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大山深处护电人 翻山越岭守“光明”

  他翻山越岭,用脚丈量,用心守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浮山岭的光明不灭。他就是马亚金,电白供电局霞洞供电所营配综合班技术员。29个春秋以来,马亚金早与浮山岭结下不解之缘,这让他懂得,越是贫困的地方越是需要脱贫致富的创业者,越是贫穷的百姓,越是渴望为民服务的好公仆,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浮山岭上游人间,此山与我结下缘”这是马亚金对自己多年工作写照的总结。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马亚金在接受采访


1

结缘浮山岭

  浮山岭位于电白霞洞镇与高州根子镇交界处,主峰海拔高度达966米,是茂名市郊相对高度最高、最陡的山。山上地广人稀,三十多千米电线在空中纵横交错,伴随着山势跌宕起伏,户与户之间相隔几公里,山路陡峭,交通十分不便。


  想起初次上浮山岭,马亚金依旧记忆深刻。那是1992年3月的一天,刚入职不足两年的马亚金参与供电所里的值班任务,当时正逢“回南天”,绵绵细雨过后,窗外的浮山岭仿佛穿上一层云雾缭绕的薄衣。突然,值班室电话铃声响起,“长格线发生跳闸,山上山下全部停电。”值班班长放下电话,通知需要马上准备上山巡线排查故障。见其他班员都被安排外出抢修,不足20岁的马亚金就主动提出协同班长一起上山。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横跨整个浮山岭的10千伏长格线经改造后才投入运营不久,是浮山岭南面山上上下所有自然村的“生命线”。由于当时技术落后,一旦发生跳闸,霞洞供电所的工作人员需要几乎需要将整条线路进行排查,虽然山上只有二十多基杆塔,但是山路险峻,怪石磷峋,加上雨雾天气,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半天才能到达山顶。


  刚下过雨的山路并不好走,马亚金披着雨衣背着工具袋跟在班长身后,顾不上没过脚跟的黄泥路,一段一段线路进行细致排查。遇到一段光滑的山石小径,他们就手脚并用爬上去,穿过灌木丛时,手背和脸上都会起了红疙瘩,奇痒难耐。直到太阳下山,他们才在岭顶找到了故障点。等到把故障消除恢复通电时,已是深夜。马亚金回想时说,他仍旧记得回去的路上看着浮山岭上灯火阑珊的情景,身上有4种味道:汗水味、泥浆味、花草味以及手上的金具器材味,就是这种混合的特殊味道,带给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从那以后,马亚金与浮山岭冥冥中就有了一段缘分。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2

服务无电村

  在浮山岭深处的灯芯塘旧村是一个无电自然村,十几户人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马亚金和同事们平时巡线途中都会经过这里。淳朴的村民虽然没用上电,但每次都会热情招呼他们进来歇息,还留下他们吃饭。虽然村民嘴上从来不提,但看到孩子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马亚金默默的记下了他们内心的共同愿望,积极向上级反映灯芯塘旧村的情况,帮村民争取早日通电。


  2008年,茂名供电局计划在全茂名地区开展消灭无电村的行动,目标通过新建及改造手段让电网延伸到茂名边远山区的各个角落,灯芯塘旧村是优先整治的目标。马亚金第一时间将喜讯带上山上,村民高兴地围着他,让他将来教他们使用电器。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然而工程的实施充满艰辛和挑战,山路崎岖,羊肠小道边就是悬崖峭壁,稍有打滑整辆车就会翻下悬崖,马亚金和同事们不敢坐车,跟在运拉变压器等材料的拖车一步一步走上山。即便如此仍有一段是车辆无法到达的路程,马亚金和同事们就用两排担子挑、用双轮车推,硬是将1吨多重的水泥电杆一根一根地运到目的地。


  当马亚金和同事们到达灯芯塘旧村时,发现全村人都在村口等着。原来村民们自从得知将要通电进村,日夜都在期盼,于是施工这天大家都放下手中的农活着等他们上来,想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马亚金他们没有辜负灯芯塘旧村全体村民的期望和信任,在工程结束后第二天,他与供电所另外几位同事自掏腰包买电灯泡、插座等用电设备,再次上山进村,为村里多名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进行布线并安装,灯芯塘旧村从此告别了不通电的历史,由灯火阑珊变成灯火通明。


  自从2008年3月浮山岭灯芯塘旧村通上电后,马亚金密切关心着山上村民的生活用电情况,承担起村中孤寡老人的用电责任。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路途遥远,没有人愿意上门维修电器,马亚金就去自学各种电器的修理技能。灯芯塘旧村的村民手机里都存着马亚金的电话,他们知道只要一打电话,马亚金就会随传随到。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3

坚持守初心

  2008年7月初旬,马亚金主动向所里提出申请,让其负责浮山岭上的抄表任务,至此以后,他开启了每月的固定登山之路。


  从霞洞上浮山岭的路都是还未开发的黄泥小径,沿着悬崖峭壁崎岖延伸到山顶,最陡的坡达到45度倾斜,普通的汽车根本无法开上山。就这样,马亚金每个月先开40分钟车从供电所到达山脚,然后背着工具徒步两个半小时上山,肚子饿了就找块石头坐下,一瓶水一个面包就是午餐。尽管如此,马亚金风雨无阻,按时完成任务,那些年来,他骑坏了三辆自行车、一辆摩托车,即使靠腿走,每年都要磨坏两双鞋子。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马亚金说,每月登山抄表虽艰辛但暖心,灯芯塘旧村淳朴的村民从不拖欠电费,尤其是有几位老村民,每当马亚金探访他们时,他们都会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10元钱,让马亚金代缴,但马亚金从来都不收,默默帮助孤寡老人申请低保电费减免,不符合要求的就自己悄悄掏钱代缴。


  2009年6月中旬,一位村民正在家里接驳电线,抄完电表的马亚金刚好经过,一眼发现其接线存在隐患,马上阻止他继续操作,纠正其错误,幸好尚未接通电流,否则便是一宗电力人身事故。结合之前走访得知,村民们的用电安全意识比较薄弱,马亚金决定在每月登山抄表之余,负责帮大家解决家里用电设备问题,并且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给村里的年青人,让大家懂电,畏电,安全用电,大大改善村里的用电情况。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2018年初,经过广东电网公司智能电表轮换的政策支持下,浮山岭上的灯芯塘旧村实现了集中抄表,马亚金也从抄表员转岗为班组技术员,再也不需要每月挨家挨户上门抄表。可早已将岭上村民视为家人的马亚金,除了工作安排,依旧隔三岔五步行上山去看望他们,为他们检查用电设备,普及用电知识。


  一登山,十年如一日,电话村中存,随叫即随到,是马亚金多年来的生活习惯。浮山岭上的村民们总能见到一位身穿蓝色工衣的电工,穿梭在田间、小径,为电线清除缺陷,为他们驱走黑暗,带去光明。


  如今,为了生活村民都陆续搬走,灯芯塘旧村只剩下五户人家,可马亚金说,只要还剩下一个人,他都会记挂着他们,常上去看看,这是他对灯芯塘旧村不变的初心和承诺。


「电白好人候选人」马亚金:大山深处护电人,翻山越岭守“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