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本性和本心?

乐影不疲


用心、用智慧、以真实、不虚伪、不自欺欺人客观的去洞察一切人,一切事,也包括洞察自我





清凉衍竹


感谢今日头条,感谢悟空问答提岀这个问题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我们首先看一下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本性和本心,其实本性和本心是一个含意,都是指宇宙自然万物的初始源。老子称之为道,释迦牟尼佛称之为自性或佛性,耶稣管衪叫上帝,穆罕默德管祂叫真主。道教宗师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见性成佛。中华佛法初祖达摩说:若了心修道,则省力而易成。不了心修道,则费劲而无益。可见,找到本心在哪,对一个得智成圣,在世成为上士圣人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找到本心呢?这就回到了提问的朋友所问的问题上来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朋友们,在世证悟本心三部曲:拜师,拜法,拜自己。这是在世见性成道三要步。拜师,不是拜一般的师父,必须找到已经了知本心在哪的一位无上师,拜他(她)为师父,把身口意完全皈依给他(她)。拜法,就是在生活中,完全按着他(她)教你的方法去做。拜自己,相信如此信,如此行,自己与智圣无二。我们中华民族有句至理名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王原作:

志求智圣见本心,

本心本是万物根。

了知本心在何处,

成就智圣不费劲。

不知本心在何处,

成就智圣杳无音。

离心找心无是处,

心内即物皆是心。

此事必找无上师,

他是本心代言人。

只有此人当言讲,

其余乱传犯天尊。

为者害人又害己,

盲人领路伤一群。

当今世人福慧大,

中华已出领道人。


大王2639


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本性本心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本性是意识,而本心是德性。“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好比一粒种子,它本有自己的意识,根茎叶俱全,给它阳光、水分、土壤,它就会开花结果繁殖后代。什么种子就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这是说从本性而改变不了的。而本心是德性,是可以明辨是非好坏的德性,也就是他本来原有的德性。就好比一粒种子,你给他放到恶劣的环境,他长得不好,缺少营养或者生病了,这也是他的德性。当然对于种子而言它改变不了,但人可以。一个人你向往阳光,你就会感到很温暖。你向往爱,你就会感到很快乐。你向往感恩,你就会感到很幸福。接触什么样的人就会接触什么样的人的能量,与正能量强的人在一起,你就会被接受而改变,就会有一个充满阳光积极的心态。这种改变是本性的改变,是德性向好的方面而改变。我认为对于人而言能量是性格,是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如果一个人的性格脆弱,就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然了,这种改变是内心的膨胀向坏的方面改变。

世界在变,而时间也在变。无论是一粒种子还是人,他的本性和本心都会随着社会环境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一粒种子,人类为了高产和可食用进行优化和培育,就已经改变了他原有的本性。比如玉米和香蕉等,(原始的玉米小细棒,就那么几个粒儿,原始香蕉带籽儿苦涊的而无法使用。)同类植物现在的和原始的,改变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人也这样,在经历许多事情之后也会改变很多,或者成熟稳重或者多愁善感,每个人的性格变化都是受接触的事物和环境所影响的。

我们这个世界是充满阳光的,是需要爱和感恩的。不以恶小而为之!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行动来给身边的人,带来帮助和温暖,使我们这个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本性为善则为善,就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关怀。本性为恶,即是嫉妒恨。心理就会阴暗丑陋,总想着占便宜捞实惠,甚至去坑去坏别人。至于我的想法,现在就是这样。对于人而言吧,本性和本善就是一个觉悟。觉悟高的人关心社会,帮助社会,使我们这社会使之

进步。觉悟不高的人只关心自己,做事和行为不好不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中性的态度。没有觉悟的人会危害这个社会,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对佛教而言,本性和本心都是心,因为"心生万法,万法唯心”。心为善则为佛,心为恶则成魔!佛与魔,六道与地狱,甚至西方世界都是以心为根本,不离方寸之间!


茂丰619


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首先要坐禅,也就是打坐。

坐禅能坐到七个小时的时候,灵魂就出来了,灵魂

出来后这个灵魂继续坐禅能连续坐七天之八天时,

此时本心就出来了,此时的本心显实像,也就是

显佛像,就是脑袋上长有肉髻。再依这个佛像继

续坐禅。一直练到自己能在所有环境下能瞬间入

深禅定。再以后能够依各种姿式能瞬间入深禅定。

然后再证其它功能。


3777962641143


本心和本性

有一个印度富商,一生娶了四个老婆,对第一个言听计从,给她吃穿住用都是最好的;第二个老婆,对其非常照顾,并讨其欢心;对第三个老婆很平淡,但这个老婆处理各种事物一流;对第四个老婆,商人几乎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想要带一个老婆跟自己一起走,路上不寂寞。问第一个:我们只能共欢乐,不能共患难,我没有陪你出远门的义务,商人很伤心;问第二个: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一直讨我欢心,但我也没有必要陪你出远门,何况第一个也不陪你去;问第三个老婆:我可以陪你走到城门,因为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我去处理;这时候商人伤心欲绝,终于想到问第四个老婆,出乎意料,这个老婆什么都不说,就陪他一起上路了。

——这个商人就是我们自己,要去的很远很远的地方就是死亡的国度,当我们有朝一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什么东西?第一个老婆,就是我们的衣食之友,就是我们的肉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但我们为什么一辈子在为他打转转?第二个老婆是名利之友,就是我们的财富、金钱、地位,我们为什么要殚精竭虑、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为它们枉费了一辈子的光阴?这样的做法到底值不值呢?第三个老婆是我们的亲属之友,就是我们的妻子、同事、伙伴,我们和他们相聚相处,是缘要珍惜,但是,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可能随我们一同前去吗?第四个老婆就是我们的心灵之友,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唯一能陪伴我们的就是这一颗干干净净、纯纯静静的本心本性!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前三者身上,花费了所有的精力,偏偏忽略了我们的本心本性,忽略了终生无怨无悔陪伴我们的默默呵护我们的本心本性,这才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小故事送上,感谢悟空问答提供的机会!


小怪兽吃辣条


第一、你得明白人有没有灵魂,这是佛法的理论基础,如果你认为人只有肉体,那你是永远找不到本心,明白不了本性的!现在的人,之所以真心信佛修行的人不多,就是因为其实并不高明的现代科技的误导,认为人根本没有灵魂!第二、由于禅定太难,建议你们可以首先去了解一下濒死体验现象。由于人类医学的不断发展,有些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会被救活,他们反映了当时死亡时的感觉。也就是人的灵魂离开肉体后的感觉,他们都反映心灵感觉到无比的平静和安宁。第三、打坐参禅,争取入定。我个人的理解,入定实际上是人的灵魂出现了可控的离体现象。你可以看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感觉到平时根本感觉不到的体验,从而明白一些道理。


绿思源


本心(本性)是离一切尘,离一切相的正知正觉,浅显的说就是离开六根没有六尘的感知,意识心是有依靠建立起来的,离境无自性,本心是自有的,本心就是自性,清静圆觉,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无生无灭。所以说本心本性是离一切尘世的烦恼和通苦,无欲无求方见本心(本性)!


同村发小


怎么找到本性和本心

本性:是指固有的性质或者个性特性!

本性即天性!本性是本质属性的缩写与偶然属性相对立。

一个事物的本性就是使的该事物成为该事物的原因。或者说是该事物存在的原因。

比如意个农民种果园,管理园林,也可以养兔子,养羊。管理种植果树是本性,养殖兔子养羊是偶性!

后天学习的,随是间的,环境的改变,所适应得,所谓的模仿,克隆,学样子,照葫芦画瓢都不叫本性!

①宋朝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太傅尝新酝》:大言出物表,本性还天真!

②清朝曹雪芹红《红楼梦》,第九十七回:这本是他数年的心病,一时急怒,迷了本性。

本心

本心:本来的心愿,天性,天良。

古时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①《孟子告子上》:“乡为心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之本心”

②真心的意思

唐朝,罗虬《比红儿诗》

月落潜奔暗解携,

本心谁道独单栖。

还缘交甫非良偶,

不肯dong身作羿妻!

真心的诗意

③标示草木的根株的意思

唐朝张九龄《感遇》诗之一

草本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综上所述……此之谓失本心――《孟子.告子上~鱼🐠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xing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xing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者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者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的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在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有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tan(上是竹子头下是单)食(意思是承饭的器物),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u受:

(Ts,u汉语左边是足字旁,有边是就)脚踢的意思”(足就)尔而与之,乞人不xiao(上尸下肖)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于(与欠)?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比之谓失其本身是也。”

意思是

&孟子说,鱼想要xing掌也要不能同得!生命我想要的!道义我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舍掉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要的远比生命更重要的东东,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东西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生存而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做。

是因为,所想要的西东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性,只不过贤人不丢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有之无的灭,吆喝者给别人,过路的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给别人乞讨的人也不接受!

&&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是非道义就接受,那么高位厚禄又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shi奉,为了所认识的qing人感激我吗?

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不屈(施舍)。

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施舍。这种行为不是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的本性!






那山高峰


本性即天性。是固有的性质或个性(行为)。

本心即初心。是最先产的心智(思想)。

二者都是先天赋予,区别在于一指行为,一格指思想。

细述于下:

一,本性是动物和人或一切生物遗传所既有的特性,与善恶无关。后天形成的不是本性。

前人对本性的理解相当大。

如:“人性本善”(孟子《公孙丑上》)和"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的性善与性恶都从相反的角度出发,未必正确!

二,前人对本心的分歧不大。

如:本心可以理解为天性和天良:“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虽有明察之资,仁义之志,一旦富贵,则背亲捐旧,丧其本心。”《后汉书·王符传》。

亦有理解为真心者: 唐罗虬《比红儿诗》:“月落潜奔暗解携,本心谁道独单栖?”。唐.罗虬《比红儿诗》。

还有本意,即夙愿之说:“加刘备相扇扬,事结衅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做真实的自已,不虚伪,不做作。加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修养,保持真诚和善良,顺应自然,不为名利不为虚荣羁绊,就能找到本性和本心。


四维求索


其实这个问题王阳明已经给咱们这些后来的普通人指了一条明路了,致良知知行合一便找见了本性和本心,抛除修行之人普通人只要坚持保持自己的良善之心,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知行合一,坚持向善行善就找到自己的本性和本心了,大部分人不是搞哲学研究的,讲太深奥的道理没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