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在机关或职场,不论做任何事情,自律都至关重要。自我节制、自我约束,是一种比较稀缺的控制能力,能够控制人们的性格和欲望。毫无节制的活动,无论什么性质,最后必将一败涂地。这话对每个人都适用,对单位的“一把手”尤为重要。

“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一把手作为决策者,在单位建设中位置特殊、肩负重任,是一个单位的“领头雁”。实际工作中,一把手在决策上要“拍手”,考察任用干部时要“举手”,下属工作有困难时要适时“插手”,廉洁自律上要“管住手”等等。一把手用“手”处最多,能否用好“手”成为评价管理者水平高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一把手要用好“手”、发挥好“手”的作用,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艺术。

01.果断出手,不草率拍手

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在决策上,一把手不能以感性认识来代替科学论证,不能想当然,草率拍手,搞“拍脑门”决策。草率拍手的决策不利于搞好单位建设,甚至会造成巨大损失。美国兰德公司分析家认为,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事业管理者决策失误造成的。

可以说,在一切失误中,决策失误损失最大。对一个国家来讲是这样,对一个单位更是如此。一把手要防止决策失误,就必须遵循决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一旦形成决心,就要果断出手,当机立断。

“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一把手要当好“班长”,不做“家长”,不搞一人专断。在集体决策时,一把手主持会议,要站在委员的角度发表意见,善于集思广益,善于调动与会同志发言的积极性,使与会者畅所欲言。

在民主讨论中,一把手不要抢先发言。如果问题提出后,一把手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客观上容易造成一种定调子的感觉,成了名义上让班子成员研究讨论,实际上是让班子成员举手表决,容易造成形式上的民主,实际上的专断。

在与会者发表意见的基础上,一把手要以委员身份发表看法。只是发表个人意见,不应是指令性的。如果与其他人意见不一致,要耐心听他人解释,让人把话说完。如果不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管自己的意见正确与否而随意“拍手”决定,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会让与会者噤若寒蝉。

进入集中阶段后,一把手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胆识和魄力。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果断出手肯定和否定一些意见,当机立断,从中择优汰劣,形成正确统一的意见。事实上,没有主见、不善决断当不好甚至也当不了一把手。这需要一把手要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怀,不妒贤嫉能,要虚心采纳那些比自己预先设计得更好的意见。

02.要把准手,不轻易举手

用人是一把手最基本的职责,事关一把手形象,事关事业的兴衰成败。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把手在选人用人上,如果不能把好手中“权”,严把用人关,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个人好恶就轻易拍板,草率“举手”,势必会给选人用人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容易导致用人腐败,助长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

“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一把手要坐得直、行得正,品行高尚。这是把好手的基础。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跤。一把手尤其要注重做人,并以此作为成事之基,立身之魂。干事业需要好的品行,选人用人更是如此。

一把手要善识人、用准人,眼睛明亮。在组织选用人用的过程中,一把手的意见分量很重,越是这样,越要从单位建设大局出发、从事业后继有人角度出发,全面选人、精准识人,切实把准手,真正做到:选任干部重能力,能担事才给机会,有本事才有舞台;评先评优重作为,工作出彩才点赞喝彩,表现精彩才浓墨重彩;关心照顾重形象,不看平衡只看实绩,不听口号只听口碑。

一把手要懂政策、讲原则,心底无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一视同仁,不从个人亲疏、好恶、恩怨出发做违反原则的事,这是把好手的前提。这就要求一把手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客观公正地选贤任能,努力营造一种唯才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野无遗贤”的良好氛围。

03.要大胆放手,不过多插手

任何一个人的管理容量都是有限的,领导必须选择一些人以分其所辖之人、所管之事,也就是善于放手授权。作为一把手,应该懂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清楚哪些事应该自己管,哪些事应该交给下属去管,大胆放手使用贤才。

“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这方面,三国时期孙权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保吴抗蜀,孙权大胆任命年轻的陆逊为都督,统帅诸路军马。张昭等一批老臣宿将,认为陆逊年纪轻、资历浅、缺乏经验,竭力反对。孙权见此情况,便连夜筑台拜将,授其先斩后奏之权。陆逊果然没有辜负孙权信任,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首战告捷。

所以,一把手要大胆放手使用有才能的部属,而不应过多插手下属的工作,搞“大事小事一把抓,里里外外我当家”,这样势必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

如果一把手处处插手,事必躬亲,表面上看工作也能完成,实际上却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一是会束缚部属的手脚,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其才能施展,降低办事效率;二是容易分散精力,不利于一把手抓大事、统全局;三是容易出现一言堂的局面,不利于发扬民主。

“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因此,一方面要做到统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撒手,抓好全局,当好班长;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要唱主角而不是唱独角,不搞“一竿子插到底”,防止和克服隔着副职抓机关、绕过部门抓基层。要善于从事务堆里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单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交由下属办理的事情尽量做到放手而少插手,这样才能有效激励部属开展工作。

04.要管住手,不乱伸手

一把手能否做到廉洁自律,不仅仅是思想作风问题,而且关系到单位事业的兴衰,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作为一把手,大权在握,追随的人多,面临的诱惑也多,这就需要一把手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勤洗手”、“管好手”,在名利面前不“乱伸手”。

制欲不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过度的欲望满足不是幸福,而是一种自我放纵,最终会毁了自己。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作为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制欲不贪,避免因纵欲而走偏方向,无疑是“管好手”的第一步。

“一把手”如何用好自己的“手”,四句话诀窍让你威信满满

管住自己。世间最难的就是管住自己。自知者明,自强者胜。管住了自己,也就管住了自己的手。少数领导把无偿服务变成了有偿服务,信奉“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找出种种借口来说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愿约束自己,管不住自己,顶不住诱惑,胡乱伸手,最终走向犯罪,追悔莫及。

公道正派。其身正,不令而行。一把手要坚持以良好品行和模范行为来严格要求自己,从个人品行上造就“无形的感召力”,一把手管住了自己的手,也就容易管住“一班人”的手。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既是官德的重要内容,又是为官者遵循的施政规范。一把手必须自警自励、自省自重,顶得住各方面的袭击和诱惑,这样才能掌好权、用好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