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的週期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酒行業是處於消費領域,而消費品是沒有周期性的,但事實上,從整個白酒行業數據來看,白酒業是一個週期性行業。

當然,它表現的是一個弱週期性,而不是強週期性,但由於這個行業很大,所以,這種週期性變化對企業運營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白酒行業的週期性,白酒行業最特殊的地方在於:產品保質期長,甚至出現保存時間越長,口感就越好,價值也就越大。想想70年代的茅臺和82年的拉菲就明白。

正因為這個特徵,給白酒行業帶來了一定的金融屬性,而這個金融屬性為白酒行業帶來了週期屬性。

這個週期屬性,具體表現在企業的運營方面就是:產能週期。簡單來說,行業景氣度高時,下游的需求有兩方面驅動:消費提升+收藏庫存

在這兩項驅動力下,導致市場需求大增,反饋到酒廠後,酒廠開始擴大產能,但由於擴產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因此會造成供給緊張,而供需失調,白酒得以不斷提價。


如果,行業景氣度下滑,而下游消費需求意願不會劇烈波動,但收藏庫存的需求會大量下降,導致供給超過需求,大部分的酒廠為了消化前期產能,被迫降價。


但是,強勢品牌和現金流充裕的企業,就會逆勢漲價,用於維護高端的品象,期望達到漲價去庫存的目的。


我們選取: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這五家為代表的白酒行業歷史整體盈利能力及週期性變化。


加權淨資產收益率ROE數據圖:

白酒行業的週期性


由於加權ROE會因為剛上市資本增多,以及不同公司的槓桿率不同而造成變化較大,因此,我們還可以選擇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這個指標來看整體行業變化情況。如圖:

白酒行業的週期性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知道,2003年-2008年,由於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宏觀經濟景氣的背景下,白酒行業也蓬勃發展,盈利能力得到大力提升,歷時5年。


2008年-2011年,受制於全球金融危機,宏觀經濟不景氣,白酒行業經歷了3年的盈利下降期。


2011-2013年,受益於中國宏觀經濟刺激計劃,各地推出各種投資項目,商務活動消費拉動白酒行業升溫。


2013-2015年受到國家“限制三公消費”擠壓了白酒的消費熱情,特別是高端白酒的消費市場遭受重大打擊,白酒行業的盈利能力出現整體下跌,期間眾多白酒股股價出現腰斬。


2015年—2019年,歷時4年,白酒行業復甦,消費升級,消費渠道進一步下沉,業績和估值開始回升,白酒行業指數上漲。


那麼,問題來了:白酒行業的週期開始逆轉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思考一下,白酒行業週期上行和下行的指標有哪些?


回到真實的商業場景中,當市場一片繁榮時,下游經銷商拿貨熱情高漲,經銷商紛紛願意提前把貨款打給酒廠,期望優先拿到貨源,反映到酒廠的財報中就是:預收賬款的增加。


反之,當市場開始下行,酒廠財報中的預收賬款就會減少。


當然,財報會比市場的實際情況反應的更慢,具有滯後性。這就要求我們儘量的對比 預收賬款的增速大小,而不是絕對值的大小。


數據如圖:

白酒行業的週期性


這張圖看不出趨勢,我們用同比增速的概念分別來看:貴州茅臺(2018年Q3—2019年Q3)預收賬款的增速為:0.79%,五糧液的增速為:140.3%,洋河股份的增速為:-28.6%,山西汾酒的增速為:133.9%,瀘州老窖的增速為:12.7%。


從這些數據來看,五糧液和山西汾酒的勢頭最猛,怪不得2019年股價都有150%以上的增幅,而洋河股份最慘,去年在白酒行業股價漲幅中墊底了。


從最近這幾個季度的數據來看,整個白酒行業的上行週期還沒有開始逆轉,當然,後期,我們還是要實時跟進年報公佈的數據,畢竟年報數據經過了審計,可信度更高一些。


好了,這裡是:元沙優投,以上就是我們對白酒行業週期性的一些看法,你是如何看待的這輪的週期,歡迎將你的想法告訴我們,讓我們一起學會金融理財投資,給生活多一種選擇!


(作者:水晶球財經博主——元沙優投)


白酒行業的週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