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和工作哪一個更加容易改變命運,積累財富呢?

理財鴨


中國股市牛市與熊市交替,很多人都在熊市裡虧光了本金,而牛市來臨要麼沒有本金,要麼沒有關注股市,又或者遲遲不敢動手,待到牛市將要結束才姍姍來遲,結果被深埋在山頂了。

其實通過股票改變命運的方式很簡單,等!最近一次牛市在2015年,現在2020年了,猜一下牛市還需要幾年?待到牛市來臨,然後找只基本面沒有太大問題股票一直拿著就可以了,激進者甚至可以加槓桿進行操作,盈利則加倉,一次牛市只要抓住三分之一就足夠你改變命運!



頭狼金油


炒股和工作都是可以贏得財富的,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有人炒股賺錢實現財富自由,有人打工一輩子也能賺取屬於自己的財富。

我和我同學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們2008年大學畢業,我是努力工作10多年賺到了我的財富;我同學全職炒股,10年後,他現在是身家幾千萬,實現了財務自由。

雖然我們的方式不一樣,但我們都贏得了屬於自己的財富,只是我們贏得的財富不同。下面我來分析分析我們贏的財富有什麼不同。

我同學贏得了什麼樣的財富?

首先肯定是金錢,是的,他經過10年的炒股炒房,贏得財富自由。目前房產有七八套吧,而且還是全款。這些財富通過上班是很難賺到的。所以因為受他的影響,我也開始重視理財,投資是人生一門你想達到財富自由的必修課。

除了財富,他還贏得了身份地位,在小城市,一個80後擁有這樣的財富,而且完全是自己白手起家,實屬不易。當你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你的人際關係網就會變得非常廣泛。無論是官還是商,你的人脈都會超越很多人,有個什麼事,你可以很快就託人辦理好。所以金錢和身份地位是我認為他贏得的財富。

我又贏得了什麼財富?

我贏得了在深圳立足之地,10年前,我孤身一人來到深圳,一無所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通過工作賺錢,在深圳成家立業,這是我贏得的財富。我的財富是在深圳買房買車,成為一個深圳人,雖然很普通,但是起碼合格了。

通過10多年的工作,自己的知識面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這也是我的財富。而且正是因為工作才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了金融行業,接觸到了畢業於哈佛,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還有在華爾街打拼10多年的金融高端人才,通過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通過工作,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相信下一十年,通過在金融領域深耕,我將繼續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所以無論是努力工作還是全職炒股,10年後的你都會贏得你想要的財富,只要不服輸,幸運就會降臨於你。


月牙亮投


做為一個十年老股民說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本人做了十年短線,對市場的理解也到了一定的深度,期間經歷無數次成功與失敗,可以說被市場反覆蹂躪,寫過的筆記不下幾十本,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反醒,不斷的從頭再來,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曲折。假如時光讓我回到十年前,我堅決不會選擇這條路,哪怕將來大富大貴,因為炒股會讓你的大腦很累、心態很煩,總是有太多的壓力在挑戰著你。不過話說回來,既然選擇就沒有後悔的意義了,經過太多,總算比較成熟了。在此送給新股民一句話,剛開始投入資金一定不要太多,哪怕是在大牛市,因為你還不成熟,比如先投一萬,虧到不能買了,再投一萬,當你把一萬做到十萬時,你就可以出師了,一般需要努力5到10年。再說一下工作的成功率,一般在一個崗位探索5到10年,基本也就瞭如指掌了,但是最好是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一般行業想出人頭地不容易。


神采奕燃


這個問題太寬泛,工作與工作本身就千差萬別:你每天去送外賣是工作;你在工廠裡每天守在機器旁從事生產是工作;你是一家跨國公司的業務骨幹、技術骨幹這也是工作;你是一家集團公司的CEO還是工作...這些不同的工作本身就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

再說說炒股:如果你只是一個一廂情願的小散,千萬不要以為中國的股市是可以賺錢的,拿個百八十塊去玩玩,樂呵樂呵得了;如果你有炒股的天賦,有著狼一樣的嗅覺,加上機緣 — 得遇高人指點,那股市就是你的提款機。我的一個徒弟,2011年大三退學,除了股票沒有什麼能吸引他,家人強烈反對無果,終止給他提供生活費。這孩子就靠送外賣和快遞打了一年工,到年底除了吃喝住攢了一萬多開始投入股市,幾番折騰,到2015年七月份的時候有九十多萬,但是由於當時沒有意識到大的風險,隨後的股災沒有躲過去,加上融資操作,到了15年底只剩下不到二十萬了。

我們是在2016年相識,這孩子一看就有炒股的天分,有著狼一樣的嗅覺:例如同樣幾隻當天漲停的股票,他選擇追入的票總能連板。但是就是掌握不好賣點有時利潤縮水,有時反手被套。我傳授給他《如何識別股票的穴位》《騎牛戰法》《青蛙戰法》《龍回頭戰法》《賣出十二法則》,這孩子幾乎一點就透,而且最難得的是知行合一,這是炒股的最高境界,總的來說,他的資產到今年已經在衝擊八位數了,他的目標:到2020年資產達到兩千萬!我相信也預祝他成功!


用戶2009531700231372


昨天和朋友聚餐,他說,感覺自己畢業工作以來一直又忙又累,卻還是沒錢。

房價那麼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攢夠首付;

過年回家也沒多少錢給爸媽,臨走前怕他生活壓力大,爸媽還悄悄塞了一筆錢給他;

前幾天紀念日,也沒錢給女朋友買她一直想要的那個包包;

能感覺出,和當下大多數在外拼搏,沒房沒車的年輕人一樣,他非常焦慮。

喝到後面,朋友和我說:“現在股市漲的那麼好,我們加槓桿進場,搏一把怎麼樣,說不定首付就有了。”

他還說:“如果不敢放手搏一搏,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是很難通過工作實現財務自由的。”

雖然,我離攢夠首付也很遠,但我還是拒絕了他的提議,也勸他可以放下焦慮,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因為安全感不是來自於錢,而是來自於自己的。

當前股市的行情確實讓人很心動,一股濃烈的“牛市味”撲面而來~但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加槓桿進場,萬一搏失敗了,結果也是很難承受的。幾年的積累虧了不說,連生活費都可能沒了。別說女朋友的包了,女朋友也可能沒了,一不小心也許還要父母幫忙承擔借的債,投資不謹慎,親人兩行淚啊

更可怕的是,一旦失敗,這種壓力和挫敗可能會長時間伴隨著你,影響到你的工作和晉升。

其實,朋友想致富的心情,我是非常理解的。他說的話,也不全無道理,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資本報酬率高於勞動報酬率的時代,單靠工資獲得收入是很難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財富自由的。

就拿我朋友目前的情況來看,他每月工資1萬2,減去日常基本花銷,結餘在3000左右。

假如他每個月拿出結餘的三分之二,2000元,去理財,預期年化收益能夠達到10%,然後剩下的1000元放在銀行。

但如果他不理財,把3000元全部放在銀行卡。

我用藍色和橙色兩種顏色對比了一個這兩種選擇結果:

藍色是理財的結果,黃色是銀行存款的結果。10年、15年、20年,隨著理財年限的增加,結果確實是非常不一樣。

財,是要理的,數據說明了一切。但朋友他如此焦慮和急切的心態,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一夜暴富很難,而複利效應才是理財保值增值最主要的原因。

我們要做的是放下焦慮,去挖掘我們喜歡、擅長的領域,不斷做大我們的本金,然後利用複利效應去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為什麼說一夜暴富很難?因為進場的時間,你不一定能拿準。看下圖:

這張圖是中證500指數從2007年到2017年的每年收益情況。如果你從2016年進場,到2017年離場,妥妥的虧。進錯了時間,一夜暴富只能是黃粱一夢。

但如果再把時間拉長來看,從2007年到2017年,這11年間,中證500的年化收益折算回來是11%。所以說,複利可以讓我們的本金在一個時間週期中,找到一個可以持續獲得的合理收益率。同時,通過耐心的等待,可以換取本金的成長空間。而且隨著時間的拉長,複利效應會越發的明顯。

所以說,很多人認為複利的核心在於回報率,是不對的。複利真正的核心其實是在於時間。

如果說被高回報率撩撥,摁不住蠢蠢欲動的瘋狂舉動,想著上槓杆,想著一夜暴富,快速在這一波牛市中去完成財富積累,這樣很可能會陷入在短時間內盲目追求高收益的泥潭裡。

而,對過高的回報率追求,容易導致被騙、虧空、債臺高壘……

真正的明智的做法應該是追求財富穩步增長,平衡好回報率和時間。

長期來看,合理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應該是在15%。這年化15%它是來自哪裡的呢?看下圖:

這張圖記錄了近50年的時間中,房地產、十年期國債以及股市的長期年化收益率,你會發現,這些國家股市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都在10-12%。所以,這年化15%其實是來自於股市的,是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

當然,生活還愛開玩笑。如果說有一天,不幸重病突然來襲,沒有保險保障的話,鉅額的治療費用會讓我們多年的積累一夜歸零。

所以最好可以用保險給我們的生活託個底,這樣當風險降臨,我們不會因為錢著急、上火、崩潰,我們的本金與投資也不至於被中斷或掏空。如果說投資是進攻,保險是防守,那麼攻守兼備,才能更從容。

說來說去,放下對財富的焦慮,專注去提升自己,拓寬自己的能力圈才是真的。剩下就慢慢積累本金,積極規避風險,別讓理財佔據生活的全部,好好享受和家人一起的生活。


且慢管家


謝謝,炒股和工作我覺得改變命運,這可能太大了,一般人做不到,積累財富做得好肯定吵股快,當然像唐駿似的打工皇帝那吵股也吵不出那麼高的工資,我就憑自身的歷程說說這個問題,我去吵股時剛開始也是偶然,O8年朋友帶我開的戶,在國泰君安,第一隻票是工商銀行,第二隻是蓮花味精,還記得做了半年後到營業廳和一個大叔級的人聊了一下,當初心情是興奮,激動,做得都是活躍題材股,早兩天抓了個漲停板,那種感覺是天下在手,豪情我有,當時那大叔淡淡的笑了一下沒說什麼,到今天才明白那個微笑的含義是韭菜,新韭菜來了,就像今時今日頭條上的好多新股民,你看空就罵,看多粉絲都漲得快!但實際的情況是大多數人吵股是肯定虧錢的,因為沒走完走上盈利的路,就在半路趴下了,說實在的,吵股的路很難走出來!真的走出來了肯定比普通人打工強,一年20個點,二波做個短線,小心點也能全身而退!但其間的心態起伏,心路旅程,艱辛,孤獨,一般人也難以理解,因此改變不改變命運,這事天說了算,我們能做的事,只是即然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哪怕摔倒爬起上千回,我亦是一往直前,這是我的路!人生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敗甲三千,背河而生!



股民張老頭


我說下我的觀點吧,工作在當今社會對大多數人只說夠生活要想改變階層幾乎不可能,股票的話如果你運用的好是有機會成為富人階層的。所以一個是平穩但是幾乎不可能成富人,一個是風險大但是有一定機會變富人,怎麼選擇看你自己了,反正我從5月份就開始辭了工作專心炒股了,8月末才開始盈利,之前一直虧的,但是我對股票確實挺有興趣。


郫都狂人


本人是第一批證券專業的,但並不從事證券甚至金融行業,對於股票本人是失敗者,當然也沒拿多少錢玩。但是一直關注股票近三十年(93開始)。

回到問題本身,我想以生活中的同學朋友來回答:

第一位是同學,他畢業後在政府上班,沒幾年就下海。目前他是邊上班自己邊玩股票,因為上班待遇還不錯,股票只是他業餘愛好。但是他業餘時間基本上泡在股票裡面,而且堅持了很多年。前不久行情也挺好,他也遠遠跑贏大盤。雖然他以短線為主,但是他一旦感到有一絲危機就輕倉空倉。

另一位是朋友,學歷不高,對股票感興趣後一直鑽在裡面。他有起碼十年時間是全天候鑽研股票。從第一次的二三十萬啟動資金到兩三百萬,再到虧到生活都成問題,目前從一年多前慢慢回到一百多萬。他是完全沒有家庭支持的,各種壓力暫且不說,只是做股票他有好幾年的絕大部分時間每天十幾個小時看盤看資料,他的專注力和勤奮程度是我所有接觸過的人中間的第一個,因為他,我看徐翔資料時很能理解徐翔的起步階段和他的成功之道。簡單一句,不成功,便成魔。 包括現在,他還是一天兩到四個小時鍛鍊身體,其它時間就是股票和吃飯睡覺。三十三歲還沒結婚,他這輩子是為股票而生了。

長期專注鑽研,而且都賺過虧過是他倆的共性,到目前為止個人認為他們在個人做股票方面是有代表性的。也不好說以後一定會怎麼樣,但總的是看好他們的未來。

所以個人認為十年以上的鑽研,經歷過兩次牛熊交替以後還能很有鬥志,應該可以算是合格的股票投資者了,不管你是專職還是業餘。


安安85401


工作與炒股哪個能夠改變命運?

我來給你算上一筆賬,好嗎?咱們先說工作,就算你月薪一萬塊錢,一年12萬塊錢。一般人步入社會,也就是25歲左右。工作35年到60歲退休。總共能賺到420萬。這是你不吃不喝賺到的,其實真正的呢,再能存錢的人。也要吃飯,穿衣,住房,交網費吧,還有等等的各種開銷!算一半吧,那就還剩下二百一十萬。35年攢了210萬,你覺得能不能改變命運呢?這還沒有算人民幣的貶值呢。這點錢可能也就在一線城市交個首付吧。

再來說說炒股,先不說虧損了,就說盈利。如果你的資金能以每年30%的水平遞增。資金是十萬的話。我記得我看到過一張表好像20年後你擁有一個億資產。這就是複利效應可怕性。

這是不是可以改變命運了?其實不是,第一,你真的能保證你每年賺30%嗎?第二,你知道學炒股有多麼難嗎?第三,你知道有多少人虧得連褲子都不剩了。

你覺得是不是我什麼都沒說呢?其實不是,改變命運不在於金錢,而在於思想的轉變。為什麼有二八定律?因為這20%的人,思想和普通人不一樣。去努力改變自己,我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改掉你不能成功的問題,那還有什麼能夠阻擋你成功呢?

幸福感的由來並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你幫助了多少人。當然了,如果連飯都吃不起,何談幸福?所以,真正的成功的人生,是財富和幸福感的同時擁有。





股市技術課堂


炒股更容易改變命運,工作更容易積累財富。

工作更容易積累財富是因為工作要遠比股市收益穩定得多。做為打工一族可以把工作收入的一部分理財,經過數十年的積累一般人都會有一筆至少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資產。

而炒股經過幾十年能夠賺到幾十萬以上的人都非常少。更別說幾十年以後賺幾百萬元。炒股不虧個幾十萬元就已經很不錯了。炒股幾十年以後能賺到幾十萬、幾百萬元的人絕對不會超過十分之一。

炒股難積累財富是因為股市行情有更大的不確定性。而炒股的人大多是希望通過行情的波動來賺錢。很顯然通過建立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情的基礎上來賺錢的難度是很大的。工作收入的確定性還是較大的,至少不會往裡面倒搭錢吧!

但是工作很難改變命運。通過工作能改變命運的人極少,能夠升遷的人總是少數。

但是炒股卻很容易改變命運。只要你在炒股時夠努力!

只要在炒股時夠努力,夠付出。。。炒股即便不能夠一定讓你就得很富,也一定能夠很容易讓你變得更窮。

有的人會表示——自己炒股多年了,也生活很穩定,既沒有變富,也沒有變窮。

我會告訴他,那是因為他不夠努力——他既沒有賣房貸款融資炒股,也沒有幾十年研習價值投資。。。做的太少自然無法改變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