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太后刘娥是不敢称帝还是不想称帝?

察微者


刘娥想称帝但又不敢,一方面主要时代不同了,因为之前有了武则天称帝这个案例后,历代统治者对女性称帝非常的忌讳和防范,特别是到了宋代更加防范女人当权,宋代以士大夫与皇帝共同执政,参政意识高,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在女人执政这方面非常反感,从寇准与刘娥之间的政治斗争都可以看出来,他对刘娥非常不屑一顾,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刘娥出身又低,是歌女出身,很多大臣都看不上她,刘娥想攀亲戚大臣都没人愿意,这种意识形态逐渐也已经变得根深蒂固。



其次就是刘娥政治手段比较温柔,没有武则天的那种心狠手辣,又特别在乎自己的政治名声,对政治对手的打击最多就是贬谪,让他们到外地做官,如寇准,丁谓等,基本上没有采取过过激的政治手段打击对手,虽然狸猫换太子对她多有污化,但那只是小说之言。特别是那个时代这样的人最多只是以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


但不可否认刘太后确实还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女性政治家,对国家的治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毕竟她也是从民间走来,吃过苦头,了解民间疾苦,执政期间停止天书政治,休养生息,兴修水利,鼓励商业的发展,发行纸币,北宋经济繁荣富庶,而刘娥自己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努力培养宋仁宗最终将其培养成一代明君,为仁宗的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上来看刘娥功不可没。不过由于受小说,影视剧的影响在民间给人一种残害忠良的妖后的形象。


甲乙丙丁戊


章献皇后刘娥虽然摄政 但称帝是不敢、不能也不想

不敢称帝

吕后和武则天能够摄政,都是因为自己所生的儿子是太子、皇帝,而刘娥并无亲生儿子。名义上的儿子宋仁宗是刘娥侍女李氏所生、好友杨婕妤所养。

自己没有亲生儿子,如何敢称帝?武则天就是最好的案例——即便称帝,临死还是要把皇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能给娘家的侄子。

没有亲生儿子的刘娥一旦称帝,必然有人将宋仁宗并非刘娥亲生的内幕透露,这个秘密一旦泄露,刘娥必将被所有的宗室和大臣反对,绝对没有好下场。即便秘密是在刘娥死后才被发现,宋仁宗必然对刘娥进行掘墓鞭尸。

武则天晚年已经说明,没有亲生儿子称帝,绝对没有好下场。因此刘娥不敢称帝。

不能称帝

宋朝是以文制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著称。文官集团地位在中国历史上以宋朝最高。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决定了皇帝并非一言堂,文官集团权力也很大。有共治权力的士大夫不可能允许刘娥称帝。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称帝,原因在于:

1、唐朝开放的思想,让人能够接受;

2、以科举制渠道兴起的寒族实力要从士族中夺取权利和地位,寒族的崛起需求支持武则天称帝以打击反对称帝的士族;

3、武则天的几个儿子软弱无能:唐中宗即位后和大臣不和睦、逼迫大臣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唐睿宗直接就是不想做皇帝,不是让位给母亲武则天,就是让位给儿子唐玄宗。

试想:只要武则天的几个儿子中,有一个有李世民、李治、李隆基等能力的,武则天想要即位,难上加难——只要他能调和寒族和士族的矛盾即可。

刘娥想要让拥有共治天下权力的儒家士大夫支持她即位——可能吗?在价值观上不认同,在权力上刘娥是夺权!

刘娥只不过是穿着天子衣服而死,死后大臣还是以遗愿为由将刘娥的天子衣服给扒了下来。


不想称帝

刘娥在宋真宗成年后不肯放权是不假,但这只是恋权的表现,不能说刘娥有称帝的想法。如果刘娥有称帝的意思,就不会让宋真宗的生母活到她死前一年,早就被处死,也不会让杨淑妃抚养宋真宗——杀其母,严格控制宋真宗,才是有意称帝的表现。

刘娥最大胆的想法不过是想要穿一次天子的衣服去祭祀而已——这还是临死前才敢做的事情。

综述

刘娥没有亲生儿子,让她不敢称帝;宋朝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点,让刘娥不能称帝;也只敢在死前穿一次天子衣服,说明刘娥虽然恋权但不想称帝。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想是想过,敢是不敢。执政能力不比真宗和仁宗差,这个,应该点赞!

川妹子刘娥的经历也挺让人同情的。

打小就嫁给一个银匠龚美。

跟着龚美到东京讨生活。

结果龚美那两下子,在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汴京,更露怯了,日子过不下去了,只好把刘娥改嫁出去。

结果和当时还是襄王的真宗一下就对了眼,恩爱的不得了,那时,她十五岁。

太宗赵光义听说了,棒打鸳鸯,真宗偷偷的把刘娥送出王府,寄放在别人家里。

直到太宗去世,真宗即位才把她接回宫。愣是抗住了舆论压力,让她当了皇后。

真宗的儿子就是仁宗了,有宋以来,最宽厚的皇帝。

真宗死的时候,留了遗诏:尊皇后刘娥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有了这个遗诏,刘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垂帘听政了。

别小看这个权字,好像有点临时的意思,

其实,宋代的官员们正式的勾当,往往前面有个权字。

咱们包拯包大人就是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事。

刘娥这一权,就权到死,一直在垂帘。

想没想过称帝呢。

从垂帘时,仁宗的年号看,两个。

一个是天圣,拆开来,就是二人圣,或说二圣人,两皇帝啊。

一个是明道,拆开来,明者,日月同辉也,还是两皇帝的意思。

比较明显的一次,刘娥还想穿着天子衮冕,到太庙去祭祀。

这可是皇帝才能干的事啊。

有官员就劝她:你说你到了那一天,是像男子一样拜一拜啊,还是像女子一样做个万福礼啊!

刘娥没听,就穿了改造过的皇太后的衣服去拜了太庙,人家还想写篇文章纪念一下呢,

宋朝的官,没一个跟皇帝皇太后玩客气的,反正你赵家祖训不杀士大夫。

所以愣是没人替刘娥写这篇散文,废话,写了就等于认了,认了,就成祖制了,就不能改了!

一直到天圣七年,仁宗都二十岁了,都是大小伙子了,大家伙说了,太后啊,归政吧。

刘娥说:“谁啊?咋滴啦?”就糊弄过去了。

这一来一去的啊,最后刘娥是不敢了。

她还试探性的问过大臣们:“那个,你们觉得,武则天这人,咋样啊?”

大臣们说:“嫩咋这样说来?”(诸位有兴趣可以通过模仿岳云鹏的家乡话想象一下北宋的官话)

开个玩笑,大臣们说:“武则天,那就是个唐朝的祸害!”

据说,刘娥临死之前,看着宋仁宗,拽了拽自己身上的天子衮冕。

最终,以皇后服饰,下葬。

刘娥执政期间,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涌现了范仲淹等一批名臣,我们应该为这样一位奇女子,点赞!


好玩有用的历史


刘娥是不想称帝的,这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一、刘娥本是蜀地孤女,遇到宋真宗之前,曾嫁过人,后来为了荣华富贵改嫁给了时为皇子的赵恒。这看着不太友好,毕竟改嫁在古代本身就是难被认可的,可偏偏她这样做了,还深得赵恒宠爱,这就是本事了。事实上,刘娥肯学,做什么都有耐心,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蜀地女子,到后来处理朝政的果断,都是学习进步的见证,这就是励志! 关于狸猫换太子,也必须为刘娥澄清,她嫁给赵恒后虽然深得宠爱,但始终没有孩子。原本出身不高的刘娥,想成为皇后必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噱头,比如太子之母。后来,宫女李氏生下一子,赵恒赶紧昭告天下,说刘娥产子,这个孩子也就是宋仁宗赵祯。整个过程里,没有狸猫换太子,属于和平过渡,李氏虽然不能与赵祯相认,但也没有受迫害虐待。



二、比起历朝历代那些想要独揽大权的后宫女人相比,刘娥被比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也是比较客观的。刘娥的上位史,没有大肆杀害赵氏子弟,更没有滥杀无辜,就算是曾与她为难的权臣丁谓,不过只是罢相,贬至崖州而已,其他反对她的,要么自杀,要么是贬官流放,那种处以极刑的惨案没有发生。



三、说到刘娥的野心,她应该是有过的,尤其看到在自己羽翼下小心翼翼的赵祯,更加担心宋家天下将来会变样,所以她独揽大权,临朝称制,俨然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可真当有人提出让她称帝,她却严词拒绝,并坦言绝不做对不起列祖列宗之事。刘娥爱穿帝王服饰,可到生命最后一刻,却极力扯开自己的龙袍,暗示宋仁宗,自己将来只以后服下葬。

刘娥肯学肯进步,格局很大,“章献明肃”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真的很贴切,她对大宋江山繁荣富强起到了积极作用,给宋仁宗的治世打下了好的基础,终无愧于心。


翻出历史那一页


刘娥当然有称帝的想法,她也想过当第二个武则天,可是时代不同啦。宋朝和唐朝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政治格局就不同,刘娥想称帝难度实在太大啦!不说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的魄力和心狠手辣,她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一旦称帝,也许宋朝的统治就崩溃了,刘娥自己就没有好下场,因此刘娥只能搞一些形势作为安慰罢了,最后还是没有称帝。

宋朝的政治格局让刘娥称帝的困难太大了。宋朝可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啊,文官集团可以分享一部分的权力的,刘娥一旦称帝,肯定要专权啦,势必打破宋朝的政治格局。刘娥为了独揽大权,可能要把文官集团的权力收回来,那就触动了文官集团的痛点了。本来文官和皇帝大家管理国家,现在你一个妇人收了文官的权力,那还了得,文官集团肯定和你死磕了。再说宋朝是理学兴起的时候,讲究的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你刘娥还想突破传统的儒家礼法旧规,一个武则天就够了,还想出一个,门都没有啊!那些只有缚鸡之力的文官,在坚持传统礼法可是死硬分子,为了维护礼法必定和刘娥死拼到底,试问你刘娥能和整个天下的所有官员作对吗?你能杀了天下所有反对你的官员吗?刘娥如果动了杀机,那就惹出大麻烦了,要知道民间舆论掌握在这帮文人手中,一旦杀了官员,文官会鼓动民间舆论,而民众受到了理学的熏陶,不大接受一个女人当皇帝,民间势必掀起反对刘娥的浪潮,所有人都反对你,你刘娥如何应对呢?如果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导致宋朝统治崩溃,刘娥连命都不保,宋朝这个饭碗破了,你刘娥什么都不是,没有宋朝,你刘娥哪来的权力啊!要知道宋朝一旦内乱,辽国肯定趁机入侵,你刘娥能担当起灭国之罪吗?一旦辽国入侵,刘娥会被扣上卖国的罪名,命也会保不住。所以宋朝的政治环境和外部环境决定了刘娥称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只能想想了。

刘娥没有心腹手下,也没有武官支持她!刘娥之所以能上位,除了她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真宗对她的爱。刘娥是歌妓出身,父母双亡了,太宗赵光义本来就不喜欢她,后来真宗很爱刘娥,太宗死后,真宗把刘娥接回来当了皇后。结果真宗死恶心早,仁宗年龄小,所以刘娥才可以垂帘听政,那只是暂时的,以后还要还权的。刘娥有想当皇帝,真宗死后第二年就定了一个年号叫“天圣”,天圣就是“二人圣”嘛,显然刘娥就有当年武则天和唐高宗共治天下的想法啊。官员也清楚,所以大家都反对这个年号,争来争去,结果刘娥在丁谓的支持下还是定了这个年号。丁谓是刘娥的亲信,但不是心腹,丁谓之所以支持刘娥无非就是让自己当宰相。而丁谓当了宰相后,刘娥想称帝,曾经的盟友就会变成对手,因为丁谓是属于文官集团的。刘娥称帝在朝中没有支持她的势力啊,她想依靠自己娘家的势力,可是她父母早亡了,不可能随便认个亲戚支持自己吧?外戚帮不了忙,那武将呢?武将也帮不了刘娥的忙啊,宋朝实行的可是文人统领武官,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早已把兵权收归中央了,兵权一部分在文官手里,一部分在皇帝手里,你刘娥一旦称帝靠什么武力去对抗反对的势力啊!首先仁宗就不答应,文官一旦和皇帝结合在一起,兵权就集中了,发动政变,刘娥就会死亡。刘娥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她不会拿命去开玩笑。武则天用了二十多年才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才能称帝。刘娥根本就培养不出自己的势力,想称帝,实在不行啊!硬实力不够是刘娥的软肋,朝中也没有刘娥培养自己势力的土壤啊。二百多年来,社会政治为了防范第二个武则天出现,设置的障碍不是摆设,大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刘娥称不了帝。

刘娥到死也没有称帝当然她心里还是念念不忘,所以死后坚持带个龙袍一起下葬。好在刘娥没有称帝,如果称了就没有后代子孙去祭拜她啦,也许她连一个坟墓也没有呢!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宋真宗驾崩之后,宋仁宗即位,皇后刘娥变成了皇太后临朝摄政。刘娥摄政期间结束了宋真宗的天书运动、结束了党争、发行了交子。刘娥并没有将权力交给宋仁宗,并且还多次身穿帝王的服饰,朝中大臣以为刘娥会效仿武则天称帝。由于朝中大臣的阻碍,刘娥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宋朝的列祖列宗,最终撕毁了大臣上书刘娥称帝的奏章,打消了当皇帝的念头。



刘娥死后,宋仁宗对其的评价相当高,而且都是正面的。刘娥死后,谥号为“章献明肃”皇后。也就是从刘娥开始,临朝摄政的皇后谥号变成了四个字。


历史军魂


刘后心中肯定有过这想法。

穿黄袍祭祀,临死时前始终拉着自己身上穿的黄袍看向在场诸位,意思是想穿黄袍下葬,可这话说不出口啊。

武则天的故事并不远。

大臣们不答应,宋仁宗知道也不能答应。

北宋初期的文臣还是有风骨的,刘后也没有达成心愿,最终还是改以凤冠下葬。


四川達州


不敢,她手上的权力是虚的,没赵家这块招牌,谁会听她的,凭什么称帝。宋朝善待读书人,得到舆论支持,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并不尖锐,不会轻易改朝换代。武则天能够上位主要当时的背景,门阀势力与李唐的利益矛盾冲突(隋灭的关键原因),武则天得到门阀势力支持打压李唐势力后才有机会称帝,也不敢迈出那一步。


甜甜的毒奶


称帝不称帝有什么两样?还不是控制住她这颗棋子的人说了算!


好好爱自己3285


刘娥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宋朝和唐朝有所不同所以只䋣穿上龙袍过过瘾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