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奇葩說》第六季22期:人員稀少,最不被看好的薛兆豐戰隊戰勝了實力強大,人員充足的羅振宇戰隊,十足的逆襲。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雖然很多網友對這個結果不服氣,但是《奇葩說》只是一個綜藝節目,不是單純的辯論節目,最終獲勝不是看誰的辯論能力更強,而是看誰說服觀眾的能力更強。

在我看來,本次薛兆豐戰隊獲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 利用話題和爭議,引發人們情感靠攏

從選隊員開始,薛教授就處於不利地位,老奇葩抱團,不願意來薛教授戰隊,薛教授戰隊一直都是新奇葩扛大樑。

後來備受期待的楊奇函、許吉如爆冷出局,薛教授戰隊就備受爭議,不被所有人看好,包括自己的隊員。

所以在這次辯論現場,薛教授戰隊的三位辯手就一直在強調“這可能是我在《奇葩說》的最後一次辯論啦,所以我就放開說......” 這無形中會烘托別離的氣氛,使得現場觀眾對他們產生同情與不捨之情。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人類有很強的共情能力,同情和幫助弱者是人的天性。薛教授戰隊三位辯手不停宣稱,這是自己打的最後一場比賽了,基於共情心理,觀眾會覺得他們是弱者,在情感上會更加向他們靠攏。


  • 發言策略建立起反攻優勢

本次薛兆豐戰隊採取後發先結的方式。在最終決賽階段,因為不在以跑票數來評價勝負了,所以最後結辯的優勢其實低了很多。

而同辯位後發言的優勢要明顯得多,因為可以針對對方的邏輯點進行辯駁,加深整體印象分。

當然,薛教授戰隊一辯程璐並沒有針對羅胖戰隊一辯顏如晶的觀點進行辯駁,選擇避而不談,這恰恰是他聰明的地方,如晶的觀點太理性了,辯駁起來實在不好辯,而且他知道一辯上故事,講段子遠比冷靜說理更重要,所以他繼續講故事,說段子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事實證明,如晶的一辯確實不太合適。關於“OK”“不OK”的闡述讓現場的觀眾懵圈,沒有形成深刻的記憶點。

  • 辯題和表達上更討巧

本期辯題是“對事不對人真的OK嗎”,人是感性的動物,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長篇大論的大道理,這個辯題的正方即羅振宇戰隊,觀點是對事不對人,反方是薛兆豐戰隊對人不對事,如果反方以各種感情,故事來論證會非常佔優勢。

而事實上,反方也是這樣做的,二辯冉高鳴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感情對人的重要性,說到薛教授對自己態度的轉變導致自己內心深受鼓舞,讓觀眾有代入感。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大家在職場中都希望自己能受到上司的以情相待,鼓勵安慰,冉高鳴的論述說出他們的心聲,收穫好感。

同時,三辯陳凌嶽表達對於已離開隊友的懷念讓現場的觀眾動了惻隱之心,不忍心現存隊友的離開,冉高鳴的“梨花帶雨”更加推波助瀾,煽動觀眾的情緒。


  • 楊奇函訴諸利益的最後一擊,直戳痛點

楊奇函作為本屆《奇葩說》唯一復活的奇葩,承載著觀眾的希望,觀眾對他好感度頗深。

在最後自由發表意見時,他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PPT,用數據的形式表現人際關係在職場考核中的重要性,直接戳中職場人士的要害,不搞好人際關係影響工資和升遷,說得太在理了,楊奇涵在這點上獲得觀眾的好感。

正方也訴諸觀眾利益。比如黃執中說,對事不對人才是最大的溫柔,說明對事不對人可以減少給別人貼標籤的行為,但是這個觀點在後面一輪輪辯駁中被沖淡了,觀眾對它的印象不如對楊奇函的論述深刻。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這場比賽的結果實在很出乎意外,不過就像馬東所說“在《奇葩說》的舞臺,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甚至在這個世界上,不確定的事情佔大多數,我們處在不確定性之中。

當然這是我對於比賽結果的解析,相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其他人應該也有不同的解析。

從這場辯論賽中,我有幾點體會:

  • 靈活運用故事思維,幫助我們獲得對方的認可

所謂故事思維其實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法,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觀點或主張表達給對方,讓對方接受。

一個好的故事總是充滿溫情,總是能打動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不管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這種技能都非常重要。在《奇葩說》的舞臺上,會講故事的人往往觀眾緣都非常不錯,觀眾也非常願意聽他們的觀點。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不管是冉高鳴還是傅首爾,肖驍,陳銘....這些觀眾緣極好的辯手會把自己的觀點包裹在一個個故事中傳遞給觀眾。

在講故事時,講自己的真實經歷更能打動別人。

《溝通的藝術》提到:親身經歷是吸引人們注意力最穩當、可靠的方法,千萬不能忽視。因為人是感性的動物,很多決策都受直覺所控制。

  • 辯論要說服的對象不是對方,而是觀眾和裁判

運用辯論技巧,讓裁判和觀眾站在自己這邊,對手服不服氣,已經不重要,因為掌握勝負大權的觀眾,已經判你勝出。

所以在辯論中明白掌握最高控制權的人喜好很重要,人的大腦裡不光有邏輯的一面,也有情感的一面,他們是不可能絕對理智的。

辯論不光是觀點的對抗,更是一場表演,需要採用各種表演的技巧,比如煽情的話語,誇張的動作,適合的道具,音樂等來達到情感烘托的目的。

不只在《奇葩說》的辯論場上,在法庭辯論中,律師如果在法庭上進行情感烘托,也可以幫助自己獲得法官和陪審員的一定支持。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 即使無法掌握有利資源,也要全力以赴,最大化體現個人價值

在這場比賽開始,薛兆豐戰隊不被大家看好,連自己隊員都認為必輸無疑了,但是他們仍然拼盡全力去打,收穫屬於自己的奇蹟。

在辯論中,輸贏的最終目標不是讓自己的觀點變得正確無誤,因為它是不可能完全正確的。

辯手的目標是在證明論點的過程中,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體現。

換句話說,即使從表面上看,你和對方實力懸殊,但是在表達自己這方觀點時盡力準備,最大限度證明自己的能力,也還是有贏的可能,即使輸,也輸得漂亮。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奇葩說》的舞臺,乃至人生舞臺都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常態,無法避免,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生活,過好每一天!

《奇葩說》薛兆豐戰隊逆襲的四個思考:故事思維起到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