雍正气歪鼻子的是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

这七个字有什么典故吗?

原来,康熙当年南巡无锡,有一个姓杜,名诏,字紫纶的诸生,极度渴望拍马屁,他在道路边跪献颂诗。康熙读了,龙心大悦,赐御书绫字。杜诏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供着、奉着。杜诏的一个朋友看了康熙的题词,认为皇帝的文墨不过如此,大为鄙夷,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进行讥讽,开头第一句就是“皇帝挥毫不值钱”。

也就是说,这首诗并非汪景祺原创,但汪景琪却认同诗里的意思,煞有介事地摘录上自己的《西征随笔》中去,明显含有讪君之意。

雍正一看这个狗屁文人如此无礼,气得三尸神暴跳,下令将汪景琪枭首示众,其家人被发配到宁古塔永世为奴。


覃仕勇说史


雍正三年,年羹尧因将四字成语“朝乾夕惕”写错,雍正帝大发雷霆。朝廷官员都知道雍正皇帝要收拾这位,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于是纷纷落井下石,罗列了96条罪状,最终年羹尧被雍正皇帝赐死并没收家产,可谓是雍正在位期间第一笔“文字狱”。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年羹尧非粗心者,将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是“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

然而当执行官福敏去抄家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本书《西征随笔》,其中一篇文章《上抚远大将军一等公陕甘总督年公书》中有七个字:“宇宙之第一伟人”。这还了得,这本书将年羹尧比喻成月亮,太阳,而历史上著名的大将都只是星星。同时另外一篇文章《诙谐之语》中更有大逆不道之语,也是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于是福敏觉得事关重大,立马向雍正帝汇报。

据《西征随笔》记载: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

雍正帝看到这七个字,怒火中烧

雍正帝拿到这本《西征随笔》,仔细阅读之后,大发雷霆,雍正想着:年羹尧是第一伟人,那我算第几,这不是说我不如年羹尧么?于是就又想到年羹尧这几年的行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西征随笔》)

  • 年羹尧持宠而骄。蒙古王公和额驸见到年羹尧必须跪拜,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哪怕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雍正觉得这点年羹尧做的比较过分,清朝的规定是圣谕到达的地方才需要地方大员跪拜,而年羹尧的举动无疑是僭越之举。朝廷风言风语时不时传到雍正耳朵里,只是碍于年羹尧的军功,默默的承受着。

  • 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年羹尧在当时文武官员的任选上,要求自己所保举之人必须优先,而且雍正帝对于年羹尧的请求都一律准奏。因此被称之为“年选”。所以在陕甘四川等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年羹尧为首的势力集团,这严重威胁雍正的皇权。在雍正正值大力整顿吏治时期,卖官鬻爵的事情年羹尧也是手到勤来:直隶总督赵之垣为了投入年羹尧门下,先后贿赂了年羹尧20万辆白银,最终查抄年羹尧时其财富拥有百万之巨大!

这还不是让雍正最气愤的,关键是这本书里,还有另外七个字,简直要让雍正骂街!什么叫“皇帝挥毫不值钱”?要知道整个大清朝,如果有谁得到皇帝的墨宝,那可是天大的恩赐,裱起来那绝对是尚方宝剑,在当地就可以横着走了。可是居然有人说皇帝的墨宝一无是处,这不是让给雍正上眼药吗?而且说得还是康熙帝!于是怒火中烧,下令彻查到底是谁写的大不敬之词。最终官员锁定了“肇事者”,举人汪景祺。

(雍正剧照)

汪景祺跟年羹尧的关系

汪景祺,康熙五十三年中举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他的父亲汪霖,曾任户部侍郎,兄长汪见祺,曾任礼部主事。可以说本来他也能算得上是个地方官二代,但是仕途不顺,这或许也是他写出皇帝挥毫不值钱的一个可能原因。

雍正二年初,汪景祺给时任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写了自荐信,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在这封自荐信里就写了年羹尧是宇宙之第一伟人,比郭子仪之类的大将都优秀太多。年羹尧看到自荐信,就将他招为幕府。


(年羹尧剧照)

雍正既然找到了罪魁祸手,那么他是怎么处理汪景琪的呢?

雍正恨得咬牙切齿,在《西征随笔》这本书的封面上,用朱笔愤怒的写下:“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意思就是说,这个人这么狂妄,真的是发现得太晚了,应该早点拉出午门斩首示众!于是派人抓捕汪景祺,不久便以大逆不道,侮辱圣祖皇帝为由,斩首示众。他的脑袋被挂在菜市口的大道上示众,这一挂就是十年之久,可见雍正对他是有多么气愤,当然也不排除雍正忘记了这个事。



他在朝中做官的兄弟和家中的子侄也都受到了牵连,被发往宁古塔流放。妻女亦发往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披甲人可近似的认为,边境的士兵。直到雍正驾崩后,乾隆继位。才有大臣上疏此事。在得到乾隆的同意后,汪景祺的脑袋才被从城楼上取下来掩埋,这件事到这里也就算是彻底结束。

年羹尧的自杀或许掺杂了雍正的主观思想,但功高震主是每个帝王都忌讳的事。在封建王朝,言论是不能自由的,读书人如果想要保全自己,低调行事才是上上之策!


历史每日说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年羹尧被抄家时发现了七个字,雍正知道后是如何反应的”。

话说在年羹尧被处死后,当官员在对他进行抄家的时候,在其家中发现的七个字是“皇帝挥毫不值钱”。这句话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会出现的这七个字?雍正帝在知道后他又是如何反应的呢?且听我细细给你道来:

其实,康熙帝时期,年羹尧就已经很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当康熙帝驾崩后,他又帮助雍正帝牵制老十四,为雍正能够登上帝位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雍正的也是知恩图报,于是对年羹尧大加赏赐,给了年羹尧很多奖赏和荣耀,一时间成了雍正面前的红人,而且二人的君臣关系那是相当的融洽。

年羹尧是越来越位高权重,时间一长,就被大臣们捧的飘起来了,有的找不着北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还有妹妹为贵妃在后面为自己撑腰,自己觉得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有时候连自己的主子雍正的都不放在眼里。雍正帝对年羹尧也是一种忍让,但年羹尧却一直作死,所以,这也不能怪雍正帝无情无义。

后来,雍正帝削其官、夺其爵,然后列出年羹尧的92条大罪,每一条都可以要了年羹尧的命,最后赐令自尽,同时令相关部门查抄年羹尧的家。然而,在年羹尧的家中竟然查抄出一本书,叫《西征随笔》,这本书本是年羹尧的幕客汪景祺为了拍年羹尧的马屁所写的传记,书中就有“皇帝挥毫不值钱”这七个字。

雍正帝在知道这七个字后,当时就怒火攻心,一口鲜血吐出来了。当即下令立即处死汪景祺,这还不解气,又命人将其尸首悬挂于城门之上,这一挂就是10年,直到乾隆帝的时候才被取下埋葬了。在乾隆时期才被取下来埋葬。而且汪景祺的所有亲属都披甲为奴,可见雍正帝有多么恨写这七个字的人。


大史官


<strong>【实际情况是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一本书,书中的言论在雍正眼中大逆不道,将作者斩首示众。】

01.这本书的名字叫《读书堂西征随笔》,作者是汪景祺。

汪景祺(1672-1726),浙江钱塘人。原名日祺,字无己,号星塘。虽然在康熙年间就中了举人,但一事无成,雍正二年做了年羹尧的幕僚,著《读书堂西征随笔》。

好景不长,雍正将年羹尧下狱抄家,杭州将军鄂弥达、浙江巡抚傅敏等从年羹尧书房乱纸中发现了这本书。雍正读完之后非常生气,御笔亲批曰:

“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于是汪景祺以大逆不道罪斩首示众,妻子流放到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其他的家人发配宁古塔……”

02这本书写了啥?雍正为何生这么大气?

以现在的眼光看,书中的内容无非是写了写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讽刺了雍正他老爸几句,不着边际的夸了夸主公年羹尧。

该书《西安吏治》一文对记录了陕西吏治败坏的现实,讽刺满洲人是白痴。说当地的官员都是满洲人,他们不学无术,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只知道搜刮民财,吃喝嫖赌。

在书中汪景祺还作诗讽刺康熙皇帝。康熙有一次南巡走到无锡时,当地的书生杜诏率领读书人向康熙帝献诗拍马屁,康熙帝大为高兴,拿笔写了“云淡风轻近午天”四句诗。对这件事汪景祺做了一首诗:

“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淡风轻近午天。”

在那个时代,讽刺皇帝就是一件找死的事,估计雍正就是被“皇帝挥毫不值钱”这7个字气着了,加之当时满清皇帝正在借文字狱打击读书人的特殊时期,他的命运可想而知。

另外汪景祺恭维年羹尧的话也引起了雍正心中的不快,年羹尧凯旋而归时,汪景祺夸他是当世“宇宙之第一伟人”。为了能博得一官半职,他连读书人的廉耻也不要了,献媚如此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03.汪景祺其实吃了年羹尧的瓜唠。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

作为清朝有名的将军,他文武双全,出身进士,格外受康熙赏识,他驰骋疆场,在康熙和雍正期间率军经营西北边陲,平定青海西藏中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

年羹尧和雍正的关系非同一般,例如在“九子夺嫡”过程中,年羹尧出力甚多。雍正待年羹尧也是推心置腹,有一次年羹尧上了个折子,就说了“跪请圣主万安”一句,雍正回了四句:

“朕躬甚安。你好?你父身体甚健壮,全家皆好,京城内外甚安。”

一幅郎情妾意的情形。

然而年羹尧恃宠而骄,胡作非为,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满。《清代名人轶事》中记载了年羹尧的一件趣事:一次下大雪的时候,年羹尧坐轿子出门,侍卫们扶轿跟行。侍卫的手上积了一层雪,他心中不忍,下令说:“去手。”他的本意是让卫士们把手收回去。这些侍卫会错了意拔出腰刀剁了自己的一只手。这件事既反映了年羹尧军令之严,也看到他平日残忍。

另外年羹尧在军中及川陕一带用人都是自己说了算,称为“年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威胁到了皇权。于是雍正借口年羹尧故意在贺表里把“朝乾夕惕”写为“夕惕朝乾”,剪除他的党羽,然后把他贬为杭州将军。墙倒众人推,大家纷纷揭发年羹尧的罪行,年羹尧被抓起来。后来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年羹尧功勋卓著雍正不想担上杀戮功臣、卸磨杀驴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及兄年希尧撤职,儿子年富被杀,其余满15岁的儿子被流放到边疆。

作为年羹尧幕僚的汪景祺被牵连诛杀。


闵不克


这是非常著名的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这是一句蔑视皇帝的话,蔑视的皇帝就是康熙皇帝,写下这句话的是雍正朝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的幕僚,也是绝对心腹,名叫汪景祺祺。

关于年羹尧,很多人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认识了这个历经康雍两朝的重要的封疆大吏,对这位历史人物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能力出众,果敢干练但同时又是飞扬跋扈,贪婪残暴,利欲熏心。

在电视剧当中,年羹尧是雍正在潜邸时的包衣奴才,康熙年间的进士,凭着自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雍正的赏识和重用和举荐,在康熙年间他从一个杭州将军手下的参将一路跃升为陕甘总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

而在雍正朝 ,这位封疆大吏更是成为了雍正倚重的重臣,他被封为抚远大将军,节制西北五省的军政事务,指挥平定青海的罗布藏丹增的叛乱,可以说,此时的年羹尧已经是位高权重如日中天。而雍正对于年羹尧的宠信也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在年羹尧取得了青海平叛的决定性胜利,全歼罗布藏丹增的时候,雍正对年羹尧的赞赏到了“阿谀”得程度,这位大清皇帝公开宣称年羹尧为“朕的恩人,大清的恩人”,并要求子孙后代都要牢记并感恩年羹尧的丰功伟绩。

这明显的是过分了。但是电视剧的情节比不过分,历史上雍正给年羹尧说的肉麻的话比电视剧里要多要肉麻(比如“朕很疼你”之类)。

和电视剧不同的是,这位年羹尧在历史上并不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在康熙朝,官宦人家子弟和进士出身的年羹尧因为精明能干,果敢干练受到康熙的重视和重用,在康熙朝晚期就成为了一个位高权重的陕甘总督,正常的逻辑应该是雍正因为年羹尧的地位和作用才刻意结交这位封疆大吏才是正理。

年羹尧的如日中天的日子并没有多长,很快这位被雍正口称“恩人”的“西北王”,就被雍正以九十二条大罪处死。这说明任何人无论多么的厉害,功劳多么大,注意不要“峙功自傲”,不要“招惹众怒”才是最重要的。年羹尧最大的问题就是忘乎所以。

本来这个事只是年羹尧自己作死,基本上不会牵连其他人 ,而且雍正本来并没有打算在年羹尧的案子上搞什么株连,但是,年羹尧死后,按惯例抄年羹尧的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是年羹尧的幕僚,也是心腹汪景祺的“笔记本”,这是一个“随笔”,汪景祺命名为《读书堂西征随笔》,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个随笔其实是带有“日记或随感”性质的手稿,这个笔记并没有“公害传播”。

汪景祺是年羹尧的幕僚,也是年羹尧的“铁粉”,自雍正二年汪景祺认识并跟随年羹尧开始,汪景祺就开始记录年羹尧西征的“丰功伟绩”,对年羹尧极为推崇和敬佩,在汪景祺的眼里,除了年羹尧,就是皇上都看不上。

在《西征随笔》当中,汪景祺用一首打油诗评论了一件事,评论的手法有点冷嘲热讽,冷嘲热讽对象肯定完全不是康熙皇帝还另有其人,但是,这一首打油诗却惹了杀身之祸,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皇帝挥毫不值钱”。

汪景祺评论的这个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说当年康熙南巡到无锡的时候,有一位叫杜诏的读书人有幸见到康熙,便求康熙赐一首诗,康熙还就真的答应了,亲自给杜诏写了一首诗,杜诏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捧着这首诗左看右看盯着看一直看到正午时分都不肯收起来,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当然很多的文人士绅纷纷拍马屁称赞康熙的诗写的太精彩,以至于杜诏竟痴迷到不知已是正午时分。

汪景祺在自己的《西征随笔》当中用嘲讽的口气调侃了这件事,他是用一首打油诗来调侃的。

皇帝挥毫不值钱,

献诗杜诏赐绫笺;

千家诗句从头写,

云淡风轻近午天。

这首诗对康熙的诗表示了蔑视,开头一句“皇帝挥毫不值钱”就是一个极大的蔑视。

汪景祺在康熙年间其实很不得志。他是康熙朝的举人,但是少年成名,颇具才华的他却在求功名方面非常不顺,考了二十多年才在康熙五十三年考取了举人,为此汪景祺对康熙皇帝颇为不满。所以他写一首诗调侃或者说蔑视康熙也可以理解。关键是如果不是抄年羹尧的家,汪景祺的《西征随笔》是不可能昭示天下的,那七个要命的字也就没人知道,怎么说汪景祺本人没有到处传播,按照一般的概念最多算是“腹诽”。

但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特别是清朝的“康雍乾”的一百多年里,中国的“文字狱”到了非常极端和残酷的地步,因言获罪的罪过普遍适用于杀头之罪,并且会“株连九族”。汪景祺也不例外,抄家的官员看见了不该看的,为了撇清关系就必须上报,而且会迅速的摆到雍正的案头——这是个极其烫手的山芋,在自己手上多留一秒钟都会出事。

雍正皇帝在对待“文字狱”的态度上总的来讲比他的儿子乾隆要宽厚很多,雍正朝后来出过一个读书人曾静,编排了雍正的“十大罪状”,涉及到“杀父弑母”这样的严重的造谣诽谤,雍正的态度是“不杀曾静”。

但是在汪景祺的案子上,雍正无法表现出宽厚的态度,因为这个汪景祺嘲讽合蔑视的是康熙,作为儿子的雍正,如果表现出些许宽容,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所以,雍正的态度也很鲜明,速度也很快:斩!

得到旨意的刑部也很利索:斩立决,汪景祺的妻子给披甲人为奴,其他的亲戚族人都受到了相应的牵连性的处罚——贪个万十两两银子的贪官们就是判了死刑最多也就是“斩监候”,属于“缓刑”,而汪景祺不过就是“腹诽”了康熙皇帝,就落得个“斩立决”,文字狱的残酷和严苛非常令人恐怖。

当然,汪景祺的案子,在清朝的文字狱的案件当中并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类似于因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或者“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样的诗句而招来“杀身之祸”并“株连九族”的“徐骏”们。


步武堂


自古皇帝皆是薄情寡义,不顺眼了,不听话了,找个理由,砍了,朕就是这么随意,怎么着?

就拿年羹尧一家来说,妹妹华妃,嫁给雍正开始得宠,雍正把她宠到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地步,结果呢,还是难逃一死。年羹尧也是,授于那么多的头衔职位,还是以赐狱中自尽的结局收场了,雍正不光抄了年家,连年羹尧的幕僚都不放过,怕是杀红眼了吧!


年羹尧打的一手好算盘!

年羹尧本人是很有军事天赋的,平定并驻扎西北地区,让外敌不敢侵犯。帮助雍正在血雨腥风的夺嫡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替雍正扫清了前方障碍。雍正本人呢?路都给我清理干净了,我悠哉悠哉的上位就好了!

开始的年羹尧甘愿做这些,雍正登基了,那自己就是功臣啊,男人该有的地位,尊严都有了,这不就是该有的生活嘛。没想到的是,雍正还瞅上了她的妹妹,更是把她宠上了天,这时的年羹尧就变了。

妹妹是宠妃,自己又是肱骨之臣,要是妹妹在生下个男孩,嘿嘿,那这天下就该有所变化了。聪明的年羹尧能想到这里,雍正怎么可能是想不到呢,那我就让你不孕不育好了,没有孩子,你能翻出什么浪来,我宠着你妹妹,你给我前朝效力,一举多得!真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竹篮打水一场空!

年羹尧打死都不会想到妹妹无法有孕,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个孩子,罢了,先过好当下吧!男人嘛,有权有地位了都会变。首先钱不嫌多,买官卖爵,这一笔就能赚好多。其次军饷也能克扣,又是一大笔,还有下级“孝敬”的呀,很多很多,就是那种人在家中坐,钱从门外来!贪污已经够年羹尧喝一壶了,结果他的幕僚也是嫌他活的太久了,来送他一程!

不得不说,汪景琪真的是个人才。为了拍年羹尧的马屁,什么话都敢说。他写了一本书,叫《西征随笔》。其中有首歌颂年羹尧的诗,皇帝一看就大发雷霆,“皇帝挥毫不值钱…”这不明摆着说皇帝的老父亲不好嘛,巧的是雍正是超级佩服他的老父亲。完了,闯下大祸了。


不止这些,还称赞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汪景琪是没把雍正放在眼里吧,这么大胆,不杀你杀谁?

更要命的是他还写了篇《历代年号论》,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历朝历代年号中有“正”字的皇帝都不得善终,列举了一大群皇帝的不好的下场,自作聪明的汪景祺还玩起了拆字游戏,把“正”字拆开,即“一止”。这下皇帝真的怒了,不把朕放在眼里,把我老父亲批的不成样子,还敢诅咒朕,拉出去,斩立决。

就这样,年羹尧赐狱中自尽,幕僚是斩立决!


斯幽说历史


年羹尧可谓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不到30岁就被任命为四川巡抚,雍正登基后更是不得了,官是一升再升,在朝中谁都不敢不给他几分面子。当然这其中也有他妹妹的功劳,谁让他的妹妹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当时的雍正对年羹尧可是信任有加,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去办,甚至还公开下诏,让全天下百姓都要记得年羹尧做出的贡献。这样的殊荣在当时也就只有年羹尧一个人享有。

帝王无情,雍正翻脸,年羹尧入狱

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雍正就翻脸了,剥夺了年羹尧的官职,又将他下狱,更是给他安上了92条罪名,条条都是大罪,让人心惊胆战,这到底是有多大仇!年羹尧去世后,雍正还让手底下的官员抄家,官员在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西征随笔》,是年羹尧手底下一个叫做汪景祺的人写的。

这本书里有一首诗,这首诗的第一句话是这样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当时,雍正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彻查。汪景祺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传奇人物,他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为人傲慢,看不起人,从来都觉得别人没资格当他朋友。

汪景祺敬佩年羹尧,暗自讽刺皇帝

他的科举之路极其坎坷,他在康熙二十年开始参加考试,在康熙五十三年,他才通过了考试,仅仅是一个举人。

直到他遇到了年羹尧,他才被赏识后成了年羹尧的幕僚,开始发光发热。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年羹尧非常敬佩,毕竟只有年羹尧才懂得欣赏他。在此后的两年里,汪景祺参加了青海的战争,并将这段历史编成了《西征随笔》一书。在书中,汪景祺还不吝言语夸奖年羹尧,简直将他形容得如同神人一般,而且他还讽刺了康熙,认为康熙没什么文采,写出来的诗也很浅薄。

汪景祺这首诗是这样说的:“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据说是当年康熙到无锡的时候,有一个人请求康熙赐一首诗,康熙写完之后那个人看了许久,迟迟不舍得收起来。所有人看过康熙的诗都夸奖他写得好,毕竟皇帝写的东西谁敢说一句不好,就连汪景祺也只敢在书中偷偷写上一句不好。

一人受难,全家牵连,死后头颅被挂12年

看过这首诗之后,雍正感到十分愤怒,简直是一把火在胸口燃烧,不上不下,当即他就将手中的《西征随笔》丢在地上,骂了汪景祺几句。他觉得此人胆子很大,不仅辱骂了康熙帝,还不将大清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如果不给他教训,自己的面子该怎么办?被外人知道了也会私底下说三道四。

之后雍正下令处死了汪景祺,并将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12年,还是孙国玺上书后才将他的头颅拿下来安葬。这件事牵扯甚广,汪景祺的妻子被贬为了奴隶,他的家族都受到了牵扯,据说就连他的家乡都被传出了“屠城”的消息,可见皇帝的玩笑开不得,这个汪景祺也是玩大了。

《清史稿》等


汗青正浩


张廷玉和年羹尧,是康熙皇帝捧出来的一文一武,也是汉臣之中的两个标杆。

不过,年羹尧和张廷玉一比,他的结局只能用“凄惨”二字形容,张廷玉虽然晚年备受冷落,也可谓凄凉,可好歹死后还捞了一个配享太庙的殊荣。

年羹尧落了个什么下场?被数九十二罪,年家上上下下悉数被罢官,儿子年富被处死,年羹尧自己也在狱中自尽。

张、年二人之后,哪个汉臣还敢如他们一般操弄权势?又有哪个汉臣能如他们一样?纵是出了名的刘墉和纪晓岚也只得乖乖捧乾隆的臭脚。

年羹尧此人也算是少年得意,21岁便中了进士,旋即改授庶吉士,这已经在暗示康熙皇帝准备重用他了。

果然,仅仅九年之后,30岁的年羹尧便擢升为四川巡抚,实授的,不是署理,自此掌管一省军政,也难怪年羹尧得意。

后来,川陕总督音泰弹劾他,部议结果是要罢了他的官,谁知道康熙皇帝用了“一票否决权”保住了年羹尧,此后仍然继续对他予以重用,圣眷之隆,羡煞了无数人。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

不过,年羹尧政治生涯的巅峰是在雍正朝,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便年羹尧太保衔,后逢罗布藏丹津叛乱,又升为抚远大将军,总理川、陕、云三省军务,可谓出尽了风头。年羹尧率清军打得青海叛军满地找牙,雍正一高兴,赏赐一茬又一茬地送到了年羹尧的嘴上,上到他父亲,下到他儿子,个个得了封赏。

此时,谈到年羹尧,谁敢不竖起拇指称一声“年大将军”?

但是,年羹尧的毛病也被惯出来了,没办法,所以惹恼了雍正皇帝,从而被慢慢地疏远和冷落了,最后更是将他当成一根刺给拔除了。

年羹尧“才气凌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纵”,这是典型的居功自傲,恃宠而骄,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年羹尧有多骄纵呢?

他驻守边地之时,不论是蒙古王公,还是额驸阿宝,只要见他就得跪拜;入京觐见途中经陕西、直隶之时,陕西巡抚范时捷和直隶总督李维钧得跪在路旁迎接他;入京之时,还得为他清路,王公重臣也得出城跪迎,他却自以为理所当然地不予回礼。

雍正皇帝知道之后,会是什么想法?好你个年羹尧,我这皇位是不是应该让你来坐了?

所以,雍正也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和冷落年羹尧。

后来,年羹尧上疏拍雍正的马屁,却被雍正挑刺给痛骂了一顿,然后一步一步地收他的权,解他的职,这时候所有人看明白了,雍正要对年羹尧下手了!

于是,年羹尧曾经得罪过的人一个个跳了出来,对他不断地弹劾,最后将他逮捕入京。

雍正有多恨年羹尧呢?硬生生凑足了九十二条罪状。

所以,年羹尧想不死都难。

那么,雍正让人抄了年羹尧家之后,到底在他家发现了七个什么字,竟然让雍正气得哇哇叫呢?

年羹尧有一个幕僚叫汪景祺,此人可谓是年的铁杆粉了,将他吹成了“宇宙第一伟人”。

汪景祺曾经跟着年羹尧西征,后来又将自己一路所见所闻所得写成了一本书——《西征随笔》,这二货在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日记中写了一首诗:

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

实际上,这首诗并不是汪景祺写的。

康熙皇帝南巡的时候,遇到了献诗拍马屁的杜诏,康熙看完挺喜欢,所以赐了一幅字给杜诏,杜诏拿回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云淡风轻近午天。”后来,一个无锡人便凭着这幅字写成了雍正皇帝看到的那首七言绝句。

但是,汪景祺这白痴觉得这首诗是“诙谐之语,颇足解颐”,当成搞笑段子来看,看完了笑完了还不算,他还不怕死地写到了日记中。

雍正看了这首诗后为何会发怒,直骂“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因为“皇帝挥亳不值钱”这七个字,原本只是说康熙写的字不值钱,可却触怒了雍正皇帝——好呀,说我爸的字不值钱,这不摆明了是在说我爸没文化,摆明了是在讽刺我们满清是从山沟沟里出来的蛮夷!

清朝皇帝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很怕别人说他们没文化,所以入关后,他们拼命的学习,想要彻底地摆脱“没文化”这个帽子。

但是,同时他们又加紧了对文化方面的控制,所以将“文字狱”发挥得淋漓尽致。

汪景祺日记中的“皇帝挥亳不值钱”和传得沸沸扬扬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可谓是异曲同工,所以汪景祺是逃不过文字狱了。

好在汪景祺说不想说写这首绝句的人的名字,不然的话,这首诗的作者也跑不了。

汪景祺的下场也是比较惨,雍正让人砍下了汪景祺的头,然后挂在菜市场示众,这一挂就是十年,直到雍正死后才经乾隆点头被取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