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微信总裁张小龙又一次上了热搜,年年这个时候的微信公开课都会上热搜,今年带来的微信改版内容是什么呢?

张小龙表示:目前有100万用户的微信朋友数接近5000人,所以开放了5000好友的限制。经过测试,当你添加5001位朋友后,新添加的朋友只能“仅聊天”。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不能把该朋友的权限改成“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也就是说你可以看新朋友的朋友圈,微信运动等信息,而对方没有权限查看你的朋友圈。

张小龙道歉了,但微信从来没错过,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个版本的亮点。

张小龙认为微信当年有两个失误:一个是公众平台在很长时间只有PC、web版本,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另一个是“不小心”把公众平台做成了文章为主要内容的载体,图片和视频形式,使得微信在短内容方面有缺失。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微信这是要向微博转变、向抖音看齐?不过看的出来,微信也要在短内容领域分一杯羹了。

作为微信事业部的总裁,一手缔造了微信帝国,他曾霸气放话:“微信的对手只有自己。”然而,即使是用户量超过10亿的巨无霸,作为一款社交产品,依旧是要进化的,张小龙今年提出了7个关于微信进化的思考:隐私的出让;信息获取的被动;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信息传播的快速;信息选择的困难;信息的多样性;搜索的困难。

一、隐私的出让

张小龙认为,随着科技发展,人在获取便利的同时在被动出让自己的隐私,比如精准广告,平台有大量数据,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是一个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突然想起李彦宏说过:“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多数中国企业不只这么想,就是这么干的,仅2019年APP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风险事件频频登上头条,多达千款,其中不乏知名APP,比如爱奇艺、知乎、百度、36氪……

作为平台方,不去想着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只想着通过大数据来牟利,是否已经违背了企业的初心和初衷?数据隐私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二、信息获取的被动

“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懒了”,这是张小龙几年前说过的一句话。

互联网有巨量信息,很多人其实并不愿意主动获取信息,而是更喜欢被动,甚至包括微信也是基于一个分发的机制,分发决定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你、我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我们就是被分发的,就像楚门的世界,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唯一可能有些不同的是,楚门意识到活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想出来,而你我完全沉浸其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不想出来、出不来。

三、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

“附近的人”上线的时候,张小龙还在担心人与人的界限会被破坏,事实证明,“附近的人”上线只是让世界多了一抹绿色而已,社会关系的扩大无非也只是多了一些“三角关系”。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而今有100万人拥有近5000的好友,所以扩大好友限制也成了张小龙诚惶诚恐的一点,张小龙还用学术上的邓巴数(一个人最多有150个好友)来解释, 认为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好友的维系能力增大了很多倍。

其实张小龙完全不用有此顾虑,QQ就是最好的例子,按照邓巴数来讲,QQ上早就有几百上千的好友,而今不过是到了微信上而已。

很好奇有5000个好友的人会是什么人?我在想,多数可能都是微商吧,开放5000人的限制并不会给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造成什么人际关系的复杂。正相反,邓巴数依然有效,150人代表的是普适意义上的朋友,多数人都是在无效社交。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我曾在学生时代加了一个出版社副总编的老师微信,那个老师微信曾晒出数据5000人,因为不是一个圈子的人,除了刚加上的时候有过联系,多年来他静静地躺在我的联系人里,我早已不知道他的联系人中是否还有我的名字。

四、信息传播的快速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当下最真实 的写照,一件事一个瞬间就可能在多个群里成几何级数传播,作为信息传播平台,难以通过技术手段判定内容质量。

五、信息选择困难症

张小龙表示“看一看”这个功能其实是通过好友之间相互推荐来扩大选择范围,毕竟面对海量信息我们看到的总是局部。

你认为“看一看”是好是坏?有没有侵犯你的隐私?想给文章点赞没有了,想点“看一看”还要想一想朋友会怎么看你。不知道张小龙当初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六、信息的多样性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人人自媒体时代,头部大号包揽了大部分的浏览量,小白的生存空间已经太难太难。

张小龙说想把微信公众号变成照片、视频的综合短内容平台,而不是单纯的长文章,那么可以预测,微信的下一波小红利时代将到来。

七、搜索的困难

你知道微信为什么要做小程序吗?就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APP就像一个个孤岛,信息难以打通,海量的小程序就是为了支撑起各种长尾搜索需求。

张小龙18、19年说了什么?

看完张小龙今年的演讲,对比前两年,今年的张小龙更偏向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而不是微信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这是一种进步。

多数人都是短视的,只关注当下,你可曾记得张小龙前两年说了什么?他的目标有哪些实现了,又有哪些搁浅了呢?

2018年的时候“跳一跳”突然风靡,DAU达到了1.7亿,,张小龙说他打到了6000分,获得了“立地成佛”的称号。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那个时候他觉得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他想把微信做成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他说微信必须坚持尊重用户和个人,不会只从利益的角度出发。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他还认为在尊重用户层面,微信是做的最好的产品,因为微信从来不发系统推送、不做任何诱导行为、不让第三方做诱导行为、不特意去用情怀去感动你……

但尊重不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吗?结果2018年全年每天有5亿人吐槽微信做的不好,每天有1亿人想教张小龙做产品。张小龙依旧认为微信在坚持好的产品原则,改版不能由用户决定,到现在吐槽点越来越多,微信也从来没有改过。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那个时候他说微信是“用完即走”的工具,本质是想帮助用户提高效率,但结果呢?传个文件有100M的限制,聊天找不到群组,小程序或许真正体现了用完即走的概念,但在社交的本质——聊天,微信真的很差劲。

他还想把微信做成“去中心化”的平台,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用户,微信是几个少数头部APP里使用最多的人,微信提供非常多的服务。所以用户的选择权力,就是在社交平台无法发送淘宝、抖音的链接,就是微信所谓的“去中心化”。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那个时候他还说做一个专门的公众号APP,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投稿,对作者进行赞赏。现在专门的公众号有人用过?作者赞赏可以开通,但我们打赏的是真正的作者吗?小编也是一个兼职作者,给公众号供稿,但没有署名权,打赏也只是给了公众号而已。

那个时候他提出的小程序发展、小游戏发展,到现在都已经如火如荼,但微信绝没有在“聊天”上有一丁点的进步。

2019年,张小龙做了微信史上最长的演讲,四个小时,可能是因为2018年8月,微信日登录超过10亿,所以他的感触有些多,讲了微信的发展史、举了各种例子、再次说不卖情怀……

例子多了,观点少了,也没有立下什么目标,可能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微信的字典里没有‘克制’一词,改版不能由用户决定吧”。


微信不再限制5000好友,张小龙说“短内容”将是微信下一波红利?

微信确实是一款伟大的产品,但伟大在推出公众号、小程序上,绝不在它的聊天功能上,你吐槽的那些点在QQ上都可以实现,你若问我为什么使用微信,我会告诉你:“工作所迫,迫不得已。“我若问你,我希望你的答案不是”第一印象,从没用过功能更加完善的QQ”。

2020年张小龙的哲学思考能帮助微信变成一款更伟大的产品吗?没人不知道,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