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該提供“合適的”還是“極致的”回報?

當股票型基金能夠提供中長期穩健的收益回報,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答案是,距離熱賣、出現爆款可能已經不遠了。

去年是公募基金的銷售大年,然而,基金銷售向頭部集中的現象愈發明顯。擅長打造爆款的基金公司大肆吸金,而多數小型基金公司在這場發行盛宴中,只能無奈旁觀。

是什麼造成了基金髮行的兩極分化?那些熱賣的基金是靠什麼取勝的?

仔細研究那些熱賣的基金的特點,筆者發現,多數基金都是以長期業績穩健增長、淨值波動較小等特徵捕獲了投資者的“芳心”。

從追求極致的超額回報,到關注長期業績的穩健增長,基民的投資偏好正在悄然發生改變。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銀行渠道“審美”觀的變化。時至今日,銀行仍是基民購買基金的最大渠道。銀行對於銷售基金的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主要考察基民獲得正收益的比例,而非收益的高低。換句話說,對於銀行來說,讓基民不虧錢遠比賺得多更重要。

這就帶來幾點影響:一是公募基金能夠做到“可解釋、可預測、可複製”的收益,比個別年度的排名躥升要有意義得多。二是一隻淨值穩步上漲的基金,要比淨值大起大落的基金更容易讓投資者“上車”,也更能達到各方共贏的效果。

舉例而言,首發吸金700多億元的睿遠基金,旗下公募產品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在20%左右。這樣的業績和去年收益率動輒70%以上的股票型基金相比,實在不算搶眼。但對於銀行渠道以及持有人來說,這樣的收益率可能是“恰到好處”。

反面的例子也有不少。坊間傳聞,滬上某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業績去年增長90%左右,卻一直未能進入某股份制銀行的白名單。原因也是其管理的產品過往淨值波動大、歷史回撤較大,無法給持有人創造穩定的持續回報。

由此可以看出,基金熱銷與否在於有沒有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市場上一批擅長製造爆款的基金公司如睿遠、興全、東方資管等,無不是深度綁定銀行渠道,找到合適的投資者,打造出符合渠道以及持有人特點的產品收益。

2020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大量散戶資金通過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成為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是該打造收益“合適”的基金,還是收益“極致”的基金,是值得基金公司思考的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