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在古人的观念里: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必须要平衡。他们认为:阳太多,就会干旱;阴太多,就会发生涝灾。在四季轮回里,夏至这一天,是全年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过了这一天阳气慢慢减少,阴气开始滋生;到了冬至这一天,则是阴气最为强盛,阳气开始复苏。

春节正处于春冬交接之际,也是新一年开启的时候,古人觉得这段时间里有必要让阴阳平衡,来年才会大获丰收。

“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大摊之礼

隆冬腊月正是阴气旺盛的时候,要阴阳平衡,就需要去借阳气,找谁借呢?当然是老天爷,所以在除夕这一天,他们都会举办一场大型皇家典礼来祈祷上天,古书将这种典礼称之为大摊之礼。

今天我们对儒家有一个深刻的误解,认为儒家除了道德哲学之外一无是处,这种认知彻底忽略了儒家对传统礼仪技术的一面。大摊礼都是儒家的官员对繁琐的典礼流程进行把控,小到佩戴的首饰大到整个舞台的规模,必须严格按照礼仪执行,很有一点意识形态最高领导的感觉。

“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大摊礼上的首领,也被成为方相氏,在儒家十三经《周礼》中有过专门的介绍。他要在仪式上戴着有四只眼的黄金面具,穿上黑衣服和红裤子,披着熊皮,手拿长矛和盾牌,带领一群人到处搜索妖魔鬼怪,见一个灭一个。

仪式的最后,几千名卫士会举起火把奔向河边,将火投入到河里非常漂亮,算得上是一场大型的焰火表演,它的核心目的是驱邪。古人认为:邪物属阴,只要把大量的邪祟驱出掉,那么人间的阳气就会上升了,在寒冬腊月里也达成短暂的阴阳平衡。

我们可以看出,大摊礼是一个具有国家仪式感的典礼,非常消耗人力物力,在东汉时期曾经有一个大摊礼的记载:当时参加大摊礼10-12岁的童男,就有120名,护卫队数千人,实在是壮观。

“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唐朝的春晚

唐朝之前中国处于长达400年的分裂状态,又有无数胡人南下,中原文化在隋唐时期算是一次革新,包括大摊礼。唐朝的大摊礼与两汉比起来,更多了一些喜庆色彩,王建专门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来描写唐朝的大摊礼:“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够得到几个重要的信息;第一、大摊礼在除夕举行;第二、皇宫禁卫军史礼仪主要的参与者;第三、大家都穿红色的衣服;第四、到处张灯结彩、万家灯火;第五、还要有音乐。

通过这五点,您脑海里是否有“春晚”的既视感。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大摊礼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一脉相承,但是唐朝的大摊礼似乎已经退化了驱魔,除晦的作用,更像是一场昭告天下太平的仪式。

“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宋朝的春晚

到了宋朝“礼崩乐坏”就更加严重了,就连朱熹这样的老夫子都开始重新制定孔子礼仪了,将原来繁琐的“礼仪制度”删减和改革,创新出一套《朱子家礼》,相应的大摊礼也就更加接近“春晚”。

在故宫博物馆,藏有一副宋朝流传下来的《大摊图》,也就是当时宫廷画师对宋朝大摊礼的描绘,这幅图在乾隆爷时代,他老人家还专门题了一首诗:“岁幸云暮晷渐长。郁仪驭日行北方。大傩逐疫掌方相。蒙熊涂面朱衣裳。百廿假子其盾扬。桃弧棘矢剑戟枪。鼓以大鼗声彭彭。茅鞭倒拽炬火煌。镂锼狞貌凛如霜。食咎食梦鬼为粮。赫然一怒魑魅藏。迎新逐衰受天庆。春满皇都来百祥。”

总体来说就是写了除夕当晚举行大摊礼的各种细节和歌颂太平盛世。在《东京梦华录》里面也有对于宋朝大摊礼的描写:教坊人员扮演各种鬼神,上千人的队伍从皇宫开始驱逐鬼魅,爆竹声连夜响个不停,市井人家也受到气氛的感染,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坐在火炉边守岁,彻夜不眠,整体的场景已经和我们今天差不太多了。

“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宋朝大摊礼的主要参与者,从唐朝的禁卫军变成了教坊人员,教坊相当是文工团,由他们主导的礼仪表演成分已经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了。这是一个开端,到了南宋宋高宗裁撤教坊后,朝廷就再也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大摊礼了。

而大摊礼也逐渐演为了民间的狂欢,就如同我们今天一般。最开始驱邪的红色变成了喜庆的红色;驱邪的焰火变成了炮竹;披着兽医的方相氏也变成了舞龙舞狮。

今天我们每年都要看春晚,其实它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产物,我们应该极力守护。

“春晚”起源于“大摊礼”,到唐宋时期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

好了,今天的讲述到此结束吧。之前在文章中我提到过“市井人家坐在火炉边守岁”,那么这个“岁”又是什么东西?它与年有什么关系?就留给明天吧。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

祝您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