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王勾踐滅吳後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seventao


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國滅掉了當時的霸主吳國,並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宋、鄭、魯、衛、陳、蔡執玉入朝。"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越國原來偏居浙江福建一隅,直到滅吳後,才與中原文化有了交集


這時候已經是春秋末年,因此勾踐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越王勾踐為了爭霸中原,把都城北遷到琅琊(今山東青島琅琊臺),甚至遠征秦國,迫使秦國臣服,所謂“陳兵未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可謂是威風到了極點。

越人“斷髮紋身”(這個越人傭留著現代的中分發型和原始的紋身圖案),和中原文化格格不入,文化差異導致越國思想上總是慢半拍,無法適應時代劇烈變革的需要,而且不利於招攬他國人才

越王勾踐三十二年(前465年),勾踐去世,他的兒子鹿郢和孫子不壽繼續堅持勾踐禮義相待諸侯的政策。但在越國仍然堅持春秋那一套舊體制時,中原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革,中原諸國開始全心全力投入到兼併小國、掠奪土地的新遊戲當中,也就是越國這種距離中原太遠的蠻夷還把霸主的名號當回事。例如勾踐滅吳後,將吳國佔據的淮河流域還給楚國,吳國所侵佔的宋國領地還給宋國,泗水以東600裡土地還給魯國。這不是腦子進水是什麼?

戰國初期,越國是大國、強國,確實很有實力爭奪七雄的位子

戰國初期,東周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齊、晉、楚、越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墨子曰:“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今以並國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但這四大霸主,除了楚國,都沒有笑到最後。

第一個倒黴的是晉國。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但直到四十年後,遲鈍的越國才開始改變對外政策,加入吞併小國的行列。越王朱勾三十三年(前414年)併吞了滕國(今山東滕州)、三十四年(前413年)吞併了郯國(今山東郯城),越王翳七年(前404年)吞併了繒國(今山東棗莊)。

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格局

越王翳二十年(前391年),第二個倒黴蛋出現了,齊國權臣田和篡位,把齊國君主(媯姓)放逐海島。越王翳乘機發兵討伐齊國,史書上沒有細說戰爭經過,但這次戰爭很顯然沒有成功,甚至可能失敗了。因為越王翳三十三年(前378年),越國被迫遷都吳(今江蘇蘇州),顯然是受齊國逼迫所致。


越國的政治體系是典型的王族政治,之所以多次出現弒君事件,就是因為近親王族、卿大夫各有兵權,“臣權太重”。

這次失敗後不久,越國陷入長期內亂。越王翳三十六年(前375年),越王翳的弟弟豫企圖謀害太子諸咎,諸咎發動政變,殺了父親,但自己隨後也被殺,吳地的貴族擁立諸咎之子錯枝為王,這引起了越地貴族的不滿。越王錯枝二年(前373年),越地的卿大夫寺區率兵廢黜錯枝,擁立了越王翳之子無餘為王。越王無餘十年(前363年),寺區的弟弟思又弒殺了無餘,擁立無顓為越王,將國都從吳遷回故都會稽。長期的政局混亂、社會動盪、經濟倒退,越國走向不可挽回的衰落。

當中原強國爭先恐後引進他國人才,變法強兵之時,越國卻故步自封,啥也沒幹


從根本上來說,越國的衰落不僅僅是因為內亂,而是因為思想落後。當時以魏國的李悝、吳起,秦國的商鞅改革為代表,中原各國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而越國依然死抱著世襲等級制度和奴隸制不放。落後於時代,自然會被時代所拋棄。

對楚戰爭失敗後,越國喪師失地,內部分裂,再度淪為與中原隔絕的蠻夷

越王無疆三十七年(前306年),越國試圖通過伐齊來恢復霸業。齊使以楚國分兵在列國爭勝、國內空虛為由,引誘越國和齊國一起伐楚。越王無疆聽從齊使計策,轉頭討伐楚國。結果楚軍大敗越軍,殺死無疆,同時在徐州大敗齊軍。吳、會稽都被楚國佔領,越國只剩下浙江南部、福建的領土。

越國後裔在東南沿海堅持到了西漢建立才被統一(秦始皇時曾被統一過,秦末再次立國)

而且由於越王無疆生前未曾明確指定王位繼承人,導致他的兒子們各據一方,紛紛自立建國,越國分裂成東甌、閩越等幾個小國家,徹底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不過,殘存的越國儘管喪失了勾踐成功以來的全部征服土地,卻也僥倖躲過了後來的很多諸侯兵災,一直到漢朝建立後百多年,才逐步被征服。


海軍史研究會員


歐,我親愛的朋友,這個目標對勾踐還太遙遠了,要等到他的玄孫的時候才進入戰國時代才開始爭雄。

戰國爭雄這對越國還太早了,畢竟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嘛,勾踐再厲害,也經不起子孫們止不住的敗家。

他所在的春秋時代,諸侯各國的目標還是成為的天下的霸主,也就是我們說的春秋爭霸時代。

當然好巧不巧,他建立的延續了三世的霸業、實力強大的越國,卻在剛剛進入戰國時代時就轟然崩塌了。

先是被剛剛經歷了作為戰國時代開啟標誌之一“田氏代齊”變局後建立起的新齊國胖揍一頓,丟了霸主地位,勢力從中原地區退出。

後又是接連的王族內鬥,互相殺戮搞得越國分崩離析。史載越人三弒其君。

結果被他的老鄰居楚國抓住機會,一舉將越國給滅了國。

也就是說越國在進入戰國時代還沒開始爭雄,就已經結束了。


歷史小知


答:越國稱霸是春秋時代的最後一個章節。他如同煙花一般的絢爛,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自己最精彩的一幕就這樣上演完。剩下的霸業就被他們的子孫相互的傾軋最終被楚國終結。當然越國存在的時間還是挺長的,只是勾踐死後這個國家就逐漸進入了被楚國吞併的命運,再加上自己也不爭氣,只能落得這般田地。

關於越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我的理解大體上有四個方面

一、秦國最終滅六國,而越滅於楚。

我認為所謂的戰國七雄的說法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來看天下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他們所產生的諸侯國最終都被秦國所滅。而龐大的楚國因為鯨吞了太多的國家了所以就不能在一一分出來進行表述。另外越國和秦國也幾乎沒有什麼交集,很難想象當時的史官會把越國作為對手來看待,當然也是為了讀法舒服,七雄總比八雄聽的舒服。

這裡也有幾個案例可以佐證。鄭國亡於韓國,宋國被齊楚魏國瓜分,衛國被魏國所滅。所以這些所謂的百乘之國最後都不是被秦國所滅。只能作為陪襯出現在歷史之中。

二、越國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而且在楚國滅亡越國之後仍然有大量的閩越、甌越、南越等國家或者部落城邦形態存在。也不好就說越國亡了啥都沒有了。這一點來說也是史觀做了記憶性的刪除,讓越國失去成為七雄之一的資格。

三、越國的史料太少,和中原地區的交集太少。雖然有《吳越春秋》、《越絕書》等史料存世。可是主流觀點中的《戰國策》並沒喲過多著墨,讓越國非常的吃虧。另外在勾踐之後,越國也沒有幹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就是默默的等著被楚國一點點的吃掉,也沒有做出一個雄國應該有的霸氣的自豪感。不列入七雄之一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四、正如勾踐去世的時候所說的:"吾自禹之後,承元常之德,蒙天靈之祐,神祗之福,從窮越之地籍,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干戈。跨江涉淮,從晉齊之地,功德巍巍。自致於斯,其可不誡乎?夫霸者之後,難以久立,其慎之哉!"

霸業難久,這才是越國最大的痛點


南閣水哥


越王勾踐是春秋時代的最後一位霸主,然而其霸業卻如曇花一現,在勾踐去世後,越國的光芒就褪去,終於在戰國時代默默無聞,沒能躋身於戰國七雄之列。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越國滅掉吳國,實有很大的僥倖成分

在春秋時期,越國只是僻處東南的小國,地小人稀,文明落後,國力也並不強大。實際上,在吳越爭霸戰中,吳國基本上是壓著越國打的。吳國曾經一度把越國打得差點亡國,如果不是夫差犯了一個錯誤,勾踐是沒有翻盤的機會。夫差的錯,在於沒有斬草除根,沒殺了勾踐,而是把他當奴僕以羞辱。但是勾踐能屈能伸,忍辱三年,成功騙過夫差,重新返回越國。

此後,勾踐以范蠡、文種之計,以財貨、美女賄賂夫差,以弱其志,並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夫差後期任用奸臣,伍子胥被殺,孫武離去,而他猶妄自尊大,忽視勾踐的威脅,卻一味想著與晉國爭霸。在夫差帶著十三萬大軍北上黃池,與晉國爭奪霸權之際,勾踐突然從背後下手,突襲空虛的吳國。這是越盛吳衰的關鍵一役,此後,勾踐越戰越勇,最終完成滅吳的大業。

平心而論,以國力來說,越國與吳國並不在一個水平。勾踐能取得驚天成就,主要是吳王夫差犯一系列不可饒恕的錯誤。因此,越國的非凡成就,更多應歸功於勾踐個人的能力,而非越國的國力有多強大。

第二,越國滅吳後,並沒有大肆擴張

勾踐滅吳,主要是一場復仇之戰。在滅吳之後,周元王封勾踐為伯,伯就是侯伯,也就是諸侯之長。其實此時的周天子已經全然沒實權,所謂封伯,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越王勾踐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對自身實力的估計還是比較合理的。滅吳之後,勾踐不失時宜地會齊、晉諸侯于徐州,並致貢於周。對於所佔領的吳國之地,勾踐只吞併一部分,為了巴結鄰國,他把淮上之地劃給楚國,把吳國侵佔的宋國土地歸還宋國,把泗水以東六百里之地劃給魯國。從這裡可以看出,越王勾踐實際上並沒有稱王稱霸的意圖。

應該說,勾踐的做法還是明智的。古代政治與今天的政治並沒有很大不同,當你吞併一個強國時,很容易引來鄰國的恐慌,而這往往導致災難。比如戰國時代的齊國在吞併宋國後,就引來五國伐齊,最後齊國差點滅亡,從此一蹶不振。勾踐吸取夫差的經驗教訓,在國際上保持低調,主要還是考慮到自身的實力,與晉、楚、齊這些老牌強國,還是不在一個檔次上。

第三,范蠡出走,文種被殺,越國初現衰落之徵兆

越王勾踐是一位偉大的英雄,但他的猜忌心也是很強的。

最能洞悉勾踐內心的,當屬謀臣范蠡。范蠡輔佐勾踐二十餘年,功勞赫赫。但是在勾踐滅吳大業完成後,范蠡卻選擇急流勇退。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你辛辛苦苦奮鬥圖個啥呢,不就是為了功名嗎?但范蠡有自己的看法,跟隨勾踐這麼久,看清勾踐猜忌心是很強的。像勾踐這樣的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盛名之下,難以久居。於是他急流勇退,雲遊四方,最後落腳於齊國陶地,開始他人生第二次創業。

范蠡是不是多慮了呢?事實證明,他的選擇完全正確。范蠡的好友,越王勾踐的另一位大功臣文種放不下功名二字。范蠡曾寫信警告他,認為勾踐復仇心願已遂,他們這樣的謀臣就失去了價值,你肚子裡的韜略那麼多,君主不防你防誰呢?但是文種不相信,自己功勞這麼大,能力這麼強,怎麼會沒有容身之所呢?

果然如范蠡所料,勾踐的猜忌心日甚一日,當年文種為滅吳提出九策,而勾踐僅用其三策便大功告成,他不能不提防著文種以同樣的手段來對付自己。勾踐的一席話暗藏殺機:“當年你的九策,僅用三策就破強吳,還有六策尚在,希望你到九泉之下,用這些計策對付吳國的祖先。”並賜送一柄屬盧之劍,文種明白越王欲置己於死地,最終只得以伏劍而死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生命。

范蠡出走,文種被殺,本來就缺乏人才的越國就無以為繼了,而其走向衰落,似乎是必然的趨勢。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踐去世。越王勾踐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天才,他意志頑強,堅忍不拔,在失敗面前能臥薪嚐膽以圖東山再起。像勾踐這樣的人,幾百年也不一定出得了一個,因此,我們不能奢望其繼承者有他那樣因坎坷而磨礪出的堅強品質。因此,勾踐之死,就意味著越國的衰落,其文化與國力不足以支撐強國的地位,在戰國時代逐漸被邊緣化,理固宜然。


君山話史


所謂的“戰國”和“戰國七雄”,是後世人根據公元前475年~221年之間的混戰狀況與當時國家強弱評定的。

西漢文學家劉向曾寫道:“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這是現在公認的“戰國”和“戰國七雄”概念的由來。

也就是說,戰國時期的人並沒有戰國七雄的概念,所謂“七雄”是後世人評定的。越國因為標準不夠,因而也就沒被後世人列入七雄名單。



至於是哪些標準不夠,古人也沒說,我覺得可能是兩項:一是越國沒有變法,國力始終沒有飛躍式進步;二是越國的滅亡時間太早了,沒有享受被秦始皇滅國的待遇。

先說第一點。戰國七雄,全部都有變法圖強。首先變法的是魏國。

公元前425年,趙襄子病死後,晉國的趙氏陷入亂政,魏國取代趙國成為三晉之首。其後魏文侯任命李悝變法,並廣泛選拔了西門豹、樂羊、吳起等名臣,開啟戰國時代魏國首霸之局面。

魏國變法成功後,其他諸侯國效仿魏國變法圖強,如秦國商鞅變法、齊國鄒忌治國、楚國吳起變法,秦齊楚三國迅速崛起。



此外,韓國經過申不害變法、趙國經過趙烈侯變法(後來的趙武靈王還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韓趙也是稱雄於一時。

戰國七雄中,最後一個變法的是燕國。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在易水築武陽城,勵精圖治,決心興復燕國,向齊國報仇雪恥。後來燕昭王採納郭隗的建議,招賢納士,“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築黃金臺,“千金買骨”,結果各國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國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人才有樂毅、鄒衍、劇辛等人。

公元前284年,樂毅帶領燕軍以及趙楚魏韓四國聯軍攻破齊國七十二城,齊國國君齊湣王出逃,齊國勢微,燕國也因此躋身於七雄之列。



相比於秦魏趙韓楚齊燕,越國沒有變法,始終沒有拿得出手的對外戰爭成績,這是越國的軟肋。

雖然說戰國初期,越國一度很強大。越王勾踐為了與中原大國爭霸,將國都由浙江會稽遷至山東半島的琅琊,壓得中原小國喘不過氣,並與齊國、楚國、晉國等老牌大國並列為戰國初期四強。

PS: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有六種說法,這裡取《史記》的說法,也就是公元前475年為戰國元年。

但是,越國很倒黴。一方面,越王勾踐稱霸之後沒多久就突然病死了,他的兒子、孫子都很柔弱,停止了對外擴張。曾孫越王朱勾倒是個有為之君,頻繁對外擴張,但朱勾對大環境的認知水平仍然停留在春秋時代那種爭霸當霸主的層次,別國都在變法,而他則因為認知不夠錯過了變法圖強的最佳時機。

另一方面,從越王翳開始,越國長時間陷入內戰,國力一日不如一日。內戰一直持續到公元前362年,越王無顓繼位後,才終於停止。

越王無顓與其弟越王無疆在位時期,越國的國力小有提升,但是這兩位始終不變法,這使得越國已經無力再與經過變法後,實力強大的齊國、楚國對抗了。

而且最要命的是,末代越王無疆運氣還特別糟糕。公元前306年,他發兵攻楚,結果誰知道越軍剛和楚軍一交戰,立即就大敗,越王無彊在潰敗中也被亂刀砍死。

而無疆死後,越國立刻分崩離析,楚國陸續吞併越國土地,居然將越國滅了。

PS:越國被滅後,越人南遷,又分別建立了閩越國和東越國,但這兩國不成器候,而且也沒有稱王。中原諸侯將其視為蠻夷。

由於越國被滅得太早,於是這就產生了第二個問題:越國有沒有資格與七雄並列?

如果越國有資格,那麼也沒有熬到最後,實力同樣也不弱的宋國、中山國為什麼不能與七雄並列呢?

單論實力,燕國和韓國的實力並沒有超出宋國和中山國太多。

所以我覺得,除了沒有變法外,越國沒有列入七雄,將“七雄”變為“八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越國沒有熬到最後。它是被楚懷王滅掉的,而不是被秦始皇滅掉的。

這裡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當年魏國滅了韓國,韓國沒有撐到最後,韓國有資格被列入七雄之列嗎?我想,應該也沒有吧。

另外,有人說越國地理偏僻,文化落後,所以不能與七雄並列,這個我覺得沒道理。因為燕國的地理同樣也很偏,文化相對也較落後。燕國為什麼能列入七雄之列呢?

實際上,越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其首都都是在琅琊,越國的政治中心離中原並不遠。

所以,越國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關鍵就在於越國始終沒有變法,國力與戰國七雄的差距越來越大。更關鍵的是,越國的滅亡時間太早了。如果它能熬到戰國末期,享受被秦始皇滅掉的待遇,我覺得戰國七雄應該就會改成“戰國八雄”吧。


Mer86


一、越國國力達到強盛的時期是在春秋晚期,歷史上的一種說法,越王勾踐被譽為春秋五霸之一,因此越國在戰國時期存在感很低。公元前494年,越國攻打吳國,但慘遭失敗,越王勾踐受辱與吳王夫差,從此開始了二十多年的韜光養晦,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越國重新崛起,到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勾踐滅亡吳國之後,就率軍隊向北渡過黃河,在徐州和齊、晉諸侯會盟。在當時,越國軍隊在長江、淮河以東自由暢行,沒有限制,諸侯們都來祝賀,越王號稱霸王,開始稱霸。

二、內亂和戰爭導致越國的強盛沒有持續到戰國時期。勾踐滅吳之後,范蠡歸隱辭退、文種被越王賜死,一批批有才能的大臣被勾踐疏遠之後,越國的霸業曇花一現,迅速衰落。經過幾代越國君主以後,越國的國力被消耗殆盡,越王無強,經常與中原國家征戰,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在與楚威王爭勝中,越國大敗,無強被殺,佔領了越國大量的領土,從此之後越國內亂不斷、國內貴族爭權奪利,分崩離析,因此只能乖乖臣服於楚國。到楚懷王時期,公元前306年,楚王趁越國內亂的契機,出兵將越國滅亡,設江東為郡。

三、從地理環境可以來看,當時越國位處中國東南地區,開發程度遠遠低於中原地區,因此該地區經濟落後,農業不發達,人口少,產生的人才就相對少,因此沒有條件可以持續越國的強盛。

總之,越國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這三個原因不容忽視。


小江論史


越國在勾踐滅吳之後,成為春秋後期的最後一個霸主,可強大的越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越國的高光霸主時期

勾踐臥薪嚐膽,滅亡吳國之後遷都琅鋣並朝見周王,周王賞賜了勾踐,勾踐又通過交好周邊的楚國、魯國和晉國成為當時的霸主,越國風頭無兩。越國興盛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立,越國基本上是以霸主的姿態對外,僅在勾踐之後的第三任君主任內曾對外作戰滅過幾個小國,大部分時間裡沒有參與對外作戰。

越國衰弱南遷

隨著時間的前進,越國陷入長時間的內亂之中,國力持續衰退,並伴隨著越國的國都不斷回遷,從勾踐時期的琅鋣(山東青島附近)到吳地(江蘇蘇州)再到會稽(浙江紹興)。可以看出,越國的中心是不斷南遷的,國力不斷的衰弱,越國也越來越無力參與中原的征伐戰了,直到最後的越王無疆,無疆想要參與中原征伐,但被楚國打敗殺死了,越國從此分裂,後期再也沒有越國什麼事情了。

戰國的定義

“戰國”這個詞在戰國時期就有了,但當時並不是指這一時期,而是指當時的幾個主要大國,這些國家長期進行征伐兼併戰爭,所以被統稱為“戰國”。這一時期因為國家之間的戰爭主要是兼併戰爭,越國雖然曾經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霸主,也短時間的進行過兼併戰爭(越王朱勾兼併幾個小國),甚至被墨子拿來和齊國、晉國、楚國相比,但長時間內越國並沒有參與多少兼併戰爭,所以並不符合當時對於“戰國”定義。而越王無疆滅亡時期,基本上是秦國秦武王去死,秦昭襄王即位時期,這時期基本上是戰國中期,此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越國對中原的影響基本為零,不再站在國際舞臺忠心的越國,很快就被當時的七國奪去了光華,所以也就不能進入“戰國七雄”之列了。


天天故史匯


看了這麼多雷同的回答,我想來點不一樣的,讓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第一,地理因素。吳越在春秋時代來說都是屬於偏遠地帶,未開化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軍事素質,文明程度和當時中原的大國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第二,越國貴有自知之明。吳國是怎麼被越過滅掉的?曾經吳王夫差打的越國躲進會稽山,舉旗投降,獻國稱臣,如果你是夫差,你會放過這個滅掉越國的千古良機嗎?況且縱觀吳越記載,夫差在前期的形象一直是勵精圖治,又怎麼突然會為了幾個美女和一些金箔而放過勾踐呢?春秋無義戰,君王各自有志,人都不是傻子。

當時吳出兵已久,聚集會稽,多染疾病;而越兵熟悉地形,且人雖少,然仍作困獸。以勞對逸,雖然能夠取得勝利,但相必也是損失頗多。況且吳王夫差當時想的恐怕是北上會盟,與晉國爭霸,因此在得到了相應的補償(美女,附屬)後,放棄了滅掉越國的想法。而後,越國正是趁吳國大舉北上,國內空虛時,才趁虛而入,一舉滅亡吳國。

試想,北上爭雄才是吳國滅亡的主因,越王又怎會犯同樣的錯誤。相必其出兵等事一定更加謹慎。

第三,越國不具有爭雄的人才。春秋戰國時代,人才是很重要的。而且人才往往能夠成為戰爭成敗的關鍵。有人可以合縱,有人可以連橫,有人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越國知名的只有文種,范蠡。文種明顯只是謀士,不足以和中原大國名臣並列。而范蠡早早離開了越王。其他無名之輩相必也談論的必要。

此三點,相必更深層次的回答了越為何沒成為七雄的原因。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你去創業,一是沒有好的先天環境,二是沒有想成功的決心,三是沒有有力的團隊,那麼你會成功嗎?


會跳高的豬


簡單的說,越國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是因為越國在公元前306年就滅亡了,這一年秦國國君秦武王也因為在洛陽舉鼎而死,而秦始皇統一六國則是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說,越國早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85年就滅亡。

複雜的說,越國滅亡是因自身經濟基礎、政治制度、文化發展、地緣政治沒能支撐越國繼續發展下去,或者說越國的各項制度遠遠落後於中原各地。



越國也曾強大過一段時間,最強大的時候就是越王勾踐在位期間,勾踐在強大之前,曾經臥薪嚐膽經過20年的修煉,在范蠡、文種的支持下,才最終滅亡吳國,吳國滅亡後,越國迎來建國史上最強盛的一段時期。

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越國是如何滅亡吳國的?就會明白越國為什麼不能一直強大起來。



越國滅亡吳國有幾個原因:

1、勾踐臥薪嚐膽,有滅吳的決心;

2、重用文種和范蠡等人才治理國家;

3、休養生息的同時,麻痺吳國,讓吳國失去防範,最終一戰滅吳。



換句話,勾踐滅吳,就是為了滅吳而滅吳,滅亡吳國是勾踐終身的願望,依靠的是20年的修養生息和刻意甚至變態的隱藏自已,在滅亡吳國後,勾踐賜死文種,逼走范蠡,會盟諸侯,橫行江淮,成為春秋晚期最後一位霸主。

越國在什麼地方啊?

越國的地盤在今天的浙江、福建、上海、江蘇,一直到山東一帶,在當時絕對處於華夏文明的邊沿,其國內甚至還處於奴隸社會,生產力完全不能與中原諸侯國相比,而且還未能擺脫野蠻落後的文明,就連幫勾踐滅吳的功臣文種和范蠡居然一死一走,要知道當時的越國國內根本就沒有人才。



吳越之地,在當時原本就是愚昧落後之地,雖然當時的秦國也有這樣的味道,但是秦國從秦穆公以五張羊皮換百里奚開始,對待外來人才的態度簡直與越國不可同日而語,外來人才在秦國大多能受到重用,比如商鞅、範睢等。

而越國對待外來人才的態度請參考文種和范蠡的結局,對於地處偏遠,又野蠻落後的越國來說,勾踐的行為簡直阻斷了外來人才為越國效力的可能性,而越國自身在發展過程中顯現出來的野蠻落後則親自斷送了越國的將來。



從勾踐之後的第三代越國國君朱勾開始,越國出現了弒父篡位的事件,朱勾是越國勾踐的重孫,繼承了勾踐的狠毒,居然弒殺了自已的父親越王不壽,自立為君主,如同匈奴單于冒頓一樣。

但越國可不是胡族,怎麼算也是華夏民族,華夏民族是絕對不做出弒父篡位的事情,要知道到春秋晚期時,中國社會早已進入文明社會,雖然伴隨一系列的戰爭和屠殺,但是弒父篡位這事在中原不能被接收,為中原諸侯國所不恥。



雖然越王朱勾武功不錯,越國也曾一度強大,在朱勾時期,越國與齊國、晉國、楚國並列為四大強國,還曾出兵滅亡了滕國(今山東滕州)和郯國(今山東郯城)。

但是朱勾開了極端惡劣的頭,為越國後來的宮廷政變和惡性屠殺,作了一個很壞的榜樣,朱勾的兒子越王翳晚期,越王翳的弟弟豫趁機作亂,為了王位,害死了三個王子,還想害死太子,結果太子諸咎率軍發動政變,趕走了豫,還殺了自已的父親越王翳,又一次弒父篡位。



後來太子諸咎也被殺,越國亂成一團,宗室自相殘殺,直到越王翳之子無餘為越王,沒多久越王無餘又被弒殺,無顓為越王,無顓在位18年,死後由無顓的弟弟無強繼位。

公元前306年,越王無強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受到齊國的引誘,越王無強改變主意攻打楚國,結果楚國早有準備,早就派間諜在越國五年,就是為了滅亡越國,由於楚國早有準備,越國大敗,被楚國擊敗,自此越國滅亡,其國內又分裂為若干個小國,再也無力爭霸中原,直到滅亡。



越國與齊國一樣,都是地處邊陲,都是依靠武力打出來的地盤,但不一樣的是,秦國有接納人才的優良傳統,和起用商鞅變法的正確政治、經濟、軍事制度,而越國沒有,還排外,殺功臣,靠武力的強大,只能強大一時,不能強大一世。

同時越國由於地處邊陲,沒有實行或接納華夏文明,其國內的政治生態一直處於血腥弒殺階段,其國內屢屢發生的弒父篡位為華夏文明所不恥,也就不能永遠強大,更不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越國還是吳國都是當時中原偏南地區的一方霸主,但事實上他們的霸業能夠影響到中原地區,比如說被越王勾踐擊敗的那個吳王夫差,創造了一個成語叫做如火如荼,就是他率領軍隊在北方和齊國的軍隊爭霸的時候創造出來的,並且獲得了霸主的稱號,這個時候越王勾踐也率領軍隊北上稱霸,並且在那個時候也算得上是一方小霸。

但事實上此時的吳國和越國和當時的秦國差不多,秦國在這之前秦穆公的時代。就稱霸一方,並且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但事實上,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秦穆公一死,整個秦國立刻就沒落下去了,若非最後商鞅變法強行替秦國勖滅秦國,也不至於後來成為戰國七雄,早就被魏國給滅了。

為什麼當時的秦國無法維持自己的霸業和當時中原地區的國家並列稱雄呢?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和吳國越國稱霸不了也是一樣。

無論是吳國還是越國,我們看一下輔佐他們成長起來的大臣,一個伍子胥,孫武,還有一個就是柏喜,這三個人其中有兩個確定不是吳國本地人,偏遠地區實際上就是有這個問題,有的君王雄心壯志想要成就一番霸業,但是比較坑爹的就是手底下沒人,沒有人幫他管理國家,沒有人幫他發展法律,沒有人幫他訓練軍隊,他就算空有雄心壯志也只不過是野心根本實現不了。

相比較而言,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戰國的幾個大的國家。(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他們之所以能夠一直維持自己的霸業,能夠維持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就是因為他們發展並且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他們可以持續不斷地替國家生產出來人才,甚至有些人才待不下去,還跑到其他國家成就一番霸業。

這是什麼?20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戰國時期什麼最重要,人才?春秋時期什麼東西最重要還是,人才?但是對於吳國和悅國來講,自己本身沒那個能力,自身培養人才為什麼太落後了?這個地方不是發達地區不可能出現那種。批量生產的人才而有雄心壯志,有自己見解的那些人才會一個勁兒的被吸引到其他發展比較強勢的地區,去開闊自己的眼界去獲得更多知識,總之不會呆在你的窮鄉僻壤的地方。

沒有人才的出產最終會導致這些國家會因為缺乏人才最終慢慢的走向沒落,可能有一兩個雄心壯志的君王會去接受其他地區生產的人才跑到你這邊擔任重要官職,太多的君王都是庸才,他們不會允許其他地方的人掌握大權,畢竟手底下還有其他的人要弄一個權力平衡。

這是吳國和越國沒有辦法繼續稱霸,繼續擴大自己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吳國和悅國這一點跟秦國比較相像,但秦國沒有滅亡,而吳國和越國則被滅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楚國,秦國雖然沒落,但秦國一直維持著自己的生存,為什麼秦國有自己的天險?戰國七雄,其他的國家想要去滅了秦國,除非花費大的代價,否則很難把它給滅了,但是楚國和越國之間的關係特別緊密!關係特別緊密,說明什麼說明二者之間互通有無,而且來往非常頻繁,有的時候閉關鎖國也能夠帶來一定的好處,什麼好處?別人進不了你的國家,你的國家交通閉塞,這樣的話想要滅了你都要花費很大的功夫。

楚國和悅國之間關係緊密,並且二者之間互通有無,最終會造成如果楚國想要滅了,越國,越國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就會被楚國給滅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正是因為楚國和悅國之間緊密的關係,最終導致越國被滅的時候,他的國軍被抓了,而大多數貴族卻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