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在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就接手了他的事業,併成功統一日本。但在豐臣秀吉的治下中仍存在許多不安定因素,比如德川家康等大名雖然對秀吉稱臣,但仍在尋找機會自立,所以豐臣秀吉時代的日本雖然已經完成了統一,但隨時都有可能重新陷入大名混戰的局面。

統一也僅僅是表面上的統一。

豐臣秀吉在完成了“統一”後希望以朝鮮為跳板,先佔據朝鮮半島,使日本運兵至大陸無礙,隨即再進攻明王朝。朝鮮國王在受到日本進攻後便向宗主國明朝發起求援。公元1592年,是明王朝萬曆二十年,也是日本文祿元年,萬曆皇帝命宋應昌、李如松二人率領遼東軍開赴朝鮮,正式對日宣戰。通過六年的交戰,最終以日本戰敗而告終,但明王朝也並非輕而易舉地贏下了這場戰爭。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浮世繪:日本武士戰鬥畫面

前言

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境內後,並未削弱各大名的勢力。當然在當時的情況下,豐臣秀吉也無力削弱其他大名的勢力,這樣便形成了中央強、地方也強的局勢。這也意味著地方大名隨時都可以起兵反叛豐臣秀吉的統治,只不過是沒有人願意承擔亂臣賊子的稱號罷了。加上豐臣秀吉在完成統一後對各大名的分封造成了大名們的不滿,諸多大名皆不願聽其號令。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秀吉準備發動對明王朝的戰爭,於是首先從朝鮮下手,意圖打通日本至朝鮮的海上通道,使日本可以在朝鮮建立根據地,方便運兵和對明作戰。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為了迷惑朝鮮國王,於是提出希望借道朝鮮進攻明朝,但卻遭到了朝鮮國王的拒絕。於是豐臣秀吉使養子宇喜多秀家領十五萬日軍進攻朝鮮並總攬前線事務。《史料にょる日本の步み·近世編》中記載了豐臣秀吉至朝鮮國王的書信內容:

“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自明朝建立後,朝鮮就一直受明王朝庇護,所以並不注重國防建設和發展,全國大多數的郡縣竟然根本沒有城防建設。日軍方面,宇喜多秀家作戰十分勇猛,僅用了一個月就將朝鮮國都漢城攻破。朝鮮海軍更是無力抵禦日本海軍的進攻。李舜臣手中的朝鮮海軍經過幾次與日軍交鋒後僅剩十二艘戰船。朝鮮半壁江山淪喪,國王倉皇出逃,嚮明王朝求救。日本原為明王朝藩屬國,如今大肆進攻同為明王朝藩屬國的朝鮮,是無法讓萬曆皇帝所接受的。於是萬曆皇帝應朝鮮國王所請,命遼東軍開赴朝鮮戰場,同時明王朝對日本正式宣戰。明朝軍隊開赴朝鮮後,通過幾年的鏖戰才取得了平壤大捷。此次明朝僅投入了四萬餘人的兵力,加上遠征作戰,後勤補給又成為巨大隱患,故明朝與日本開始議和,雙方暫時休戰,皆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朝鮮國王李昖

明軍部隊開赴朝鮮境內後,許多問題便浮現出來,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明軍的作戰能力。

糧草不濟,補給不穩

從遼東到朝鮮雖然不遠,但需要跨過兩國國境線。此處與明朝境內不同的地方在於未修建糧道,運糧十分不便。雖然可以通過海上運輸但畢竟船隻有限,運糧和補給的數量也受到限制。

《經略復國要編》中也有相關記載:

“矧提督專管兵馬,而臣所經略,不止兵馬,兼督糧餉。朝鮮之難,不難於進兵,而難於運餉。今日軍中之事,調兵固難,而運餉尤難。”

而且即便通過海上能夠運輸到朝鮮境內,也需要通過陸運將糧草運送至明軍大營和先鋒大營。期間路途遙遠,明軍數量有限,也不能對糧道形成有效的保護,容易被日軍切斷補給線,這也是朝鮮境內明軍所面對的最大問題。《經略復國要編》中記載:

“近訪知臨海居民,制有海船,從天津、登、萊販賣雜糧,歷行無失,合無準照,顧巡撫議撥漕糧規則,查將臨德倉糧量撥數萬,由運河經天津直達山海,徑至遼東卸載,以備徵倭大兵支用,庶本色有備。”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萬曆朝鮮戰爭明軍主將宋應昌

從這裡能夠看出,明軍並非是國內糧草不支,而是在朝廷的多番努力下已經籌備了大量糧草屯於遼東地區,只礙於交通不便無法運輸到前線。加上明朝需要將各地糧草徵調至距離較遠的遼東,所以明朝希望先由朝鮮負責供給明軍糧草。但朝鮮已經對地方失控,無法徵調糧草,故主將宋應昌只能一邊整軍備戰,加強大營守備,同時抓緊打通遼東至朝鮮境內明軍大營之間的糧道,在此期間只能夠期待從國內而來的少量糧草補給。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16世紀後期東亞勢力圖

情報有誤,致明軍初敗

根據朝鮮求援時所提供的的情報,稱朝鮮境內平壤地區僅有日軍一千餘人,但當明軍與其交鋒後才發現,日軍有萬餘人。因朝鮮最初提供的情報有誤,致使明朝一開始僅派出了兩千餘人。雙方交戰後明軍便遭遇了大敗。《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中也提到:

“遊擊史儒率少量兵馬前往平壤。由於不熟悉地理,又遭連日淫雨,史儒兵敗陣亡。副總兵祖承訓隨後統兵三千增援,又遭挫敗。”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日本武士

明軍先鋒部隊遭遇大敗後曾問責朝鮮大臣,朝鮮大臣李恆福稱朝鮮軍已經殲滅日軍大部,造成了十萬餘人的殺傷。但根據當時朝鮮的具體情況來看,恐一萬日軍都沒有消滅。且日軍一共才出動了十五萬人,如果真的消滅了十萬日軍,朝鮮也不至於敗得如此慘烈。加上朝鮮已經多年沒有加強國防力量,國內可禦敵的部隊寥寥無幾,與日軍對峙尚且困難,更別提殲滅一詞了。此時朝鮮國王和朝鮮官員已經不知朝鮮境內的具體狀況,地方已經完全失控,地方官員也不知所蹤,和國王的聯繫早已中斷。明軍基本上無法獲知日軍實時的具體位置和具體行動。在沒有任何情報的情況下作戰,將使明軍從一開始就處於被動的地位。

不僅如此,明軍此行攜帶了大量的火器參戰。但因倉促出戰,所以所攜帶的火器並非全部都是最先進的,火力本就有限,加上入朝後與日軍交手時卻遭遇連日暴雨,火器皆受潮不能夠使用,所以只能夠與敵近身搏鬥。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明朝火器佛朗機

重整軍備,取平壤大捷

明軍在剛登入朝鮮境內後便因情報有誤慘遭失敗,前鋒部隊被打的潰不成軍,幾名主將也犧牲在戰場之上。於是明軍退守位處朝鮮境內的明軍大營,等待朝中的援軍抵達後再與日軍開戰,同時加緊派出斥候探查日軍兵力、部署和動向。

次年一月,來自明朝境內的一萬遼東鐵騎、宣府大同等地的八千精騎、保定、江浙等地的步兵皆已抵達明軍大營,糧草也隨大軍陸續抵達。此時位於朝鮮境內的明軍數量已經達到了四萬餘人,且全部都是各地的精銳之師。根據《宣祖實錄》記載:

“天兵共計48005人。”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萬曆朝鮮戰爭中的遼東鐵騎

這裡的“天兵”,便是指的明軍。隨後明軍開赴平壤城下,與日軍第一軍團開始了平壤城爭奪戰。在李如松的指揮下,明軍將平壤城圍的水洩不通。城內雖有一萬八千餘日軍,但缺乏遠程攻擊武器,且明軍攻城器械十分精良且盡數到位,所以平壤城很快便被攻陷。城內日軍守軍本就沒有與平壤城共存亡之志,所以平壤城破之時,城內日軍盡數潰逃。李如松趁勝而進,將開城從日軍手中奪回。平壤大捷以明軍陣亡不足八百人,日軍陣亡一萬人而告終。

平壤之戰雖然以明軍完勝而告終,但糧草問題仍然擺在明軍面前。雖然隨著各地大軍的陸續抵達,糧草和補給也接踵而至。但糧道不暢的問題仍然存在,且明軍需要深入朝鮮腹地與日軍繼續作戰,補給線將會被拉的更長。而補給線一旦被拉長,就存在被日軍切斷的可能。一旦補給線被切斷,日軍再對孤軍深入的明軍全力包圍,很有可能會面臨著全軍覆沒的風險。李如松隨即決定速戰速決追擊日軍,在經歷碧蹄館之戰等戰役後,日軍各部皆遭受重創,向南潰逃,轉攻為守。明軍精銳也折損大部,起因在於李如松指揮出現失誤,誤入日軍包圍圈。

《亂中雜錄》記載了當時的戰況:

“大軍直從坦途,鑼響三成,喊聲四合,連放大炮,万旗齊顫,鐵馬雲騰,槍劍奮飛,馳突亂砍,賊屍遍野。”

1592年爆發的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為何明王朝打的十分艱難?

李如松

海上方面,由朝鮮將領李舜臣所組建的龜甲船隊在日軍轉向防守態勢後發動進攻,在玉浦海戰、閒山島海戰兩場大型海戰中大獲全勝。雖然此後朝鮮海軍再無大捷,但卻能夠與日本海軍成對峙之勢,不再如日軍剛剛進犯朝鮮時那般潰不成軍。在明朝聯軍和日軍交戰的一年後,雙方皆有和談之意圖,故於公元1593年也就是萬曆二十一年在名古屋進行和談,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宣告結束。

結語

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以明朝雙方的共同勝利而告終。在明王朝和朝鮮海軍的共同努力下,給予了日本遠征軍以重創。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人口也較為稀少。若把日軍的傷亡數量放在明軍身上則不痛不癢,畢竟境內還有大量的精銳將士可以源源不斷地派往戰場。但日本不同,日本遠征軍本就是各地大名手中部隊抽調而來,數量本就有限。而且過大的傷亡會致使各地大名的部隊數量遭到減少,如此便會引起大名們的不滿。在豐臣秀吉再度向各大名索兵時,大名們將更不願意提供軍隊。這也意味著日軍的後備隊和援軍數量將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日本方面也不得不選擇與明朝雙方和談。

雖然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但豐臣秀吉心中的野心仍在,想要攻佔明朝本土並將北京作為天皇都城的信念也沒有改變。雖然表面上他願意與朝鮮罷兵言和並接受明王朝的敕封,但實際卻是在謀劃下一次的進攻。公元1597年,賊心不死的豐臣秀吉再一次發動了侵朝戰爭,即第二次萬曆朝鮮戰爭。


參考文獻:


1.《史料にょる日本の步み·近世編》

2.《經略復國要編》

3.《經略復國要編》

4.《萬曆年間的朝鮮戰爭》

5.《宣祖實錄》

6.《亂中雜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