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國有先兆 從雙龍潭到“日下有日”

北宋是中國史上又一個繁華風雅的王朝,其開國之君是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國諸事記中,除了陳橋兵變以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故事。

雙龍潭的先兆

趙弘殷(899年─956年)是北宋皇帝趙匡胤(927年─976年)和趙光義(939年─997年)的父親。趙弘殷還沒有顯達時,有一年去杜家莊謀職,當時下大雪,他就站在莊門外避雪。有一莊丁看到趙弘殷的相貌英偉,就招待他一起吃飯。


北宋開國有先兆 從雙龍潭到“日下有日”

北宋宣祖昭武皇帝趙弘殷。

趙弘殷在杜家工作了很長時間,主人見他做事勤謹,很喜歡他,就招他作上門女婿。結婚後,趙弘殷的妻子杜氏先後生下兩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杜家莊的前面原來有一座窪潭,名叫“雙龍潭”。後人猜想,皇帝出生在誰家,想必也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

五代十國時期,各地豪雄割據稱王,彼此之間兵亂不息。趙匡胤、趙光義的母親杜氏為避兵禍,就將兩個年幼的孩子放在籃子裡,將擔子挑在肩上,挑著他們趕路避禍。

半路上,睡仙陳摶遇到趙家母子,當即說道:“誰說當今沒有天子,她將天子都挑在肩上。”(高人可以預知未來發生的事情)

老僧點化 向北走遇貴人

後漢初年,趙匡胤到處遊歷,一直沒有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於是就在襄陽的一座寺廟裡暫時借宿。寺中有一個老和尚精通術數,善於觀相,他對趙匡胤說:

“我送你一份厚禮資助你,你往北走就會遇到貴人。”趙匡胤按照老僧說的,一路往北走去,並於乾祐元年(948年)投身郭威帳下,參與征討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屢立戰功。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順理成章地成為後周大臣,到顯德五年(958年),趙匡胤官至節度使,並取代張永德升任殿前都點檢,即禁軍統帥。

趙匡胤也真的和佛家有緣,在成就帝業的路上,數次和僧人結下不解之緣。

北宋開國有先兆 從雙龍潭到“日下有日”

僧人夢金龍遇太祖皇帝

五代時期,有一名僧人在路邊種了一些蔬菜,用以補貼生計。一天,僧人在菜地旁休息的時候睡著了,夢到金色的龍吃掉了幾畦萵苣,他從夢中驚醒的時候,正巧看見一個身形偉岸的大丈夫正在他的菜地裡摘萵苣吃。僧人見他相貌威嚴,於是整理一下衣服,就去請他過來,殷勤地招待他。

這名大丈夫就是趙匡胤。趙匡胤離開之前,僧人將夢裡的景象告訴了他,並且對他說:“您將來得志,請為老僧修建一座寺院吧。”

趙匡胤稱帝后,派人尋找那名老僧,幸運的是老僧仍然健在。於是趙匡胤下詔修建寺院,御賜寺名“普安”,京都人稱其為“道者院”。


北宋開國有先兆 從雙龍潭到“日下有日”

“龍”在中國人的社會里,是一種尊貴、吉祥、莊嚴、神聖的象徵

陳橋兵變 將士立誓不擾民

唐朝末年以來,各地兵徵不斷,有些軍隊的士卒剽劫良民,屢禁不止。陳橋兵變還沒有發生之時,軍中有一人叫苗訓很懂星象,他引著門吏楚昭輔,看到太陽下面還有一輪太陽,持續了很長時間。趙匡胤和諸軍將士立下誓約,進入都城開封不得驚擾百姓,不能擾亂街市。

此外,趙匡胤叮囑將領和士卒,不能驚擾冒犯當朝太后和皇帝;不能凌辱大臣;不能入侵搶奪朝廷內府庫藏以及士族百姓的家產,違者當斬。待眾將士起誓下拜後,趙匡胤才帶隊入城。

趙匡胤登基後,繼續用兵攻滅了吳越、南漢、南唐等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開啟了史上又一個繁華富庶的盛世王朝。

《宋史》卷一

《宋人軼事彙編》卷一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關注中華五千年演義,看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