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患者只吃素不吃肉,能降血脂嗎?

用戶59185013674


高血脂患者只吃素,不吃肉,也很可能越吃越高,因為吃肉和高血脂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


事實上,高血脂患者,無論你是高甘油三酯血癥,還是高膽固醇血癥,最主要的改善方法都是減肥。減肥與你吃的食物總熱量有關,不吃肉的素食主義者,如果吃主食太多,炒菜油放的很多,同樣很容易長胖。而且實際上,同樣熱量的精白米麵做的白饅頭白米飯與瘦肉相比,瘦肉的飽腹感還要更強一些,瘦肉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麼容易發胖,要不也不會有市面上流行的“吃肉減肥法”了,幾乎可以隨便吃肉,只是不吃或者很少吃主食,還可以瘦。總之,只吃素,不吃肉,你同樣可能攝入過多的熱量和脂肪,血脂可能越吃越高。

當然,對於高血脂患者,吃肉是要吃低脂的魚蝦和畜禽瘦肉,這些食物既營養豐富,又能提供較好的飽腹感,熱量也不是太高,對體重控制和改善血脂都是有益的。而如果吃的是高脂肪的五花肉、排骨肉、帶皮的禽肉,或者膽固醇含量高的魷魚、動物內臟(心臟除外)和動物腦(如豬腦),就確實更容易長胖,也會加重血脂異常。


營養科普趙之德


高血脂患者只吃素不吃肉,能降血脂嗎?答案是:不一定。

這個問題與食物中的脂肪有關。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升高血漿總膽固醇(TC),其中以豆蔻酸的作用最強,棕櫚酸和月桂酸次之。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TG)的作用。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膳食中脂肪供能比增加、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減少會導致血漿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等升高,超重或肥胖的患病風險增加。因此,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有助於降低血脂。

肉類包括畜肉、禽肉、魚蝦蟹貝等。畜肉的脂肪含量較高,平均為15%;禽肉的脂肪含量為9%~14%;魚蝦蟹貝等水產動物的脂肪含量為1~10%。

一點不吃肉容易導致膳食不合理。因為肉類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建議適量吃瘦肉、魚類(特別是深海魚)、禽肉(去皮)。高血脂患者如果擔心吃肉會攝入更多脂肪,導致血脂升高,建議少吃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肝、腦、腰子等)、魚子、蝦皮、蟹黃、肥肉、豬皮、雞皮、鴨皮等。

除了肉類之外,只吃素也會有健康的隱患。碳水化合物來源以含多糖的食物為主,如穀類、薯類,只吃素可能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這種膳食模式可導致血清甘油三酯升高。這是因為過量攝入單糖,糖在體內的糖酵解途徑被中間物飽和,轉而合成甘油或甘油三酯。

高血脂患者要做到食物多樣化,每天的食物要包括穀類、蔬菜、水果、豆類等植物性食物和適量肉類、蛋類、乳類等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大豆可以適當多吃。肉類可以選擇吃瘦肉、魚肉、禽肉。

馬博士健康團蔡豪碩士生


馬冠生馬上營養


王醫生,這是咋回事?我不吃肉,為啥血脂還是很高?

王醫生:哪一項高?

患者:膽固醇高,原來6.8,現在6.6。

王醫生:甘油三酯高嗎?

患者:以前高,自從不吃肉了,現在基本正常,原來5.9,現在2.3。

王醫生:這就對了!


飲食健康,肯定能幫助我們降低血脂,但不吃肉不代表血脂就一定能恢復正常,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血脂來源主要有兩個部分,一個外源性,一個內源性。

外源性就是我們吃的東西引起高血脂;內源性就是我們自身代謝引起的。這位患者發現血脂高後,認為是吃肉造成的高血脂,於是開始吃素,複查結果證明是有效的,因為甘油三酯已經恢復正常。可是為什麼膽固醇沒有正常呢?我們上面說了血脂來源於飲食和自身兩部分,這其中膽固醇主要是自身代謝引起,甘油三酯是飲食引起,所以,經過吃素後,甘油三酯就恢復了正常,但膽固醇是因為自身代謝引起,所以依然偏高。

其實不僅僅肉會升高血脂:飽和脂肪酸會升高血脂,簡單說就是動物食物,比如肥肉、動物油、奶油糕點、棕櫚油等等; 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魚子、魷魚、蟹黃等; 反式不飽和脂肪酸,主要食物有:酥餅、油條、油炸快餐等也會升高血脂。就饅頭米飯吃多了甘油三酯也會升高。

不是所有的肉升高血脂,比如魚肉,尤其海魚,本身不但不會升高血脂,而且還能利於血脂代謝,降低血脂,所以,我們健康飲食要適當多吃一點魚肉。

當然,即使是高血脂,也不是說豬牛羊肉不能吃,控制即可,過猶不及。

過度吃肯定不好,但過度強調不吃也不可取,一方面健康飲食要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另一方面人活一世不容易,人間美味嘗一嘗,未嘗不可,不要過量!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注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在營養諮詢過程中,高脂血症是佔比很多的。大多數得了高脂血症的人都認為應該多吃素少吃肉,這樣血脂就能降下來。確實有些人的血脂指標有所下降,但還有人效果並不明顯。這是什麼原因呢?


大部分人覺得高脂血症是吃出來的,尤其是肉吃多了會得高脂血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確實是高脂血症的誘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簡單說,高脂血症實在遺傳的基礎上,長期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造成的。既然高脂血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那麼只調整飲食吃素,作用也是有限的。

高脂血症大體分為甘油三酯升高和膽固醇升高兩種,有些人是兩種都高。這兩種高脂血症還有所差別,我們分開講講。


甘油三酯受飲食的影響比較大,高脂飲食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都會使得甘油三酯升高。如果只吃素不吃肉確實會減少動物脂肪攝入,但如果蔬菜加工使用太多植物油,或者吃太多主食,甘油三酯還是會升高的。

膽固醇升高包括總膽固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近十幾年研究發現膽固醇短時間內受食物影響很小。一名歐洲醫生為了證明這一點,連續每天吃8個包括高膽固醇的蛋黃在內的雞蛋,結果複查膽固醇並沒有升高。短期內高脂飲食對膽固醇影響也很小。

實際上飲食對血脂的影響主要是因為不健康飲食會導致體內脂肪代謝紊亂。簡單說,就是長期不健康飲食會改變脂肪代謝模式,導致高脂血症。而且這種作用是長期影響的結果。一旦脂肪代謝紊亂,要想糾正過來非常困難和緩慢。這種不健康飲食習慣包括高熱量飲食、高脂高糖飲食、缺乏膳食纖維和部分維生素。

除了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造成高脂血症,包括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壓力大、酗酒等。

遺傳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更加容易得高脂血症。有些甚至是家族性遺傳高脂血症。福爸我就是遺傳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儘管飲食合理經常鍛鍊,上大學時就有了高脂血症,爺爺父親都是如此。



所以要想降低血脂,不是隻吃素不吃肉這麼簡單的。要多運動、戒菸限酒、規律作息、勞逸結合、均衡營養。即便如此,血脂的下降也是緩慢的。明顯升高的高脂血症需要口服降脂藥物治療,尤其是他汀類藥物,對於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作用非常大。


福爸聊營養


我們都知道,肉類攝入過多,除了會造成肥胖外,還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肪酸過多,從而造成血脂增高,引發高血脂。經常有高血脂的患者朋友諮詢:我只吃素不吃肉,這樣總能降低血脂了吧?

只吃素不吃肉就真的能降低血脂了嗎?

人一天三餐都要吃食物,每類食物都會佔據一定的比例,包括主食、魚、肉、蛋、奶、蔬菜、水果、堅果等。很多人就靠多吃大米、麵條等主食填飽肚子,人體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生成甘油三酯,時間長了也會造成高血脂。有些人雖然不吃肉,但喜歡吃花生、核桃、瓜子、板栗等堅果以及其他小零食,這些食物有的本身脂肪含量高,有的是用煎炸等工藝加工而成,脂肪含量其實並不少。如果因為不吃肉,有些人飢餓感上來,一會兒就吃一小口,即使只吃素食,一天積累下來,攝入的總熱量也可能嚴重超標,加上長期素食可能造成營養缺乏或失衡,出現糖、脂代謝紊亂也就不為奇怪了。

讓人產生高血脂的原因,並不是某一類食物(比如肉類),而是整個錯誤的飲食、生活習慣,所以防治血脂,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強調飲食控制(主要是要控制脂肪及膽固醇攝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等)以及運動干預。

雖然素食確實有利於改善血脂異常,但是單純只吃素而不吃肉,並不一定能降血脂。因為人體影響血脂合成和代謝的因素相當複雜,特別是在機體已經出現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失衡的情況下,單純限制或杜絕肉類的攝入,可能造成代謝紊亂,進一步升高血脂。

總之,單純吃素食並不能保證降低血脂,高血脂朋友必須控制我們的飲食習慣和科學的食物種類,加上適當量的運動鍛鍊和合理規範的藥物治療,才能控制好血脂水平。


藥師方健


這是一個很多人走進的一個誤區,認為血脂高就是吃肉多、吃雞蛋多、吃油多而導致的,事實上血脂異常雖然與飲食有關係,還主要的原因還是機體的脂代謝發生了問題所致。我們常說的高血脂主要是指:

  • 總膽固醇:正常值小於5.18mmol/L;大於6.22mmol/L為升高。
  •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小於3.37mmol/L;大於4.14mmol/L為升高。
  • 甘油三脂:正常值小於1.70mmol/L;大於2.26mmol/L為升高。

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80%由肝臟合成,20%從食物中攝入,主要存在於肉類、蛋黃,特別是動物的內臟等中含量較高。所以這兩項指標升高時,應當適當地限制此類食物的攝入,但更重要的是要減少肝臟的合成,而他汀類降脂藥為目前常用治療藥物。甘油三脂與飲食的關係較為密切,少吃油脂、肉類食物有助於降低其水平;但碳水化合物含量較的食物,如米、面攝入過多,其中的葡萄糖分解後的產物將會使甘油三脂升高,因此很多甘油三脂高的人只注重肉類物質的限制,而不限制主食的攝入,就會出現甘油三脂降到一定程度再也降不下來的情況,此時應及時服用貝特類降脂藥進行降脂治療。

另外,降低血脂並非只靠飲食控制就能達到目標的,同時還應加強運動,比如每天堅持30分鐘的有氧運動,改變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必要時服用降脂藥進行降脂治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關注天天聽健康,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高血脂患者只吃素不吃肉,能降血脂嗎?這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常常很多血脂異常的患者都會找到張大夫問。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毋庸置疑,我們國家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血脂升高,與吃肉多,吃素少,體力活動少有關係。對於很多高血脂患者來說,注意吃素的確可以降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水平。但是,我們能不能簡單的講,吃素之後血脂一定會降低!因為在造成血脂高的諸多原因中,飲食因素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參與人體血脂異常的形成。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血脂代謝的遺傳因素。

從1904年德國病理學家萊比錫提出“動脈粥樣硬化”理論開始,至今已經百年曆史。這一百多年間,人類對於膽固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認識不斷深化。1973年,Brown和Goidstein首次確定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突變所致。注意,患有這種高脂血症的患者無論吃素還是吃肉,都會發生以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為特點的高脂血症。無論你如何注意飲食都無濟於事。

後來的一些研究也相繼證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高遺傳性疾病。它的發生是由於LDLR基因缺陷所致,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基因突變(PCSK9和apoB-100)也可以引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看完這些相關知識,是不是手機前面的你也知道了,除了飲食因素導致血脂升高,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都在參與。如果你能瞭解到這些,這篇文章的目的就達到了。


張之瀛大夫


近年來,“三高”人群越來越龐大,高血脂逐漸逼近人們的生活,為了防治高血脂,很多人會走入只吃素不吃肉來降低血脂的誤區。這種素食飲食真的能降血脂,真正給高血脂患者帶來福音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答案搶先看:

高血脂患者只吃素不吃肉是不能降血脂的,而且,這種只吃素不吃肉的飲食習慣還可能會帶來營養不良等健康隱患。

【為什麼會得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1]。高血脂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引起許多併發症,如動脈硬化、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等。高血脂症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與環境、家庭遺傳有關。後者由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症等引起[1]。有的高血脂患者是膽固醇偏高,需要嚴格限制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有的則是甘油三酯偏高,需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量,患者需根據自己的病症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除了藥物治療,合理的飲食與生活方式對預防高血脂有著重要的意義。

【高血脂患者只吃素不吃肉不能降血脂】

由上述可知,引起高血脂的因素很多,並不是簡單地吃素就能解決的。高血脂患者飲食上應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和注意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攝入量。素食中的主食,例如米、面都是中等偏高的能量食物,為了飽腹感往往會導致進食量較多,這樣累積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油脂,這就導致血脂跟著變化。對高血脂患者來說,全日總熱量由脂肪提供的熱量佔總熱量的25%~30%為宜[1]。很多人會覺得只吃素不吃肉就不會吃到油,但即便是素食,很多食物也是隱形的油脂來源。素食者飲食中缺少肉類,為了提升食物的口感往往可能會在烹調中加入更多的油來彌補。這就已經攝入了一定量的油脂了,也有可能會影響血脂含量。對高血脂患者,建議烹調時儘量不用飽和脂肪酸如動物性油,應選用植物油(約30g)。此外,堅果類食物中的油脂非常豐富,大量食用雖看起來沒吃肉但已攝入了大量的油脂了。素食者人群中有不戒食蛋奶類及其相關產品的蛋奶素食人群,這類素食者應注意凡事蛋類的蛋黃都有大量的膽固醇。膳食中的膽固醇每日不應超過300mg[2]。而經測定,不同禽類蛋中膽固醇含量比較: 土雞蛋 10. 2967( mg·g-1) > 普通雞蛋 9. 4365( mg·g-1) > 鴨蛋 8. 7470( mg·g-1) > 本雞蛋 8. 1645( mg·g-1) > 鵪鶉蛋 8. 1068( mg·g-1)[3]。日常飲食上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並不意味著不吃肉,可以適當吃些瘦肉、海魚和蝦等,保證蛋白質的攝入。素食一般會為了提高食物的風味多加些鹽來增加鹹味,但鹽攝入過多是高脂血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食鹽中的鈉會使血管收縮,小血管壁水腫,使血液黏滯,促使動脈硬化,食鹽量以每日不超過5g為宜[1]。

大葷大油吃多了就特別容易得高血脂,這點大家都挺能理解的,但吃得太素也有風險,過分追求素食會導致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總而言之,合理飲食結構,葷素搭配恰當,才能對防治高血脂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結】

高血脂患者適當吃肉是不礙事的,只吃素反而要擔心物極必反的影響。雖然蔬果中很多有降脂的功效,但有效成分有限,也並無臨床實驗證明吃素能降脂,而且,單一的飲食結構還會導致其他營養元素的缺乏。高血脂患者在控制總熱量和膽固醇的攝取的原則上應均衡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更多精彩請關注“超哥話食”!

參考文獻:

[1]高血脂症的防治[J].當代醫學,2009(02):71-72.

[2]崔惠玲,浮吟梅,陳新華.高血脂症的食療方案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4(08):56-58.

[3]丁宇霞,任學聰,黃真.GC測定不同蛋類及不同烹飪方法雞蛋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2,18(22):137-1.


超哥話食


高血脂患者,清淡飲食,當然是有助於高血脂的調節和改善的,但堅決不吃肉的做法,並不是科學的降血脂方法,也沒有必要非得這樣做。

之所以會出現血脂升高的問題,其根本原因,還是人體對於血脂的整體代謝出現了異常,血脂產生的多,而利用、排洩的少,從而導致血脂代謝的平衡被打破,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持續升高,最終導致高血脂的問題。

人體血液中膽固醇的來源,多數來自於肝臟和小腸的合成,還有少部分來自於外源性的攝入。外源性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來源主要來自與動物性食物,動物內臟、腦、蟹黃、肥肉等都是高膽固醇的食物來源,如果長期過量食用富含高脂的食物,會使人體內的膽固醇代謝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最終導致代謝異常,出現高血脂的問題。

因此,對於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飲食上應該注意調節,但也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少吃肉或不吃肉,從某些方面來說有助於血脂的調節,但不吃肉並不代表您的血脂就一定能降下來,吃不吃肉和降血脂,沒有必然的聯繫。

因此,對於已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飲食的清淡一點,儘量的少吃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食物,是減少外源性膽固醇的重要方面。通常我們推薦除了要少吃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食品外,同時還應該注意儘量少的攝入一些不健康的脂類,如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脂肪,還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高溫加工的油炸食品,烘焙食品等,這些脂質進入人體後,都是不容易消化代謝的脂質,更容易造成脂質在人體內的累積,這些食物,都是建議高血脂患者儘量少吃的食物。

但對於高血脂患者吃肉的問題,我們並不推薦完全禁絕肉食,只吃素食,這樣雖然減少了外源性膽固醇的攝入,同時也減少了一些優質蛋白、以及脂溶性維生素等的營養攝入,很難保證身體的營養平衡。實際上關於吃肉的問題,只要是吃的適量,肉當然還是可以吃的,一般推薦高血脂的朋友,儘量的少吃肥肉、豬牛羊肉等紅肉,可以適量的吃去皮的禽肉,魚肉等白肉,特別是深海魚類,裡面富含促進腸道脂質排洩的DHA和EPA,每週吃個一兩次,都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注意肉類的攝入量和攝入種類以外,在高血脂患者的飲食上,建議可以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同時注意低脂飲食的同時,也要注意低糖飲食,多吃粗糧雜糧,少吃精米白麵,另外食量上,也可以適度的控制,不要暴飲暴食。如果堅決不吃肉,但是天天都吃的很撐,即使是光吃饅頭米飯,碳水化合物攝入的太多了,同樣可以代謝呈糖,而過多的糖攝入同樣可以轉化為甘油三酯,導致血脂的進一步升高。

因此,對於高血脂問題的朋友,不管是怎麼吃,或者是吃什麼,最重要的不適絕對禁止吃某種東西,而是要注意適量適度,規律飲食,只有保持健康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儘量減少影響血脂代謝的垃圾食品的攝入,才能夠在飲食方面有助於血脂的控制。


李藥師談健康


專家表示只靠吃素,並不一定能降血脂。

為什麼吃素不一定能降血脂?

人體有一整套複雜的身體機制,影響血脂合成和代謝的因素相當複雜。當身體缺某一樣東西,會引起一系列的身體連鎖反應。因此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少吃油脂,身體就會少油脂”。只是控制肉類和膽固醇的攝入,血脂異常的情況未必能得到改善,如果素食不當,甚至可能升高血脂。

吃素不減脂的三大緣由

理由1:主食轉化為脂肪

比如,肉很經飽,一旦“戒肉”,很多人就會多吃米、面、土豆、 粉條等碳水化合物含含澱粉類高 ,來增加飽腹感,總不可能餓肚子。但是,現代主食加工非常精細,含有大量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入過多,超過身體的需要,就會在人體內轉化生成甘油三酯,儲存下來。長此以往,高血脂就是必然的了。這些東西進入人體內轉化成葡萄糖。吃多還容易得高血壓、甘油三脂高、 肥胖 、脂肪肝,再加上內臟脂肪多還容易得心腦血管病。

理由2:缺維B影響脂肪代謝

B族維生素有參與調節糖、脂代謝,促使其轉化成熱量而消耗的功效。而維生素B1、B2、B6等在奶、蛋、肉、魚中含量較豐富,因此素食者最容易缺乏B族維生素,若素食者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會造成糖、脂代謝紊亂,影響能量消耗。

理由3:有些“素食”油很重

還有些愛美的人很少吃主食,更少碰葷腥,但是血脂年年偏高。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吃素也可能導致高血脂。比如,楊先生本人非常喜歡吃瓜子、板栗、花生、核桃等堅果來養生,甜品和奶昔之類的飲料也是他的心頭之好。堅果脂肪含量高,甜食含糖多,這種飲食習慣很容易導致脂肪攝入過量。

素食不適當 血脂可能不降反升

在很多人的意識裡,素食肯定有利於改善血脂異常。特別是女性,飲食上太節制了,以為只要吃素就能控制血脂,這是錯誤的觀念。

一些年輕女性想通過吃素來排毒養顏、纖體不同,很大一部分人群是因為血脂高、脂肪肝,而不得不過上了“被素食”的生活。但專家指出:其實吃素不似看上去那麼簡單,臨床常見吃素半年以上,血脂依然居高臨下巋然不動者,他們常常在吃素時陷入誤區或死衚衕。“吃得多不如吃得巧,而且不必絕對地不沾葷腥,降血脂照樣可吃肉。”膽固醇的來源,1/3由食物生成,2/3由體內自身合成。由於影響血脂合成和代謝的因素相當複雜,尤其是機體已經出現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紊亂,只是控制肉類和膽固醇的攝入,血脂異常的情況未必能得到改善,即使完全素食,如果素食不當,還是可能升高血脂。

長期吃素,營養不良、氣血不足

若不注意,長期吃素很容易陷入營養不均、選擇不當等飲食誤區,可能因此患上高血脂症。吃素時,由於不能吃肉,人體可能選擇攝入大量主食填飽肚子,過量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甘油三酯,時間長了也會造成高血脂;另外雖然食用的是素菜,但如果烹飪方式不當同樣攜帶著間接油脂;如果喜歡吃瓜子、花生、核桃等小零食,這些食物本身含有脂肪,若是煎炸工藝加工而成,脂肪含量更不少。長期素食可能造成營養缺乏或失衡,出現糖、脂代謝紊亂,加上控制不當、食物選擇不當,可能導致間接攝入油脂過多,總熱量超標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可能導致高血脂症。

高血脂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所以,高血脂的人最好調整飲食結構,以“少葷多素”為原則,而不是完全吃素,這樣才能達到科學降脂和營養均衡的目的。另外,高血脂人群平時也應該吃一些蔬果、粗糧和豆製品,少吃甜食、飲料等高糖食物,同時儘量避免一切肥肉、動物內臟和動物油等。

專家給出這樣的飲食建議:普通人的飲食結構中水1200ml,穀類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畜禽肉類50~75克,魚蝦類50~100克,蛋類25~50克,鮮奶300克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大豆30~50克或相當量的大豆製品,烹調油25~30克,鹽6克。而高血脂病人,應再略減少肉類、烹調油,穀類的一半應是粗糧,奶類選擇低脂奶,多用魚蝦類替代畜禽肉類食物,每日飲水增加到1500ml或以上。

高血脂症患者最重要的是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醫學上對高血脂的治療首先告誡“管住嘴”,很多患者將這理解為吃素,其實不然。事實上素食有很多種,包括全素食、半素食、乳蛋素食、魚蛋素食等,但近年來通過觀察研究發現,在不同類型的素食者中僅乳蛋素食和魚素食能從其飲食中獲益,完全素食者反而未有額外獲益。對於高血脂症患者,最重要的是遵循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這一原則,低鹽、低脂、控制總熱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一些含有過多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排骨、動物內臟、肥肉等少食,蛋白營養可以從乳、蛋、魚(深海魚為好)這類優質高蛋白食物中獲取,只要總量控制合適,飲食中有一些紅肉和飽和脂肪酸也是可以的。

合理膳食

1、適當主食,粗細搭配。

2、五色食物降血脂,五色指的是“紅、黃、綠、白、黑”:“紅”是指每日可飲紅葡萄酒50-100毫升,還要每日進食1-2個西紅柿。“黃”是指胡蘿蔔、紅薯、南瓜、玉米等。“綠”是指飲綠茶水和食用深綠色蔬菜。“白”是指燕麥片(或燕麥粉)。“黑”是指黑木耳或香菇等,有降低血脂等功用。

3、注意烹飪方式,在烹調動物性食品時,絕對避免油炸、油煎,較適宜的方法是蒸和烤(用烤箱,非明火烤),這樣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來。日常烹調方式易選擇涼拌、清炒、煮、燉、蒸等少油的烹調方式,不用動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調用植物油不超過兩白瓷勺,即20毫升。

4、控制動物肝臟及其它內臟的攝入量

對動物腦、蟹黃、魚子等要嚴格限制。

5、戒菸限酒

菸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發和加重動脈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酒對人體少飲有利,多飲有害。酒的熱量高,多喝加重肥胖。

6、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加速脂質的運轉、分解和排洩,能使脂質代謝朝著有利於健康的方向發展。大家可選擇步行、慢跑、游泳、太極拳、瑜伽、扭秧歌、爬山、騎自行車等運動,只要持之以恆,保持一定強度的運動量,就能達到防治高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

7、避免熬夜

看完上述的文章以後大家是不是就知道了不只是胖人患上高血脂,連瘦人也是一樣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這樣預防血脂升高讓我們更加的健康!

點擊右上角藍色按鈕【關注】,每天與您分享優質的健康科普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