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有没有可以称得上逆天的军事行为的战役?

史学达人


1.巨鹿之战,先说说项羽的成名之战吧

公元前208年,赵王歇被秦军将领王离率领20万大军围困在巨鹿,无奈之下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没有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封项羽为上将军,率军五万以解巨鹿之困。项羽破釜沉舟,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以较少兵力破秦将王离边防军二十万。

2.李世民的虎牢关之役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力排众议,说服李渊倾尽大唐之兵来攻打王世充,拉开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洛阳攻坚战的序幕。经过几番激烈的较量,双方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武德四年(公元622年)春,窦建德在平定了孟海公后,亲自率领夏军主力10余万,号称30万,前往援救王世充。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之下,几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主张离开洛阳,退回关中以等待时机。李世民顶住了重重压力,将唐军主力交给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自己则率领数千精锐赶往虎牢关。唐夏两军在虎牢关对峙了足足一个月。为了诱使夏军倾巢出战,李世民将战马千匹尽数运到黄河北岸放牧,以奇兵攻打敌营,擒获敌军主帅窦建德。在虎牢关之役中,李世民以数千骑兵破十万强敌,威震天下。虎牢关之战不仅显示出李世民出色的军事才华,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3.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历史有体温


历史上可以称之为逆天的军事行为的战役有很多,我们说一个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战役吧。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战役,对于我们新中国的成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他们领导的战役,都是为中国人民而战。因此,这样的战役,才是最有历史意义的。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场战役叫做,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

这一次战役之所以称得上逆天,是因刘邓大军在当时是属于是孤军深入到敌人的心脏地区,他们就如同一把利剑,插入到了敌人的心脏里。

这一次战役对敌人的打击是伤筋动骨的。也是这一次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进行大反击拉开了序幕。

因此这样的战役,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的胜利,才不负逆天行为的美名。

要知道那时候的国共双方的战争,一直都是在黄河以北战场上进行的。我军能够活动的范围,也仅限于黄河以北。

但是,若是战争一直在黄河以北进行,不利于发挥我军的优势呀,毕竟我军主要是擅长打游击战和运动战。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到达的地盘的范围越广,越能发挥我军的优势。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彻底的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邓大军开始孤军深入到敌人的心脏地区,也就是大别山的。当然了在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也没有想到刘邓大军敢这样做。

但是,刘邓大军就是料到了国民党想不到,因此才决定冒险打这一场战役的。可以说这一次战役,是充满着各种风险的。

毕竟,刘邓大军是属于是孤军深入,他们没有任何援助,粮食和各种军需物资,都是需要自己解决的。

在这种情况下,和敌人进行战争,当然是困难重重了。

关键是他们还不能被敌人发现踪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以说刘邓大军里的每一个人,在深入大别山的时候,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因此,才有了后来遭遇敌人大部队时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经过殊死拼杀,刘邓大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把敌人打得吓破了胆寒,然后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的。

这一次胜利用毛泽东的话,就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我们也开始有被动防御转换成了主动出击。

可见这次战役的胜利,具有多么大的历史意义。因此,这一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觉得算是最为逆天的一战。


史学达人


朝鲜战争的38军成名战吧,14个小时强行军70多公里,然后完成一场阻击战。这大概是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不计算地形地貌地物,不计算之后要为阻击战保留的体力,就现在你全球所有军人,说给你14个小时,你给我跑70公里,跑不掉就枪毙,1%的完成率都没有,而且是肯定没有。


江东妖兔


一个民族一旦被压迫到极致时,就是揭竿起义之时,也是气势如虹之时,历史曾有这样一场战役,阐述的就是“逆天军事行为”,仅用2万士兵对垒70万举国之力,最终2万完胜,而70万大败。

历史著名逆天之战《护步达冈》

辽国1075年间,辽国末代最后一位皇帝出生,名唤耶律延禧,乃道宗之孙,昭怀太子耶律浚之子,原本他出生后,如果成功被辽道宗权相奸臣谋害,兴许辽国还不会因他成为末代,然而,历史的车轮如数而至,也许是辽国命本该如此。

太康五年,耶律延禧成功因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人在辽道宗面前的纳谏,而避开暗杀,于第二年,辽道宗为保,封耶律延禧为梁王,这一年至后续几年,陆续加官进爵,成功位列皇位继承人。

直至寿昌七年,辽道宗逝世,耶律延禧作为合法的继承人,奉遗诏即位,尊号“天祚皇帝”,年号乾统,即位第一件事,这位皇帝就将当初想暗杀他的奸臣耶律乙辛一党人等相继诛杀。

至此,这位高枕无忧的“天祚皇帝”开始开启辽国的昏愦时代。

先是重用奉承自己的佞臣只为专心野外游猎,而且生活荒淫奢侈还不理朝政,导致奸妄与贵族斗得不可开交,部落百姓因此民不聊生,当时逼得各个贵族首领纷纷起兵。

而这场贵族起义,其中就有女真族,也就是后续的大金,及历史著名的“护步达冈之战”也是由此演变而来,当时女真族在辽朝时期,辽朝对女真实施了分而治之,连哄带骗,编制女真族,但女真族天性就不是懦弱民族,最终愤而反抗。

辽天庆四年,女真完颜部都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率全族起义,从宁江州,再到出河店,接二连三告捷,翌年,完颜阿骨打开始称帝,建立金国。

金元年,辽五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后争得独立权,于达鲁古城之战中以少胜多不仅大败辽军,连辽朝黄龙府都被攻占。

不仅如此,大金气势如虹下,相继告捷。

至此,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才大为惶恐,知道再不阻止,这股龙头起义将要直达京都,而自己也将成为天下笑柄。

于是决定亲征,遂举全国之力,率兵辽10万,号70万开往“护步答冈”,但,辽国权贵各怀心思,不断因权分路、贵族子弟分兵,携粮散漫分道而进,最终成就大金国以少胜多的著名历史性战役,并以2万士兵全歼号70万的辽军。

也是此役,奠定大金基础,而辽国灭亡。


探索历史奇闻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生平最得意之作,充分利用了红军灵活机动的特点,以3万之众,将蒋介石的40万大军牵着鼻子走,耍的团团转。短时间内,多次使用“调虎离山”这一计策,并且都成功了,这的可以说是用兵如神。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遭到蒋介石40万大军围追堵截,就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四渡赤水战役打响了。

一渡赤水

红军兵分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度过赤水河,摆脱跟敌人纠缠的局面,集结扎西,寻机歼敌。

二渡赤水

敌军主力被吸引在川滇边境,贵州空虚。我军出其不意地从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度过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灭敌人。5天之内消灭敌军2个师加上8个团。

三渡赤水

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亲自坐镇贵州卷土重来。我军主动撤出战斗,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挺近川南,将敌军的部署打乱。

四渡赤水

敌军疲于奔命,我军却又秘密地第四次从太平渡口、二郎滩、九溪口渡过赤水,而后向南渡过乌江,彻底跳出敌军的包围圈。


历史小跟班


朝鲜战争是中美的“直接对话”,持续三年,美军用兵44万,据官方统计死亡、失踪54 246人;朝鲜战争中能称为奇迹的战役不少,今天要说的是朝鲜战争二次战役“38军强插三所里”,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高喊:“这是奇迹、神迹,14小时用双脚边打仗边行军72.5公里,那还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这是奇迹、神迹!”

第一次战役中,38军因为行动迟缓没打好,军长梁兴初被性格刚烈的彭德怀一顿臭骂,梁在军党委会上斩钉截铁:“我梁兴初是打铁出生,38军也不是纸糊的。”

二次战役开始后,联合国军在我志愿军打击下节节败退,卡住三所里,造成关门打狗的局面成为整个战局胜负的关键。为切断联合国军退路,38军113师奉命直插三所里,阻敌南逃北援。

113师没有机械化装备,又恰逢北朝鲜五十年一遇的寒冬,官兵仅凭双脚在崇山峻岭中强行军,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按时插到三所里,副师长刘海青率领338团作前卫,全团只带武器、弹药,轻装前进。出发前,他交代各团长说:

  “每个营、连都要准备当尖刀作前卫。遇到敌人,前面的营、连打,后面的部队继续前进。再遇敌,依然是打的打,走的走,交替前进,决不恋战!”

  为了尽快穿插到位,他又做出一个非常果断正确的决定:去掉伪装,大胆前进。当时敌机误认为我师是南朝鲜退下来的部队,没有进行轰炸;部队在山间小路强行军,到最后精疲力尽,全凭意志前进,官兵眼里只有“三所里,三所里”。

此时整个志愿军司令部也是心急如焚,所有人都在问一个问题:113师在哪里?到了没有?

  电报传来!

  “我部先敌到达三所里!”

  “敌人企图经三所里撤退。

  “请示我部任务。”

  就是这无比简洁的三句话,让整个志愿军司令部齐声欢呼。他们知道,战争的咽喉已经被中国人扼住了。几万在朝美军的败逃命运,在那一刻注定。三所里南有大同江天堑阻敌北援,北有兄弟山卡住公路阻敌南逃。113师卡住三所里后,从那里南逃的将有美军3个师,骑兵第1师是“美国开国元勋师”,美2师是“二战”欧洲主力。美军3个师有300多辆坦克、400多门火炮,113师只有十几门迫击炮和少量反坦克手雷。

113师先敌五分钟到达三所里,5分钟的时间,体力已达极限的113师将士们就进入阵地组织起了防御,与敌激战一天,后迅速抢占龙源里,死死卡住了敌南逃北援之路,使美军南逃北援部队仅相隔1公里却始终不能汇合此战,此战为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役胜利后,彭德怀亲自为38军签署嘉奖令

梁(兴初)、刘(西元)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

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某些过多顾虑,发挥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30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文以悦人


图解战争史上,最逆天的军事行为----“四渡赤水”!

任国军如何围堵,他都能见缝拆招,并寻机歼灭处于局部劣势的敌军。

遵义会议后,红军主意打算北上赤水县,寻机北渡长江。

走到一半,发现敌人已经在赤水县做好了防御。毛主席就率部西渡赤水,准备进攻古蔺地区,寻机再北渡长江。这就是“一渡赤水”。

国军赶紧放4个旅布防在长江沿线,用3个旅堵在毕节地区,同时,还用8个旅追击红军。毛主席果断率部队前往扎西地区。

等红军到扎西地区后,开始缩编部队,将部队整编为16个团,提高部队机动性和战斗力。此时,国民党部队集中36个团,分成四个纵队,对红军形成合围之势。毛主席趁敌人未合拢之前,率部由扎西再向东行军,“二渡赤水”!

渡过赤水后,红军趁敌人兵力空虚,五日之内,依次拿下桐梓、娄山关、遵义三个地区。国民党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两个师和八个团,3000多人被俘。

之后,红军在北部和南部组建阻击阵地。南部阵地在红花岗、老鸦山一代。北部阵地在桐梓西北地区。红军得到机会补充物资和休整。红军士气高涨起来。也是在这期间,红军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方便迅速灵活的指挥部队。

从此之后,"在重要问题上,大都是毛泽东出主意,其他同志同意的"。

当国军再次调动部队围攻遵义的时候,毛主席为了调动敌人,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国民党军赶紧尾追其后,同时,在长江布防,防止红军北长江。

红军见北上渡江无望,分出红一军团一个团佯装主力,继续向西北前进。主力则从二郎滩“四渡赤水”,折向东北。然后,突然南下遵义,并让红九军团佯攻长杆山方向王家烈部,让国民党军以为红军还是要北上渡江,引国民党军北上。红军主力却突然渡过乌江,直逼贵阳!

贵阳是老蒋“行辕”所在地,却只有四个团的兵力。蒋介石吓蒙了,赶紧叫人“救驾”,甚至,他都追备好飞机随时跑路了。毛主席在国民党重兵围堵的情况下,还有如此操作,真是神人。

红军主力趁着滇军奉命东调增援贵阳之际,乘虚折向西南,进军云南,度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1.毛主席一生的得意之作,四渡赤水。

2.第四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碰巧俘获廖耀湘。

3.声东击西,盟军诺曼底登陆。

4.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蔡长元,铁原阻击战。


云笈生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命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

背水一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之战。它所体现的是以谋略制胜,充分利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思想。






鬼龙王伏字羲


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行动,就是战争史上,一次逆天的军事行动,堪称中国近现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如果没有四渡赤水行动,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面临覆灭的危险,但是毛泽东通过这场四渡赤水的精彩表演,挽救了红军和革命,使得红军转危为安,更使得革命转危为安。

中央红军长征至湖南境内时,为了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发起了湘江战役,但是由于博古战略、战术的严重失误,导致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从八万人锐减到三万人。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然而湘江战役的惨败,并未唤醒博古,他仍然幻想继续攻打湖南的大城市。毛泽东认为不可行,提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遵义会议后,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人的领导地位,他立刻着手安排进军贵州的作战计划。

毛泽东进军贵州的作战计划,就是历史上的四渡赤水行动。从1935年1月到1935年5月,毛泽东指挥红军围绕赤水河,一共进行了四次战略行动。前两次战役是佯攻,并未渡赤水。后两次战役是真正的渡河行动。

毛泽东指挥的红军,在川、黔、滇交界处的广大地区机动作战,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战法,和人多势众的国民党军队斗智斗勇,最终赢得了胜利。红军打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顺利完成预定作战目标。

四渡赤水行动意义巨大,它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自己都说,四渡赤水是他人生中的得意之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