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为何做状元二十几天就被车裂而死?

大脚姑娘碎碎念


陈安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总共有两次。一个是魏晋南北朝的陈安将领,另一个便是我们今天所谈的“闽中十才子”之一,明朝第6代状元陈安。说到状元,基本上都象征着荣耀高官,恩宠不断,可是在陈安这里却变成了车裂。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落任又处以极刑的状元郎,他恐怕也是古今第一人。那么陈安到底是犯了何等大罪,以至于让人无视他的才华,直接赐死?



查阅资料发现,历史上对陈安的记载只是寥寥几笔,而这其中描写最多的就是关于他的死。有人说陈安的死是因为他选错了时机,不该在“南北榜之争”时期大显身手以至于成了历史的牺牲品。也有人认为陈安的死是源于他自己的缘故。“南北榜之争”其实在各个朝代都有发生,只不过明朝时期此案件进入了高潮。


明朱元璋时期,也就是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拉下了帷幕,与此同时一批人的命运也在无形中发生了改变。科举成绩公布后,一片哗然,被录取的52人中竟全部都是南方人,这让北方人对此次考试结果产生了怀疑。而在得知主考官也是南方人后,就更加认为此次科举内存腐败,就这样,原本该坐等被安排官职的陈安被牵涉到此事件当中。另一方面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的怒焰,便派人复查北方人的科举试卷。不过复查的结果就和刘三吾的评定结果相同,也就是说刘三吾并没有徇私舞弊之嫌,所以朱元璋便下令维持原榜不变。


复查的结果并没有让北方人感到满意,他们仍然感觉不公平,并上书朱元璋说,复审官员在评审的时候故意将北方人不好的卷子挑出来供皇帝批阅。于是不管是参与科举考试的学子,还是入朝为官的北方官员,都开始参与到这次关于南北之争的事件中去,而“南北榜之争”也愈演愈烈,刚刚登基为帝的朱元璋意识到这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科举考试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如果此时不做出一点举措的话,不利于江山的稳定。

于是朱元璋便下令将参与复查的陈信等人分尸,而陈安也因为参与复审时没有对试卷进行明确的批注,标语被定罪:有惑圣览。刚开始朱元璋对陈安的惩罚是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又改为五马分尸,就这样,一代才子状元郎刚做了二十几天就被杀害了。

同年6月,朱元璋又进行了一次科举考试,而这次由他个人亲自阅卷,录取人数全为北方人。所以“南北榜之争”,又称“春夏榜之争”。


关于陈安之死,大多数人说的都是被冤死。因为历史上记载,春天的那场考试不管是初次阅卷还是复查试卷答案都是一样的。那么也就是说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北方人都比不上南方人,所以也就出现了录取人数全是南方人的结果。可是试想一下,录取人数52人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差距也太大了些,如果说差个一个两个还可以接受,可是差距这么多,换成对象是南方人估计他们也会怀疑其中有猫腻。

纵使历史上是那么记载的,可是我们还是应该以怀疑的眼光看问题。


小姐姐讲史


这说起来,也有一部分得怪陈安自己。陈安凭借十年寒窗及第,但是十年的时间都是浸泡在书本中,不识人间世就罢了,却连朝廷暗中的隐晦词都不太懂。这般不通帝王心,也难怪只能做个二十多天的帝王。

陈安乃是明朝1397年的状元,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及第也算是可以“看尽长安花”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事情却将陈安打入阿鼻地狱。


1397年朝廷所录取的士人共有五十二个,但是都是南方人。也就说北方人是全部落榜,北方的学子自然是不信,认为是考官徇私舞弊,故意借机打压北方学子。因为这场考试的考官刘三唔就是南方人,自然是偏袒南方的学子,故而北方的考生纷纷落榜。

若只是一两个学子闹事,自然是不足为俱。但是这次是北方学子群起激愤,朝廷自然是震慑不住,再加上北方的官员向朱元璋上疏,朱元璋自然是对此关注度颇高。为了给北方学子一个交代,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其中就有陈安和刘三唔。

其实1937年的考试,北方的实力本就不如南方。虽说中原地带是自古以来帝王较为重视之地,前期发展也是极好。但是自从南宋建都临安,南方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逐渐跟上,南北方便有差距。更何况,北方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尤其是宋朝,北方基本上成为了作战之地。百姓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又何谈学问呢?所以,这么一来,南北方的学子的差距自然是拉大了。所以此次考试之中,有52名学子皆是南方之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这一次的榜名单南北方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朱元璋既然能够组织调查小组,自然是要给考卷差不多的北方学子一个机会,再放入几个名额将北方人招揽进来。但是陈安等人并未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而且不仅如此,陈安等人为了省事,从一堆卷子中专门挑了回答特别差劲的几张卷子,呈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一看卷子,自然是对北方人极其不满意。不仅卷子答得一塌糊地,甚至还有些地方触犯到朱元璋的忌讳。本来朱元璋觉得若是差不多便可以录取,结果这样的情况自然是让朱元璋死了那条心。

但是陈安等人的暗箱操作却没有瞒天过海,北方学子得知陈安给朱元璋所呈送的卷子是最为差劲的,于是又开始向朝廷撒泼。朱元璋一听自然是大怒,朱元璋生平最为讨厌便是这种舞弊案,而且还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犯事,这不是直接与朱元璋对着干。


朱元璋大怒,不仅将高龄的刘三唔发配到极寒之地,而且将仅仅做了二十来天的陈安处以极刑,车裂而死,并且重回录取了北方学子。

这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榜案,而在此之后因为南北发展不平衡,考试也因地方而异,最后再由朱元璋统一殿试。


小镇月明


这次事件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南北榜案”,陈安大约是史上死得最惨的状元,但要说全然无辜却也不见得。

明洪武三十年(即1397年),陈安中了状元,他当然是很高兴的,虽然他是福建有名的才子,和林鸿、陈仲完、唐泰、高棅、唐震、王恭、郑定、王偁、王褒等人并称“闽中十才子”,但能中状元还是很欣喜,毕竟才子那么多,却不是每个才子都能成为状元。

但是,很快风向就不对了。因此科进士大江以北无一人被录取,主考官是南方人,落第的北方举子纷纷上疏,告主考官“私其乡”。

皇帝最痛恨的就是科考被人操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朝廷的未来。现在录的都是南方人,那就代表在未来的某个时段朝中只有南方人没有北方人,这朝廷就成为了南方人的朝廷,无法南北均衡,不利于统治。

所以朱元璋大怒,抽调了十二个他认为值得信任的人,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择优录北方人入仕,这十二人中就包括了已经廷试取录的陈安﹑尹昌隆﹑刘仕谔等人。

结果这些卷子没一份达到录取的标准,这就诡异了。打脸还在其次,实在是这不太可能。

虽说自古都是南方学习气氛浓厚,大儒、才子也比北方多,但能考到会试的北方士子不会太差,就算整体水平比不上南方士子,怎么可能一个人都达不到标准?

我都感到奇怪,本来就疑心重的朱元璋就更怀疑了。此时朝中吵成一片,南方官坚持复审没错,你们北方士子就是不行;北方官说南方官偏袒老乡,贬斥北方士子,专拣质量差的北方试卷看。

朱元璋的判断是,北方官说的有道理,所以涉及此事的许多南方官都被车裂了,不只陈安一人。

后来朱元璋亲自主持策问,录了61个北方士子,史称北榜,第一次录的51人全是南方士子就被称为南榜。

事情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我认为第一次录取时,很可能是没问题的,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主考官偏袒南方士子,也许是南方官更喜欢南方士子的文风,这算不上错,只能说是偶然;

但第二次复审,在朱元璋暗示要录北方士子的情况下,还一个人都录不了,这就说明有问题了。

事情很可能是这样的:第二次复审时,南方官的确有意选取不合格的北方卷子,因为如果从中找到优秀的人士,那就佐证了第一次录士时他们徇私舞弊,本来是没有证据的,要是录了那可就是现成的证据,所有参与此事的南方官即将面临北方官的报复和皇帝的惩处。

于是索性一不作二不休,强硬到底。这么多人呢,你朱元璋不可能全部杀了吧?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朱元璋还真敢杀。

状元陈安是这一科的士子领袖,哪怕他没有维护南方士子、压制北方士子的意思,众多南方官和士子也会说服他的,所以我认为虽然量刑过重,但他并不是全然无辜。

【结语】

南北之争在很多朝代都存在,而明朝的“南北榜案”是这种争斗的结果,与其说这是一场科举舞弊和反舞弊的事件,不如说它是南北之争的政治事件,陈安等人是朝中博弈的牺牲品。

总之,个人的力量在政治斗争中微乎其微,哪怕陈安是状元,在其中也没什么份量。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在朱元璋病逝的前一年,也就是1397年,陈安中了状元,但是他这个状元仅做了二十几天,就被处死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惨淡呢?其实这原因并不在于他,他也只能算是冤死。

陈安确实中了状元,而且他这个状元也是真才实学。但是他命不好,摊上了诸多“巧”事。

第一件“巧事”,他老家是福建的,属于南方人,而当时他那场考试的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圈重点,主考官有3人全都是南方人。

第二件“巧事”,中进士的52个人中没有一个是北方人,全部都是南方人。

这两件“巧事”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主考官有意包庇南方人。

作为北方人的考生,谁会乐意呢?寒窗苦读数十年,结果因为自己是北方人而落榜,谁心里会好受?

所以这些北方人联合起来举报主考官。这一闹就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朱元璋决定复查,同时增加录用一些北方的才子。

朱元璋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十二个人,其中就有陈安。当朱元璋收到北方人的试卷时,发现这些试卷基本都是文理不佳,或者有意犯上。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告密,说这十二个人是故意将这种试卷给朱元璋看的。朱元璋知道后,大怒,这明显就是欺君之罪。

于是朱元璋将这些人统统治罪,要么处死,要么发配边疆。同时他还亲自阅卷,录用了61名北方才子。

其中陈安最惨,刚中状元,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就因南北榜之争而被车裂处死。

拓展:

“车裂”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马分尸,施刑时的疼痛是苦不堪言。

南北榜是什么呢?南榜就是南方人中进士,别名“春榜”,春天时候开榜。

北榜则是朱元璋亲自录用的北方进士,也叫夏榜,夏天时候开榜。


理科男读历史


陈安是朱元璋做皇帝临死时,再次监察考生录取时被杀冤屈鬼。由于他为是南方人,又被点为状元 。是洪武三十年(1397年)春三榜状元,闽南才子。因同期中榜都是江南人士。长江以北无一人中式,全部落第。北方举人愤怒不平纷纷告状。

告主考官私其乡。朱元璋大怒调来卷子,让张信,陈安复审。结果仍维持原榜.于是有人上疏称主考官与复审官专选,选北方举子中劣卷进呈。

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之人呈皇帝审阅,原本是莫须有的事。朱元璋却大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不足二十天的状元,使被朱元璋做了消气牺牲品,下场极为悲惨。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由学土刘三吾做主考官录取者都是江,浙,闽考生,北方考生无一个中进土,怨声载道纷纷上告,朱元璋大想做用年青二十五岁亲信张信和新点状元及六七翰林,复阅考卷,复卷时,有同僚主张调换卷子以迎合朱元璋。张信以为原取录人员成绩无错,坚持秉公办事。于是更惹怒朱元璋,惨遭弃市。将张信等分尸,陈安也因审时没有明润批语,被定为有感圣览,判处流放。终受牵连被杀。

是朱元璋死前一年,杀人最不讲原则时候。朱元璋作为最为粗扩的帝王以前并无学术,却在学以致用思想下,以水滴穿石,长久勤奋的学习,让他逐渐变成学问大家,诗文水平,和统治管理实践和理论到突破性进展。

得刘伯温夸说,钦惟皇帝,万机之暇,作为文章,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清代赵翼点赞朱元璋学问境界说,明祖以游丐起事,目不知书,然其后文学明达,博通古令,此固其聪明天亶,然亦勤于学问所致。

增强文化功底的朱元璋 ,对当时知识分子所久缺的实用功夫。都非常看不起,对大学问家宋濂都说,尔濂虽搏古通今,惜乎临事无为,每事牵制弗决。若使尔检阅则余,用之于施行,则甚有不足。看来他对当时知识分子阵营早以极端不满和轻视愤怒。结果是,以帝王皇权,为知识分子无端制造罪名,弄了很多文字狱,亲自杀害很多无辜文人的生命。用屠刀开始大量清洗开除被他最先敬仰的大量知识分子。

这些举动在最后临死时,更加疯狂。使那些读书人,如被霜打树叶瑟瑟发抖,不知几时掉下干枯。陈安被杀就是实例。

但朱元璋的诗很有特色,如

马渡江头木蓿香片云雪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为吴王在进庙庵闲游时,僧人不认问来做什么。朱元璋能提笔挥就,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

诗作充满文人大家豪气,诗意浑厚悠远。

做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最后由于心爱的儿子朱标却死了,心志性情大变,特别爱疯狂,杀人如麻,根本无法理喻。是病是爱还是恨所至。

是朱元璋的儿子死了杀了很优秀人物吗?。干很多难以理觧事情,他最恨对自已要养的官员,对自己派去要干事的事无能为力。因而杀死决不姑息迂就。

为了培养和提拔新生力量,朱元璋为年轻读书人供给宽宏升迁机会。对新科进土和监生,更是厚爱有加。

他教育官员要至公至平不为私利所动。可惜进土监生派下去各地做事都屡屡让他的失忘,朱元璋在斩杀他们时也伤心的连连叹气。由于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力量强大,又有自己专门特务机构,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遍布朝野。暗中监视部下。从1370年下令开科取仕,规定以四书五经为题,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不肯合作的地主知识分子们。朱元璋则是想尽办法加以镇压。他生于贫困交加社会, 却对自己过去生活贫苦当僧为红巾军粘边的事和经历的很多字厌恶,对自己不堪回首过去经历怕引起联想,怕人再从头提起。加上儿子都眼看能接班成业天要其命夭折。朱标之死对他精神打击之大,无以复加。对不忠之人查缉更加疯狂,文字狱也长期十分吞噬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生命,杖责至死在大厅之上人不少。

而新科状元陈安,本是他点去复察考试录取人员。却没有在卷中提笔批注批语,陈安是知道文字狱十分自危,不敢提笔以致不得设计干遍一律官话文牍的措辞,以免犯忌。可朱元璋更加仇恨。对自己应付了事的人的更恨,所以大怒才疯狂杀人。

朱元璋创立明朝过程中,认识到元朝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原因。一直大力抓教育,朱元璋要求政府官员要担负成为各级教师责任,国立大学生源除官家子弟,更是全国范围内选拔有才华的人才。从全国各地搞好教育。他说,要搞好教育,必须师道严后而模范正,师道不立则教化不行,天下学校就无从效仿。然而以刘三吾为首考官没有按照他旨意办事,只取江南的优秀人才。江南人才成绩明显高于北方人才古今如此都是胜于北方.

从成绩看取录江南进士不错,错在没有把朱元璋思想,在全国把教育做为强制教化措施在全国展开进行教化。取仕成绩是重要指标。而科举考试为了选拔全国各地能听命于他的的官吏。他以为教育不仅是以文辞为务,记事为能。更是要从事教育是关心国家大事,时事。关注国计民生,从全国各地取录新生进士,借机得以向他们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教育的目的是圣贤之道 ,是用来济国安民的教化。片面追求分数 分高能低对国家十分有害对自己一问三不知道儒土,轻则流放到边疆重则如陈安之流绞杀车裂。

早在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朱元璋召儒臣谈论治国道,大家都畅所欲言,只有学官李思迪和马懿沉默不语。朱元璋极不高兴把他们杀了,并且通报国子监发文说。身为人帅,应该模范其志,竭胸中所有,发世之主能不隐而训。陈安是他委以重任大员,必有亲自事先面授耳提多次提醒,要以国家大局为重,他是新状元,能被皇帝委以重任。他思想复杂,顾虑多多,言行能不被特务发现向皇帝报告。陈安把朱元璋考察他办事能力看轻把要做的事情看轻,没有对大家提出皇帝想法和意见,都不愿多说,自己对事情要如何解决。陈安对老皇帝问题都能如此应付了事,朱元璋想,自己就要死了。这样干事做为对软弱皇孙当上皇帝还难道能望他们尽心尽力服务。所以一杀百了,以完事有后忧。所以陈安是冤屈鬼。

但从国家层面讲上,朱元璋做得事是从国家着想从维护自家统治着想一切都是完全正确的,教化全国是朱元璋的建国后提出长期国策,以在全国长期展开,主管录取进士不能不知,以皇帝的重威杀主考官刘三吾,复查官张信,陈安之头,车裂之身。再次重申这项利国利民政策的大好事。这里要我们看到朱元璋用老辺的主考官刘三吾在选拔优秀人才中以成绩为主。对复查官青年的二十五岁的张信与陈安把未来人才的选择标准的不能以在全国教化人民的彻底失望,更是以对年轻人以张信陈安为首在处理问题不以大局以重,不能理解自己的要求,极大愤怒重惩泄愤的心情让我们痛恨封建皇帝扼杀优秀青年人材无比愤怒。




ww3721王建文


自科举兴起以来,状元郎几乎就成为天下士子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毫不夸张的说,人人都希望有机会成为状元,而一般情况下,考中状元,也就意味着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因为考中状元,结果遭来杀身之祸,这个人叫做陈安,被称为历史上最悲惨的状元郎。

陈安,福建闽县人,生于明朝初年,自小就被称为圣童,尤其善诗文,成年后更是名声在外,与林鸿、陈仲完等九人并称“闽南十才子”。洪武三十二年,朱元璋举办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科举考试,主考官为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

当时,陈安也有幸参加了这场考试,并成功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本来,这对陈安来说,是一件幸福荣耀的事情,他自己都还等着骑高头大马游街。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陈安的命运,也改变了传承近八百年的科举制度。



事情是这样的,这场科举考试,朝廷一共选拔了52位进士,但问题是,这52位进士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本身就已经让北方的学子很不满,可偏偏凑巧的是,当时负责主考的三位官员,也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就让北方学子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有舞弊的行为。

所以,在放榜的当日,北方的学子们就纷纷走上街头闹事,要求朝廷给个说法。这个时候朝廷里面北方的一些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求彻查此事,于是朱元璋便下令严查这次科举考试。

但是,等到朱元璋派下去的复审官查阅了部分北方学子的试卷,发现他们写的文章确实明显不如南方学子。

其实,这个也能理解,自宋朝开始,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南方,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极不均衡,在这种背景下,南方考中进士的人数,自然开始远远大于北方。

据研究人员统计,整个北宋时期,考中进士的人数共有9630人,其中,北方人却仅仅只有400多人,连南方的零头都不够。同时,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一共出了89个状元,北方人却只占11个,由此可见南北教育水平的差距。



当然,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让当时的北方学子信服,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朱元璋亲自关注这件事后,更是越闹越凶。在他们看来,反正他们一个人也没有上榜,光脚不怕穿鞋的,闹到最后,兴许还会给点名额。于是,他们一口咬定这其中必定有暗箱操作,不断地给朝廷施压。

最后,为彻底把事情弄清楚,朱元璋下令将北方和南方所有学子的试卷全部调出来重新查阅。其实,到目前为止,朱元璋还并没有动杀心,他只是希望能够查明真相。

可坏就坏在,几个主考官们偏偏自作聪明,在朱元璋第一次要求彻查的时候,他们为表明自己不存在任何舞弊行为,就故意将北方文人中质量很差的试卷呈上去给复审官们查阅,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事情也可以得到结局。

但问题是,他们却没想到北方学子越闹越凶,最后朱元璋竟然要查看所有人的试卷,于是这件事情自然而然被暴露出来,虽然说,朱元璋在看完所有的试卷后,发现北方学子所写的文章,确实明显不如南方,但要说一个进士也选不出来,显然有些夸大,毕竟有些北方学子的文章其实也还不错,介于选和不选之间,选他们也说得过去,不选也能解释得通。

但问题是,先前主考官的行为,明显就是欺君,更让人隐约觉得这其中就是有舞弊的行为,所以朱元璋为整顿考风考纪,就以此为借口,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科举舞弊严打运动。于是,主考官王府纪,复审官张信、白信蹈等人全部被处死,84岁高龄的刘三吾由于年老被免去死罪,但也发配边疆,这个事件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北榜案。

至于状元陈安、以及榜眼和探花,也都因为这件事被革除功名,随后被朱元璋下令车裂处死,而此时距离他们高中仅仅过去20天,着实让人可惜。这件事结束后,朱元璋就开始实施南北取士的制度,而科举制度也就从此分为南北两榜。


我是赵帅锅


陈安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的春榜状元,为什么是春榜我们后面慢慢介绍,在部分文献中陈安的名字也写作陈安阝。陈安取得状元后为何会被朱元璋下令处死?其中缘由听笔者娓娓道来。

陈安参与的这一年会试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情况,会试录取的五十一人全是南方人,巧合的是这一年的三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

会试是在二月,随后三月的殿试陈安高中榜首,成为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状元,由于这一次所录的都是南方人,所以被称为“南榜”,当年六月朱元璋又重新组织了殿试,所以三月中得状元的陈安也被称为春榜状元。

会试录取的五十一人全是南方人,这种结果无论是不是巧合,都会引发北方考生的不满。果然,发榜仅仅六天后北方举人联名到上疏,说主考官偏袒南方人,由于主考官刚好都是南方人,加上会试结果确实比较“离奇”,各种传言迅速在南京城中流传。

同时,朱元璋的朝堂之上也不太平,十几位监察御史先后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此事。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等人,加上刚刚录取的陈安共12人,重新审阅考卷,旨在增录部分北方考生。

但复查结果并没有让北方考生满意,这个12人的复查组审查的结果竟然是这五十一名南方考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并没有问题。这个结果不仅当年的北方举人接受不了,朱元璋朝中的一些北方籍官员更是直接要求再次进行复核,并要求严查主考人员和第一次参与复核的人员。最终,考官白信蹈,主持第一次复核的张信,状元陈安等人被处死,主考官刘三吾因年老免去死刑,同会元宋琮、探花刘谔发配戍边。

在此次被称为“南北榜案”的著名事件中,陈安的位置非常尴尬,而在笔者看来陈安有很大可能是被冤枉的。《二十五别史·明书》中关于朱元璋对此事的态度有着这样的记载:“上疑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有私,指为胡、蓝馀党,逮拷讯。”朱元璋的疑心出了名的重,会试录取的都是南方人,不说旁人如何怀疑,朱元璋自己心里肯定已经开始打鼓了。

朱元璋对官员的裙带关系十分重视,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总结了元朝覆灭的原因,由此得出治理官员贪污的重要,对于贪官朱元璋从不会手软。明初就出现了要求官员异地任职的法令,“南人官北,北人官南”,这届官员全是南方人显然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大明律》明确规定做官必须回避本贯,官员异地任职,甚至严禁官员在就职地方成婚,不能娶当地女人,不能在当地买房。

如果官场上南方人所占的比重过大甚至完全排挤掉北方人,这对于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无疑是一种隐患,老谋深算的朱元璋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成功上演。

五代十国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偏移,明朝时期南方经济已经全面超越北方,文化教育同样高过北方,出现南方人全部录取,北方人全部落榜这种巧合也是有可能的。后来的历次考试,录取的总是南方人居多。再说,考试是糊名的,考官并不知道哪份考卷是南方的,哪份考卷是北方的,只凭文章录取,也许确实卡的严了些,但未必就心存南北之见。


邓海春


陈安是明朝的状元郎,可惜他只做了20天的状元,便被朱元璋处死了。那么是为什么呢?且慢慢听我道来,陈安的死可以完全的说是政治的牺牲品。明朝在近300年中,仅出了89名状元,可见考上状元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感觉比上清华北大难得多。而考上状元的人,前途更是一片光明!

陈安本是一个小乡村里面的一位书生,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考中了状元,本以为可以富贵一生,前途无量的,可老天并不想给他这么好的生活。在陈安考中状元的这一年,明朝共录取了52名考生,这并没问题,问题是这52名考生全是南方人,黄河以北的考生全军覆没,北方考生那是一个羡慕嫉妒恨呢,我想换成谁都会如此吧!



于是北方考生将怀疑的不光落在了主考官身上,恰巧偏偏这次的三名主考官都是南方人,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次考试中存在徇私作弊的行为,边要求朝廷给个说法,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排查,重新复审试卷,发现北方考生试卷质量的确不如南方考生,但是主考官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弄了一些小把戏,将北方考生不好的试卷呈了上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后来朱元璋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不仅杀了几名主考官,还认为状元郎陈安与主考官勾结,被朱元璋处以车裂之刑。这都是政治的牺牲品啊,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了拉拢北方人。可惜才华横溢的陈安,还未展现自己就被冤杀了。



此文有错别字,大家找出来几处?


历史文堂


俗话说南方多状元,北方多武将,这话在古代一点也不是吹的,都是人,没有谁天生就要聪明点,可是为什么北方在文这方面的人才就是比不过南方,而南方的人才在武这块就比不过北方的人才呢?

关于这个奇葩问题,不同人有不同见解,有的说是贫富差距造成的,有的人说是风水问题,还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北方靠近游牧民族,经常受到骚扰,政治经济经常遭受迫害,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练武的人较多。

今天潼潼要谈论一位文状元,一位比较奇葩的倒霉状元,仅仅做了不足20天就被消除学位了,他就是明朝初期时的文状元陈安。

陈安,1397进京赶考,运气不错,成了朱元璋的第6位状元。按道理陈安这辈子定可富贵终身了的,可结果呢?我们的这位文状元在短短20天里是大喜大悲。喜,能当上文状元,风光无限光宗耀祖那是板上钉钉的;悲,能让他一下子被剥夺学位成为平民,甚至被判车裂,成为一缕冤魂。这是为何呢?

陈安,家住福建闽县,是南方人士。1397年,和他一起被录用的考生有52人。奇怪的是这一届居然没有一个北方考生被录用,而且3位主考官也是南方人士。这就让北方考生心里不平衡了,凭什么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没饭吃?凭什么录用的全是南方人?凭什么3个监考官员全是南方人?越想越气愤的北方考生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越觉得是南方的考官徇私舞弊!于是,大家合计合计决定告状。

朱元璋听说后命令主考官重新批阅,本来,事情很简单的,选出北方人士文笔最好的几个给朱元璋查阅一番,皇上在多录用几个北方人士,安抚安抚北方人的情绪就过关了。

考官这个时候可能也是觉得委屈,自认为批阅试卷公正无误。为了向皇上显示北方人确实在文方面不行,他们玩起了小聪明,将最差的那个试卷给朱元璋批阅了,这个结果肯定是没法录用了。

他们还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事实上呢?这么差的文笔,是最好的考生能写得出来的吗?尽管北方人士在文方面的确不行,可是最好的考生和最差的考生,这是两个极端,这当中的差别还是巨大的啊。那么差的文章,精明的朱元璋就不会产生怀疑吗?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啊!果然,没多久就有人举报主考官故意把劣等试卷拿给朱元璋批阅,欺君罔上,朱元璋听到后更加证实了先前自己的怀疑,顿时大怒,于是下令处罚考官,该发配的发配,该凌迟的凌迟,同时朱元璋还认定状元陈安和考官暗中勾结,徇私舞弊,下令剥夺学位,判刑车裂。就这样,这位文状元从当上状元到身死还不到20天,短短20天,可是尝到了人间的极喜和极悲。



水墨鄂州


  人生三大喜事: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但有时候喜事也有可能会成为悲事。在明朝初年就有个叫陈安阝的人他考中了状元,这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他只做了二十多天的状元就被朱元璋车裂而死,这到底是为何呢?

  洪武三十年,三年一度的科考如期而至,朱元璋通过多方考虑选择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刘三吾为当世大儒,明朝的科举制度条例和刑法《大诰》都是由他作序,朱元璋选择他作为主考再合适不过了。

  考试一切顺利,最终选择了51名贡生,陈安阝为一甲头名(状元)、尹昌隆为一甲第二名(榜眼)、刘仕谔为一甲第三名(探花)。考试结束一切都皆大欢喜,考中的人自然高兴,准备办酒宴,各方奔走为以后的官场做准备。那些没考中的也只能垂头丧气回家苦读等过三年再考了。但这次不同,那些没考上的学子们并没有全部离开回家备考。因为他们发现考中的全部是南方子弟,而北方的学子一个也没考中。然而巧合的是考官也全部是南方人,于是不少北方学子就认为这是考官不公正故意择取南方学子。

  之后这些北方学子联名去了礼部状告主考官刘三吾等人取士不公,这件事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他因此大为震怒命令彻查此事。他还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结果出乎意料,调查小组审查的结果表示之前的考生都是凭借才学考取,并没有不公之处。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但北方学子并不想就此罢休,于是开始质疑此次调查也有问题,是拿了那些不好的那些试卷进行评选。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朱元璋可谓是生气到了极点,于是以刘三吾等人是“蓝玉余党”将其发配到了西北,其余的涉案官员也都受到了惩罚。此次科考的榜眼尹昌隆和探花刘仕谔被发配边疆,而作为状元的陈安阝却落了个车裂而死的结果。

  这件事表面上是科考不公,实际上是南北政治斗争的结果。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在汉朝以前一直都是北方,但到晋朝的时候衣冠南渡,经济和政治中心逐渐南移,这件事逐渐持续到宋朝时期。到明朝时期南方的各方面已经强于北方了,而且北方多战乱,这就导致了北方学子的整体学术水平要低于南方学子。

  然而此次的考试尽然一个北方的都没有,这件事自然引起了北方人的不满。第一的结果朱元璋可能会怀疑有人作假,但第二次审核结果还是一样的时候朱元璋就明白此次考试是公正的。但作为皇帝朱元璋考虑的不是要给陈安阝他们主持公道,他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安抚北方学子的心。

  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北方可能以后就不会有人在过来参加科举,这样会严重引起北方的动乱,毕竟在当时能参加科举的都是大家族的子弟,平民子弟是没有那么多钱财读书学习再从那么远去参加科举的。如果此事让那些北方的家族产生了不满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不在听从明朝的号令,使明朝难以在北方立足,而且北元也一直在虎视眈眈想要夺回中原之地。

  综合考虑之后朱元璋做出了牺牲刘三吾、陈安阝等人的决定,就是为了平衡南北方的势力,而陈安阝的死也只是此次政治的牺牲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