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您怎么看?

煮酒看茶说历史


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你怎么看?

背景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与其谋士们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时,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于是以前朝为鉴,决定建藩,于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这一制度被明朝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变化

第一次变化发生在洪武年间,经历四次调整:洪武三年,朱元璋制定了王府官制。藩王可以通过王府的这些官署对地方行省的利弊得失,都司卫所的军事部署,军事的训练调动,以及地方官吏的考察等,都可以进行过问。地方上的长官每月都要去拜见亲王,有特殊情况时,藩王更要随时召见这个长官。亲王凭借他在宗室的身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朝廷派往该地区的一个钦差大臣,专门负责地方上的军事和政治事宜。  洪武九年,朱元璋取消了王府相傅官的兼职。二月,又取消了王傅府,意思就是让王府的官员们,不要自作聪明擅自干预地方上有司官员的行政,专心辅佐好他们的王爷即可。   第三次调整王府的官制是在洪武13年,在胡惟庸一案以后取消王相府,也限制了藩王对王府属官的选用、官职升降的权力。刚开始,凡是王府的官员,藩王都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任用谁,罢黜谁,都是藩王一人做决定,朝廷不得干预。但到了洪武十四年,王府官吏升迁与罢黜,都要经过皇帝的指示后方可做出决定,藩王不能擅自升迁或者罢黜王府官吏。 虽然朱元璋对藩王的行政权力逐渐的做出了限制的举动,但是,却没有削弱藩王所拥有的军事权力,为什么朱元璋不对藩王的军事权力做出限制呢?朱元璋是想依靠藩王监视和遏制拥有军权的边将武臣,防止地方割据或叛乱;同时担负起讨伐朝中奸恶,藩屏王室的责任。因此,藩王逐渐代替了边将武臣的地位,基本上实现了朱元璋将军权从武将手中转移到藩王手中的愿望。   朱元璋在赐予藩王强大的军事权力的同时,却也注意对藩王实行控制和防范。一方面,他多次告诫藩王要安分守己,严格遵守藩辅之礼。朱元璋规定,藩王不许拉拢当地的军队,只有属于王府的护卫兵才可以随时随地听从藩王调遣。另一方面,朱元璋担心藩王之间相互勾结,便对他们的往来做出了限制,这无疑说明了朱元璋在赋予藩王强大军事权力的同时,也担心他们会滥用手中的权力,以此制造事端。

第二次变化:

发生在明成祖年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位后,强化中央集权,藩王的兵权、行政权先后被剥夺,不许同勋贵联姻、禁止藩王离开封地。命令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剥夺了藩王的兵权,使藩王成为被圈养的高级动物。为了弥补削藩给藩王造成的损失,所以明朝对宗室基本都给了大量的经济利益,每个宗室从出生到死亡都由朝廷养着。

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明朝建立初期,局势还不是稳定,所以分封诸子到各地为王,并保留一定的王府卫队,这样有利于大明朝的长治久安。藩王在洪武时期的社会地位还是相当高的,拥有的军事权力很大,生活待遇优越。明朝的藩王制度开辟之初,是为了巩固帝国的防御。明朝分封藩王的制度,不掌握地方的行政权,而仅仅享有军事指挥权,甚至在藩王府邸所在地,都有朝廷的军事力量和武装治安力量,可这些军队长期与北方的蒙古作战,所以其战斗力也不是内地军队能够匹敌的。藩王的存在,始终是对皇权的一大威胁。也埋下了日后燕王朱棣造反的导火索。藩王的逐渐增多,也造成了明朝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大;有的藩王在封地内大量兼并土地,这对于明朝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秩序,都是不小的冲击。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以上就是我分析的。谢谢。

 


弱国无外交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皇子们为亲王,且往封地就藩,而且藩王们各个手握重兵,节制地方军政之权,也就是太祖皇帝将大明王朝定制为“封藩制”。要知道历史上凡事搞“封藩制”的王朝,藩王无不作乱,更何况大明王朝的藩王们又有如此之大的军事特权,这岂不是眼睁睁地埋下“作乱犯上”隐患的种子?老朱皇帝为何要倒行逆施?

想要弄清楚这个事儿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朱元璋之出身。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帝王了,说他传奇,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出身。论出身,朱元璋绝对是最卑微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农民出身的帝王。与另一位出身卑微的皇帝——汉高祖刘邦相比,朱元璋之出身同样无法匹及。刘邦好歹还干过保长,而朱元璋在入伍搞事情之前,最“优越”之身份是和尚,而且是专门司职打扫卫生的小和尚。而癖性行为与刘邦相比,年轻时期的朱皇帝就更是忠厚老实之人了,基本上属于逆来顺受,有口饭吃就行一般的顺民。

但是,身处元朝末年,兵荒马乱之际的朱元璋,硬是被生活锤炼得从一位老实巴交之人,变身成为一代枭雄,当然这一切功绩也离不开朱元璋与生俱来的超强大脑和强悍体魄。最终,朱元璋终于成为元末群雄逐鹿的最后胜利者。踏着失败者的尸骨头颅,登上了令无数英雄为之折腰的皇帝宝座。朱元璋得以御宇天下,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王朝。

登上皇帝宝座,坐拥天下,按理说此时朱元璋应该志得意满,剩下的事情就是放手治理国家即可。然而,心思缜密,深谋远虑的朱元璋并没有满足,他那颗“悬着的心”一直也没有“放在肚子里”,甚至此时此刻他更加惶恐不安了。

新晋皇帝朱元璋为何会如此反常?

原因就是这些当年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哥们儿,老功臣们,着实难让朱元璋心烦不已。

一方面,这些人对朱元璋太了解了,他们不少人和朱元璋一起光着屁股长大,一起砍柴放牛,所以对于朱元璋神话自己的那些鬼话,他们大都嗤之以鼻。再加之,这些人大多农民出身没有文化,更没有朱元璋那种学习提高之劲头,开国之后,这些人虽然公侯将相,但是行为粗鄙豪放,甚至有违君臣之礼,这些都让朱元璋十分反感。

而另一方面,这些功臣们又是朱元璋离不开的,因为开国之初,各地并非立马化零为整,死心塌地地接受朱元璋统治,各地规模型起义不在少数,同时北方蒙古政权(北元)也是极大威胁,朱元璋需要这些独当一面的老臣们为自己平定叛乱,镇守边疆。

前文说过朱元璋这个人看的很远,什么事儿都想着未雨绸缪,这也是朱元璋取得载入史册之功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重感情,也许有些读者会不以为然,这样一位诛杀功臣的皇帝居然会重感情?诛杀功臣是后来的事儿,当然也事出有因,后文再表。

就开国之初,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时,一口气封了六公二十六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老乡,更不乏发小玩伴。而且拜公入侯朱皇帝还觉得“不过瘾”,竟然给这些人颁发了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这个只在评书小说中广为流传的传说,在大明王朝之初,成为现实。据说,在颁发铁券之时,这些功臣们无不感激涕零,声泪俱下。这一时期,所有人都坚定不移地认为,这位带头大哥绝对够意思!

注重乡土之情是农民出身朱元璋与生俱来的淳朴情感之一。然而,我国百姓最注重的情感是什么?绝对是血缘至上,而以父(母)子之情最为重要。所以,无论朱元璋如何奖赏功臣老乡,如何与这些人称兄道弟,最终还是比不上朱家血脉至亲的子孙们。

因此,在朱元璋内心之中,唯一真正信得过之人,只有他的儿子们。基于这种最淳朴的父子之情,朱元璋需要逐步完成大明王朝由依靠功臣而转型为老朱家自我保卫江山之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朱元璋第一步计划就是分封诸位皇子为亲王,且有封地、有兵权,成年之后就要离开京城往封地就藩。

要知道,在明初,这些藩王各个盘踞一方,拥兵自重。尤其是位居北方的这几位藩王,因为需要他们抵御北元之侵袭,所以各个更是手握大明王朝之精锐之师。例如,皇四子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造反成功的明成祖,镇守北京佣兵过万。而皇十二子,宁王朱权,因封地处于关口喜峰口外,最为突前,所以竟然佣兵八万有余,而他麾下的朵颜三卫,那更是骁勇善战之铁骑。朱棣之所以能够掀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正是因为施计策得到了宁王这朵颜三卫之雄兵。而其他诸皇子也是要么把守关隘,要么身居江南富庶之地,为朱元璋看住老朱家的“钱袋子”。

朱元璋如此对自己的儿子们委以重任,稍有历史常识之人都会意识到它的弊端,西汉和西晋时期藩王乱政的例子并不少,而大明王朝这一倒行逆施的政策自然也很难逃脱历史悲剧之重演。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从不缺乏忠诚者,即使在朱元璋对文臣极其藐视的明初朝代,也有敢于冒死直谏之人。这不,有一位名叫叶伯巨的大臣就指出“封藩之优渥太奢侈”,向朱皇帝陈述了这一大弊端之巨大隐患。应该说叶伯巨此举完全出于一片忠心,更是为了老朱家江山稳固着想,而且言辞凿凿,有理有据。然而,叶大臣却被朱元璋定义为离间他们父子骨肉亲情之人,决意要亲自将叶伯巨射杀以泄愤。最后还是在诸位大臣劝谏之下,朱皇帝网开一面,将叶伯巨下了大狱,最后将其活活饿死在狱中。类似这种惨无人道的残杀文臣之事,太祖皇帝不知道干了多少。

叶伯巨的下场是令人生畏的,如此再不见哪个“不开眼”的在冒头。然而叶伯巨所预测之事也是一点不差的如期而至。就在朱元璋死后三年,燕王朱棣到底还是反了,而且成功夺位。而被叔叔夺了皇位的太祖皇帝皇太孙朱允炆,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这恐怕是朱元璋生前所未预料到的吧。另外更让老朱皇帝“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封地就藩制度成了明朝中后期国家巨大的负担,就藩的王爷们,由于体制的限制,整天无所事事,混吃等死。不但侵占国家大片良田,吸吮民脂民膏,而且还强抢民女,无恶不作,最终成了大明王朝灭亡原因之一。最后这些作恶多端的朱元璋后人们,虽然遍布全国,但是能得个好下场者寥寥无几。

言归正传,随着分封在外的亲王们长大成人且经过实战检验能够独当一面之时,朱元璋知道是到了清理一批功臣以及其子弟的时候了,因为这些人已经对于自己的统治已经不在那么必要了。洪武三十二年,首当其冲的就是七十多岁的宣国公李善长,由头竟然是十年之前的胡惟庸案,罪名是李善长造反,这纯粹就是莫须有,进而“顺藤摸瓜”又牵连了一批公侯。处理结果就是,这些人都株连三族,几万人死于非命。紧接着,太子朱标病死之后,朱元璋愈发觉得功高震主之武将不安全,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又制造了“蓝玉案”,这次朱元璋又成功清洗了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又一批功臣及其三族家属,诛杀人数一二万之多。

经过老朱皇帝处心积虑地两次“大清洗”,大明王朝仅存的几位功臣一个个也早已被吓破了胆,只能苟活于世罢了。这时候的朱元璋总算是放心了。一生兢兢业业,自以为给子孙后代就下了一个铁打的万年江山的太祖皇帝,在洪武三十一年终于结束了他这“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的一生。





紫气东来888


朱元璋的这种藩王制度,对华夏来说是一个大灾难,对华夏百姓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朱元璋设计的藩王制度近乎完美,制定的比任何朝代都要周详,对他的子孙后代进行全方位的保障。不用干活,还能吃好的,穿好的,层层保障,不用动手干活,不用动脑筋,还能作威作福。

这种情况下,朱明宗室子孙最大的乐趣,就是娶老婆生孩子,反正有全国人民的供养,他们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于是,朱元璋亲手制订的藩王制度就彻底沦为了朱明宗室子孙的繁殖保护制度,对整个中华民族进行盘剥,进行吸血。

从此,朱明宗室的子孙,日日在增长,月月在增长,年年在增长!朱元璋的后代越来越多。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后代已经繁殖到将近一百万,而同期明朝的总人口大概是五千万到六千万之间。按人口比例来算,也就是说在五十到六十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是朱元璋的后代。

如果明朝不灭,按照二十年一代人,一个人生四个儿子计算;不出五十年,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后代。

如果明朝的统治能够再维持一百年,那么中国一半的人口都将是朱元璋的后代。到时候中国人多样化的基因将被朱元璋的DNA所替代,中国人种的倒退在所难免。

所以,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就是变相的宗室人口繁殖保障制度,是反人类的!对中国,对中国的老百姓,都是极其危险的。其危害性甚至比当时的满清八旗还要大!

有了以上的体会之后,再看朱元璋杀贪官斩污吏的时候,是多么残忍,是多么虚伪呀!他想的并不是老百姓的利益,而是如何维护老朱家的统治。

藩王制度的出台,就是朱元璋自私自利的表现,就是铁证如山的证据。



芈祝融


应该说,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老朱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历史多少还是知道些的,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历历在目,藩王很可能是定时炸弹,那么朱元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为何执意分封,黑水布衣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相信血缘

帝室和藩王说到底是一家人,同祖同宗,血管里流一样的血,在根本利益和重大关头,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终归较任何外人可靠,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相比唐代的藩镇割据,一家人怎么闹也是一家人。

二、相信教育

老朱虽然文化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他觉得过去建藩结果之所以大坏,不在建藩本身,关键在教育失败、家法不严,或转过来说,只要他这个“老祖宗”抓好子女教育、厘清规范,防弊在先,建藩之举必定能收良效,成为帝权的真正保障。他不仅以最纯、最正宗的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而且为诸皇子择师亦慎之又慎,皆为学问、人品俱佳的一时之选。

“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明史》

三、实力不强

退一万步说,真有一天某些子孙不安分,真的造反了,那么限制这些藩王的就是他们本身的实力了,按照规定,一般藩王有三个护卫营,每个护卫营的兵力在5000到17000之间。所以说,藩王能拥有1万多军队,边境上的藩王甚至拥有好几万军队。但要和中央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军队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加上有能力的藩王更少,朱元璋认为他们拱卫边境可以,但要进犯中央,还缺乏实力。

其实老朱真的料到了大多数的可能,朱棣发动四年的“靖难之役”,虽然胜多负少,但并没有占领几个城池,消耗也非常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精锐部队太少,虽然借来的朵颜三卫实力很强,但要推翻政府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棣绕过各个重镇,直奔南京,其实虽然南京空虚,但要死守,也够朱棣喝一壶的。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朱棣夺权之后,对藩王的管理更加严苛了,再也没有能成气候的藩王出现。不过到了明末,藩王不断的繁衍,对明朝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变相的让大明王朝走向灭亡,这真是老朱没想到的吧。


黑水布衣


从历史上来看,藩王制度必然导致割据,于中央集权不利,埋藏着藩王谋逆的隐患。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搞清楚所谓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含义。

封建社会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论和西方历史论两种大同小异的认知。就中国而言,封建指的是“封国土,建诸侯”。这是封建的最早来历。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其实指的是夏、商、周、汉四个朝代。然而,在明朝,竟然又出现了这种形式,不可不说朱元璋的思路比较清奇。当然,朱元璋还恢复了殉葬制。这同样无法为人们所理解。所以说,朱元璋其人的思想极为复杂,许多已经明显消失好多年的政策,在明代竟然会集中恢复出现,这确实让人很是费解。

那么朱元璋为何恢复这种明显落后时代的制度呢?

难道他不知道藩王制的结果吗?即使他不知道,他手下的大臣们难道也不知道?在他一意孤行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够劝阻的了他吗?

这其实和朱元璋的性格以及行事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都无法脱离其生活环境。幼时极端困苦和各种灾难不断降临的情况磨砺了朱元璋的意志,同样也导致其对官员们的深切的不信任感。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可以说是无官不贪的。这样去认为倒也没有什么错误。在古代,贪官污吏才是最真实和最普遍的存在,海瑞那般的清正到近乎洁癖状态的官员,倒不是没有,只是历朝历代能出现一位就很不错了。在多如过江之鲫的官员中,清正廉明的官员所占的概率近乎为零。

而这也是朱元璋哪怕是夺得了天下之后,依旧对这些官员不信任的原因所在。所以他制定了极为苛刻的束缚官员的政策,同时也为其博得了嗜杀的名号。

而对官员的不信任也就导致了其只能将国家的权利交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他认为将自己的子孙们分封到各地,牢牢把持大明帝国的权利,就能使得朱明王朝绵延万世。

于是,他将一个个儿子分封到帝国各地,分别把守住帝国的各个方位,成为帝国稳定的中流砥柱。然而他却忽略了权利对人们私欲的诱惑,以及血缘关系淡薄后,同一个姓氏在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面前不具有实在的意义。这也是他尸骨未寒,儿孙就开出现了争权夺利的情况。


Crazy历史


藩王顾名思义是指皇帝的叔伯辈。在古代皇权的博弈游戏里包括了,外戚,宗族,勋臣,清流,皇权说白了是最大也是最小的权利。说他大因为皇权的大小没边界,说他小,他要通过这些权贵来实现。君权神授(一般叫天授予)。而老天爷给皇帝的权利恰恰是给别人权利的权利。

藩王制度自古有之,并不是谁发明的。历朝历代得皇帝继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理那些和他争皇位的哥几个。这哥几个,要给予封地,让他们世袭罔替,就藩在外与天子共守社稷。当然明朝给王爷兵权,财权也是历朝很少有的。大部分只有部分财权,和一定规格的护卫。不允许有兵权。不得干预地方政务,军务。

汉末刘姓宗亲60多万,但有爵位的很少。为什么呢,汉武帝刘彻他爹在位时候,八王叛乱,之后经历了外戚乱政,汉武帝继位后来了个“推恩令”意思是宗亲在继承爵位和领地时候,实行平均分给几个儿子的,而不是嫡长一人继承。爵位逐级降低得制度。很多宗亲到最后连个孝廉都没混上就是这个原因。

明朝朱元璋最早因为勋臣悍将众多,所以朱元璋杀了大量得勋臣,扶持自己的儿子们把持兵权,防止兵权旁落。当然,主要原因是这些勋臣大部分都是马皇后她义父的旧部,另一点勋臣大部分都是外戚。所以,要用文官体系和宗室压制,不然失去平衡就会出事。

朱允文继位后,他爹死的突然,各位叔伯在外统兵,他作为子侄很难压制的住,于是开始听信那些文官的说法,削藩。明朝后期皇帝势弱,很大程度是因为宗室凋零。文官把持了朝政。没有力量能制衡的缘故。


风车骑士45541173eg


显然,看历史的人都喜欢居高临下的批判,带着廉价的优越感,

朱元璋什么人?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居然都有人敢批判,批判守成之君、亡国之君可以理解,像朱元璋这样的打天下的人,都敢瞧不起,谁给的勇气?

不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就不可能知道他的决策,不要单纯的从人品能力分析问题,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开历史倒车,而是不得已为之的。

明朝初期的政治中心在南京,经济中心也在南京,而军事重心也北方长城一线,这个就有问题了。

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心相隔太远,那给不给武将权力呢?

给吧?武将权力大了,容易拥兵自重,不听调遣,最后割据可能一方。

不给权力吧?遇到入侵又没有办法有效组织抵抗。

所以,就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那里,让他们监军,监督武将,同时,武将和地方官也监视诸侯王。

明朝藩王没有地方治权,没有兵权,没有税收权,这样的诸侯王跟西汉、晋朝的诸侯王不可同日而语的,绝对威胁不了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削藩。


中国通史视频


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分封制度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动摇中央的统治。朱元璋的历史课学得还是不错的,可是他依然实施分封制度,大封藩王,这难道是历史的后退吗?

朱元璋分封的原因

明初朱元璋建立了藩王制度,大封诸王,主要目的有几个:首先,出于防御蒙古军队的考虑,当时蒙古在北方对明朝的依然虎视眈眈,对明朝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第二,出于对大将的防范,需要将军权从宿将的手中转移到自己信任的儿子身上。第三,加强中央集权,配合宰相制度的废除,将权臣的大权牢牢握在手中,赋予诸王“清君侧”的权力。总而言之,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藩屏帝室”。朱元璋不知道分封的危害吗?并非如此,他曾经和太子朱标讨论过七国之乱,朱元璋问太子,七国之乱谁的错?朱标说:“是七国的过失。”而朱元璋却认为是君主的过失,因为天子太过薄情寡恩,不知道敦睦九族,轻易削减诸侯的土地,酿成了无法弥补的事故。

朱元璋分封的具体情况

朱元璋希望国家长治久安,他一共进行了三次分封,第一次在洪武三年,其后是洪武十一年和二十四年。总共分封了24个儿子和1个侄孙。其中,以北方九王最为重要,也就是在北边,令诸王坐镇军事要地,“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秦王驻西安、晋王驻太原、燕王驻北平、代王驻大同、肃王驻甘肃、辽王驻广宁、庆王驻宁夏、宁王驻大宁、谷王驻宣德,九王形成了一条严防北方蒙古入侵的有力屏障,军事意图明显。

藩王的实际权力

由于藩王有拱卫王朝的功能和义务,他们的实际去权力就不可能小。军事权力上,亲王可以拥有护卫,且护卫的人数比较多,每府护卫大约有3千左右。亲王可以带兵打仗,成为军事统帅。秦王、晋王、燕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同时,诸王还可以管理地方的事务,调遣封地的布政司官员。经济上,诸王也享受着较好的待遇,他们拥有诸多的田产。

朱元璋对诸王的防范

朱元璋对分封的危害是清楚的,所以朱元璋在设计制度的时候,也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防范诸王。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皇明祖训》的修订上,祖训的首章要求诸王遵守藩辅之礼,告诫诸王不得觊觎皇位,对于皇命中“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拒不执行,这实际上赋予了诸王一定自主权,为后来埋下祸端。《皇明祖训》的“礼仪”篇共16条,其中有13条就涉及了诸王;“法律”“职制”篇都有15条,全部是关于诸王的权力和义务的。祖训先后修订了58次,反映了朱元璋在对待诸王问题上的反复考量。为了防范诸王,朱元璋在礼仪上增加了保护朱允炆的内容,限制诸王的人事和司法权,诸王之间不能见面,行动也遭到限制,但是为了补偿,强化了诸王的利益。

然而,朱元璋千算万算,他制定的防范措施在靖难之役上显得不堪一击。历史证明,只要诸王的军事实力还在,威胁就不可能解除,礼法制定得再严密,也是墙上的风景。总而言之,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弊大于利!


小高读史


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在那个时代有其先进性,不能因为朱棣造了反就否定藩王制度的优越性。

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和周朝、西汉的诸侯国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藩王制度其实就是朱元璋对子孙的一种封赏,大多数的藩王都是有名无权,享受待遇,不掌握实权。

明朝初期,天下并不太平,虽然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了,其实元朝的势力依然存在,而且所占的区域还很大,明王朝依然危机四伏。朱元璋不但要加强对北方元朝势力的打击,更是要防患内部势力抬头。

朱元璋是造反起家,他最害怕的是别人也造他的反,他对所有的功勋权贵都不放心,这是他作为农民起义首领深植灵魂的恐惧。既然不放心,要么剪除,要么收权。

朱元璋的洪武朝基本就干两件事儿:

1、征讨北元

2、打压功勋

这两件事儿都做得很成功,但却有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谁去镇守边疆,抵御残元以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朱元璋用藩王制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藩王本是朱元璋封赏子孙的一种爵位,各个儿子都派驻到各个地方就地为藩,但并不具备实权,都是闲散王爷,这样的封赏对明朝政治来说是非常先进的。既让子孙后代有了皇家待遇,又能让他们远离京城,不得染指皇权。

既然功勋已经被打击得差不多了,那么镇守边疆的事情就交给有能力的儿子们去干,一石二鸟,既可以把藩王固定在藩地上,又能让他们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出力。天下都是朱家的,朱家人为自己家看门护院,理所应当。

朱元璋确定能够戍边守土的藩王其实并不多,也就燕王、秦王、宁王那几个能征善战的,其他的藩王都是老老实实在藩地混吃等死。

藩王要戍边,那就得有兵权,有了兵权,朱元璋难道不担心那几个儿子会造反吗?朱元璋也担心,他谁都不放心,包括自己的儿子。他给那些藩王设置了诸多限制,比如戍边藩王的军队人数不得超多多少;藩王只管对外军事行动,不得参与地方政务;藩王的任何行动均要向当地的州府首脑汇报等等。

这样的制度其实很先进,对于当时朱元璋面临的局面来说,儿子戍边一定比武将镇疆要好得多,既让皇帝放心,同时也能让朝中很多蠢蠢欲动的谋逆者忌惮。

虽然藩王制度在当时有先进性,可是朱元璋千算万算,算错了人心,儿子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私心,朱元璋活着则罢,要是他死了,保不齐这些藩王有异心。

藩王有异心那是一定的,当朱元璋死后,藩王制度的危害就凸显出来了,因为这些藩王忽然之间具备了另外一种身份——潜在的皇权继承者。

谁都想当皇帝,藩王也不例外,更何况他们本身都具备当皇帝的天然资格——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儿子,符合传承法统。

藩王有了皇权继承者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了兵权,如果没有合法的得到皇位继承权,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起兵造反风险很大,收益却很高。朱允炆登基后,没有任何一个藩王主动会起兵造反,连燕王朱棣都没有考虑过,如果新任皇帝要剪除藩王呢?这就是把这些藩王往造反的路上逼了。

本来还忌惮风险大,担心掉脑袋,这下好了,脑袋迟早要掉,老子不但是皇子,还有重兵在手,不反也得反了。

藩王制度在朱元璋的洪武朝代是个不错的选择,充分的发挥了藩王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在制度上最大限度的规避了藩王的危害。如果后世之君能够循序渐进的逐步削藩,肯定能够不会引发后来的“靖难之役”。


沉墨I方之城


朱元璋建立藩王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结果造成的后果是他始料未及的,在他死后不久,朱家内部发生了叔叔夺了侄子帝位的靖难之役,后来经过明成祖朱棣和宣宗朱瞻基的削藩,藩王对皇权的威胁解除了,但是,藩王的经济上特权依然保留,极大的增加了明朝后期的财政负担,藩王沦为社会的大毒瘤,明朝的灭亡与此不无关系。


01.朱元璋分封诸王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在北方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需要。

明初,元朝虽然撤出了大都,实力尚存,一直威胁着新生的明朝政权。

第二,转移军权的需要。

朱元璋认为功臣大将是明朝内部的火药桶,为了剥夺他们的权力,培养儿子领军成为必然,为屠戮功臣出现军事人才的交班,做好人才的准备。

第三,防范权臣的出现,为以后能有保护皇权的人做好准备。

由此可以看出来,朱元璋的终极目的是朱家的皇权世代相传。

为此,朱元璋在北方的边防线上,选择军事上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封了九个藩国:

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辽王朱植、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晋王朱棡、庆王朱栴、秦王朱樉、肃王朱楧。

这九个藩王的封地,分布在北方漫长防线的军事战略重地。

明太祖朱元璋先后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的军事重地,想要他们来保卫皇权。

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与他历史上的分封制的认识有关,例如关于汉朝的七国之乱,通常认为起因在七国,他却认为,七国之乱的根源在于天子不顾亲情剥夺了各个诸侯的土地,才酿成动乱。为此他告诫太子朱标要好好对待兄弟们。

02.这些藩王有哪些权力?

1.政治权力。藩王在地方上代表着皇权,有自己属官,包括文臣和武将。另外,地方的布政司受其节制,藩王可以在封地调遣布政司官员,并直接下达皇帝谕旨,俨然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藩王在衣食住行仅次于皇帝,公侯大臣见了他们要俯身下拜;

2.军事权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拥有自己的军队,多少呢?朱元璋规定,藩王允许有亲军护卫,少的有三千人,多者有近19000人。

北方九王中的宁王、晋王、燕王的势力最大。宁王有80000人的军队,朱元璋特别倚重的晋王和燕王,甚至能节制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他们还有军中除了大事外无需汇报的特权。特别是燕王朱棣,因屡次率兵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朱元璋就令其“节制沿边士马。”

此外,藩王还有一项特殊的监督朝臣的权力,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规定,地方的藩王可以向中央索要奸臣和率军清君侧的权力。后来朱棣就是利用这一条举兵靖难的。

经过成祖和宣宗削藩之后,藩王在政治上军事上的权力被剥夺,作为补偿,明代藩王在经济上获得巨大的利益,除了享受岁禄,还享有田地、湖泊、商税等其他利益。到了后期,各地藩王还大量侵占农民的土地,加剧了社会矛盾。此外对藩王的供养制度,对朝廷的财政也是雪上加霜。

03.小结

从汉朝刘邦分封以来,以后还没有出现过权力如此巨大的封国。它的存在必然构成对皇权的威胁。建文帝的败亡就是因为削藩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