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映月湖桂城给2020年带来开门大礼

■评论

赵进

2020年首周,桂城为南海带来一件新年开门大礼。

1月7日,在广佛中央最靠近广州荔湾的平洲,桂城启动了映月新城的开发,并对外正式发布映月湖片区规划。这片面积占桂城1/4、被称为“老平洲”的地方,将打造为创新城区的“新都心”和知产转化的“加速器”,与千灯湖和三龙湾南海片区共建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

千灯湖、文翰湖、怡海湖、映月湖。至此,桂城“一城四湖”局面形成,南海中心城区最后一块“环湖拼图”,也终将补上。

把映月湖片区称为南海中心城区最后一块“环湖拼图”,绝不为过,因为它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佛极点内,南海桂城就是一个战略要地。桂城不仅是广佛同城的急先锋,而且坐拥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这一重大平台,被写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西到东连接佛山与广州的通道上,桂城形成了一条从千灯湖到三山(即三龙湾南海片区)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的“黄金廊道”,并打通了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等多个重点平台的联系。

但在这条廊道上,平洲却是一个“灯下黑”的特殊地方。以佛山一环为界,从繁华的千灯湖片区一进入平洲,城市面貌的落差便扑面而来。本地有干部曾苦笑:“晚上开车从海八路上广州环城高速,先经过灯火通明的千灯湖,然后会看到一片很黑的地方,那就是平洲了”。

这样的落差,在千灯湖到三山的廊道上,形成了一个资源要素流通的“减速带”:一边是创新资源挤破头涌向千灯湖,但几无土地可用,另一边则是平洲望眼欲穿,却少有高端创新资源落地于此。

两地近在咫尺,吸引力却千差万别,这成为近年来南海中心城区里的一个怪象。

也正因如此,一个完整的桂城,一个畅通的“黄金廊道”,都必然呼唤一个焕然一新的平洲,呼唤一个独具吸引力的映月湖片区。

在佛山32个镇街里,桂城是公认的“造湖高手”。

1999年,桂城就“无中生有”开始建设千灯湖一期工程,并最终在千灯湖畔形成了广东金融高新区,成就了广佛都市圈里的“千灯湖传奇”。2014年,桂城又在三山启动文翰湖建设,并在文翰湖畔着力推动形成环湖科创产业圈。

正是因为千灯湖的典型示范效应,南海乃至佛山一度兴起“造湖热”,这也有力推动了城市环境的更新升级。

“造湖”的地点,往往是区域发展的“绩优股”或“潜力股”。映月湖也不例外。

摊开地图就可以看到,映月湖片区是广佛交界处的一块“宝地”,它和千灯湖及三龙湾南海片区一样,都与广州“触手可及”:千灯湖片区跨过海八路就接入广州荔湾龙溪大道;三龙湾南海片区跨过海怡大桥就到广州番禺,直达华南最大高铁枢纽的广州南站;而映月湖片区则是跨过花地河,就接入广州荔湾的花地大道。

从映月湖片区出发,经花地大道进入广州中心城区,仅10余公里。从中心到中心,不过半小时车程。地铁接通后,通达效率只会更高。

同样位于南海中心城区,同样与广州“无缝对接”,映月湖片区毫无疑问将一日千里。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极点中,任何一个城市都不缺乏“地利”优势。映月湖片区要真正成为黑马,光有区位优势肯定不够。

在当天的规划发布活动上,桂城传递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映月新城建设将把人的诉求放在第一位,打造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之城。换言之,这里要把人的体验作为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准。

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干起来难,但桂城干得很可能比说得更漂亮。

在整个映月湖片区最核心的映月湖公园,包括休闲廊道、休憩座椅等在内的一些人性化细节正在不断完善中。走进这里,和千灯湖公园有着不一样的感受:相较于千灯湖的大气,映月湖的岭南水韵更为典型,亲水体验感也更强,如同一个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态水公园。

桂城的想法很明确:要把这里打造成亲水体验最佳、人居品质最高的地方。

在当日公布的规划中,慢行系统、文化中心、一环景观提升、滨河景观带、沙尾立交周边建筑外立面美化等项目,以及平洲二中扩建、映月五小扩建和新平洲中心小学等教育配套工程,同样成为重中之重。

这些“造环境 优配套”的项目,无不指向一个目标:要让老平洲焕发新生机,重新成为人们追逐的热土。

重启平洲片区的开发,是对未来的谋划,更是对历史的负责。

翻阅史料可知,平洲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平洲境域活动,唐朝就形成了乡村和圩市,民国时期这里被称为“平洲乡”。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有承担联系港澳、通达世界功能的南海港,南海港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豪华双体快速客轮“南桂号”和“南兴号”……

在撤市设区之前,平洲是当时南海市的重要行政区域,也是制造业重镇,这里曾集聚了大量的制鞋、家电、五金、印刷包装等传统制造企业,是同级地区发展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南海、顺德等地撤市设区并形成大佛山格局后,平洲逐步被并入桂城街道,加上千灯湖崛起、南海发展重心转移,平洲逐渐进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发展低潮期。

强烈的反差开始出现:当众多高端项目抢滩千灯湖或三山时,平洲在失落中沉寂;桂城“千米商贸长廊”早已成型,大型商圈鳞次栉比,平洲还一度期盼大型商城落地……

在平洲,“失去的十年”并非政府所愿,但实为群众所痛。要改变这一局面,考验桂城的魄力,也亟待发展的契机。

如今,发展的契机来了!

去年8月,省委批复同意南海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让南海找到了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抓手。而在南海着力打造的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中,桂城映月湖片区赫然在列。有着27万常住人口和大片村级工业园的老平洲,这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

桂城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此前村级工业园改造等系列措施,仅在映月湖片区的核心区,近期就能释放约650亩可供开发土地,远期还可释放超600亩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潜力,有望被充分释放。

有着历史荣光的平洲不会被遗忘,激活发展潜能的平洲更值得期待。

这是一个积蓄了长达10年的大招。期待它的不同凡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