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集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为何比不上林黛玉呢?她输在哪?

衢州土郎中


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册子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被放在同一首诗里,自此,读者成了作者恶作剧的俘虏,两百年来为比较二人孰优孰劣,相互间打了多少笔墨官司,甚至闹出老友互挥老拳的笑话。

林黛玉和薛宝钗,作者都赋予了她们过人的美貌和才华,黛玉风流袅娜,姿容俊美,宝钗便姿容丰美,妩媚鲜妍;黛玉腹有诗书,才情不凡,宝钗便博闻多识,学富五车。而且表面上看,黛玉被多人认为小性儿,爱恼,嘴巴不饶人。宝钗则上至史湘云,下至袭人红玉,都曾对其赞不绝口。

饶是如此,宝钗还是输给了黛玉。且不说贾母屡次打击“金玉良缘”,便是宝钗最后如愿嫁入贾家,宝玉仍对黛玉念兹在兹,以出家了结尘缘,独留宝钗孤独终老。而早在抄检大观园后,宝钗搬出园子时,众人的冷淡反应便说明了一切,探春更是说出了“亲戚们好,也没必要死住着才好”,无论如何,都是无视宝钗的感受了。

那么,才貌双全,口碑一度超越黛玉的宝钗,到底哪里输给了黛玉呢?其实一个字就可以解释,那就是:假!而黛玉则为:真!

真超逸和假豁达

都说黛玉小性儿,但其小性儿却只针对宝玉宝钗,这二人与她的爱情息息相关,尤其在乎无可厚非。至于其他人,黛玉是不屑去在意的。最明显的一次,袭人和湘云在怡红院编派黛玉,挖苦嘲讽和揶揄无所不用其极,彼时黛玉在窗外听得,却未发一言,而且过后权当不知道,继续跟史湘云玩闹,而对袭人仍然信任和喜爱,故在袭人回家探母后,黛玉还屡次问起袭人何时回来,怕没人能尽心竭力照顾宝玉。黛玉的胸怀可见一斑了。

到了大观园抄检,在潇湘馆,黛玉刚睡下便进来一堆人,外头吵吵嚷嚷,黛玉竟然不问一声,后来也不作言论,就这么云淡风轻过去,如此被人怀疑,一般人都要表示不满,黛玉却没有,只因其心中坦荡,主仆二人磊落光明,也不在乎他人看法,这种超逸,令旁人汗颜。

而宝钗呢?清虚观打醮,贾母趁机抨击“金玉良缘”,回来后宝钗一直憋着一口气,谁知宝玉不明就里,开了个“姐姐像杨贵妃”的玩笑,触怒宝钗,为此挖苦宝玉,复讥黛玉,最后连一个无辜的小丫头都被怒火烧到,心深口毒,舌鋒可畏。

再有搬出大观园后,宝钗彻底断了嫁入贾府成为宝二奶奶的念想,因此越发没了包袱,在王夫人面前暗讽贾母藏人参的行为是“珍藏密敛”,是没见过世面的举止。更有建议王夫人关掉大观园,以免了这笔开支。宝钗在贾府白白住了几年,大观园也享尽了,一走就要王夫人关了它,岂不是“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们也休想得到”的自私行为。

这样的宝钗,真的豁达吗?

真高洁和假贞静

宝钗自诩“珍重芳姿昼掩门”,更常常在众姐妹面前说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当以贞静为主才是”,然而,最为博学多才的是她,诗社中和黛玉双峰对峙的也是她,宝钗的无才又在哪儿呢?更有“珍重芳姿”,宝钗自住进贾府不久,便不是在宝玉的屋里便是在找宝玉的路上。大清早别人未梳洗完,宝钗已经出现在宝玉屋里;大中午别人都睡下了,宝钗蹑手蹑脚进了怡红院,坐在睡着的表弟床前绣鸳鸯;到了大晚上还常常在怡红院,惹得丫头直发牢骚“有事没事都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

一件件,一桩桩,都在推翻宝钗的自我设定。宝钗自诩的“贞静”,是多么的假。

而黛玉从未自诩多么贞静多么的淑女,让人莫名想起亦舒的一句话: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

黛玉真的不需要自我标榜,因为她的所作所为,不需要旁人去评定,她只尊重自己的内心,譬如她再爱宝玉,在宝玉对自己说出《西厢记》的戏文时,她仍觉得被冒犯了,登时就拉下脸来哭了,这是一个有教养的淑女的本能,而宝钗在宝玉要求要红麝串时,将袖子撩得老高,把宝玉眼睛都看直了,我在想,那串子既然那么小,那么难卸,怎么就能跑到胳膊上面?不然宝玉最多只能看到手腕处啊。

其实宝钗喜欢宝玉,很是正常,但是明明动了心还时刻标榜自己多么的“贞静”,多么的“守礼”,难免给人虚伪的感觉了。

此外便是真世家和假豪门

虽然是四大家族之一,但薛家的种种表现,已经暴露了家族已经败落,文中亦称薛父作古后,家中各省生意被主管、买办个伙计们算计了去,凋敝不堪。而宝钗亦和邢岫烟说过,七八年前也是富丽闲妆过来的;此外便是薛姨妈异常的悭吝,完全不是一个贵族太太所为。

而即便薛家还是以前一样富有,也不过一介商户,这在那个时代远远比不得四世列侯,一代巡盐御史的林家,林如海又是前科探花,是多少勋贵梦寐以求的出路,如此世家,于黛玉是锦上添花,即便林家因支庶不盛最后亡了,但那书香气质,骨子里的高贵是旁人不可同日而语的。

更有薛家一个薛蟠,浑浑噩噩,斗鸡走狗,男女兼蓄,愚鲁莽撞,刚出场就打死了人,妥妥的拖了宝钗的后腿。

说一千道一万,宝钗会输给黛玉,无非就是一个“假”字,这个假豁达能见其刻薄本质,假贞静能见其虚伪本质,至于所为豪门,纯粹欺骗贾家了。日久识人,如此宝钗,无怪乎最初对其推崇备至的湘云,到了最后都后悔曾为了她得罪了黛玉。


微影悼红


红楼梦一出,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的比较就从没有停歇。随着红楼梦影响越深远,宝钗好?黛玉好?成了红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坚持林黛玉好的不同意宝钗好,反之亦然。那么二人到底谁输谁赢?你这么看问题,就失去了红楼梦的美感。对此不得不佩服两百多年前的脂砚斋,人家的钗戴合一比起现在的孰优孰劣,高明的不是一星半点,实在令今人的胜负心汗颜!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双壁。曹雪芹对她俩的设定本就是一体两命。二人分开都不完美,合起来才是完人。这样抓着缺点说缺点,实在是大煞风景的杀鸡屠狗事!薛林二人无论从哪边对比都是一时瑜亮,不分轩轾。

首先,家世。

林黛玉出身江南世家,林家四代列侯,父亲林如海白身,走科举之路博得功名,正宗书香世家。母亲贾敏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嫡女,金尊玉贵的千金大小姐几十年过去都让王夫人羡慕不以。林黛玉从出生就高任何人一头。先天出生是父母给的,没得选择。薛宝钗以出身论确实不如林黛玉。


薛宝钗是四大家族薛家长房长女。以家庭地位比较,薛宝钗不差林黛玉。问题在薛家皇商身份,皇商也是商。士农工商,士最高,商最低。林黛玉和薛宝钗先天就在社会的两端。贾敏的娇贵王夫人都羡慕,也代表了薛姨妈不能比拟!出身论,林黛玉确实胜出。

其次,命运。

人的出身固然重要,命运同样重要。比命运,林黛玉无疑就输给薛宝钗了。林黛玉从小父母双亡,林家近枝死绝无人。只能依靠母家舅舅。可父母双亡、兄弟姐妹皆无的命格属于天煞孤星,是最不被喜欢的女子命格,没有哪一个富贵豪门愿意要这样的儿媳妇,王夫人反对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也有这个因素。


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你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在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

薛宝钗虽然也死了父亲,可有母亲,有兄弟,薛家还有无数族人,自家又有生意。从命格看远远优于林黛玉。薛宝钗虽然攀不上豪门大族,京城四品以下的人家还是愿意要的。而林黛玉哪怕小官僚也要从自身考虑,不愿意要她这样命格的人。就算勉强娶了,一旦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要说林黛玉克的,林黛玉也只能忍着不能分辨,这种日子怎么过?

再有,健康。

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先天疾病。但区别却很大。林黛玉体弱,需要人参养荣丸调理。可治病不治本,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就表明癞头和尚说她这个病见了生人、流了眼泪是再好不了的。


薛宝钗体壮,先天有火毒。癞头和尚给了她一个海上方,吃了调配的水蜜丸“冷香丸”就根本没病。实在不好说她的病是真是假。但以二人的先天疾病来看,正好互补,薛宝钗的热多给林黛玉一点,林黛玉也健康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林黛玉最大的悲剧恰恰出在身体上。真要比较,林黛玉彻底完败。

最后,爱情。

宝黛钗三人的感情一世纠缠,曹雪芹的说法叫【终身误】,三个人互相误了终身。宝黛爱情刻骨铭心,两个人感情相契,性格互补,爱情发自天性,是真心相爱。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矢志不渝。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贾宝玉“终不忘”林黛玉,是林黛玉一生最大的获得。但这是赢么?并不是。宝玉和宝钗最后结婚,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好。曹雪芹同样用了美中不足,齐眉举案来说二人的夫妻之情。所谓美中不足,是先有美,才心生遗憾不足。所谓齐眉举案,那是古代夫妻,哪怕现在都最难做到的最好的夫妻典范。是中国人夫妻的最高标准。很多读者贬低二宝婚姻是不对的。贾宝玉婚后对薛宝钗很好。三个人的关系,就像一个男子刻骨铭心初恋死了,娶了个温柔贤淑的老婆过日子。能说是初恋赢了?还是老婆赢了?至于贾宝玉离家出走,根据甄士隐的经历看,是贾宝玉对世道灰心,而不是薛宝钗的事。

所以,横向或者纵向对此,林黛玉和薛宝钗都不能用谁输谁赢来看。就像做人,有喜欢林黛玉直接的,也有喜欢薛宝钗周到的。有喜欢林黛玉翩翩若仙,也有喜欢薛宝钗雍容华贵。没必要比较谁输谁赢,也没有答案。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缘分的事情,不好论输赢,只有最适合。

宝钗之容颜,在世俗的审美里,似乎略胜黛玉一筹,从诗词到戏曲,到杂书,到画画似乎也都精通,才学上也是极厉害的了。

但是,这样优秀的宝钗,为什么没有走进宝玉的心呢?

主要两大因素。

第一:宝玉与黛玉是一见如故,第一眼彼此都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所以宝玉说: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但是,宝钗来时,并没有任何文字描述宝玉初见宝钗时的心情。

宝玉初次见宝钗,甚至都不如初见宝琴时的惊喜。至少初见宝琴等人时还会说一句:

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来..

这些迹象都表明,宝玉见宝钗第一眼时,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悸动与感触。

说白了,宝玉对宝钗不来电。



第二:理想与追求不同。

宝玉初期虽然也有:

纵然后来一生事业付之东流……

里所隐藏的远大的志向,但是后期他默默放弃了。但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却始终没有改变。

当然,世俗可以给予宝钗虚荣势利的评价,但是也始终不能抹杀她的优秀,与其内心的强大。

宝钗的性格,其实是个事业型的女子,她适合那种拥有远大梦想与追求的男人。

黛玉与宝玉是一对唯美浪漫的情侣,更注重于内心的幸福,是一对理想主义者的情侣。



宝钗的悲剧根源,不是在于她本人,而是在于她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带给她的制约。

就是说,她的出身托不起她的梦想,她的环境制约了她选择伴侣的空间太有限。

如果是活在今天,凭她宝钗的实力,也未必能喜欢宝玉。

毕竟,宝玉的性格太女性化了,本来也就不适合稳重强干的宝钗。


书灯幽见


读红楼,相信有许多读者都会比较喜欢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虽然薛宝钗有着不输于林黛玉的美貌与才情,甚至在情商上面比起林黛玉的小性子与林黛玉的嘴巴不饶人都要让人讨喜得多。

可是众人还是觉得集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还是比不上林黛玉,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主要有2点原因。

薛宝钗输在太完美,不够接地气,难交心

其实客观而言,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但这时候剩下的一些细节,就是主观上人的感受就成为了判别的筹码。比如正是薛宝钗太过于完美,所以才比不上林黛玉。


薛宝钗的完美表现在为人处事上。比如史湘云做东,缺钱,她便出谋划策;家中无钱财收入,她便做针织活补贴家用;林黛玉不止一次挖苦过她,每次都她都表现大度如没事一般。她为人处事完美,竟是挑不出一丁点缺点,上至贾母,下及奴才,就连赵姨娘也都对她赞口不绝。


她看似完美,处事滴水不漏,但是她的完美让人看来有距离感。正好比如我们平常生活中,身边的一个人他家境优渥、长相身材处事皆第一,让人找不到挑剔的地方,但是很多时候,你与他相处,心中会觉得,完美则完美,交心却不易,这种人完美不过是一种对外的处事处世态度,是为了自己在社会上面的评价而做的一种努力。


这种完美其实有些近乎冷漠,表明上看她对所有人都一致的好,实则别人很难走进她的内心,同时一个人表现得过于完美,会让旁人觉得“相见形绌”,谁人没有缺点呢?薛宝钗太过完美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表现,不够接地气,人就难免与之相比觉得更接地气的林黛玉更胜一筹。

薛宝钗在扑蝴蝶一回中嫁祸给黛玉,输人心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薛宝钗为了脱身,却故意嫁祸给林黛玉,这种做法是减分项,又失人心。

联想平时生活的例子就明白。我们不怕真小人,只怕伪君子,人看见嫁祸的例子,十分容易联想到自身,怕被他人所嫁祸,所以人为嫁祸的行为所感到不耻,自然也不喜欢薛宝钗这般行径,失人心。


王守财说


《红楼梦》集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为何比不上林黛玉呢?她输在哪?

  薛宝钗无疑是很美的,她端庄稳重,虽出身皇商之家,却有着如王夫人等千金大小姐一般的气度,她也博学多才,要不是命中注定进不了宫,否则以她的本事,在宫里,也将会有一番大作为,可是她和宝玉黛玉,三个人的爱情里,却输得一败涂地,甚至于是婚姻,她表面上的胜利,也掩盖不了失败的事实。

  她为什么会输?

  从故事的设定上来讲,宝钗就输了。林黛玉和贾宝玉有前世的情缘,今生,两人是为着圆那份情而来,宝玉的目的是多一点,人家是来下凡玩,顺便谈场恋爱走人的。林黛玉,注定就是为了贾宝玉,换句话说,她的一生,只为贾宝玉。薛宝钗无疑没有这种待遇,她的一生,要顾念的太多,自然不能纯粹,她和宝玉之间,虽然有和尚送的吉利话作保,但终究抵不过大神最初的设定。

  从故事的内容来讲,宝钗的爱太世俗,而贾宝玉要的,却是充满灵性的爱。通篇故事看起来,宝玉和黛玉言行举止,合拍得简直不是一处两处,几乎是到处都是。元妃省亲,大家奉命作诗,宝玉一时不会,林黛玉当枪手,奉旨进大观园,宝玉与黛玉在住处的选择上不谋而合,宝玉不爱读圣贤书,林黛玉也不说教,宝玉忙于应酬,碰上贾政查功课,黛玉一卷纸拿来,竟是仿着他的笔迹写的一叠作业,贾宝玉爱讲究个平等,林黛玉也从不真正拆台……林黛玉敏感,宝玉总是去安慰,好坏不分地自己把责任揽下,林黛玉曾经历父母离丧之痛,作出来的往往都带有哀音,他人假冒,贾宝玉一看诗作就能明白,花飘落而下,宝玉也会痴傻地捡起来扔沟里,因为他明白,林妹妹看见,又该伤心了,他每天去潇洒湘馆报道,为的就是看看她,是不是喝了药,是不是睡得好,她和他,互相关心,没有什么华丽丽的语言,说得最出格的,不过是“你放心”“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点点滴滴的关爱,真正的相濡以沫。

  这样的爱情,别说是宝玉和黛玉本身,就是读者,看到了,也会觉得温暖,他和她,都不是完美的人,缺点一大堆,可是正因为这种不完美,更让人感觉到了真实,似乎我们的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也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个这样的全心全意为自己的人,不要多高大上,温润着,温暖着,直到永远……

  宝钗呢,她对宝玉无疑也是很关心的,她一有空就往怡红院跑,关心着宝玉的生活起居,为着他的前程,也曾苦劝,宝玉挨了打,她第一时间拿着“神药”……可惜,宝玉的心,从来不在她身上。

(所有人都高兴,只有宝玉一脸哭相)

  林妹妹劝宝玉可改了吧,贾宝玉替林妹妹担心,而她让宝玉也学着些仕途经济,宝玉扭头就走,连句客套话都不说,脸打得生疼生疼的。

  薛宝钗虽然得到了世俗承认的婚姻,可是那个成亲的夜,宝玉心心念念的是林黛玉,是他的神仙妹妹,婚后,更是把林妹妹永藏心底,为了她,选择出家,留下孤苦的她……虽然高鹗不忍心,给她画了个饼(让她怀上宝玉的孩子),可画出来的饼终究是不顶饿的啊,谁知道宝钗的苦呢,她的后半生,正如她的冷香丸,加了蜂蜜加了白糖做成了蜜丸子,吃的时候,却得拿黄柏煎汤送下,这个苦啊,想想都咽不下,可咽不下,也得咽。(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薛宝钗这个“输”,委实有点不恰当,不过确实不如黛玉。

  • 如果是指宝玉,那是因为“各花入各眼”,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另一半,没办法、没感觉。这又不是比赛,谈不上什么输赢。这是指“爱情”。



  • 如果是指性格说输,也不能算“输”。虽说大家都喜欢和薛宝钗相处,但是都是人际关系、交际应酬,真正和宝钗是知己的,却没有。

输在黛玉之下的性格

就拿史湘云和宝钗好,也是仅限于感激和佩服。也没有说一起睡,但是史湘云嘴上说林黛玉小心眼,却和她一起睡,膀子都露在被子外面。

探春和李纨还有宝钗三女理事的时候,也没有多亲近。按理这都一起升堂文案了,关系不一般了,可是也没有多亲近。



王熙凤说薛宝钗,说她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看着到是好,可是到底是亲戚。意思是多走一步都不肯,多说一句都摇头。

往好了说是谨慎,说的刻薄点就是怕担责任。明明有好主意,偏偏烂在肚子里也不开口,倒是冷眼旁观暗暗看别人的做法,分析她们的关系,像极了一个投机主义者。

王熙凤从来不麻烦宝钗,却有事麻烦黛玉。



输在黛玉之下的教养

宝玉曾失误说宝钗怕热,原来是和杨贵妃一样体丰。宝钗大怒,回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讽刺挖苦宝玉这还没完,小丫头撞上来和宝钗说笑,“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宝钗生气在书里的片段极少,向来是老实持重温柔贤良。可是这里,她生气也不直接发作,冷言冷语,夹枪带棒,全然没有了大家闺秀的风范。

本来黛玉是要开玩笑的结果看见小丫头已经挨了说,也就换了心思。正经和宝钗说话,结果宝钗看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色,又来个含沙射影,让她们大不自在。



“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一般姐姐妹妹说笑,探春、迎春、惜春这些都没有说话让人下不来台。偏偏这办事周全的宝钗几番说话都是如此针对。

林黛玉听见史湘云把她比做戏子,虽然心中恼怒但也没有发作。只是伤心宝玉担心别人,不体谅自己。



所以,林黛玉大家都知道小心眼,爱取笑别人,但是她生气就恼,高兴就笑,伤心就哭。是个真性情之人。不会做作,心里想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到现在,也都喜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而不会和宝钗这样的,她不高兴就讽刺挖苦 ,别人面前周全,这样有点“伪”。

输在黛玉之下的生活情趣

薛宝钗在大观园的屋子,陈设也是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怀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若是没有却也罢了,正是老太太的话,就是亲戚来了看着也不象。那没说出来的话就是你不要,别人会说贾府这样对亲戚。就算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又不用买,只不过放一放,显着也大气。

这屋子这样布置,别人来了还以为是丫头的屋子。一则贾家的名声也不好听。二则和周围环境极其不和谐,毫无美感没有情趣。少女岂有不爱美的,这样简直不符合逻辑。就算省俭也用不着如此。不摆古玩可以用鲜花点缀,这样素净,简直就像老太太的屋子。

再看看黛玉的屋子。刘姥姥说:“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外人夸赞贾母有面子,看着窗纱旧了就用“软烟罗”给换。贾母的美感因为见识广,就更胜一筹。因为绿色窗纱衬不出外面的竹子。

输在黛玉之下的是非观



薛宝钗对待王夫人是毫无原则的宽慰领导。她说:“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意思就是金钏儿投井是失足落下,如果生气那就是个糊涂人。显然金钏是冤枉委屈,不过说了几句过头的话,就让王夫人撵出去。这出去娘家自己名声还要不要了,这才投井死了。可宝钗说她糊涂,她死如果是赌气就是糊涂,也不值当王夫人伤心。

黛玉虽然讨厌晴雯,自己去了晴雯因为生气不开门。黛玉只是对宝玉说,按理你的人也该受些教训。她认为这是规矩,错了就该说说。得罪了她不要紧,别得罪了什么宝姑娘。虽说是玩笑,但是却是实话。得罪了她尤可,得罪了别人可不是玩的。到最后晴雯还是因为这嘴太刻薄得罪人被穿了小鞋,让王夫人撵了。

黛玉不喜欢晴雯,在晴雯死后。宝玉做祭文的时候,她同样是和宝玉一样,对晴雯有可惜之意有着同情心。



所以,宝钗想的是事事周全,两全其美,可这世上哪有这样好事。自古事难两全,她的所做所为就输在一个“假”。她所追求的两全并不存在。


宅女笺言


我认为她输在出身地位、品性德性和容貌气质三个方面。

一是薛宝钗的出身不如林黛玉

封建社会评价一个人,往往会看一个人的家世,虽然薛宝钗家族也位列四大家族之一,但是商人在那个时代是没有地位的。一般的读书人都有可能轻视薛家,清高的士大夫阶层更容易看不起薛家。尤其是林黛玉相比,两人有着较大的差别。

林黛玉祖上四世列侯,父亲林如海更是前科探花,官至兰台寺大夫,钦点的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荣国府嫡出的千金小姐。贾雨村说她气度不凡,王熙凤说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个才算见了。”所以,薛宝钗在门第根基上无法和林黛玉相提并论。

二是薛宝钗品性不如林黛玉真诚

林黛玉虽爱使小性子,但待人更加真诚耿直。周瑞家的送宫花,她不高兴当场即言。薛宝钗关心她,她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出以前认为她藏奸,相认姐妹后,把心窝子的话都讲给薛宝钗听。收了薛宝钗的燕窝后,贾宝玉说她太托实了。而薛宝钗待人是圆滑世故,王熙凤说她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滴翠亭偷听事件中,薛宝钗捕蝴蝶前往滴翠亭突然听到小红和坠儿的对话,做为一个大家闺秀,她不仅没有绕开,而且更是凑上前倾听,在被发现时“你们是不是把颦儿藏起来了?”一句话就嫁祸给了林黛玉。史湘云第二次进贾府,林黛玉担心贾宝玉和史湘云会因为金麒麟成就才子佳人之事,听到贾宝玉赞许自己的话后,林黛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流着泪独自离去。有比较就有差距。薛宝钗是真正意义上的偷听,故意往林黛玉身上泼脏水的做法令人不齿。林黛玉从小寄居贾府,同贾宝玉情投意合,两小无猜。她偷听贾宝玉和史湘云的谈话,是真情所至,是性情使然。

三是薛宝钗的美不如林黛玉的气质

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美女,但是两人一个是世俗之美,一个是气质之美。

红楼梦第八回贾宝玉到梨香院看望薛宝钗病情时,薛姨妈让她到里屋看宝玉钗。原文如下: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第二十八回,贾宝玉看着薛宝钗的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由此可知,薛宝钗的美是世俗的,是让人产生欲念的美。

林黛玉的美是内涵气质的。贾宝玉看他“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夜访怡红院,晴雯没有辨出她的声音,拒绝开门后,林黛玉自怨自艾,独自流泪。因为她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一哭之下,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脂砚斋在此附诗: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所以,出身地位、性情品性和容貌气质三个方面的差距,让薛宝钗虽与林黛玉同列十二钗之首,却永远也比不过林黛玉。


小涵读书


她输给林黛玉是出身在一个皇商的家族里,沾上了太多的铜臭味,潜移默化地在家族的影响之下,自然而然就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形成了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而林黛玉是仙草绛珠下凡,而林黛玉家已封袭三世,其父如海科弟出身,乃前科探花,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所以林黛玉自小习文。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在薛宝钗的身上却充斥着步步为赢的手段,你看她多会收买人心,看到林黛玉身边好得似姐妹般的史湘云,轻易而举地就给宝钗收买了。

为成立诗社,大咧咧的史湘云夸下海口做东道主,薛宝钗在得知史湘云从小没了父母,故史湘云碰到难筹到银两的难题,薛宝钗就从哥哥薛蟠那里要来螃蟹,就以史湘云的名义宴客,使湘云感激涕零地直呼亲姐姐,贾母称赞宝钗办事得力,得到众人好评不断,而史湘云后来渐渐靠近薛宝钗,而疏远了林黛玉,正所谓其着行得真“聪明”。

当薛宝钗从选妃落选后,心目中的对象就是贾宝玉了,她小小年纪,由于较为世故,所以对贾宝玉不喜读圣贤书通达官场的表现说教口吻似足父亲贾政,令贾宝玉十分不喜,在宝玉心中感觉到她与林黛玉相比就少了很多共鸣了。因为宝玉与黛玉的关系可以好到将《西厢记》与黛玉偷偷分享的。

答题完成,谢谢。





彩霞对联诗词集


如果说袭人是绿茶婊,那宝钗就是心机女。

在曹雪芹笔下,把黛玉比飞燕,宝钗比杨妃,那是体型不同之美。

宝钗体现了她不称于年龄的成熟,算计,功利。

她们女并非缺吃少穿,却甘愿寄人篱下,为什么?无非是向着宝二奶奶宝座而来。

内心火热的少女却偏要用冷香丸镇住青春躁动,压抑可见一斑。

善于收买人心,丫鬟妈子都说宝丫头好,而显得黛玉小性子,孤癖,不过是在众人心中抹杀黛玉形象从而抬高自己。

喜欢嫁祸于人,自己置身事外。在无意中听到小红谈话后,成功的让黛玉背了黑锅。

喜功近利,以元春为偶像。动辄劝宝玉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结果令宝玉反感,日渐失望疏远。

黛玉从不耍心机,搞背后捅刀栽赃那套,她和宝玉心灵相通,是超越肉体的灵魂之爱。

黛玉死后,宝钗如愿成为宝二奶奶。但这也是她费尽心机的失败,宝玉心里爱的是黛玉,两人自始自终无夫妻之实。

其实很早宝钗就输给了黛玉,无论才情,为人 ,黛玉在宝玉心目中地位无可替代,这是封建时代许多妇女的悲剧。


绿树常青428


输在了贾宝玉更爱林黛玉!

薛宝钗长得可人,有智慧,有才华;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外向,是性格乐观,是脾气好,能讨得大家欢心。

而林黛玉,在现在看来便是“作”。她的心思过于敏感。她会敏感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在面对感情时,她会自卑,她会猜忌贾宝玉,会担忧未来。

那么,集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为何会输给林黛玉呢?我认为,是因为贾宝玉更爱林黛玉!



这就像现实生活中谈的恋爱。看对眼了,一切外在的条件就比不上心动的感觉。

我有个闺蜜,1米68的身高,体重90斤。身材那是杠杠的。皮肤更不用说了,白里透红,捏着特像婴幼儿的皮肤,滑滑的。更让我羡慕的是,她的瓜子脸,配上她精致的五官,更是让人看了心生喜欢!

或许你会认为她只是花瓶。其实不然,她硕士毕业,在工作上能力出众;在生活中,也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她会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学习舞蹈,去为自己充电,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我一直认为如此优秀的她,定能顺利遇到她的最爱。

今年,她告诉我,她喜欢一个男生,并且已经鼓足勇气像对方告白。但是,那男生拒绝了她,并告诉她:你很优秀,但是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最后,偶然的机会,我的闺蜜得之,男生牵手了一个论外在也比不上我闺蜜的女孩,但是男生却视这女孩如珍宝,对这女孩呵护有加!

所以,在感情里,不是谁漂亮谁优秀谁就赢!遇到一个真心爱你的人,合适你的人,在这爱情的比赛里,你就赢了,因为你拥有着这份独一无二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