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佟國維真的糊塗嗎?

Rway


       佟國維(1643年——1719年),馬察(今吉林省集安縣)人,隸屬於滿洲的鑲黃旗。他是康熙時期的重臣,太子太保佟圖賴的次子,孝康章皇后幼弟,康熙皇帝的舅舅,孝懿仁皇后的父親。     

     清朝的皇族,內部關係錯綜複雜,充滿了貴族之間相互聯姻的因素。佟家在清前期,勢力的確很大,甚至可以影響到江山的傳承,被稱為“佟半朝”。

     康熙九年時,佟國維被授內大臣之職,逮捕吳三桂的兒子,額駙吳應熊,為少帝康熙的削藩之路立下功勞,從此進入到康熙皇帝的後備幹部名單中。

   康熙二十一年,他被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成為了康熙身邊的重臣,非常受信任和器重。

     康熙二十八年,受孝懿仁皇后的推恩,佟國維被封為一等公。

    康熙二十九年,率領大軍徵噶爾丹,與兄長佟國綱並率左翼兵,合力攻擊噶爾丹。可惜,佟國綱在戰鬥中被殺,佟國維擅自潰敗而歸,被罷議政大臣一職,但康熙准予他繼續留用。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佟國維出獨石口,以駝運稽遲請罪,上貰之。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佟國維隨駕出征,因大敗噶爾丹而被康熙敘功,還所鐫級。

      佟國維在朝廷幾十年,已經成為官場老人,他浸淫多年,對老闆兼外甥的康熙,一舉一動都體察入微,心中有數。要說對皇帝的瞭解和認識,佟國維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但是,自信到自負程度的佟國維,在推舉太子這件事情上,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他為了自己家族榮耀的延續,選擇支持當時勢力最大的皇八子,同時命令自己的長子隆科多(《康熙王朝》中隆科多是侄子)倒向了皇四子胤禛。用他的話說就是一個“燒熱灶”,一個“燒冷灶”。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康熙廢掉並以“病廢幽禁”。佟國維上奏:

“皇上治事精明,斷無錯誤。此事於聖躬關係甚大,請度日後若易於措置,祈速賜睿斷;若難於措置,亦祈速賜睿斷。總之,將原定意指熟慮施行為是。”

      他協同八爺黨全部上陣,力諫皇八子胤禩接任太子位。結果,眼看一大半的朝臣都支持老八胤禩,康熙怒了,這是赤裸裸的結黨和宣戰,旋以“皇太子病癒而釋之”,堅決不同意老八接任太子之位。

    康熙五十八年時,被康熙厭棄的佟國維,在鬱鬱寡歡中死去,康熙念其家族功勳,賜祭葬。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當時,佟國維的長子隆科多已經完全倒向了老四胤禛。所以,胤禛繼位後,對隆科多加官進爵。換句話說,佟國維雖然倒臺了,但佟家的勢力一點也沒有衰退,因為他的長子隆科多在雍正時期混得風生水起。直到雍正五年時,因隆科多不知進退和收斂,雍正才將他圈禁高牆。

    所以說,佟國維是聰明的,因為他洞察時局,位極人臣;但佟國維也是糊塗的,他最大的糊塗之處,不在於揣摩錯了聖意,而是他本就不該揣摩聖意,這點和三國時的楊修頗為相似。

回答完畢!

《清史稿》






文史不假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真的糊塗嗎?

我的觀點是:絕對不糊塗!

從以下觀點原因來陳述觀點:

1、從個人原因來說 :佟國維是在拋磚引玉,他把自己作為“磚”引出“玉”這個玉是皇四子胤禛和隆科多。

引出隆科多:讓康熙賞賜為步軍統領衙門都統(九門提督),而並不是自己舉薦,免得康熙說自己任人唯親。而後在通過推舉新太子,和隆科多表演一出雙簧,讓隆科多徹底坐穩九門提督的位置。(請注意康熙的原話:這個九門提督非你莫屬!)

引出皇四子胤禛:通過推舉新太子來判斷康熙的真實意圖,讓隆科多去接觸皇四子和皇十三子,就是佟國維已經隱約感覺通過處理黃河賑災時間和追討戶部欠款事件,康熙對皇四子胤禛的態度有太大的轉變。所以他不能允許出現差錯,雙管齊下。

這一點來說佟國維是用自己在做賭注。

2、家族權勢原因來說:

從家族因素出發來說,佟國維無論如何都不會糊塗到堵上自己的家族利益。

在佟國維心裡只有一個想法:不管誰做太子,不管誰做皇帝,都要保證佟氏一族永葆榮華富貴。同樣也要保證佟家永遠擁有著一人之萬人之上的權利。

在康熙完全否定皇八子作為太子人選時,佟國維知道皇八子是不會在有成為太子的希望了,於是來了一招更狠的“捧殺”,於是在每說一句話的時候都會問:八阿哥怎樣怎樣。徹底斷送皇八子的太子之路。

佟國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將要出道的隆科多或者說為了隆科多輔佐的人清楚最大的障礙,使得隆科多可以立馬進入權利中心。可謂是用心良苦。

所以說,佟國維絕對不糊塗。應該說是:“老謀深算”“老奸巨猾”才是最適合的!


史前史後


佟國維糊塗?我想《雍正王朝》中最清醒的人物之一就是佟國維了吧。康熙皇帝說佟國維糊塗並賜給他老花鏡,意思很明顯,說他老了,要給新人讓讓路。佟國維卻回家帶著老花鏡說自己明白著呢。然而在推舉新太子的朝會上,卻被自己的侄兒隆科多舉報結黨,暗箱操作舉薦八阿哥,最後被革職回家。表面上看佟國維可以說是最大的輸家,其實佟國維成功退居幕後,隆科多成功上位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才是最大的贏家。佟國維為何要如此做呢,其實事情因果皆系八阿哥。



拉都拉不住的八阿哥胤禩

追比國庫欠款可以說胤禩最接近皇位的一次。四阿哥胤禛在江南為黃河發大水的事情募捐,事情做的十分漂亮,康熙將他升為雍郡王。但是這件事情也暴露出了朝廷的一個缺陷,國庫空虛,遇到大事的時候拿不出錢了。為了預防以後的事情,康熙皇帝決定追比欠款,並且許下承諾,誰要是把事情完成好,誰就可以成為親王。追比欠款不是一個好差事,容易得罪人,在朝廷中人緣最好,而且又是管理戶部的八阿哥胤禩是最適合的人選。但是看不透事情本質的八阿哥胤禩卻在第1個站出來推舉了四阿哥。



這時候在朝廷上不惜暴露自己的佟國維,在八阿哥推遲了這件事情以後,說這件事比較複雜,四阿哥不盡近情面,八阿哥一同辦理,可以綜合一下。然而康熙的心裡只想選一個唯一,所以八阿哥為了自己的人緣,白白的錯過了這一次良機。因為八阿哥心裡沒有江山的格局,只有人情的格局,所以他在江山和人情之間選擇了後者。佟國維作為八爺黨的中流砥柱可以說拉都拉不回來。後來佟國維讓八阿哥去爭取刑部換死囚案,結果八阿哥為查明真相來了個誘審,還被康熙知道了,估計佟國維心都涼了吧。



轉換目標,隆科多上位,安居幕後

在重新推選新太子失敗後,佟國維意識到八阿哥已經徹底涼了。所以康熙召見他的時候,問到了後代中可以堪大用的人。隆科多這是後,開始粉墨登場,在政治舞臺上表演自己。為了得到康熙的百分百信任,佟國維旁敲徹擊,不把雞蛋投在同一個籃子裡,讓隆科多燒四爺冷灶的原因浮出水面。隆科多可以說也是可造之材,在叔叔的點播之後,一夜無眠,第二天就把叔叔舉報了。佟國維終於可以欣慰一把了吧。



所以說佟國維不糊塗,只是難得糊塗。


紅雨說歷史


題主所指的應該是第一次廢黜太子時,佟國維被康熙以“煽亂朝綱”的罪名,免去上書房大臣,回家養老。以結果來看,賠了夫人還折兵,輸了個精光,佟國維是真的糊塗。

腦補佟國維

佟氏家族自後金關外起兵,便跟隨愛新覺羅家族。佟國維胞姐孝康章皇后是康熙的生母,也因為這個,佟氏由正藍旗漢軍抬旗入鑲黃旗滿洲,位列上三旗。佟國維的女兒後面還成了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也就是說佟國維既是康熙的舅舅,又是康熙的岳父。(有點近親婚配的意思,關係有點亂)其跟隨裕親王福全(康熙哥哥)出征噶爾丹,打了敗仗,其兄長佟國綱還戰死沙場。到了康熙晚年,佟國維位列上書房三巨頭,排序在張廷玉、馬齊之前,可謂是權傾朝野。



第一次廢黜太子

因太子生母的關係,康熙對太子的感情較其他皇子來的深厚,以致有點溺愛,造成太子行為乖張,跋扈,直到康熙產生廢黜太子的念頭,有實力的皇子紛紛有所行動。這些佟國維都看在眼裡,眼見太子位置不穩,但輕易不表態,劇中佟國維說“還沒有八成的把握”,也在觀望,選擇哪位皇子。



退出歷史舞臺

此時黨羽眾多的“八阿哥黨”,也急迫想尋求佟國維這股力量的支持。經佟國維指點,由“八阿哥黨”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好戲,張德明看相。企圖靠“天命”來影響輿論,影響康熙的選擇。等到康熙在“張德明”事件上的表態後,佟國維心裡有底了,有了八成的勝算,開始與“八阿哥黨”,兩股力量的匯流,通過串聯底下朝臣,推舉八阿哥允禩為新太子人選。結果便有了開篇的一幕,自以為穩操勝券的佟國維一方,被一舉擊潰。

原因分析

要說佟國維馳騁官場多年,深諳官場之道,怎麼最後輸個精光?完全是其權利燻心、利令智昏,讓一世的聰明選擇性失靈,是真的糊塗。

首先,沒搞清楚這是皇帝的家務事。佟國維自以為是康熙的舅舅和岳父,推舉太子是分內事。但他忘了,他還是一層身份,是臣子。內外有別,你可以個人推舉,但利用威望影響民意,就越俎代庖了,這是康熙非常忌諱的。在家宴上,康熙對佟國維說不要擋了後人,是委婉地表達對他帶頭串聯朝臣的不滿,是警告。



其次,沒搞清楚康熙怎麼想。自從康熙有了廢黜太子的念頭,新太子人選是撲朔迷離。但康熙一直未表態,是他也在猶豫,在觀察。推出朝臣推舉新太子,只不過是想看看大臣對於眾位皇子的看法,不是推舉的人選就是新太子。再者佟國維推舉的八阿哥,康熙是厭惡的。在康熙交待後事中已言明:八阿哥寬仁待人只是收買人心,即便是八阿哥真是如此,國家的現狀也不允許這樣下去。

最後,沒搞清楚自己沒有掌控局勢。佟國維無非是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幫助了“八阿哥黨”,等於在新政權下佔得先機,錯把老花鏡與推薦隆科多認為是康熙的妥協,以為掌控了局勢。不想自己只是螳螂,黃雀是康熙。佟國維面對康熙對眾多聯名的摺子質疑,連連敗退。再者侄子隆科多,因不想燒四阿哥的“冷灶”,臨陣倒戈,指證佟國維。他所謂的八成把握,其實全在康熙的掌控下。連打壓隆科多,關鍵時刻起用,並留有遺詔制約,也在康熙的計劃中。


後記:

看似民主的推舉新太子,實則是低質量的民主。是佟國維揣測康熙心思,與“八阿哥黨”兩股政治勢力匯流,企圖以偽“民主”的名義脅迫,真正的結黨營私,犯了康熙的忌諱,說是民主,忘記了康熙有一票否決權。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公子霜塵


如果說連佟國維都糊塗,那《雍正王朝》裡就沒有精明人了。

在押寶繼承人的問題上,佟國維實際上是以自身最小的犧牲換來家族最大的盈利。



最初,佟國維的確是看好八爺胤禩,幾次三番地幫助胤禩。但胤禩在兩次重大選擇中接連犯錯,一次是追比國庫欠款,胤禩為了維護他自己“賢王”的虛名放棄了做“孤臣”的機會;第二次是刑部冤案,胤禩為了能扳倒太子,反倒接了這個差事,最後來了個誘審肖國興。康熙由此看透了胤禩的野心,說他“其心可誅”,胤禩就此失去了奪嫡的主動權。

佟國維必須對形勢進行重新評估了,於是他開始佈局兩頭下注。當他聽說康熙在熱河廢了太子,又把十三爺胤祥圈禁在理藩院,所以他給侄子隆科多安排了理藩院守監的差事,借伺候胤祥的機會,搭上四爺胤禛這條線。同時,佟國維仍舊燒胤禩這個“熱灶”,不放過任何可能的機會。



隨後康熙一回京,便下旨要推舉新太子,於是百官紛紛推舉胤禩為儲君,八爺黨的龐大勢力逐漸浮出水面。這時,康熙話裡話外地對胤禩表達了反感,而且還釋放了被圈禁的胤祥,企圖利用四爺和十三爺的勢力去制衡八爺黨。與此同時,康熙突然邀請佟國維吃飯,並在吃飯過程中暗示佟國維退休,並換隆科多上位,以延續佟佳氏的富貴。

至此,佟國維徹底搞清楚了康熙的意圖,那就是要打壓八爺黨。為了佟佳氏家族的利益,他必須要配合康熙演好這出戏。於是,在推舉結果揭曉時,康熙無視胤禩高票當選的事實,突然變卦,指出胤禩借佟國維之力串聯百官,勾結朝臣。佟國維默契地與康熙唱對臺戲,捧殺起胤禩來。最後隆科多出現,告發佟國維兩頭下注,犯了擅自揣摩聖意的錯誤。隆科多由此成了佟佳氏家族在朝廷的權力代言人,擔任九門提督,佟國維被勒令退休,八爺黨被康熙徹底打壓,太子胤礽復位,暫時緩和了皇子之間的緊張氣氛。



其實最糊塗的是胤禩,他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不說,又輕信了佟國維,最終被康熙和佟國維這兩個老狐狸的“二人轉”折騰得暈頭轉向,輸都不知道怎麼輸的。


達摩說


佟國維可以說不糊塗,也可以說很糊塗。能做到朝廷重臣的人有哪個是糊塗的,能被康熙重用的人又有哪個不是人中龍鳳,所以說他是一生不糊塗,只糊塗了一件事,就是不該參與皇位之爭,犯了結黨營私,這是康熙的大忌,單從劇集分析:前期他哪邊也不幫,只是在觀望,而後期在太子被廢除後,皇八子聯絡了他,當時滿朝大臣都看好老八,而老八也一直在學康熙的賢,人稱賢王。佟國維自認為老八勝算大,當康熙要滿朝文武上奏摺選太子的時候,認為機會來了和隆科多定下,自己加入老八陣容而隆科多去老四陣容,為家族做兩手打算(隆科多劇中還因為這個明顯不滿,因為他也覺得老八勝算大想加入老八陣容),但他確實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了,康熙還在就急於站隊,已經把自己賭輸了。也正是因一時糊塗沒有顧及到康熙最恨的地方,結黨營私,當年康熙兒時上位深受結黨營私之苦,最忌的就是滿朝文武私下同心同力,而老八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一開始就沒機會了。後來佟國維意識到這點已經為時已晚,也明白了自己確實不如張廷玉。


大有影觀


君臣之間存在一種奇怪的關係,做皇帝既喜歡讓大臣猜自己的想法,又不願意自己的想法被大臣都知道。前者叫做體察上意,後者叫做擅自揣摩上意。

聽起來就像是戀愛中的男女,皇帝是女人,大臣是男人,女人總是喜歡男人去猜她,卻又暗暗希望做個男人猜不透的女人,扭扭捏捏,欲拒還迎。

你可以說是浪漫,也可以認為是矯情。至於這兩者怎麼區分把握,就要看大臣的火候了。

佟國維無疑是官場上的老手,他浸淫多年,對皇帝的一舉一動體察入微,彼此之間的親緣關係又讓他比別人多了一扇窺探皇帝的窗戶,要說對皇帝的瞭解,佟國維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

但在推舉太子這件事情上,佟國維卻犯了很大的錯誤。

用侄子隆科多的話說,擅自揣摩上意。

為什麼是揣摩上意而不是體察上意,說到底就是搞錯了皇帝的意思,拍馬屁拍馬蹄子上去了。

康熙是個權力慾望十分強烈的皇帝,這既是他的特點,也是做皇帝的通病,這類人可以揣測,但在大事,比如說立儲等事情上,是絕對不能揣測的,因為立儲,意味著分權,而權力,是皇帝最大的逆鱗。

就好比是女朋友問你,你看我的閨蜜漂亮嗎?

你說漂亮,女人會吃醋,認為你有非分之想;你說不漂亮,女人會說你說謊,她明明很漂亮啊!

但其實她內心中,還是希望你說不漂亮,縱然明知道你在說謊,也願意聽這個謊話。

而謊言,不止存在於男女之間,官場,才是最大的謊言集散地!

愛情是自私的,權力也是自私的。愛情本就是一種自私的權力!

佟國維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這件事情影響太大,關係著他們佟佳氏往後幾十年的興衰,他太著急了。

著急就會犯錯,即便是老謀深算,古井不波的佟國維也不例外!

在皇帝眼裡,是人都會犯錯,如果一個人從不犯錯,那就是最大的錯誤!

而康熙就等著他們犯錯。

把立儲的事情拿出來讓大家推舉,本就是引蛇出洞的法門,可惜佟國維和一干大臣,被榮華富貴迷住了眼睛,看不到皇帝的真意。

而且就算皇帝中意八阿哥,也不願意佟國維他們一窩蜂的站在他身後。

皇帝還沒死,大臣就心向儲君,那皇帝以後還怎麼做?

南唐後主李煜原配大周后病重,打算把妹妹介紹給老公,但當妹妹和老公好上以後,又妒火中燒,轉過臉去,死都不看妹妹一眼。

太子之所以被廢,就是因為他沒有處理好儲君和皇權之間的關係,引發猜忌所致。

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佟國維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掉進了康熙的陷阱。

他以為自己很聰明,你看,是你讓我推舉的!

但康熙明顯比他聰明,是,是我讓你推舉的,但這件事情解釋權在我。說你揣摩上意就是揣摩上意,說你結黨就是結黨。

你要不服氣,讓你親侄兒來說,你是不是揣摩上意!

權力是不講道理的,否則還要權力幹嘛!

所以說,佟國維是真糊塗,他最大的糊塗不在於揣摩錯了上意,而是他認為自己比皇帝聰明,這點倒是和三國的楊修有些類似。

要知道,在皇帝面前耍聰明,可是要出人命的!

當然,佟國維還留了一手,那就是隆科多。縱然被侄子出賣,那畢竟是自己的侄子,有他的榮華富貴,他們佟佳氏就不會倒。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日慕鄉關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佟國維“糊塗”的說法,是他的侄子隆科多在康熙以及眾皇子和大臣面前,當著他的面對他的評價,而隆科多的這個評價,是得到康熙皇帝認可的。

在隆科多說佟國維“糊塗”之前,康熙招佟國維與自己共進晚餐的時候,就以佟國維“老眼昏花”為由,送給了他一副“皇家御製”的老花鏡,意思是告訴佟國維:你老了,糊塗了,該回家歇著了。

但是,對於“糊塗”或者說“老眼昏花”的評價,佟國維本人並感到沮喪,甚至是很得意。在他和康熙共進晚餐之後,回到自己的府裡,佟國維顯得非常的興奮:他戴上康熙賜給他的老花鏡,在鏡子面前很自負的自言自語:皇上,我雖老眼,但不昏花啊!意思也很清楚:真正糊塗的,說不定是皇上您啊!得意之餘,竟然口哼崑曲,手舞足蹈。

這個情節說明,在康熙的眼裡,和隆科多的嘴裡,佟國維的“糊塗”,應該是在佟國維很“清醒”的情況下,特意表現出來的“假象”。

那麼佟國維是不是真的糊塗呢?在康熙第一次廢黜太子之後的“公開推舉新太子”的過程中,佟國維的所作所為,是不是真的“糊塗”或者“老眼昏花”而“昏招迭出”呢?

我們還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的相關情節,來分析一下,佟國維究竟是“老眼昏花”,還是“老謀深算”。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但是,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在康熙面前的“慷慨陳詞”,儘管是讓康熙以及眾皇子包括上書房的三位大臣都感到很沒面子,但是,從康熙對王掞的“處理”,應該說只要是頭腦清醒的人都會看出,康熙對王掞對廢太子胤礽的辯護甚至是對包括康熙在內的指責是比較認同的,也就是說,康熙在回到京城之後,對於在熱河一怒之下囚禁了太子,造成了太子實際被廢的舉動,多少還是有些後悔的。

王掞師傅總的意思就是:太子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難道和眾皇子們暗地裡使絆子甚至是背後魘鎮、上書房大臣不實心實意的輔佐、以及康熙作為皇上作為父親的“不教而誅”沒關係嗎?

但是,康熙還是決定廢黜太子,並宣佈“公開推舉新太子,京城四品以上官員,地方二品以上官員均可以舉薦”。

康熙的這個舉動,感到最興奮的應該是八阿哥胤禩,因為在這個時候,大體上的狀況就是:只要是公開推舉,八阿哥胤禩的選票勝出的概率大於百分之五十,而其他的皇子們,幾乎沒有什麼勝算。

當然,佟國維在朝廷的勢力也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哪位皇子要想得到儲君之位,就必須要得到佟國維的支持。佟國維自己也很清楚,號稱“佟半朝”的佟氏家族的的勢力,是他們佟氏家族歷經幾代不倒,保持榮華富貴的資本。佟國維在這個時候並不糊塗,他告誡他的黨羽:八阿哥胤禩的勝算也就是五成,再等等。

佟國維的意思是:還需要觀望,那麼他觀望什麼呢?他觀望或者等待的就是“康熙的態度”。應該說佟國維的頭腦很清醒——在這個問題上,康熙的態度,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同時,佟國維在太子在熱河出問題開始,就很冷靜,並以“投機”為核心手段的“佟氏家族的祖訓”為原則,開始了“不一條道走到黑”的提前佈局,他把他的侄子隆科多安排到理藩院當了一個牢頭。其實就是已經把隆科多這個“雞蛋”,放到了另外一個籃子裡。

佟國維的基本想法就是,他這是雞蛋大概率是要放到八阿哥胤禩的籃子裡,因為就“儲君”這個問題,只要有選擇的可能,八阿哥胤禩永遠會是一個最熱門的人選,只有選擇支持八阿哥胤禩,才有可能會成就“擁戴之功”。

即使如此,佟國維依然會很冷靜的搞好保證佟氏家族地位的應急預案。他一點也不糊塗。

佟國維在得到了他認為的康熙的“表態”之後,就把自己這隻雞蛋義無反顧的押到了八阿哥胤禩的籃子裡,這個決定儘管是被康熙誤導,但是當佟國維感到被康熙誘導的時候,佟國維依然是清醒的,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這隻雞蛋肯定是要爛到八阿哥胤禩的這個籃子裡了。但是,他必須止損,必須用自己這隻雞蛋爛在八阿哥胤禩的籃子裡的代價,保護家族的另一隻已經在四阿哥胤禛的籃子裡的雞蛋,並給這隻雞蛋罩上“無限忠誠於康熙皇帝”的光環,相當於給隆科多的“九門提督”上了一道“超前的保險”。

所以,佟國維必須承擔“糊塗”的“罪名”,隆科多必須承擔“出賣自己六叔以換取高官厚祿的罵名”。

可以說,佟國維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整個過程中,看似因為“老眼昏花”而錯誤的擁戴八阿哥胤禩被康熙罷黜,但是在這個事件當中,佟國維的所有操作,都是清醒的,結果也是達到了他的滿意,他成功的用自己看好的家族後代隆科多替代自己成為新的“佟半朝”的代言人。

和徒有“賢王”虛名的八阿哥胤禩比較起來,那個“八賢王”胤禩才是真的糊塗蛋一個。


步武堂


佟國維不糊塗 聰明至極 他只不過把火燒旺點 讓康熙 雍正看得更清楚 下最後的決定 將八爺黨這團邪火 擊滅 清史稿也好其它記載也好 佟國維是康熙的舅舅 隨康熙親征噶爾丹兩次 一直追隨康熙 康熙對他賞賜恩典 及他對康熙性格 是瞭解很通徹一個人 對允禩也是很瞭解 夏天請客能吃到冰鎮西瓜 恐怕他己經逾越了 如果讓允禩當上皇帝 估計清朝亡得更快 夾著狐朋狗友不明顯的全都跳出來 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 民真的更不聊生了 所以 佟國維站出保允禩 大家以為是允禩的人 一起也跟著聯名保 其實是害允禩及那些人 事實證明 佟國維 在雍正帝執政時 追封太傅 諡號 端純 也是善終


大全貝勒


比猴還精呢,兩頭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