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改革將成今年“重頭戲”專家稱需完善配套制度為全面推行註冊制鋪路

1月16日至17日,2020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認為,去年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重大改革成功落地,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運行良好,科創板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作用初步顯現。

《證券日報》記者據數據統計,自去年開板以來,截至1月19日,科創板上市企業74家,合計首發募資849.25億元,在同期A股IPO募資總額中佔比37.96%,接近四成。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去年推出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以來,證券市場在三個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首先,市場化融資程度提升。目前科創板總市值已經突破了萬億元,募集資金超800億元,在同期A股IPO融資額中佔比30%以上,成長性較好的新興科創公司得以享受到較多的二級市場紅利。其次,註冊制融資效率較高。據統計,目前科創板企業從受理到過會平均時長約160天,過會率超95%,中小企業融資效率進一步提升。最後,公平公正交易推動投資收益增加。註冊制推出以來,企業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由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預期偏差有所降低,多數科創板基金淨值呈現兩位數以上增長,二級市場投資收益顯著。

同時,會議提出,今年要以註冊制改革為龍頭,全力抓好重大改革攻堅。穩步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努力辦好科創板,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平穩推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

3月1日,新《證券法》即將實施,也將在全市場逐步推行註冊制。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證券法》為全面推行註冊制奠定了法律基礎,將會徹底改變我國上市公司發行制度。

“創業板將是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將註冊制改革向創業板推進,鼓勵戰略新興企業通過創業板上市,有助於進一步降低這些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門檻。與此同時,隨著配套制度的完善,企業上市融資更加市場化、多樣化、便利化,從而提高資本市場效率,增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潘向東說。

潘向東認為,全面推行註冊制並不是簡單的取消核准制,而是要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支撐註冊制整個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預計今年將會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為全面推行註冊制鋪路,包括完善退市機制、加大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加強投資者保護等方面。

章俊表示,從長期來看,全面推行註冊制將對資本市場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可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在市場參與者中形成良性循環。註冊制的推行使企業、投資者、中介機構與監管層形成了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良性循環,上市公司質量在此過程中得以提升。二是全面推行註冊制可以豐富資本市場投融資渠道。註冊制的推行在解決新興科技創新公司資本支持不足的問題上有著深遠的意義,通過提升直接融資佔比來適當緩解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有助於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升級。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