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為什麼要打日本?

且聽風吟154201046


我的天啊,蒙古人打仗還需要理由嗎?就他們的那個征服欲,打誰都是合理的!

<strong>

蒙古人從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漢國那一刻起,就已經不在是那種搶了就跑的遊牧強盜了。他們想的是征服,於是瘋狂的擴張領土,橫掃了整個歐亞大陸。

有著如此輝煌的戰績的元朝卻有個國家遲遲難以平復,它就是日本,元朝先後對日本發起三次戰爭,可每次都以失敗結束。

天下無敵的元朝怎麼征服不了一個彈丸小國呢?

接下來為大家一一揭曉。

元朝第一次進攻日本是由於元朝在消滅金朝後,作為金朝的附屬小國高麗第一時間投奔了元朝,這時元朝就想一同收了日本,於是派遣使者前去勸降,讓日本對元朝稱臣。

但悉數遭到日本政府拒絕,後來甚至見都不見了。

忽必烈得知後十分惱怒,於1274年發動徵日戰爭。此次征伐,元朝派遣蒙、漢、高麗三族聯軍,共計3.23萬人。

戰爭初期,元軍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很順利的就拿下了對馬島和壹岐島。沒辦法,雖然這是一支雜牌軍,人數也處於劣勢。

但無論是在戰術還是裝備上,元軍都是要遠遠領先日本的,當時的日本還是打的村長械鬥級別的戰爭,無法同日而語。

據日蒙古型皮鎧本史書記載:擊鼓鳴鑼,殺聲震天。日軍戰馬驚恐不安,跳躍打轉,當武士撥轉馬頭衝向敵人的時候,已經被敵人射中。蒙古矢短,但矢根塗有毒液,射上即中毒。敵數百人箭射如雨,長柄矛可刺進鎧甲縫隙。元軍排列成隊,有逼近者,中間分開,兩端合圍,予以消滅。元軍甲輕、善騎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於進退。大將據高處指揮,進退擊鼓,按鼓聲行動。在後退時,鐵炮中裝鐵彈,隨著火焰噴出,四面烈火,煙氣瀰漫;其聲淒厲,心碎肝裂,目眩耳聾,不辯東西,被擊斃者極多。


不過,畢竟是外來者,在進入日本腹地之後,面對起復雜的地形,後勤補給實在困難。

以戰養戰這一招在日本也行不通,這裡太窮了,而且是島國,農業不發達,沒什麼可搶的,於是元軍漸漸陷入了困境。

而那場突如其來的的神風,更是將元軍200多艘兵船摧毀,元軍無奈之下,只得撤軍。

此次的勝利給了日本幕府極大的信心,特別是神風相助,於是他們更加不把元朝放在眼裡,臉許兩次將元朝派來的使者斬首。

忽必烈哪裡能忍,於是集合軍隊,再度征討日本。

這次規模可就大了,蒙古人4.5萬,高麗人5萬,漢人約10萬,共計約20萬的大軍啊,大小戰船近五千艘。

不過此次征伐並不順利,一方面是三軍的指揮協調不默契,導致力量分散,這次組成的軍隊中南宋投降的士兵佔據大部分,他們怎肯會給元朝賣命?

雖然這次在軍用物資方面配備齊全,但是士兵們鬆鬆垮垮,毫無戰鬥力,更別提和日本殊死搏鬥。而蒙古軍隊都是旱鴨子,平原野獸。在山地縱橫水系繁多的日本當不了大用。


而“神風”也再次作妖,給元軍的行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當然,日本方面的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他們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可怕。上次來還都是戰爭菜鳥,如今個個都是戰術大師。多創造了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於是元軍又敗了。

公元1286年,忽必烈下令徵調物資艦船,準備第三次攻打日本,但因當時元朝國內連年征戰,國力不支,最終作罷。


白話歷史君


看了各位高見,就大元為何攻日這個問題我完全贊同大家的分析,非常到位!

現在我就談談日元戰爭的影響。

第一個影響就是減少了中華文化的損失。

我們都知道崖山之後中國這個名言,雖然有誇大的成份,但是漢文化的發展在宋亡之後確實受到了嚴重的抑制。

日本保留和繼承了中國文化,雖然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中華文明(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國家完全複製外來文化),但是基本上屬於中華文化圈(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琉球,以及越南都在這個圈裡),如果日本被蒙古佔領,儒學為代表的中華文化肯定會遭遇破壞,幸好日本成功低檔住元蒙的入侵,在很大程度上更好的保留了中華文化,否則今天的日本也會像我們一樣用遊牧民族帶進中原的座椅板凳,而不再是回到屋裡就是像秦漢時期那樣席地而坐。

第二個影響就是使得日本人的自信心無限膨脹,你想想看,強大的金國,宋朝,西夏,扎蘭丁,阿拉伯帝國,突厥帝國,烏克蘭,俄羅斯,波蘭……都紛紛的被蒙古人打趴了,但是當他們登上日本島卻被殺的屁滾尿流丟盔棄甲,於是就難免有點目空一切了,特別是元軍半途遇上暴風雨導致大部分水兵葬身海底,日本人更是認定天助我也,視之為神風!這就是太平洋戰爭後期神風敢死隊的來由。

日元戰爭的勝利讓日本產生的自大狂延續到珍珠港事件的時候達到頂峰(臥槽,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老紙都敢動,真牛!),最終的慘重代價是兩顆原子彈。


黔人東子


我們跟日本是一衣帶水,秦朝的時候就能過去,歷史上跟日本交手5次,唐朝的白江口之戰,元朝的伐日本,明朝的抗倭援朝,清末的甲午和近代的抗日戰爭,這幾次不管怎麼比劃都捎帶著朝鮮,這哥們歷來就很憋屈,特別是1274年和1281年元朝兩次伐日本,朝鮮都充當偽軍和先鋒,好不容易養的點兵都給報銷了。

元日戰爭時,元大帝忽必烈。

1274年第一次伐日本的原因是朝鮮向元朝稱臣後,告訴忽必烈,東邊還有一個國家呢,於是派人傳話叫日本來稱臣,日本這個國家歷來跟中國關係都不錯,從沒稱臣的先例,於是拒絕了元朝,並說大宋才是正朔,哪有給北方來的蠻狄稱臣的道理;蒙古騎兵號稱滅了40多個政權,打遍天下無敵手,哪容得下一隻小蒼蠅亂飛。

元日戰爭時期,日本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宗。

另外當時南宋還在,雖然南宋被打得很慘,但和日本的貿易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戰爭支持,所以決心滅掉日本,於是在1274年出動8000蒙古騎兵和8000朝鮮偽軍,乘著朝鮮打造的海船奔日本而去,10月20日正式登陸,但蒙古兵沒有海戰經驗,沒有搶佔灘頭,晚上在船上睡覺,夜裡風暴來了,沒了。

日本人繪製蒙古徵日畫卷。

蒙古人心時不平衡,從沒打過敗仗竟然被倭人打敗了,為了報這一戰之仇,從1275年又令朝鮮打造戰船準備戰事,1279年南宋滅亡後留下了一批水軍,而蒙古人在崖山一戰時也看到歸附的漢人水軍打南宋水軍的厲害之處,把重新整合的漢人水軍10萬人,蒙古騎兵5萬人,又強徵了5萬朝鮮偽軍,1281年以南北之勢浩浩蕩蕩撲往日本。這次日本人已經知道蒙古大軍要來,各大幕府集中起來準備著衛國一戰,這一次又是颱風來了,一連颳了4天,大部分戰船沉沒,少量登陸的部隊士氣更加低落,日本人發動總攻,又敗了。


圖文繪歷史


公元1260年蒙古汗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即大汗位,在這裡他接受漢族幕僚的建議:頒佈即位詔書,稱皇帝,以示自己的正統王朝統治者身份。忽必烈的政治志向遠超其兄蒙哥、其父託雷:他企圖變革蒙古汗國的國家體制——他不僅要做蒙古帝國的大汗,還要做中原正統封建王朝的合法繼承人。此後由於權力和意識形態之爭忽必烈與幼弟阿里不哥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汗位爭奪戰,阿里不哥最終認輸。此後忽必烈又經過四年的籌備開始南圖以漢人為主體民族的南宋。

公元1264年忽必烈汗將蒙古帝國的首都從和林遷到燕京(今北京,原金朝中都,金亡後改稱燕京),後又改名大都,從此大都正式替代和林成為元朝多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舊都和林成為元朝陪都,同時也是元朝嶺北行省(轄區包括今西伯利亞大部、蒙古國、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各一部)治所所在。1271年11月忽必烈接受漢族幕僚的建議按《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建國號“大元”,繼續推行漢法,任用漢族官吏。

此時的忽必烈已清醒地認識到:單純依靠弓馬騎射是無法統治包括繁榮富庶的中原在內的遼闊帝國,即使能短暫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統治,也難以長久。但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然出現分裂跡象:窩闊臺、察合臺、拔都和旭烈兀相繼建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和伊爾汗國四大汗國,儘管名義上忽必烈不僅是元朝皇帝,也是整個蒙古帝國的大汗,然而實際上四大汗國自行其是,並不買忽必烈的賬。對忽必烈行漢法之舉四大汗國中除了忽必烈的親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全都持反對態度。無論是作為蒙古大汗,還是中國正統王朝的帝王,忽必烈都有足夠的自負理由:早在他的祖輩、父輩時就以確立了蒙古的輝煌,從生下那天起忽必烈一生的征戰歲月就已註定。

公元1266年四川開州被攻陷,但次年就被宋人收復。儘管忽必烈越來越倚重自己的漢族幕僚,但對他們始終難以完全放心,於是他下詔省、院、臺、部、宣慰司、廉訪司及部府幕官之長均用蒙古、色目人,但第二年又花重金敕修山東曲阜的孔廟——忽必烈的心情是矛盾的。就在蒙古軍團攻陷開州這年忽必烈在大都接見了從威尼斯遠道而來的馬可·波羅一行,由此忽必烈得以瞭解到西歐的風土人情。忽必烈還在軍務的間隙給羅馬教皇寫了一封信:要教皇委派一百位傳教士來中國傳授基督教義和西方科學。

此時的忽必烈已立志開創遠邁漢唐的豐功偉業,但他的雄心壯志卻因為南宋這塊難啃的骨頭被暫時擱淺。就在這時忽必烈的御前顧問告訴他:除了南宋之外,還有一個地方沒被征服——那是一個島國,這個島國在大唐鼎盛時期曾挑戰過大陸皇帝的權威,戰爭發生之地就在已淪為蒙古附庸的高麗境內並且這個國家與宋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這個國家在高麗人和漢人幕僚的口中被稱為倭國。事實上在此之前忽必烈壓根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國家——證據就是早在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就曾給高麗國王發出一份詔書,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爾國與宋耳。”可見此時的忽必烈還並不知道日本的存在,直到公元1265年高麗人趙彝向忽必烈建議:“日本國可通,擇可奉使者。”

此時在和南宋的戰爭中蒙古軍團屢屢碰壁,忽必烈改弦易轍——招降吐蕃,又南下征服大理、越南、佔婆等地,東北方向的高麗也淪為蒙古附庸,至此忽必烈大體完成了對南宋的戰略包圍——除了東面的大海,在海的另一邊是日本。趙彝向忽必烈介紹了宋、日之間交往的頻繁和密切程度,事實上這種交往僅僅停留在民間貿易範圍內,宋、日之間並沒結成政治軍事聯盟。不過在那個交通資訊極不發達的年代由於信息不對稱的緣故,忽必烈很難清楚知曉宋日交往的真實情形,對道聽途說的情況只能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對待。更何況忽必烈內心同時具有的傳承自成吉思汗的擴張征服野心和傾心漢化後矢志創建遠邁漢唐之偉業的慾望也促使忽必烈要將自己所知的地方全部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這樣就能在漢人心目中樹立自己作為正統王朝的形象。與此同時對日本的控制意味著蒙古由傳統的陸權帝國開始向海外進軍擴張——如果能有效控制日本,那麼蒙古帝國的聲威將遠播海外,控制海道坐地生財。可蒙古一直是一個強大的陸權帝國,對海洋蒙古人是陌生的——在攻打高麗時面對距離海岸線僅僅一公里的江華島都無計可施,更何況要橫渡茫茫東海征服比江華島大得多的日本列島呢?再則和南宋開戰在即,忽必烈也實在沒精力再分身和日本開戰。在這樣的局勢下忽必烈選擇向日本遣使,希望向日本宣揚蒙古的強大以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既然一時無力完全征服日本,那麼至少也用令其遣使入貢以擴大蒙古的國際影響力。

在附屬國高麗的配合下忽必烈的國書被送達日本。當時的日本形成了天皇作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而武士階級建立的幕府政權實際執掌國家軍政大權的獨特格局。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鎌倉幕府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一籌莫展,於是以不敢擅自做主為藉口,將忽必烈的國書上奏京都的天皇朝廷。京都公卿們的閉塞程度比鎌倉幕府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終止遣唐使以來三百餘年間日本從未與外界建立過正式的官方關係,就連民間貿易也侷限於和高麗、宋朝之間——靖康之變後百餘年間日本船隻從未到訪過一次金國,更別提比金國更偏遠的蒙古了。偏安數百年的日本對亞歐大陸上發生的風雲變幻不僅沒有清晰的瞭解,甚至也懶得去了解。這時日本的幕府政權剛建立不久,根基還尚不穩固,而在幕府內部擔任執權的北條家族實際上掌握了幕府的最高權力,可至少在名義上武士階級的最高領袖應當是幕府將軍。這樣在日本就形成了一套極為複雜的政治格局: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天皇被幕府將軍架空,而幕府將軍又被自己理論上的家臣北條家架空,然而北條家始終沒能力最終取代幕府將軍成為武士集團在法律意義上名正言順的“主公”。本身地位的不穩固意味著異己勢力極有可能利用外部壓力對其進行顛覆,這就使北條家在處理這種破天荒開先例的外交事務時不得不慎之又慎。由於此前從未有處理外交事務的經驗,以北條家為核心的鎌倉幕府在這一問題上基本採取走一步算一步——不明確回覆任何問題的策略加以應對。幕府尤其擔心的一點是:如果不瞭解內情的蒙古方面直接與京都的天皇朝廷建立聯繫,那麼日本國內的反幕府勢力就會利用這一事件趁機發難,最終日本方面決定不對蒙古國書進行答覆——既不接受蒙古要求通好一事,也不明確予以拒絕,而是試圖把這事拖過去。然而忽必烈是何許人也?在遲遲未得到日本方面答覆的情況下他繼續向日本遣使,然而一次次無功而返令他逐漸喪失了耐心。公元1271年9月蒙古使臣趙良弼抵達金津島並在此逗留八個月之久,然而這次出使最終還是無功而返。日本方面也許以為這只不過是蒙古方面又一次遣使失敗而已,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下次蒙古將不再派遣使節而是出動大軍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上帝之鞭”與“倭刀”間的第一戰,發生於公元1274年。當時,蒙元的最高統治者是忽必烈。

從唐朝末年到蒙元建立間的400年中,中日兩國一直處於脫離外交關係的狀態。放馬中原的忽必烈為改變這種狀態,先後五次派遣使者出使日本,讓日本對元朝稱臣,但悉數遭到日本政府拒絕。不僅如此,日本政府還積極應對,備戰元朝。



出身“黃金家族”高貴血統的忽必烈聞訊震怒,既然招降不成,那就打到你臣服為止:

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以蒙古人忽墩為主帥,高麗人洪茶立和漢族人劉復亨為副帥,統900艘艦船,水師2.5萬人左右(蒙古人、高麗人、漢族人、女真人各佔一部分),渡海攻向日本。



元軍在剛開始攻佔對馬島和壹歧島時很順利,但緩過神來的日本政府積極組織各種武裝力量反擊元軍。元軍在損失過半,副帥劉復亨陣亡後,返回海灘依託回回炮(巨型發石機)防守。不久後,元軍因輜重和箭矢供給不足退軍。元軍艦隊在返程中,又遭到風暴襲擊,損失擴大。



忽必烈聞訊頗為震驚,他不相信橫行天下的蒙古大軍會敗在比自己弱小無數倍的敵人手中。他再次派遣使者出使日本,威逼日本政府向自己納貢稱臣。但日本人不僅不吃這套,還將元朝使臣殺掉。

公元1281年,忍著上次戰敗的恥辱將中國統一後的忽必烈,開始了第二次征討日本:這次,元軍派出艦船近5000艘,大軍共20萬人(蒙古人、女真人各5萬,南宋降兵10萬左右),兵分兩路,以磅礴之勢壓向日本。元北軍艦隊在5月下旬率先抵達,攻佔日本數島,並將島上居民屠殺殆盡。6月上旬,元南軍艦隊抵達,兩軍在九州一帶會師,開始登陸作戰。



日本汲取上次倉促應戰的教訓,組織了更為強大的對抗——元軍本身補給不足,加上風暴影響,在日軍的不斷反擊中,除2萬餘人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殺。



公元1285年,忽必烈下令徵調物資艦船,準備第三次攻打日本,但被國內困局所阻,計劃泡湯。

蒙元進攻日本的根本原因,在於元朝在對外戰爭中屢戰屢勝,給了喜歡靠武力征服對手的統治者一種自己天下無敵的錯誤判斷。故而忽必烈因日本忤逆自己,付出前後損失20萬大軍的慘痛代價!

如果當年“騰格里”滅掉“天照大神”,那才是一件令人拍手稱快的好事!

我是“才子八怪”,期待您的關注!


才子八怪


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回答,日本為什麼會被元朝攻打?日本斬了元朝的使節,就好比打臉元朝皇帝,在專制主義的古代這種行為是兩國不死不休的開端。

日本認為元是蠻夷,在中原呆不久的,而當時視自己為漢文化繼承者的日本,對元朝使節的目空一切感到非常的屈辱,正所謂侍(武士在日本被稱為侍)可殺不可辱,再加上自己是遠離大陸的海島國家,自信元朝軍隊拿自己沒辦法,所以就殺使節,讓副使帶回屍體實體,來羞辱元朝。

這事是什麼性質?看看近代史,清末列強蠶食中國,派十六國公使與滿清政府談判,而僧格林沁因為在之前的八里橋一戰全軍覆沒,所以安排軍隊半路伏擊,最後的結果是慈禧向十六國宣戰,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1314吐槽星君


元朝攻打日本事件,發生於元世祖忽必烈時期。攻打的原因,一是日本拒絕臣服於元朝,並殺死元朝使節,二是日本生產白銀,而蒙元因戰爭財力匱乏,需要白銀。

蒙元曾兩次出兵日本,第一次是1274年,出動兵力三萬人,船900艘,因日軍頑強抵抗,元軍久戰不克,給養不濟,撤回。第二次是1281年,出動兵力14萬,艦船4400艘,激戰月餘,遇超級颱風,人員艦船損失大半,以失敗告終。此後,日本人稱颱風為“神風"。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成吉思汗也是個戰爭狂人,殺人狂。他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所向披靡。想征服所有的人。


用戶52159788440


日本跟趙宋關係非常好,南宋滅亡,日本是同情南宋的。有這層關係在,元朝想通好日本的願望當然無法實現。另外日本也有危機意識,元朝征服了高麗,下一個目標當然是日本。既然遲早要打,幹嘛還要客氣。而在元朝方面,對於軍事佔領日本,元朝沒多大興趣,就像後來元朝皇帝想吞併高麗,設徵東行省就遭到大臣反對,說高麗貧瘠之地要來幹嘛。元朝就是想打服日本,讓對方臣服。


靜夜思160519196


忽必烈逼日本臣服,日本感覺受到了侮辱,拒絕了。後來蒙古使臣第二次訪日,這第二封國書威脅“再不臣服就出兵”。日本人感覺受了奇恥大辱,豈能嚥下這口氣,於是斬殺蒙古使臣所有成員。接著蒙古大軍攻打日本。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就是如此,我國家再小,我也要跟你平起平坐,死也不臣服任何人,除非像大唐那樣徹底一腳踩死他,嚇得他不敢反抗。白江口之戰,日本老實近千年,兩顆原子彈,日本老實到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