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喜歡胖太子為什麼不傳位給更像他的朱高煦?

朱八條


不論在任何時候肥胖的人總是受到歧視,哪怕在古代也不例外,朱棣的太子朱高熾就是我們口中的胖太子。但是朱棣明明不喜歡自己這個胖太子,卻依然把自己的天下交到了胖太子朱高熾的手中,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朱高煦,難道是因為皇太孫朱瞻基嗎?

也許大多數人都認為朱棣就是因為自己孫子的原因,所以才會將整個大明的江山交到了朱高熾的手中,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朱元璋在歷史上的名聲可不怎麼好聽,不論是藍玉的案子,還是胡惟庸的事件,都足以說明朱元璋沒有絲毫的仁慈之心。

只要他認為你對大明的未來有害,直接就拿你開刀,畢竟大明初期很多的謀反案,聽起來相當的詭異,只是望風捕影的事,愣是讓朱元璋全部當成了事實。

好不容易到了朱棣的時代,雖說朱棣沒有朱元璋哪麼的不講理,但是也不差多少,尤其是整個朝廷的人馬都是建文帝所留下來的舊臣。

所以朱棣也是用盡了很多辦法,把這些所謂的舊臣一波一波的給清除出去。

可以說朱元璋還有朱棣在朝中大臣們的心中,就屬於太過苛刻的領導,尤其是朱元璋的時期,大臣們上個早朝都跟過鬼門關似的。

在朱元璋和朱棣兩父子的瘋生打壓下,朝中的大臣們對於所謂的安定有著極大的需求。

畢竟大家努力了一輩子,就是想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更高一些,誰也不想因為一些小事受到了牽連,從而把自己半輩子的心血付之東流,還要連累自己的家人。

所以說能遇到一個講道理的天子,就是當時所有大臣們的心願了。

而我們的胖太子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好人,在任何事情上面都會相互妥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著想的好皇帝。

對於經歷過朱元璋與朱棣大風暴的臣子們來說,最希望胖太子朱高熾這樣的人來當皇帝。

就好像我們現在人在大公司當中上班一樣,誰都希望自己的領導不要太苛刻,越溫柔越好。

不論是自己更上一層樓,還是工作態度都讓人很安心,也不會出現今天上班,明天就要想辦法找工作的情況。

相對於胖太子來說,朱高煦就跟朱棣很相似了,都是武夫不說,更是不講道理。將來如果朱高煦即位後,很可能就是繼朱元璋與朱棣之後的第三人。

也就是說讓朱高煦當太子的話,朝中大臣們的安危就有點不太保險了。

大家每天生活在一個朝不保夕的環境當中,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好不容易看到了一點希望,現在朱棣居然打算要換太子。

你以為朝中的大臣們會同意嗎?

大家已經在重壓之下當了這麼多年的臣子,現在總算看到了點希望,並且朱棣的年紀也大了,不像以前哪麼殺心重了,所以大家還可以跟朱棣好好的講一下道理。

反正就是一句話,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朱高熾才是未來最合適的大明天子,畢竟朝中的大臣都是文化人,總是可以給胖太子朱高熾找到無數種理由。

總得來說,就是胖太子朱高熾當大明的天子有著無數種好處,而朱高煦即位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大明的未來。

如果說朱棣還年紀的話,或許就要好好的跟這一幫子大臣們講一講什麼叫不講理。

可此時的朱棣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也就是說沒有太過的精力跟朝中的大臣們繼續掰扯,再加上胖太子居然還有一個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兒子朱瞻基。

於是朱棣打算暗度陳倉,明面上把皇位交給了胖太子,實際上卻是給朱瞻基鋪路,畢竟胖太子的身體實在是太虛了,誰知道他還能再抗幾年,也許自己上升的那一刻,也就是胖太子跟著一起走的時候了,所以大明的天下就交到了胖太子朱高熾手上,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朱高煦。


虎頭山小妖


朱棣倒時想傳位給朱高煦,但是有人不答應呀!那到底誰有這麼大的能量,連皇帝老子的話都可以不聽?

事實上,朱棣多次想廢掉朱高熾改立朱高煦為太子,還為此事專門詢問過大臣們的意見。如果當時大臣們不反對,朱高煦就真有可能做皇帝了。所以這之中的關鍵點不是取決於朱棣想不想,而取決於大臣們和家人們支不支持。

至於為什麼大臣們不支持朱棣廢太子朱高熾立漢王朱高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高熾太賢能了。在古代讀書人的眼裡,能在一個賢能之君手底下做事,可是一件千載難逢的恩德,雖然朱高煦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治國能力和為人處世上卻遠不及朱高熾。

一、朱高熾和朱高煦

皇帝作為古代王朝的最高統治者,雖然擁有無上的權威,掌握著天下生殺大權,但是不管這棵大樹多麼的根系繁茂,如果沒有了周圍群樹的環抱和綠草的滋養,很快就會枯萎死掉,所以一般來說,皇帝只有得到文武百官們的支持才能把位子安穩的做下去,這是皇位永固的先決條件。

如果朱棣硬是要背群臣之道而馳,造成的結果很可能就是百官殊死覲見,請求吾皇收回成命。在朱棣做皇帝的二十多年間,朱高熾多次以太子身份監國理事,可以說如果朱棣沒有朱高熾為他處理朝政,朱棣是根本無法安心地完成他開疆拓土的宏偉志向。

而朱高熾所做的這一切都被大臣們看在了眼裡,並由此得到了大臣們的尊敬。

朱高煦為人處世和行事風格雖然有點像明成祖朱棣,但是他的智謀和心胸卻遠不及朱棣和朱高熾。朱高煦自幼生性兇悍品行不端,言語輕佻不學無術,因此明太祖朱元璋並不是很喜歡他,反而更喜歡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的朱高熾。

就朱高煦的處事風格來說,飽讀孔孟聖賢書的文官們自然是不喜歡也不接受的,朱棣在靖難之役做了皇帝,以解縉、黃淮為首的內閣大臣極力推薦立朱高熾為太子,並且在朱棣有了換太子的想法是時解縉又一次站出來挺太子,從此得罪了漢王朱高煦遭來了殺身之禍。

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二、皇太孫朱瞻基

雖然朱高熾並不得朱棣的待見,但是他的兒子朱瞻基可是甚得朱棣的歡心,並且在永樂九年被朱棣冊封為皇太孫。據史料記載,朱瞻基出生的時候朱棣做了一個夢,夢見朱元璋將一個玉圭交給朱棣,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後就得到朱瞻基降生的喜訊,從此朱棣正式下定決心發動靖難之役。

登基之後的朱棣,更是將朱瞻基作為未來的繼承人來培養,每次朱棣行軍作戰也會帶上朱瞻基,所以朱瞻基在文武方面是遠遠超過了朱高煦的,而作為大明帝國未來繼承人的朱瞻基,自然也不願放棄這個機會,如果朱棣把皇位傳給了朱高煦,即便是自己的爹朱高熾答應朱瞻基也不答應。

而且朱瞻基也是一個比較孝順的人,他很敬重他的父親朱高熾,經常在朱棣和朱高熾之間調和矛盾,並時常保護父親不被朱高煦和朱高燧打擊到,也正是有朱瞻基的存在,朱棣才最終放棄了廢掉朱高熾改立朱高煦的想法,所以朱瞻基為了自己和他爹也要把太子之位掙一掙的。

三、趙王朱高燧

朱高燧和朱高煦相比並沒有好到哪去,皇帝誰不想做,同樣是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立下赫赫功勞的朱高燧也想嚐嚐做儲君的滋味,雖然朱高燧表面上和朱高煦是一條心的,但是歸根到底,朱高燧也是有稱帝的野心的。

朱棣稱帝之後,朱高燧聯合朱高煦多次陷害太子朱高熾,並且在衣食住行上多有僭越,後來被朱棣痛斥並打算奪了他的皇族身份廢為庶民,因為得到太子朱高熾的求情才得以免罰。

雖然此事之後朱高燧在行為上有所收斂,但是他的不臣之心還是不死。在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期間,就有太監和守衛等裡外串通,打算毒死明成祖廢掉太子改立趙王朱高燧為帝。

如果朱棣廢掉了朱高熾改立朱高煦為太子,那第一個不服氣的肯定就是趙王朱高燧,因為在他眼裡朱高煦和他差不多,他也曾為靖難之役付出過功勞,並且他的為人和朱高煦比起來還是好那麼一丟丟的。

皇位之爭,自古以來都是禍亂之始。朱棣靠靖難之役推翻侄子的皇位起家的,在他眼裡最不希望按到的就是自己的子孫相互殘害。雖然他並不喜歡太子朱高熾,但是廢長立幼除了於禮法說不通外,還容易引發各種問題。如果想子孫和睦國家太平,傳位給朱高熾是最明智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大家好,我是有趣有乾貨的文史愛好者咕嘟君,歡迎關注我,帶你瞭解有意思的歷史。


咕嘟君


朱棣其實十分不喜歡朱高熾,長得胖乎乎個的,走路都得兩個人攙扶著。英明神武的朱棣自然就不太喜歡一個形象不佳,和自己一點都不像的大兒子。

他最喜歡二兒子朱高煦和三兒子朱高燧。特別是二兒子朱棣格外喜歡,因為勇猛好戰的朱高煦無論是外貌還是性格都和自己十分相似。在靖難中,朱棣幾次遇險,都是朱高煦挺身而出救了他。這讓朱棣十分感動,拍著朱高煦的肩膀說道:你大哥身體不好,你好好努力。

這個暗示也直接為日後朱高煦造反埋下了伏筆。朱棣坐穩皇帝后,因為對朱高煦的喜歡,在立儲上面也是一再的猶豫不決。朱棣曾多次想要廢掉太子朱高熾立朱高煦為太子。但是受到朝臣們的極力反對。

朱棣為了此事就曾問過大才子解縉,大才子含蓄的對朱棣說:好聖孫。朱棣聽到後想到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個孫子聰明伶俐,深得他的喜歡。此時朱棣心裡已經堅定了日後傳位朱高熾的想法。畢竟朱高熾身體不好,他要是走了,皇位不就名正言順傳給這個好聖孫。

但是畢竟“太子乃國之根本”,朱棣並不會因為朱高熾有個好兒子就傳位給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就定下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而朱高熾深受朱元璋喜歡,朱元璋在位時親立他為燕王世子。所以朱高熾即位更有合法性。

再則朱高熾雖然身體不行未能在戰場前線和朱棣並肩作戰。但是他坐鎮北平,為朱棣穩定後方以及給大軍輸送補給上面做的特別出色。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攻打北平的時候,朱高熾更是出奇制勝,為朱棣回師北平贏得時間。可見朱高熾無論在軍事還是行政方面都是相當有才華的。

朱高熾在留守北平的出彩表現,也贏得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好評。同時朱棣“馬上得天下”,他在位的時候連年征戰。他想到國家要長治久安,自然要予民休養生息。好戰的朱高煦是做不到這點,唯有仁愛的朱高熾可以。這也是朱棣選擇傳位朱高熾的一點原因。

歷史證明朱棣的選擇沒有錯。朱高熾和後來的好聖孫朱瞻基先後當上皇帝,他們在位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一片盛世的景象。不得不說朱棣的選擇,讓朱高熾父子開創了後來的“仁宣之治”。


錢錢他爹


朱高煦驍勇善戰,深得朱棣的寵愛。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跟隨朱棣南征北戰。在朱棣陷入敵軍重重包圍的危難之際,朱高煦不顧危險,果斷帶兵將朱棣救出來。朱棣與朱高煦父子倆的感情非常好。

而朱高熾是一個大胖子,一點都不像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熾奉命留守北平,沒有跟隨朱棣去打仗。他們兩個人的感情並不好。

所以,朱棣一直想改立朱高煦為繼承人。才子解縉一直公開支持太子朱高熾。因此,朱棣命令錦衣衛,將解縉處死。

但是,最終朱棣還是沒有改立朱高煦為太子。主要原因有一、朱高熾心胸寬廣,對弟弟們非常愛護,有治理國家的才能。而且朱高熾禮賢下士,得到多數文臣的支持。

二弟朱高煦多次在朱棣面前詆譭朱高熾。然而朱高煦犯錯的時候,朱高熾卻一直在朱棣面前替他求情。

二、朱高煦重武輕文,缺乏治理國家與處理內政的能力。支持朱高煦的大臣很少。而且,朱高煦心胸狹窄,性情殘暴。如果他當皇帝,必定容不下其他兄弟。

三,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聰明伶俐,深得朱棣喜愛。在所有的孫子中,朱棣最喜歡朱瞻基,經常把他帶到身邊親自教導。

四、在封建社會幾千年來,一直有“嫡長子繼承家業”的傳統。

以上幾點就是朱棣最終安排不喜歡的長子朱高熾做繼承人的主要原因。如果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寒松722


是的,朱棣不太喜歡胖宣。

胖宣胖得走路都要人扶,一點都不像勇武的自己。


相較之下,朱棣確實更喜歡勇武的朱高煦,曾經失口說出:

勉之,世子多疾。

這話簡直是一種慫恿,導致朱高煦一生,都沒有放棄對那個位置的肖想。

但朱棣一時失口,估計也有點後悔,畢竟家國大事,不比婦人之仁,不好憑喜惡處理。

宣胖雖胖,卻佔嫡長,又行事寬仁,且很能團結文官,作為過渡期的皇帝很合適。朱棣也不太擔心建文帝事重現,畢竟皇孫朱瞻基得分很高。



而反觀漢王,急躁冒失,還要對自己下毒手,這樣子作為儲君,肯定不合格。


錢多多讀文史


導語:對於朱棣來說,一路陪自己南征北戰的朱高煦比太子更親近,更討人喜愛,但是造反成功的朱棣需要的是一個好的繼承人,而不是一個好兒子。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這個皇位必定屬於太子而不是朱高煦,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朱高熾是嫡長子,名正言順。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嫡長子繼位,這個身份朱高煦爭不了,搶不走,是最有說服力的。就連朱棣自己,在奪位之後,為了修復自己的名聲,都自稱自己的生母是馬皇后來先顯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

在明初,雖然中央集權已經無限擴大,但是立太子問題上,大臣們是絕對不會退讓的,為了得到大臣們的認同,太子只能是嫡長子朱高熾。

2. 朱高熾仁厚,大臣愛戴。

朱棣的一生大多數都在征戰,朱高熾在監國期間,朝無廢事,不僅自己得到了歷練,彰顯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擁戴,關鍵時候,朱高熾身邊有一幫能幫自己的能臣,比如朱高熾就是在大學士解縉、黃淮的力保之下成功登上太子之位,解縉的一句“好聖孫”讓朱棣徹底堅定了立朱高熾為太子的信心;面對朱高煦的誣陷,朱棣心腹胡濙密疏太子監國七事,讓朱棣放下戒心。

成祖舉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萬人拒李景隆五十萬眾,城賴以全。

而且朱棣也明白,當初如果不是太子拼死擋住了李景隆的50萬大軍,可能這個皇位根本輪不到他來坐,太子的功勞苦勞朱棣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3. 朱高熾有個好兒子。

對於朱棣來說,皇位的繼承才是最重要的,而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從小聰明伶俐,深得朱棣歡心,朱棣去哪裡都帶著這個孫子,讓他學習自己治國、治臣的能力,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的期望之大,就連北伐之時,朱棣都時常帶上自己的這個孫子。

在朱棣二次北伐之時,因明軍衝擊太猛,朱瞻基不慎陷入敵人的包圍之中,得知消息的朱棣馬上命令部隊迅速出擊,救出了身陷重圍的朱瞻基,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的重視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兒子,也正是對朱瞻基的期望,才決定將太子之位歸於朱高熾。

4. 朱高熙有勇無謀,扶不上臺面。

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

朱高熙身為朱棣的次子,跟隨朱棣征戰多年,甚至曾救下了朱棣的命,但是這個兒子實在是有勇無謀,甚至可以說爛泥扶不上牆。

比如當初建文帝繼位,朱高煦、朱高熾和他們的舅舅徐輝祖一同拜見,就因為徐輝祖提醒自己注意儀態,就對徐輝祖心存芥蒂,走的時候還偷走了徐輝祖的愛馬,可見朱高煦的心胸之小,而且朱棣曾多次提醒朱高煦就藩,可是朱高煦死纏爛打就是不去,還一直在朱棣面前說太子壞話,暗中養兵,縱使私兵劫掠,最終引起了朱棣的厭煩,甚至打算將他廢為庶人,如果不是朱高熾為他求情,朱高煦後面根本沒有蹦躂的能力。

由上文可知,雖然朱高熾身體殘疾,但是這並不能妨礙他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他繼位後修正了朱棣的種種錯誤,廢除了很多苛政,平反了很多冤獄,雖然統治短暫,但是朱高熾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此看來,朱棣並沒有選錯人。


大漢史談


朱棣自己的帝位是通過起兵造反而得到的,在起兵直至登上帝位的過程中,充滿了各種殺掠,尤其是經過了相當血腥的骨肉相殘。對國家、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傷害。朱棣雖然帝位得位不正,但他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他非常清楚皇位的正統對國家的影響和重要性。所以朱棣最終還是遵從了古制“立長子為太子”,指定了原胖太子為合法皇位繼承人,以求避免皇位之爭給國家人民和他的子孫後代帶來不必要的災難。


半面達摩


相比做事輕佻,為人張狂的朱高煦,朱棣還是比較喜歡胖胖的朱高熾的。朱棣之所以不能傳位給朱高煦有如下幾個原因:

朱高煦是次子,立朱高煦不符合祖宗禮法

太祖朱元璋針對立儲曾下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併封”。朱高煦是次子,明顯不符合這條祖訓。朱元璋在位時,曾封朱高熾為世子,朱高煦為郡王,很明顯,如果朱棣不發動靖難之役的話,燕王的王位也只能由嫡長子朱高煦繼承,也輪不上朱高煦。


雖然朱棣在立儲的問題上有過想立朱高煦的想法,但其考慮到朱元璋立下的規矩和歷朝歷代的立儲方法,以及滿朝文武和天下臣民的意見,他只能選擇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傳位給他。

朱高煦性格缺陷,不是當皇帝的料

眾所周知,朱高煦為人輕佻兇悍,處事比較荒唐,用現在的話說,朱高煦就是一個二貨。雖然他作戰勇猛,靖難之役時曾多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但這並不代表他救能當皇帝。


朱高煦依仗在靖難之役中的戰功以及朱棣曾經的賞識恃功自傲,常以李世民自比,李世民可是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的,他如此之二的行動,朱棣心裡肯定是對他多有提防的。而朱高煦又好武,十分兇悍,所以朝野之中大部分的朝臣都對他頗有顧忌,一個無法籠絡人心的皇子是沒辦法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的。

沒文化真可怕,朱高煦資質太差,不懂治國之道

朱高煦自幼不愛讀書,非常騎射,成天吊兒郎當,惹是生非,所以他不具備一個皇帝應該有的文化涵養,壓根兒不懂治國之道,他整個人修養很差,為人輕佻,行為乖張。


反過來我們看朱高熾,朱高熾因為身體偏胖,所以呢對騎射自然是不擅長,但是他非常喜歡讀書,做人也是比較低調,宅心仁厚,他的兩個弟弟總是惹是生非,每一次都是他在朱棣面前說盡好話才幫他們脫離困境。也正是基於朱高熾的學識為人,朱棣北伐時讓朱高熾來監國,而這樣以來,朱高熾的治國經驗也就更加豐富了,這是朱高煦所不能比的。

綜上所述,朱棣本就是一個明君,自然更清楚自己兩個兒子的優劣,為了保證大明的百年基業,他是不可能將皇位傳給一個不懂治國之道的人的。


古曲古風


根據歷史記載,朱棣是一度想傳位給次子朱高煦的。說他想傳位給朱高煦,是有根據的。在“靖難之役”中,他親口給朱高煦這樣說過。而且為了讓朱高煦相信,朱棣還說,當時作為“世子”的朱高熾常常生病,活不了多久這樣的話。感覺他就是在咒自己的長子朱高熾死一樣。

而且,他對作為他世子的朱高熾,橫豎都看不順眼。一是嫌棄他太胖,二是嫌棄他有病,三是嫌棄他能文不能武。總之,就是什麼都不合自己的意。

(朱棣劇照)

正因為不合朱棣的意,史書上才說,朱棣才準備把皇位傳給朱高煦。

可是最終朱棣並沒有把皇位傳給朱高煦,而是堅持原先的傳位方式,傳給了朱高熾。

朱棣一邊說要把皇位傳給朱高煦,一邊實際上又傳給了朱高熾。這樣做的結果,是造成了朱高煦心裡很不服氣,一直試圖造反。而且當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繼位以後,他真的造反了,最後被朱瞻基抓了起來。不但被抓了起來,後來還因為勾了朱瞻基一腳,朱瞻基大為生氣,把他蓋在一個銅缸裡,外面堆上木炭烤死了。親屬之間,最終造成這樣的悲劇,可以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朱棣造成的。

那麼,朱棣明明說了要傳位給朱高煦,為什麼後來還是傳位給朱高熾呢?

(朱高熾劇照)

史書上認為,朱棣之所以最終選擇了朱高熾,主要的原因是有朱瞻基的存在。

朱瞻基是朱高熾的長子、朱棣的長孫。這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受到朱棣的喜愛。因為他剛一出生,朱棣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朱元璋給了他一個大圭,讓他傳給子孫後代。這個所謂的“大圭”,也就是權位的象徵。而且朱瞻基這個孩子出生後,朱棣就堅定了發動靖難之役的決心。後來,靖難之役果然成功。所以,這讓朱棣認為,朱瞻基是“真龍天子”。因此,儘管朱棣不喜歡朱高熾,但他要通過朱高熾,把皇位傳給朱瞻基。

不過,這個說法似乎是站不住腳的。為什麼說站不住腳呢?

首先,時間就不對。要知道,朱棣給朱高煦說要傳位給他的時候,靖難之役已經打起來了。而朱瞻基出生,是在靖難之役發生之前。也就是說,如果朱棣真的想通過朱高熾,把皇位傳給朱瞻基,那麼,他就絕對不會給朱高煦說要傳位給他,還說朱高熾多病,不會活很久這樣的話。因為就算朱高熾活不了多久,朱棣也只會立朱瞻基為繼承人,不會考慮朱高煦。

其次,通過朱高熾傳位給朱瞻基,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有兩點:一是朱瞻基還年幼,他究竟長大後是什麼樣子,誰也不清楚。二是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失敗的教訓。當初司馬炎就想通過兒子司馬衷傳位給他喜歡的孫子司馬矞。但結果是,皇位根本就沒有傳到司馬矞頭上,在司馬衷那裡就已經形成了“八王之亂”,造成了國家的分裂。所以說,通過朱高熾傳位給朱瞻基,同樣是不靠譜的事情。朱棣是聰明人,對歷史也很熟悉,他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

所以,朱瞻基的出現,顯然並不是朱棣最終傳位給朱高熾,而沒有傳位給朱高煦的理由。

那麼,朱棣沒有傳位給朱高煦,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朱高煦劇照)

其實,朱棣可能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傳位給朱高煦。

事實上,朱高煦並不是一個好人。《明史》記載:“(朱高煦)性兇悍。洪武時,召諸王子學於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這裡講的是,朱高煦從小就是一個性情殘暴,言語輕佻,又不好學習的人,連朱元璋都很厭惡他。既然朱元璋都很厭惡他,朱棣怎麼還會喜歡他呢。

那麼,既然朱棣其實並不喜歡朱高煦,他為什麼要說那樣的話?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靖難之役。實際上,朱棣打靖難之役,是打得非常艱苦的。他作為一個藩王,竟然和朝廷作戰,顯然是不能得到大家支持的。所以,對於他來說。有一個能打仗,又積極擁戴自己的兒子,心裡是十分欣慰的。

也就在這樣一種心理作用下,朱棣說出了那樣的話。他不過是為了籠絡兒子的心罷了。至於傳位給他,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多次衝鋒陷陣,救過父親朱棣的命,而且朱高煦長相酷似父親朱棣,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而太子朱高熾不僅身體肥胖,而且還有一腿跛足,所以十分令朱棣厭惡,多次有廢太子朱高熾而改立次子朱高煦的意願,但每次都被群臣反對而做罷,特別是大才子謝縉假裝醉酒摸著龍椅說:好聖孫。朱棣聽後想到了太子的兒子朱瞻基,遂沉默不語,因為朱棣很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皇孫,後朱棣察覺了二兒子漢王朱高煦的奪嫡企圖,而且朱高煦性格殘暴,恃寵而驕,多次犯下大罪,還經常欺侮太子,不僅數次讓父親給自己改封地,還拒不就藩,還對父親不立自己為太子十分不滿,朱棣十分震怒,不僅勒令朱高煦立即就藩,還殺了朱高煦幾名親信、削奪了一些王府侍衛,從此不在提改立太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