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是不是由于过度劳累?

疾病理论体系


有人戏言“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椎间盘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重体力劳动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坐着工作,看电脑、伏案、开车等。甚至每天达八小时以上。这种坐姿的后果就是腰椎间盘很受伤。一旦腰椎间盘突出,就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步行困难等严重不适症状。有人问腰椎间盘突出是不是由于过度劳累?此外,如何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如何做到工作和业绩突出,而腰椎间盘不突出呢?


腰椎间盘突出是不是由于过度劳累?

当然不是。除了过度劳累,下列原因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1)长时间保持坐位:长时间保持坐位的人,如司机、白领等,姿势不正确,由于腰部肌肉及软组织受力不平衡,腰椎间盘受伤机会多多,更易突出。当然退变是首要因素,所以20~50岁多见。但如果天天坐着工作,伏案,如写作、打字、当然更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2)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椎间盘在腰椎运动时起到类似轴承的作用。但椎间盘的承压能力有限,在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会向外膨出,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裂隙向外突出,就形成了椎间盘突出。突出的髓核会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造成腰臀、腿脚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建议:

(1)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马尾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或出现严重的或进行性肌肉无力,应进行紧急评估,急诊手术治疗。

(2)如果不存在严重的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尚无证据表明早期进行手术可改善结局。

(3)如果患者存在持续性功能障碍且生存质量严重受损,经3到6个月非手术治疗无改善,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怎样预防椎间盘突出?

(1)合理的运动:坚持每天定时活动四肢,没有特定的姿势,幅度不要太大就行,每次活动5分钟左右。肌肉收缩,坚持每次持续5到10秒。每分钟5次,每小时5到10分钟。当需要弯腰取物的时候,可以先下蹲,再取物,慢慢起身,能减小对腰椎间盘的压力。

(2)锻炼腰背部的幅度不要太大:人们在锻炼时,通常需要热身和拉伸,很多人不注意腰背部的幅度,导致腰背部脊椎受损,引发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在锻炼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损伤脊椎。同时,在提重物的时候,也不要直接弯腰提,可以先蹲下,再慢慢起身,减少腰背损伤。

(3)搬运重物要注意姿势:在搬运重物时,先蹲下,两侧手臂抱起重物,使物品贴近身体,再缓慢起身。这样能减轻腰椎的压力,减少复发。

(4)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长时间不良站姿与坐姿可能导致腰椎间盘不均匀受力,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尽量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适当的进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和背部酸痛疲劳感。


药师方健


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对,很可能会误导他人。

为什么不能说不对?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这种病变可以说是必然结果,但其出现的时间却各不相同,这与患者的日常经历、习惯都有关系,如果这名患者长期处于坐姿,而且还不经常起身活动,这种不健康的姿势是会加速这一过程,还有一些家庭妇女,需要经常弯腰干家务、抱孩子,这都是致病因素,这些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过度劳累,所以如此发展,确实可能导致腰间盘突出的发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腰间盘突出确实是由于过度劳累所致。

为什么不能说对?

腰部问题,基本以疼痛最为典型,但腰痛却不一定是腰突,有一种导致腰痛症状的可能,那就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最符合过度劳累概念的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患者常因久站久坐而出现痛感,劳累时会更加严重。

腰肌劳损和腰间盘突出天壤之别,一个轻一个重,一个早一个晚,但需要清晰的是,两者也存在关联,比如说腰肌劳损时间过长,可能诱发腰间盘突出,而已经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常同时存在腰肌劳损。

我纠正大家几个可能犯的错误!

1,别睡硬板床:不仅不能放松休息,只会越来越疲劳,加重病情。

2,别乱做剧烈动作:我不否认锻炼对患者有好处,但由于每个人的腰椎突出位置和程度不同,虽然都叫腰间盘突出,但有些动作只会使你越来越重。

3,推拿请找正规医师:最近几年,按摩推拿师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康复店更是开遍全国,但其中存在很多没有证件,只是简单学了几年、甚至几个月的“假医生”,一旦用力过猛、位置错误,不仅不能使患者恢复,反而出现悲剧。

PS:过度劳累不是腰间盘突出的直接病因,而是腰间盘突出的间接病因之一。


罗民教授


你好,过度劳累是腰椎间盘突出一方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青壮年多发,20~50岁者多发,男女比4~6:1,20岁以内占6%。

病因:

1.脊柱畸形或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如脊柱侧弯或畸形。

2.过度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退变,如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

3.长期从事弯腰工作者,特别是在提取重物时,使椎间盘内压力大大增加,易造成纤维环破裂。

4.长期震动,长期坐在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长期反复作用可致发病,如驾驶汽车或拖拉机。

5.年龄,此病发病率在中青年中最高,20-40岁占绝大多数。

6.妊娠,多次妊娠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7.除此之外,发生椎间盘突出者还有一些诱因,如急性外伤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护,脊柱畸形,吸烟,遗传等因素都可以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表现: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状

2.坐骨神经痛: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到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3.间歇性跛行

4.大小便障碍

5.强迫体位,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预防:

平时应减少积累性损伤、腰围的佩带、腰腹肌的锻炼、注意用腰的姿势


小虫医


你好,引起腰间盘突出的原因很多,很复杂。

过度劳累仅仅是引起腰间盘突出的一个诱因。

最基本因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疾改变。

57%-70%与外伤有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诱因:

1、腰部过度负荷,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举重运动,比如煤矿工人;

2、腹内压力突然增加,比如剧烈咳嗽、打喷嚏、屏气、便秘等;

3、脊柱畸形或者脊柱生理曲度改变;

4、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姿势不当;

5、过度肥胖使腰椎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

6、妊娠使腰椎过度前驱,腰椎间盘脱出的可能性增加;

7、长期震动,如开拖拉机的驾驶员和长期开车的司机;

8、受寒、潮湿……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是非手术治疗,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形下,才选择手术。

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得到治愈或者让症状长期缓解。长期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的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10%-15%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1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硬板床休息,大、小便都不应下床或坐起。

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在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

不要小看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急性期症状重的病人必须卧床休息、佩戴腰围。而且要求睡较硬的床垫休息。

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

2、运动疗法

目的在于提高腰背肌肉张力,增强韧带弹性,活动椎间关节,防止肌肉萎缩 ,减少结缔组织粘连。

常用的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式支撑法、飞燕式。

针灸治疗有镇静止痛、抗炎、消肿、调整肌肉和韧带的功能。

对于治疗调理腰椎间盘突出效果很好。但前提是你要认识这样的针灸师。

4、艾灸疗法

通过艾灸组穴的方法,不吃药,自己动手调理,效果也很好,一般可在4个月左右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冰台草堂


腰椎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在成年后椎间盘基本无血液供给,没有自己修复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脱水,变性,高度丢失,同时日常生活中遭受个方面的挤压,牵拉扭转等,使椎间盘纤维环逐渐老化,破裂。


外因:当收到腰部外伤,扭伤时但是柱间盘纤维环突然破裂,髓核向后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者长期弯腰负重,椎间盘长期承受过大压力,久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形成椎间盘突出。

所以说椎间盘突出确实和长期重体力劳动有关系,但不知你所指的过度劳累是哪方面。


骨医小匠


首先,“腰间盘突出”与“腰间盘突出·症”并非同一概念。

腰间盘突出,主要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所引起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定会出现的,每个人都不例外,而且是从20多岁就开始的。出现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的弹性及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

这样的退行性变不断进展,而日常的劳损逐渐累积,使腰椎间盘反复承受挤压、屈曲和扭转等负荷,最后导致纤维环的后部变薄、产生裂缝。

所以,腰间盘突出,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腰椎间盘的老化。这种老化是自然的,只是有的人快些,有的人慢些,与疲劳无关。

——接下来,才是“症”。

过度劳损,伤害累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就会从变薄、裂缝发展至彻底开裂,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的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引起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甚至产生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可以与过度劳累有关。过度劳累,导致气血不足以濡养,可以成为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致使纤维环彻底破裂。已经出现破裂的,也可以过度劳累而加剧病情。

纤维环破裂是不可逆的,因此无法彻底治愈。保守治疗仅仅是缓解症状,症状特别严重者,需要做手术,微创臭氧融髄核,或是摘除椎间盘。


纯钧LHGR


经常会和病友,朋友们讨论,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发生的,有的人真不知道怎么就这样的,有的人是由于外伤、劳累等,简单的总结一下这几个常见因素,大家引以为戒,减少病痛的发生几率。

1.体态、姿势

也许会有人讲,这啥意思?临床上,骨盆前倾、变直的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几率还是挺多的,尤其腰部肌力较差的人,L4-5椎间盘是最容易突出的,因此,有这种不良替代,记得尽早的矫正一下。

2.外伤

这个应该讲,还是真躲不掉,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外伤,但是,下雪天路滑摔倒,出车祸,高处跌落,打架受伤,抱重物扭身子,真的没办法去做好预防,不过肌肉的强大,可以在同条件下减少损伤的程度和几率。

3.过度疲劳

一般慢性的腰椎间盘突出,都不知道怎么发生的,但是过度的疲劳,坚持在疲劳的状态下工作和生活,会诱发腰肌劳损的出现,这样会减少对于椎间盘的支撑,可能一次次积累到突出,也可能在外伤的时候“爆炸”。

退变与疾病

一定要认识到,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变,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可能终生都不会发病,康复之后再检查依然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有症状就及时治疗,没有症状,不要杞人忧天,腰椎间盘脱出不痛的人都不少,不必急于手术!


乔栋谈健康


椎间盘突出只是脊柱力学结构平衡失调的一个结果,造成失衡的诱因比较多,像长期不良姿势造成生理曲度变形,关节应力积累,运动损伤造成脊旁软组织力量不足,韧带弹性下降,关节失稳,不良习惯造成体态改变后关节代偿性劳损等等……而功能锻炼就是通过改善脊柱的失衡状态,恢复正常的力学结构,从而改善症状。而其中主要的方向有这几个

一,生理曲度改善,曲度变直后关节应力积累造成椎间盘负担加重,出现变形,而通过功能锻炼改善生理曲度,从而减轻关节压力,缓解椎间盘负担,促进椎间盘有所回纳,消除神经压迫。

二,椎间隙改善,由于慢性劳损积累造成关节间隙变窄引起椎间盘变形膨突,静态拉伸为主的功能锻炼,可以通过拉伸脊柱,增宽椎间隙,从而为椎间盘回纳创造空间。

三,增强肌肉力量,很多慢性劳损积累或运动损伤的患者,由于肌肉力量不足,无法保持关节稳定造成椎体失稳,影响体态改变,通过锻炼核心肌肉力量,代偿关节群受到的压力,保持关节稳定,改善整体体态。

的确椎间盘突出后包裹椎间盘的纤维环已经破裂,是无法修复的,但通过功能锻炼恢复,使脊柱和脊旁软组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改善神经压迫,那么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了。


钟文整脊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並非疲劳所致。它原因有:一抽重物时姿势不正,腰部过伸持重物而拉伤,二、久坐而无运动,腰肌委缩,腰围的肌肉消失,腰椎间盘受压而没有腰肌的扶持力而突出,年老体弱者,坐姿不正也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之一。


陆叔23


腰椎间盘突出也不一定都是劳累过度引起的。有很多人都是在发力的时候,肌肉韧带没有协调好,猛然发力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情况下,只要把肌肉和韧带协调好再发力是很难得腰椎间盘突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