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为何不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这样岂不是可以避免靖难之役?

毒刺剑客


洪武二十五年,培养多年的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朱元璋痛失爱子的同时,不得不重新考虑继承人问题。经过一番思量,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来培养。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继即位后,开始了激烈的削藩活动。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发动靖难,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夺取政权。有人说,如果朱元璋一开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许就能避免靖难之役。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对于朱元璋来说,传位给朱允炆才是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有打算传位朱棣吗?

首先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朱元璋有没有传位给朱棣的打算?答案是肯定的。《明太祖实录》卷217清清楚楚记载着朱元璋欲立朱棣为太子的决定:

“上御东角门召廷臣谕之曰: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贤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为太子,何如?”

因为是《明太祖实录》在朱棣继位后编撰的,且经过几次的修改,很多人都怀疑这一段史料为朱棣编造的,为他继位的合法性服务。其实,这可真是冤枉朱棣了。辽宁省档案馆藏了一份未修改的《明太祖实录》稿本,内容正好是洪武二十五年一月到六月的,里面也有一段类似的记录:

戊寅日,帝坐东便门,诏内大臣晓谕曰:朕年老,太子不幸,遂 如 此 者,命 也。古 云,国 有 长 君,社 稷 之 福。朕 第 四 子 聪 明、仁 厚、勇 武,与 朕 相同。朕欲立太子如何?

朱元璋选择朱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老二秦王草菅人命、做事荒唐,老三晋王也是个不成大器的角。另一方面,诸王和武臣跋扈的局面在洪武晚期已经形成,只有年长老道的朱棣能够驾驭。尽管朱棣继位有那么多的好处,朱元璋还是因为刘三吾的一句话把他给否定了。

朱元璋为何要选择朱允炆?

刘三吾说:“君言是也。惟秦、晋二王如何?”皇上您这样说,把秦王和晋王放在哪里?接着刘三吾又说:“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尽管朱棣很优秀,但是他前面还有两位哥哥。哥哥去世了,自然是先轮到老二了。朱棣的亲生母亲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妃子,作为一个庶出的儿子,朱棣根本就没有机会。皇位本来是朱标的,朱标死后,由朱允炆来继承皇位也是名正言顺。又有人说,朱允炆也不是朱标的大儿子啊?凭啥选他?朱允炆上头虽然还有一个哥哥,但是这个哥哥福薄,八岁就死了,朱允炆自然就是皇长孙啦。嫡长制继承制虽无法保证继承人的质量,但是能保证皇位有序的传承,从而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和流血。考虑到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为后世确立一个长远、可操作的法度,是开国之君必须考虑的问题。朱棣继位明显会破坏皇位继承的顺序,后续的争端和矛盾会无休无止。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他不相信朱允炆会对叔叔们下手。朱允炆和他父亲朱标一样,性情温厚,朱元璋对朱允炆说:“边境上的事我都交给你叔叔们管了。”没想到朱允炆说:“那如果是叔叔们有异心呢?”朱元璋一时语塞,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会造反,沉默好久,朱元璋问:“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朱允炆说:“先用德行来争取他们的心,再用礼仪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如果还不起作用,就削减他们的封地,再不行就兴兵讨伐。”朱朱元璋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靖难是皇权和王权斗争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不管朱元璋有没有传位给朱棣,一场“靖难”在所难免,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一方面,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已经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所以不管怎么样,中央必然会想方设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凭借着朱棣老练的政治修养,自然不会像朱允炆那样做事毛毛躁躁、操之过急。有野心的藩王在中央的逼迫下铤而走险也不是不可能,不是朱棣,也有可能是别人。另一方面,皇位只有一个,岗位竞争压力本来就很大。朱元璋选择朱棣,更会引起其他兄弟的不满。最后,鹿死谁手,也是一个未知数。


小高读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

我们作为局外人,只能分析分析。

第一,朱元璋试图建立一个传位制度。

朱元璋很聪明,知道以往很多朝代之所以垮台,源自于皇位继承人之间互相残杀的火拼。

朱元璋之所以表示皇位一定会传给大儿子朱标,死前又确认将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就是试图建立一个制度。

也就是,除非嫡传长子长孙太不成器,不然皇位就是他们来继承。

这样一来,即便嫡传长子长孙可能存在能力有不足的缺点,但至少会避免皇族之间互相残杀。

在朱元璋看来,后者对国家危害更大。毕竟明朝的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满清那么夸张,皇帝会有很多大臣来辅佐,能力差一些也不会太要紧。

第二,朱元璋对未来国家的规划。

朱元璋击败了蒙古人,将他们赶到大漠。

朱元璋死前几年,逃到大漠的北元已经灭亡,北元皇帝被蒙古实力派部落诛杀。

当时蒙古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互相攻杀,实力大减,已经不足为患。

在朱元璋看来,下面的重任不是军事,而是好好的建设国家。

朱标和朱允炆的军事才华不如朱棣,但前两个人性格都宽厚,仁慈,颇有些治国才能。

就像孙策和孙权一样,此时是需要用到孙权的时候,而不是孙策。

事实上,虽然朱棣上台以后毁掉了朱允炆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看到朱允炆还是不错的,对国家进行了司法、经济、行政等很多改革,他的新政让大明有着很大的发展。

即便朱允炆消除藩镇手段拙劣了一些,但和朱棣反叛并没有直接联系。

因为朱允炆之前取消了5个叔叔的藩镇,这几个王爷也没造反。有意思的是,朱棣逼死朱允炆以后,将5个兄弟的地位恢复,却有3个弟弟直接谋反,还有1个弟弟谋反阴谋暴露全家自焚,只有1个勉强善终。

朱棣之所以造反,主要还是处心积虑要做皇帝。

第三,朱元璋对于朱棣小看了。

其实,朱元璋最大的问题,是死前没有把朱棣的军权剥夺。

作为朱元璋这么老辣的人,应该想到向儿子朱棣这种人,手上有10万大军,又如何能够安分守己。

唯一的可能是,朱棣的演技高超,让父亲对他不太看重,认为他不可能造反。

朱元璋对于儿子处理不好,导致大孙子朱允炆最后跳火自焚。

第四,朱元璋对朱棣不太喜欢。

大家注意,在古代嫡出和庶出有很大区别。

朱标是朱元璋正宫皇后马娘娘的儿子,同其他弟弟是不同的。

而朱棣的母亲,是朝鲜人,应该是朝鲜进贡的妃子。

这也不稀奇,早在元代,朝鲜就会进贡贵族美女给蒙古皇帝为妃,还做过皇后。

但朱元璋应该是有着比较强烈的民族情节,本能不喜欢这个混血儿朱棣。


事实上,朱棣此人是相当残忍的政治家,对自己的兄弟也毫不留情,也难怪朱元璋不喜欢。

站在一个父亲角度,谁会喜欢能够随便杀死自己兄弟的孩子,即便从政治角度来说朱元璋可以理解。


萨沙


事实上,朱元璋开始的确有传位于朱棣之意。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经历了丧子之痛后,经过长时间对朱允炆的观察,觉得朱允炆性格优柔寡断,非果敢之主,再加上外形缺陷非常明显,头骨歪的厉害,所以这年九月召集群臣要立朱棣为储君:“国家不幸,太子竟亡,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朕意欲立燕王,卿等以为如何?”这个提议遭到了以翰林学士刘三吾为首的文臣反对:“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古今通礼。”朱元璋说服不了众臣,遂怏怏作罢,终立朱允炆为储君。

以此看来,是否朱元璋眼界高远,立朱棣为储君就可以避免了靖难之役?恐怕答案是否定的。太子朱标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是朱元璋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六十岁的老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对于如何选择皇位继承人,可供朱元璋作参考的制度并不多,反复来回也就三种而已。

第一种,兄终弟及制。

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度在我国历史中不少见,如夏、商两代王储就是由王弟与王子继承并用,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兄终弟继。这在《公羊传》中有记载:“其称王子猛卒何?不与当也,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继之辞也”。《史记》也记载“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之通义也。”后世的唐、宋、元等朝代皆有兄终弟及的例子,可见也算是一种相对通用的继承制度。

这种继承制度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长君主政可以避免幼主继位所带来的权臣弄政及外戚干政的祸乱。而缺点则是继位君主往往因年龄过大会导致君主更迭频繁,国家朝政不稳,另外很难得到儒家礼教下的文臣们承认,还是会造成朝政动荡。

太子朱标的离世,对朱元璋来说,选择继承人就成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如果要选“长君”,那么二子朱樉,三子朱棡都是人选,怎么说也轮不到他喜欢的四子朱棣,按照这种继承制度来看,强行立四子为储君,那么将来朱棣面临的同样是一场皇位的争夺战,也许“八王之乱”会在大明重演,得不偿失,否决了这种制度。


立贤制。

遴选储君,是一个王朝的“国本”,是重中之重的难题,储君的选择关系到将来江山社稷的兴衰存亡,因而对储君的能力多有考量。所以在治国理政、仁厚孝顺、英武果敢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以期能选择一个好的储君。

但这种方法值得商榷,所谓的“贤”只是一个主观判断,无非就是用皇帝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贤。因为历史上的英武君主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选择的“贤”人必然带着强烈的主观欲望,那么聪明果决、相貌奇伟的朱棣便入了朱元璋的法眼,但这毕竟是朱元璋一厢情愿,他眼中的贤君,不一定就是帝国臣民所需要的,起码朱棣的兄弟们会很不服气的,到时候兄弟阋于墙,兵戈相向是在所难免的,这对朱元璋来说,自己苦心经营的大明江山重新陷入战火,也是不想看到的一幕。


传统宗法制。

尽管朱元璋一万个不愿意,他还是选择了历朝历代最为安全且通用的“宗法制”。这种制度自从周朝实行以来,一向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权利诉求,在国家一体化的传统社会中,实践证明,没有比宗法制更好的皇位继承制度,这种制度杜绝了皇位继承所引发的祸端和危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皇室内的骨肉相残,最能使国家的政局稳定,在这一点上,朱元璋看的很清楚。

因而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储君,这样名正言顺,没有给其他皇子起兵作乱的借口,确保了皇权的平稳过渡,这也体现出了朱元璋无奈而又明智的性格,这也是所有选择中最为正确的选择。


是否说朱元璋直接传位于朱棣,江山就会稳如磐石,不会发生“靖难之役”?

答案还是否定的!

朱棣的靖难之役,实质上早在朱元璋实行了“分封制”之后已经埋下了祸起萧墙的祸根。虽然朱元璋读书不多,但历史上治乱兴衰的道理还是看的透彻,他对历史上由分封制带来的沉痛教训是有着深刻认识的,所以他推行的分封制又是明显与前朝不同的。

其最大特点是分藩之地远离帝国中心,基本上都是位于北方边境,他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安国家,下安生民。”大概在他心里也许会想,如此分藩,基本威胁不到长江以南的朝廷,即便发生了兄弟阋于墙的事情,也属于内部斗争,毕竟江山还是姓朱嘛。他在收藩王财赋之权的同时,又给了藩王兵权。这好比给了朱允炆一把刀子的同时,还捅了朱允炆一刀,让朱允炆难受无比。

朱元璋死时,这种分封制的弊端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即便朱元璋活着,藩王之乱迟早会起,这是制度推进的,并非人力所为。


因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分封制”才是引发靖难之役的根本,即便是朱元璋直接立朱棣为储君,该爆发的战争还是会要爆发,只不过是换个对象而已,事实上汉王朱高煦等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望风瑟瑟


问题的意思应该是说立储,而不是朱元璋等朱标死了就直接禅位吧。

《明史·刘三吾传》: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虽然《皇明祖训》没严格规定嫡子死了嫡孙顶上,但朱元璋还在,朱元璋就是规矩。后来地方藩王的传承也都是长房优先,无论辈分,直接传给曾孙的都有。

上至周朝、先秦,下至南齐、辽、金、元,都有皇帝传孙的先例可循。唐朝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嫡子下一位是嫡孙,然后才是嫡子同母弟,当然这个序列对嫡孙的同母弟不是很公平,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整个唐朝没有一位皇帝是直接继承祖父的皇位。

虽然我对朱元璋和朱棣有信心,但是当年梁武帝在太子死后立太子之弟而不立太子之子的操作招致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说回朱元璋,当时秦晋二王还在,真的只能从儿子里选也轮不到朱棣。秦王为人又有问题,不是立储之选,足够让朱元璋因此放弃从儿子里选储君。而且其实朱元璋给朱标一房定的辈分字,就是为未来的皇帝们准备的,在朱标有后的情况下,其他儿子不考虑。

真这么操作的话,也只能是立秦王,秦王死,立晋王,晋王死的时候,朱元璋也差不多了,历史上他已经连重新布局填上晋王这个缺口的操作时间也没有了。这样后面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朱元璋生前就要面临连死三个太子后在最后那点时间赶紧立第四个太子的局面了。


代牧益州阎文平


首先,朱棣能打赢靖难战争,一方面是他的能力强。但主要原因是朱允炆自己作死。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朱允炆身为大明的皇帝,难道还打不赢一个藩王?或者说,朱棣区区一个藩王,他有胆子敢谋反?

其次,朱标病死的时候,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都活着。不考虑朱元璋的个人喜恶,就只按照“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来说,太子死了,最应该被立为储君的也是秦王朱樉。哪里轮得到朱棣?




一、为什么要立朱允炆?

朱标死的时候,朱元璋已经64岁了。朱元璋为了能让朱标顺利继位,整整给他铺了25年的大路,为他扶植了一个庞大的太子党。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

如果说,因为朱标先走了,朱元璋就要彻底推翻掉先前他为朱标扶植的太子党,重新再构建一个新的太子党,这个工作量,明显不是已经64岁高龄,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的朱元璋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朱元璋只能在朱标的儿子中选择,让自己的嫡孙接朱标的盘,继承太子朱标原有的势力。这是比较稳定的方案。

不过众所周知,朱标有几个儿子,并不是只有朱允炆一个儿子。朱元璋在四个皇太孙当中选择了朱允炆,也有他的打算。



当时,真正的嫡长孙是朱允熥,他其实最符合朱元璋的储君标准。但是朱允熥的生母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也属于常氏利益集团的骨干。朱元璋担心传位给了朱允熥,到时候主少国疑,常、蓝两个外戚集团会架空朱允熥,重蹈当年东汉的外戚干政,影响朱家的利益。于是,朱元璋就没有选择真正的嫡长孙朱允熥。

相比于朱允熥,朱允炆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的生母吕氏并不是大家族出身,不太可能影响到朱家对大明的统治。于是,朱允炆就被朱元璋选中,变成了大明的继承人。

朱允炆被册立后,朱元璋非常果断的杀掉了蓝玉和常升(常遇春儿子),继而又杀掉了包括会宁侯张温、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等十五位明朝开国功臣。这些人都是朱元璋留给朱标的太子党。但由于他们又都跟朱允熥有利益纠葛,为了给了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只能狠心把这些人全杀了。

这些人的被杀,历史上称为“蓝玉案”。朱元璋给蓝玉一党编造了“谋反”的罪名。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蓝玉死的冤,他只是因为妨碍了朱允炆继位,才被朱元璋所杀。

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偏爱朱标或者偏爱朱允炆,也跟什么宗法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他立朱允炆,实际上依据当时的那个情况,为了政治权衡,作出的一个最优选择。


二、朱元璋为什么没料到朱棣会造反?

按照马后炮的说法,朱元璋确实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外藩造反,成功案例屈指可数。朱元璋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并且还能造反成功。

那么中国历史上的藩王造反,为什么就那么难成功呢?我归纳了几点:

首先,外藩实力弱,中央实力强。外藩与中央的实力不成正比,无法与中央匹敌。这是用脚都能想得到的。

第二,藩王造反就意味着颠覆当下秩序,对立面太大;就拿后来朱棣造反来说,有几个藩王陪他一起造反?

第三,藩王的身份高贵,衣食无忧,造反的风险实在太高了。只要皇帝不往死里逼,藩王是真的不想造反。

结合以上三点,朱元璋当时没有料到朱棣会造反,这是很正常的判断。

事实上,后来朱允炆削藩,雷厉风行,接连废杀五王。把刀架到朱棣脖子上,逼得朱棣只能靠装疯卖傻,乞求朱允炆放过他时。朱棣也依然是瞻前顾后,难以下决心,不敢造反。这恰恰就证明了朱元璋的判断是没有错的,朱允炆优势之大,让朱棣这种猛人也很畏惧。

但是朱允炆是个奇葩,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三条藩王的劣势,自己的优势,全部给排除掉了。




首先,大家以为朱允炆是削藩,结果朱允炆的真正想法是废藩。他不仅要废掉藩王,而且还要把藩王赶尽杀绝。这么下狠手,藩王没有了退路,岂能不反?

第二,朱允炆一边废藩,还一边改革。他减免浙江的税收,却提高北方省份的税收。此外他还搞官制改革,裁减官员数量。这无疑是把一部分人的民心所向往朱棣那边推。当朱棣起兵造反后,跟随朱棣造反的人确实不多,但是向朱允炆效忠的人也没有多少。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坐山观虎斗,看着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两人内斗。

当朱允炆的优势不在,朱棣缩小了自己与朱允炆的实力差距后,剩下的就是朱棣与朱允炆的能力大比拼了。而朱棣是什么水平?朱允炆是什么水平?这还用问?

因此,靖难战争会爆发,靖难战争的最后结果,都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果朱元璋能再重新选择一次,他必然是不会选择朱允炆这个奇葩了。



三、为什么不直接立朱棣?

朱元璋不立朱棣,除了前面提到的立朱允炆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朱标病死的时候,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都活着,朱棣只是老四而已,在老二和老三都活着的情况下,凭什么轮到他继位?


虽然说,秦王和晋王都不如朱棣,但是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说,如果让朱棣继位,那么皇位继承还有章法吗?这是不是就等于承认皇族人人都有权当皇帝?

如果这样的话,其它藩王会怎么想?会不会也闹出明朝版的“八王之乱”?当年的八王之乱就是因为没有宗法约束,藩王都觉得自己有资格当皇帝,所以才兴兵叛乱,打得天下大乱,断送了司马氏的江山。(司马懿和司马昭靠政变起家,上梁不正下梁歪,没给后代子孙做好榜样)

后来朱棣坚持立朱高炽,而不是他自己更中意的朱高煦,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废长立幼并非不可,但是废长立幼就必须承担其它藩王觊觎皇位野心的风险。

朱元璋是何许人?他岂会犯这种失误?朱棣从他出生那天开始,他就不可能被朱元璋立为继承人了。



四、总结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继位,这是朱元璋当时自我判断,最合理的选择。虽然最后朱允炆没能保住皇位,但这个锅不能让朱元璋背。毕竟朱元璋的铺路工作做的很到位,该杀的功臣他全部都杀了,该背的罪名他全部背了。对朱棣这样的藩王也是严密监控,随时都可以逮捕。

后来朱允炆继位,他至少有十次机会可以直接杀掉朱棣。但是朱允炆很奇怪,他明明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却偏要装出仁君模样。有机会不把握住,最后被朱棣反杀,也算他活该了。

至于朱棣,他起兵夺位能成功,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朱元璋也没有预想到,自己死后会破了藩王造反成功的这个记录。


Mer86


实际上,朱元璋从很早之前便已经开始培养朱标了,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对于收买人心、树立威望这一套帝王之术,朱标学起来用起来也颇得心应手。

朱标在13岁的时候,奉命回濠州祭祀先人,途径太平的时候,他特意去拜访了陈迪一家,然后赏赐了陈家50两白金,自此陈家对他死心塌地。后来朱棣即位,召见陈迪,陈迪一声也不吭,气得朱棣将陈迪一家六口磔于市,可见朱标这50两白金花得有多值了。

朱标22岁这一年,朱元璋再一次加强了对他的培养,让他处理政务,凡官员奏事先经朱标裁断,然后再由朱标递给朱元璋,让朱元璋做最后决定。后来,为了肯定朱标的能力,朱元璋特意为他开设了詹事院。

所以,朱标坐在皇太子这个位置,可谓是稳如磐石,无一人能和和他争,也不敢和他争,即便是朱棣也不例外。

只可惜,朱标虽有帝王之才德,却无帝王之命,1392年年仅37岁的朱标突然病逝。

朱标一死,明朝储君之位空悬,所以,朱元璋不得不另立一位储君以固国本,可是到底立谁最合适呢?

如果朱标没死,并且顺利即位当皇帝的话,将来皇位也必然会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是朱标没当成皇帝,那么朱标的身份就突然变得尴尬了。

对于储君,皇帝的儿子具有优先权,所以上一任皇太子死了,下一任的皇太子也多从皇帝余下的儿子中产生。

不过,历史上也有过不少太子死后,或者太子被废黜之后,皇帝直接册立太子的儿子为皇太孙的先例,如金章宗完颜璟、元成宗铁穆耳。

所以,朱标一死,朱允炆自然也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当然这事主要还是得看朱元璋的态度和想法。

朱元璋的儿子们虽然又期待又紧张又忐忑,但是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朱标虽然死了,可是朱元璋却没有从这么多儿子当中再择一人作为皇太子,而是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后来,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即位当了皇帝,只可惜这小子能力平平,又没有主见,在一帮只会动嘴皮子的文臣的忽悠下猝然发动了削藩之策,以至于挑起了自己和藩王之间的战争,最终却又因为自己不会识人用人,从而将一手好牌打烂,将天下拱手让给了朱棣。

那么,朱元璋为何不抛开朱允炆,直接立朱棣为皇太子以避免“靖难之役”呢?

朱元璋没那么能掐会算,他虽然意识到了朱棣的野心,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安安稳稳地当皇帝,也留了后手——将儿子们打发去了封地,但是他却没想到朱棣竟然敢在处于劣势的情形之下挑衅朱允炆。

或者说,朱元璋最没有想到的是朱允炆竟然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输给了朱棣。

朱允炆这傻小子,他但凡懂一点用人之道,但凡懂一点军事,也不至于会将手上的好牌打个稀巴烂,让朱棣反败为胜。

这或许也离不开朱允炆所受的教育,毕竟黄子澄、齐泰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如果朱元璋能算到朱棣会靖难成功,能算到朱允炆下场如此凄惨,那他肯定直接废了朱棣,或者直接立朱棣为储了,可是他不可能算得到。

此外,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储君之位,也轮不到一个燕王朱棣。

朱元璋从一开始便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也分长幼之序,所以,说白了朱元璋的选择并不多——除了一个朱允炆之外,便是他的嫡二子。

这个嫡二子,显然并不是朱棣。

所谓嫡子,对于皇室而言便是皇后的儿子,马皇后和朱元璋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所以朱元璋的嫡子只有这五个人。

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朱允炆,也不会轮得到朱棣,毕竟前面还有朱樉和朱棡。

不过,朱樉此人有点荒唐,也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所以,如果朱元璋在朱标死后选择立朱樉为储的话,他后来便得再一次另立朱棡为储。

1395年3月,朱棡病逝。

这也就是说,即便朱元璋没有选择让朱允炆接手,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的话,朱棣想当太子,至少说也得到了1395年才轮得到他。

实际上,朱标从1368年13岁的时候被立为皇太子,一直到1392年病逝,他已经当了24年的皇太子,他又深得朱元璋的喜欢和培养,这24年时间里他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已经有了一批忠心追随他的人,并且这股势力绝对不小。

朱标一死,他所经营出来的势力自然会很自然地转移到朱允炆的身上。

所以,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实际上是最好的选择,也合乎情理和法理,可谓名正言顺,没人能跳出一点毛病。

只可惜,朱允炆没能力守住自己的皇位。


宁糊涂


从史书记录的情况来看,朱元璋对朱棣这个儿子,基本上是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漠视。
这和长子朱标出生时候的情况,应该说差了一大截。
长子朱标(1355年出生)到大明王朝建立(公元1368年)将近13年的时间里面,朱元璋陆续有了7个儿子,这7个儿子就是后来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长子朱标,什么都给最好的?基本上朱元璋有什么班底,就给了太子什么班底,而朱棣什么也没有。
历史上有关朱棣的生母情况,也是一头雾水,朱棣自己称自己的母亲和朱标一样是马皇后,后世考证下来,朱棣的生母不是马皇后。
这样一来,他得到待遇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朱元璋的眼中,太子朱标是嫡子,后来马皇后又生了两个儿子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因为朱樉是仅次于太子里面宗室最年长的儿子,后来朱元璋建立大宗正院,就让朱樉担任了宗人令。
朱元璋后来陆续又生了十几个儿子,其中最强的又被称为是九大攘夷塞王,同样其他成年的几个儿子,后来也都陆续被分封到各地,藩王每个人都有三个护卫,镇守地方。
其中塞王的权利最大,甚至有调动地方军队的权利。
所以由此可见,朱元璋应该是没有料到后世自己的儿子会造反,实际上即便在当时真的传位给燕王,其他王爷未必就一定能够坐得住。
在朱元璋病逝的时候,包括太子朱标在内的,秦王、晋王都已经病逝,燕王朱棣成为了名义上宗室长子,而且还拥有塞王的权限,成为朝廷最大的威胁。
这时候又有一个声音传出来,说的是朱元璋在朱标病逝以后,看好朱棣的武功上的才能,一度打算立朱棣为太子继位等等。
这些消息和传闻都是毫无根据,朱标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彼时晋王、秦王仍然在侧,但朱元璋仍然下令封朱允炆为皇太孙,可见对这个孙子继位的想法最初开始就有了。
按照朱元璋的计划来看,他所规定的皇明祖训中:立嫡立长,兄终弟及
嫡长子拥有绝对的继承权,如果嫡长子没有子嗣,那就从兄弟里面选最年长的,而朱标虽然嫡子朱雄英夭折,但还有朱允炆在,虽然是侧妃所生,但后来朱标嫡妻去世后,朱允炆生母被扶正,所以被朱元璋看做是朱标的嫡子。
可见在朱元璋心里面,朱允炆就算是再不合适,也是自己规则制定下,最合法的继承人,虽然他脑海中偶尔略过自己儿子们中,但仍然坚持自己所规定的皇明祖训。
只是朱元璋没有料到,朱棣敢在他去世以后造反,实际上从朱棣继位烧毁朱允炆的记录,以及改变生母等等规定来看,在他心中一度十分恐惧,害怕后世认定他是反贼,这种恐惧一直伴随了他一生。

漫步史书


自明太祖朱元璋奠基开国,到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殉国的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历史中,有一位在位仅仅四年的悲剧性帝王人物,他就是太祖朱元璋的嫡孙——惠帝(建文帝)朱允炆。

朱元璋一生迭纳数妃,来源亦颇复杂,有蒙古人、高丽人,也有民间普通汉女,还有称汉王的陈友谅的嫔妃,共生有二十六子。嫡长子朱标性格宽仁,在被立为太子二十五年后突然病故,朱标育有五子。长子朱英早夭,次子朱允炆被爱屋及乌的老皇帝朱元璋隔代指定为明王朝的第二代皇储。

其实,早在太子标病死后,朱元璋悲伤之余,对立谁为自己的接班人一事举棋不定,大伤脑筋。在朱元璋众多的子孙中,堪与朱允炆竞争储君之位的唯有朱元璋第四子、朱允炆的叔父朱棣。

史载,朱棣性格阴鸷、深沉,智勇兼备,他追随徐达东征西讨,屡建奇功。朱元璋对朱棣很是欣赏,也很器重,曾毫不掩饰的夸赞说,四子朱棣最像自己。在诸皇子中,朱棣尤其受到元璋的钟爱。后来,朱棣随徐达北征残元,被封为燕王,驻扎北平。

按理说,太子朱标不幸英年早逝,能力出众的四子朱棣最有被立储的希望,但燕王不是马皇后所生,因此他不是嫡出(有人推测其生母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妃子,后被元璋所纳,生棣)。按封建礼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朱棣没有被立太子的资格。

但朱元璋非常看好朱棣,认为他经过战争的锤炼,军政经验丰富,且性格沉毅冷静,劲气内敛,足智多谋,很适合成为一国之君。因此,一开始,朱元璋是想让朱棣做自己的继承人。

嫡孙朱允炆头颅稍扁,性格又和其父朱标很酷似,仁慈善懦,优柔寡断,所以朱元璋虽然也考虑过立他为皇太孙,但又担忧他不是鼑彝重器,驾驭不住那帮桀骜不训的开国功臣,生怕一旦立其为储,终究难成大器,最终葬送大明江山。

因此,朱元璋最先考虑的是立四子棣为储君。况且,朱允炆年纪太小,俗话说“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人心疑惧不安,肯定不如立成年国君来的稳妥。但他内心又很怜惜年幼丧父的孙子朱允炆。性格果决的朱元璋在立太子一事上,却有些狐疑不决、患得患失、犹犹豫豫,致使立储一事长期悬而未决。

事情一拖再拖,拖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太祖朱元璋已经六十多岁,立储之事已迫在眉睫。经长时间对朱棣和朱允炆的观察思索后,朱元璋最后决定要立早已成年、各方面都较优秀的燕王朱棣为太子。

史载,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亲自召集文武大臣上殿议事,主要就是商量立太子事宜。朱元璋说:“国家不幸,太子竟亡。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朕意欲立燕王,卿等以为何如” ?太祖话音刚落,众大臣交头接耳,表情各异,庙堂上一片聒噪声。

翰林学士刘三吾第一个出班抗奏道:“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僭越不得啊”!众大臣也纷纷表示,应遵循礼法,父死子继,嫡庶有别。

朱元璋也据理力争,表明自己的意见,但他一张嘴哪说得过众口?见众人皆不同意立燕王,自己又难于说服大家,祖宗定制又不便擅改,性格刚猛的朱皇帝只得含泪收回了立爱子朱棣为储的提议,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远在北平的朱棣本来以为太子标病死后皇储非己莫属,凭能力、凭经验、凭战功,乳臭未干的朱允炆那点比得上自己?听到立储落马的消息后自然愤愤不平。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薨逝。二十二岁的朱允炆继位,成为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为明惠帝。他以次年为建文元年,所以又称建文帝。

随着铁血皇帝朱元璋的故去和嫡孙朱允炆的嗣位,一场为巩固皇权和夺取皇权的激烈斗争在两叔侄间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朱元璋临终前留有遗诏,令诸王镇守各自封国,严禁来京。诸王大都谨遵父命,遣使吊唁,唯有燕王朱棣不顾父命,星夜疾驰南下,当他即将抵达淮安时,被兵部尚书齐泰侦知并阻止,促其速回燕京。

朱棣对此怀恨在心。有几位年纪较大的塞王,都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人物,又手握重兵,富可敌国。这些王当然不把年轻、羸弱,毫无军政经验的侄儿放在眼里。这样一来,他们经常口出怨言,不敬之语常常传到南京建文帝的耳里,诸王违法之事也层出不穷。而几乎成为嗣皇,深受太祖宠爱的朱棣对自己不能见父皇最后一眼始终耿耿于怀,心中愤懑难平。

年轻的建文帝也对几个叔父特别是燕王权势过大而深感不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接受了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大臣的意见,决定着手“削藩”,也就是削平诸叔父的各独立王国,加强中央集权,也即巩固皇权。

他的老师黄子澄以汉平七国的史事启示建文,建文非常欢欣鼓舞,遂决定制定削藩之策。他由弱到强,逐一削除诸王手握的权力。

朱棣闻讯,哪甘心束手待毙,他一面上书称病,一面在奇僧姚广孝的襄助下,在燕王府中私自打造兵器,招兵买马,搜罗智勇之士,紧锣密鼓地加快了应付朝廷削藩,起兵夺取皇位的步伐......

建文四年(1402年),发起“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几经血战,率燕军攻入明都南京 。

燕军入城,建文帝在宫中燃起的熊熊烈焰中不知所终。燕军破城时,建文帝朱允炆去向何处?其说有二,各有道理,又难成定论,建文帝生死不明 ,遂成明史上的一大谜案。

建文四年夏,燕王朱棣经三年苦战,终于在文武群臣的拥戴下昂首登上了皇帝宝座,改第二年为永乐元年。朱棣是为明成祖,亦称永乐大帝。

假如当初朱元璋能力排众议,把皇位传给功勋卓著、谋勇兼具、各方面均以成熟的燕王朱棣,就可以避免“靖难之役”、避免同室操戈、叔夺侄位的人伦惨剧......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更无法推倒重来。该发生的一切总会发生。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首先朱元璋选择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退一万步讲,太子朱标死后,即使皇位不传给朱允炆,也暂时轮不到朱棣,因为他排行老四,上面还有老二老三。

其次太子朱标是朱元璋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也是朱标作为一个太子,他的权势也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朱元璋一点都不担心朱标会篡位,反而鼓励他去组建自己的班底,这在封建王朝是非常罕见的,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喜爱可见一斑,由此可以联想到,爱屋及乌,在朱标病逝之后,朱元璋自然会把皇位传给朱标的血脉朱允炆,而且朱允炆的身份地位也很高贵,他是嫡长子长孙。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也是符合朱元璋推崇的嫡长子继承制的。

最后要说的是朱棣能够篡位成功也是有很多运气的成分,或许他的天份很高,但是朱元璋完全就瞧不上。因为朱元璋作为一个父亲其实是偏心的 ,他把大部分的关爱都放在了朱标身上,在他眼中除了朱标外,朱棣和其他皇子并没有什么不同,说起勇武,反而当时的宁王更胜一筹。

而且朱元璋也万万想不到他的儿子朱棣竟然会谋反篡位,如果能够预先知道的话,也一定不是优先考虑把皇位传给他,而是会把朱棣幽禁起来,让他没有篡位的实力。


王谢风流


建文元年朱允炆即位称帝后,朱棣作为朱允炆的叔叔并不服从建文帝的统治,宣布起兵谋反。战争从建文元年打到了建文四年,最终以朱棣拿下南京,攻克大明首都建立自己的政权为结束。有人会说,当初朱标死后,朱元璋应该直接将皇位传给朱棣,这样便可以避免后面的“靖难之役”了。但是这种说法无疑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嫡子继承制



在朱元璋心中,朱标仁慈、宽厚、有君王之风范。再加上朱元璋对朱标寄托厚爱,自幼便是以培养储君的模式将其带大。这个世界上对于老朱来说,除了朱标,其余的都不值一提。当朱标死后,继承了其父风范的朱允炆便成为了朱元璋心中的寄托。

两者性格相似,一样爱民且仁慈。在封建宗法体系中,父死子继,朱标死后,朱允炆成为了明朝的继承人是无可厚非的。

朱棣虽然是朱元璋的儿子,但是却无法取代朱标的地位,自然不可能代替朱允炆成为朱元璋的继承人。

二:性格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极为冷酷的,但国家并不能一直如此,国君并不能一直是一种风格。一宽一紧,才能使王朝发展更加健康。

朱标仁爱、宽厚,具有明君的风范。而朱允炆也继承了朱标的大部分性格特点,同样受到朱元璋的喜欢。

朱棣则不同,朱棣更多的与朱元璋相似。

三:实力对比



朱棣刚刚造反的时候实际上处于弱势,多次被建文帝的军队所打败。

叛乱之初,朱允炆是有实力剿灭朱棣的叛军。但是朱允炆这种对敌人仁慈,试图以感化为主要手段的方式给了朱棣扩大实力的时机。

正是朱允炆这种态度,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毁灭,给了朱棣做皇帝的机会。

总结:



靖难之役并不是依靠当初选择朱棣做继承人便可以避免的事情,建文帝失败的最终原因在于其仁慈又软弱的性格。

正所谓性格决定一切,如果建文帝朱允炆当初可以狠下心来对朱棣下杀手,那么最后死的人便会是朱棣而不是朱允炆自己。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