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微服回来路上喝完一杯茶后,回宫为何就杀了三个人?

宋晓培


古代很多皇帝都有喝茶的习惯,因为雍正皇帝上位后每日辛勤的工作,在困乏之余便爱上了喝茶,对茶是情有独钟,很多时候由于繁忙没有吃饭的时间,所以便选择了吃一杯茶来缓解疲劳,或者可是说是充饥。


30两银子的茶叶

由于爱喝茶,他非常注意茶的价格,对于内务府购买茶叶,他是非常上心的,并且会常常嘱咐他一定要买西湖龙井的新茶,也就是茶叶长好后,立马取下时间不能快也不能慢。

就算是晚上取茶的人也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不然这样的茶叶皇帝喝后没有香的感觉,要知道雍正对于茶叶是非常讲究的,所以这种茶叶内务府进购的价格是30两。

微服私访

一次雍正皇帝心血来潮想要检验一下自己治理下的国家到底好不好,所以便选择了微服私访查看民间是否有冤情,遍访了很多地方。

京城的治理还算可以毕竟是天子脚下,并且很多有实力的人都喜欢来到此处,他听到了一位小贩的砍价感到非常的开心。

商贩问购买的人:“你知道吗?当今天子治理的这么好,我这批绸缎颜色这么正,并且我们稳定合作了几年,现在各地价格都在上涨,五两一匹的价格真正不贵。“

要知道康熙王朝时颜色好的绸缎不过三两,而到了雍正执政几年后已经涨到了五两说明现在各地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绸缎卖的越贵越好。

但农业大国能够生产出的东西就不会很贵,经过二人的一番讨价还价,引来了大批的观众,其中不乏有很多的大官,雍正皇帝怕自己出宫的事情被人发现,所以与侍卫离开了闹。

乡村蹭饭

来到了乡下偏僻的村庄,二人提出了蹭饭的要求,没想到农家非常开心的同意二人的要求,雍正非常的不解便问:”为何老人家如此的开心?“农家便回:”当今天子治理的天下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不少卖不出的菜放在家里也吃不了。所以还不如请您尝一尝这乡下的菜,一看您就是富贵人家出身,或许吃了觉得不错为我推荐销售的货源呢?“

听后侍卫与雍正哈哈大笑,并且在走时丢下了十两银子,并说:”我可能不能为你推荐货源这些银子就收着吧!“农家说什么也不肯要,但侍卫强行将银子留下。

雍正皇帝走了一会感觉到非常的渴,看到一间茶楼,直接要了一壶龙井,喝了一口感觉和宫中的差不了多少,便问:”这些茶要多少钱一斤?“店家便说:”600文“。

露馅了

他听后非常生气,就连自己的侍卫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付钱后还买了一斤茶叶带回宫中。

雍正立即回宫,回去后便将内务府的总管喊来问:”我平日喝的茶叶多少钱一斤?“总管便回:”30两。“

侍卫听到这里便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将自己买回的茶叶扔到地上。总管一看知道已然露馅,哭诉:”小人知道错了,不该骗皇上的,小人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小人这一次吧。“

雍正立马派人着手调查,发现是内务府总管与大官勾结抽取其中差价,最终皇帝非常生气的杀死了三人,从此再也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各朝各代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现,但雍正皇帝惩处贪官污吏的力度非常大,知道自己身边出现在了这些人立马出手惩治,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不是吃素的,对于贪官并不是说说而已。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互动。


大国布衣


雍正喜欢喝茶,最爱喝的是太平猴魁。

这天下午,雍正在办公室批阅奏折,只见他眉头紧锁,不住叹息。原来最近黄河泛滥,急需调拨白银五十万两,可是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时,苏公公端了一杯茶过来,“皇上,您保重龙体啊,请喝杯茶吧!”

雍正顿了顿,闻到了熟悉的茶香,雍正接过茶杯,呷了一口,顿时感觉沁人心脾,似乎心情也好了很多。雍正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

“苏公公,这太平猴魁多少钱一斤啊?”

“奴才听内务府说,这茶是上等好货,大约60两银子一斤吧!”

“哦!这么贵啊!”

又过了几日,雍正决定亲赴抗灾一线,了解灾情,因为想了解真实情况,不想惊动地方,所以雍正决定微服出巡,只带了李卫和几个近身侍卫。



三天之后,雍正一行终于到了河南境内,这一行人走的累了,于是准备找一家茶楼喝喝茶、歇歇脚。

雍正一抬头,看见不远处有一家茶楼,牌匾上书“清怡居”,好!就去这家吧!

雍正和李卫走了进去,大堂经理见二人衣着不俗,气度不凡,急忙迎了过来。“二位客官,请到里面雅间”。

雍正和李卫随着大堂经理进了一个雅间,只见这雅间装修雅致,别有韵味。

“两位客官,要什么茶呢?”



“太平猴魁吧,要上等的!”李卫应道,他知道雍正好这口。

“好勒,客官,请稍等片刻。”说完,大堂经理就退出去了。

不一会儿,大堂经理端着沏好的茶过来了,远远的,就闻到了淡雅的清香。

雍正端起茶杯,闻了一下,品了又品,居然与平日里喝的别无二致,味道一模一样。他心中顿觉奇怪。

小小的茶楼,怎么会有朝廷贡品茶呢?

“你这茶多少钱一斤?”雍正问道。

“不瞒您说,客官,我这茶进货是一两银子一斤,客官如果要采购的话,我可以按进货价卖给你。”



“岂有此理!”雍正勃然大怒,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大堂经理吓了一大跳,心中纳闷,他一直恭恭敬敬的,如何就得罪了这位贵客呢?

雍正连忙说道:“没你的事,你先出去吧!”

大堂经理战战兢兢地出去了,一头雾水。

雍正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与李卫说了,同样的茶,朝廷和茶楼的采购价居然相差了60倍,中间得有多少人吃回扣啊!雍正命令李卫彻查此事。



后来,李卫回到了宫里,立刻加以详查,最后果然揪出了“内鬼”,“内鬼”便是内务府的主管和两位副主管,他们共同贪污了中间差价。

“杀无赦!”雍正做了重要批示。第二天,这三个人就去地府报道了。


一半秋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咋说呢?满清拢共十二个皇帝,就有俩抠门皇帝,一个是雍正,这人真抠,另一个是道光,这货是个假抠。

为嘛这么说呢?当年雍正的老爹康熙,把个满清的国库祸祸的比裤兜都干净。朝廷里边能贪的都贪,这贪不了的就搁国库里借银子,这借了银子就开始玩花活当起了老赖。

就这把那些个家里有俩糟钱,就不缺那三瓜两枣的人,为了和同僚保持一致也和这国库借那么一二两银子不还。

就这局势,从上到下当官的都是些二皮脸,厚的那叫个不要不要的。这不康熙回头就把位子让给了雍正,就因为这雍正那真是个老抠,能把那毛毛钱给守住喽!

举例,您搁国库里借银子,别说一百两几千两上万两,就那一两银子也不成,赶紧的掏出来还上,不还?雍正能把你家掀了也得还上,这没道理可讲!这叫真抠!

对比道光,那叫个穷的哆嗦!身上穿的衣裳,那叫补丁摞补丁的,一块就价值三千两,就这价都赶上古董的价格了。

过个年啦啥的!好不容易逮住个节日,整个鸡蛋吃吃,平常都不敢吃?为嘛呀?他这一颗鸡蛋三十两。

把自己个孽待的更个猴似的,放那啥气都砸脚后跟,扣扣索索一辈子,他那国库都能饿死耗子!这叫假抠!

所以满清里边大家伙知道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俺最看的上还就是这雍正,至于乾隆那十全老人,他给雍正洗脚丫子都不配,一天天的就知道学他爷爷康熙,学了个形却没那神!

雍正这人做了四十四年的皇子,十三年的皇帝,一生勤勉,老婆没几个,主要是没时间。最后就整了个乾隆出来,这货整个就是个二世主。把雍正整的一点家底,立马祸祸的干干净净,到了最后没辙了,只能给嘉庆整了新手大礼包——和珅,意思意思就完了。

满清打乾隆那会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和乾隆那德性有很大的关系!

哎!这越扯越远了,咱接着题主的问题往下聊。

话说这雍正很勤勉,开头的时候,熬五更睡半夜的,这后期可就撑不住了,就算是再结实的身子骨,他也挺不住啊!

毕竟,大华夏的地界太大了,每天那奏章都堆成了山,而雍正又不喜欢别人插手这事,只能自己亲力亲为的慢慢看。搁过去要提神,他也没有啥苦咖啡不是,在说咱大华夏的茶叶比那咖啡也不差,而且没有啥后顾之忧不是!

所以雍正这就喜欢上了喝茶,所以人家这喝茶也不是为了啥调情的调调,也就是为了振奋一下精神,好熬夜干工作。

据说雍正最喜欢整口西湖龙井。这事就出在这西湖龙井上了。

话说有一年,这掌管皇帝家里一切开销的那内务府,年前就整了一批新上的西湖龙井来,说这是啥一级春茶。说这茶要说那维生素有维生素,要说那氨基酸有氨基酸,那味道闻着就贼拉好!

雍正品着感觉这味道也不错,回头就问那内务府管事的:“这茶多少钱?”

内务府那管事的,大板牙一龇裂,伸出三个像棒槌一样的手指头:“呵呵!三十两一斤,这全天下最好的茶都在这,出了这紫禁城,别地就没有!”

雍正一听,心里就是这么一紧:“哎呦喂,真够贵的!”

按说这事,到这就完了,可架不住有一天雍正心血来潮,这就想出了紫禁城到外边溜达溜达,瞅瞅自己个治理的天下咋样?

这出了紫禁城,这就来个微服私访。当然雍正这微服私访也没出这北京城,毕竟一出这北京城,那花的毛毛钱可不是一两二两的计算不是。

所以雍正就带着几个侍卫,就在这北京城里四处溜达,这一溜达时间可就有点长了。那日头都跑当中间了,晃的一帮人眼晕,这不就瞅见有一茶楼搁在路边上,所以这帮人就窜了进去。

话说这茶楼搁古代那是个好地方,啥三教九流的都往这地溜达,一帮子人没事谈天说地的。跟那游戏里头那酒馆的性质差不多,只要竖起耳朵,啥天下奇闻都能听的到。

雍正到这地,一是为了缓缓喝口茶水,整口点心啥的,填吧填吧那肚皮,二是听听这些个传闻。

怎么说呢?但凡干茶楼的掌柜的还有那伙计,就算没有孙悟空那火眼金睛,但瞅人的眼力劲还是有的。

雍正一帮人呼呼啦啦的进来,那掌柜的就感觉这不是一帮人,非富即贵。所以把那伙计打法下去,自己个招呼。

“把你们那最好的茶叶整上俩壶!拿手的点心上两盘!”也不等雍正开口,侍卫先把掌柜的挡了下来。

“好的!好的!咱这天下最好的茶叶都有!给您来两壶一级春茶西湖龙井上上口!”掌柜的也不介意,提了一句。

雍正这么一听,这不就是前不久刚刚进贡的茶叶吗?不是说外边没有,这里怎么就有了呢?

“那么来两壶!”雍正摇着扇子点了点头答道。

“这就来,您等会!”

回头这茶可就泡好了,点心也上齐了。

雍正是啥人,天天泡着茶喝,闻着那味就知道这茶和宫里边的茶应该是一样的,错不了!但也为了保险其间,这就整了两口,没跑一个味。

“敢问这茶叶能否看一下!”雍正笑着说道。

“那没问题,就是给你整两斤,咱也有富余!小二来把那一级春茶西湖龙井,给几位爷拿上来!”掌柜的挺开心。

得,这茶叶往那一搁,雍正闻了闻,捏了捏,没跑了这和宫里边的是一批货。

“掌柜的这茶叶不错,给咱整两斤!你这多少钱一斤?”雍正倒也不露声色的说道。

“行,这就给你包上。咱这里便宜,但料绝对是好料,六百个铜板一斤,您这是刚来咱这,给您个优惠五百个铜板一斤!所以你给一千铜板就成!”

俺了个去啊!一斤才五百个铜板,人家老板还能落下利润,这宫里边的却是三十两一斤,这中间被吃掉了多少。一天天的抓这抓那的,这眼皮子底下的事都没整干净,整灯下黑玩,这不是往脸蛋子上扇耳光吗?

当时雍正的脸就有点挂不住了,就这气场,跟在身边的侍卫就知道这位爷怒了,至于是咋怒的,没跑和这茶叶一定有关。

这下这茶可没心思吃了,雍正带着那两斤茶叶,这就回宫里头了。

雍正为了把这证据抓住,专门让那内务府管事的把那茶叶拿过来。雍正当着这管事的把,这茶叶和他从茶楼里整回来的茶叶往一起这么一搁,那管事的瞬间就明白咋回事了!

雍正的手段,他不是不知道啊,就这位爷,您好好的把事情说清楚了,少一顿皮肉之苦,可您要是鸭子嘴死硬,这皮肉之苦免不了,这叫罪上加罪,没好果子吃。

原来是这管事的盛安,还有那皇太监以及商人秦永安玩了个空手套白狼,三人把这茶叶的利润给分了。

这一家伙把个雍正气的够呛,自家的裤兜都漏成了筛子,那还得了。最后三人全被抄了家,回头就全部推到菜市口,让那刽子手把脑壳全给剁了下来。

好了,事就是这么个事,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在1894甲午大海战中,曾经有过一幕是光绪吃鸡蛋,那太监说一个鸡蛋要十两银子,为了减少开支,所以皇帝每天都只能吃一个。

而后便是光绪皇帝问李鸿章,市面上的鸡蛋多少钱一个,李鸿章回答是一两银子大概八百多个。

这段对话三言两语,围绕一个鸡蛋就将清朝末年的腐败给讲透彻了,满清当时真就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

而光绪皇帝当时有处置吗?没有!光绪皇帝只能是选择沉默,根本就处置不了。


因为当时内务府的太监和外边官员上下其手,根本无账可查,且就算是查到了,也最终会牵扯到皇家贵胄身上,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可在雍正年间,也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但其结果却是截然不同,也体现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不同的是雍正的处置手段。

雍正登基之后颁布新政,并且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贪斗争,但是新政推下去了,贪污腐败却是难以杜绝。

一次雍正下民间私访,在一茶楼喝到了他平时喝的太平猴魁,好奇之下他便问了一下价格。

结果却是宫里的同外边的相比,竟是相差了一百多倍!雍正顿时就是怒不可遏,下令严查此事。

最后祸首的几个管事都被斩首,牵连的二十多个人,也被直接流放,雍正以此为据,认定大清底下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于是雍正从这次事件之后,开始亲自处置贪污腐败案,直接亲力亲为处置贪官。

正是因为雍正这般铁血手腕,才使得当时新政得以推行,奢靡腐败之风得以遏制。清朝的国库从此才渐渐充盈了起来,只可惜雍正当政的日子太短了!


小司马迁论史


雍正出宫喝了一杯茶就回来杀了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看似是讲的一个嗜血的杀人皇帝,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严厉廉洁的好皇帝治理贪污腐败的故事。

说起清朝的优秀皇帝,人人都会先想到康熙、乾隆。可怜的雍正被夹在中间,戏份无疑少了太多。而关于他的传闻还都是些反面新闻,让人一提起他,冷酷无情二字涌上心头。其实作为康乾盛世中间的过渡,雍正治理国事是很有一套的,比如在雍正年间的反贪污腐败就十分出名,而且正是有了雍正的改革,清朝才在他手下开始了“国家全盛,府库充盈”。

满族皇帝酷爱喝茶,像雍正的儿子乾隆一生所作两万多首诗中就有大约四百多首诗与茶有关,并且他自创的三清茶更是广为流传,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说的就是清朝皇帝。

在宫里,皇帝对物价是没个具体概念的,清朝皇帝一个鸡蛋都要十两银子,更不要说是茶了。一次正值民间产春茶的日子,雍正又是茶的头号粉丝,内务府就将上供的新茶黄山毛尖给雍正泡上一杯,雍正一尝,果然是好茶,就问了这茶的价格,送茶的小太监跪下回答道:这茶三十两银子一斤,是宫中特有的顶级好茶。雍正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暗暗震惊,这茶居然要这么多银子,并默默记住了这个价格。

后来,遇到黄河发大水,河南一带受灾害影响严重,原本已经安排了朝中的钦差大臣去处理灾情,但雍正又是个体恤民情的人,不太放心,于是又私下带着随从一路微服私访的查看。在查看完灾情后回京城的时候,路过山西晋城,晋商徽商可是天下出了名的,雍正便走进一家茶馆。老板一看他穿着讲究,又带有随从便知他肯定不是一般人,就问他要喝些什么茶,这什么茶都有。雍正一听,你这什么茶都有?莫非还有宫中的贡茶?就让他上店里最好的茶。

茶一上来,雍正一品,入口醇香浓厚,回味时清香甘甜,果然是好茶,但这味道似乎有些熟悉,仿佛在哪喝过。突然雍正抬头问道老板:“这茶叶可是黄山毛尖?”

老板回到:“客官果然是有识之士,这正是上好的黄山毛尖,我儿子前些时候刚从徽州回来,给我带过来的,只有百斤不到,可珍贵了。”

雍正心想他这竟然还真有宫里的茶,又说道:“你这茶多少钱一斤,我也为我京城的朋友带上两斤回去,让他们尝尝。”

老板很高兴回到:“既然你是从京城来的贵客,我就算您五百文一斤可行?”

雍正一听到五百文一斤,整个人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老板还不知为何,以为他嫌价格太高,陪雍正此次微服私访的张廷玉赶紧让老板称上两斤带走,而雍正与随从也一声不吭地走了。雍正可没忘记,他在宫中喝这茶的时候,内务府的总管盛安说这茶是御用的茶,要三十两银子一斤。这二者间的巨大差价,可想而知内务府究竟背着他贪污了多少银子。

回到宫中的雍正下令命人彻查此事,一查才知道,内务府的总管盛安与太监以及商人秦永安合谋在宫中哄抬物价,从中谋取暴利。雍正是谁,治理贪污从不手软,一怒之下将这三人当场斩首,并且事后令人抄家。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雍正确实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只是众人由于偏见,总觉得他冷酷,杀人如麻。


雨霁视角


要问你,古代皇帝哪一个是最舒服的,大多数人肯定会脱口而出,自然是乾隆啊。再问你为什么呢?你肯定会说乾隆继位时四海升平,国库充裕,有钱任性啊。其实乾隆这个皇帝的成就,是踩在雍正肩膀上完成的。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雍正的呕心沥血,才留给乾隆一大笔财富,足够皇二代乾隆挥霍了。


而雍正帝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虽然艰难的在“九子夺嫡”中胜出,但是他继承的只是一个空壳子而已,他老子康熙留给他的盛世只能是一个幻想。而康熙晚年的吏治腐败、国库空虚、边防松弛等等问题使得雍正不敢松懈,每天都只睡了四五个小时,长年累月,只为把大清朝治理的井井有条。而雍正也一改康熙晚年的仁政,对贪污腐败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经发现,轻则革职、流放,重则搞不好要掉脑袋,这也让雍正得罪了很多的既得利益者,使得他们在民间不断抹黑雍正,即使在如今,还有很多雍正的野史横行于世。


而说到雍正治理贪污腐败,就要说到一件不得不提的案件,也因为这件案件,使得内务府的三个头头们都掉了脑袋。而内务府是清朝特有的衙门,专门是负责皇室成员的事,从摇篮到坟墓,当然也管理皇帝的吃喝拉撒,可谓权力巨大,油水也极多。


雍正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可是继位后发现河南连年发大水,搞得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极大。而河南的巡抚田文镜恰好是雍正的心腹,发生这样一件不光彩的事,雍正脸上自然挂不住,于是就微服私访,去河南看看究竟到底如何。


路过山西的时候大家也都累了,于是一行人就在一个茶馆里稍坐片刻。雍正从小二的口中听闻这里什么好茶都有,不由得会心一笑。雍正心里想,朕什么没喝过,你这里难不成还有朕在皇宫里喝过的茶吗?于是就叫小二上了这里最好的茶。


没想到这一喝,却让雍正来了兴趣。原来这小二上的茶果然是雍正宫里经常喝的,因为自己经常熬夜,需要喝茶,也就熟悉了这个味道。有一次雍正无意问道内务府的头头们,问这个茶多少钱一斤?内务府的头头随口说道:30两一斤。懂得民生疾苦的雍正自然知道这30两的概念,连雍正自己也觉得贵,可是雍正喜欢喝啊,再加上经常熬夜批奏折,也离不开这茶。


可现在在山西这地面上居然喝到了皇宫里经常喝的茶,就不经意间问起了价格。小二说今年这茶收成不好,贵一点,要500一斤,平时的话要便宜些。雍正听到这里,怒火中烧。为什么?原来自己平时喝的这茶只要500文一斤,收成好500文都不要,可是内务府那帮奴才居然这么黑心,从中赚了这么多钱。


雍正也没有多说,买了二斤就打到回京,立刻叫来内务府的三个头头,再问起这茶叶的事,这三个人还镇定自若的回答。当雍正把自己买到的茶叶把地上一扔,这三个人立马知道露馅了,立刻求雍正饶命。可是冷血的雍正哪里容得了他们这样贪污,除了把三人处斩,还立刻抄家,并且连带其他亲属流放,可见雍正心里是多么的恨和多么狠。至此,内务府上上下下再也没有人敢忽悠雍正了。


也因为雍正的铁血手段,使得满目疮痍的大清帝国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使得乾隆继位后开创了乾隆盛世。


对此,你怎么看待雍正的铁血治国手段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满清的上层社会都喜欢喝茶,上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下至皇亲贵族、文武百官,都有品茶的习惯,特别是紫禁城里的皇帝、太后、娘娘们,他们每天不仅要喝茶,而且还要用茶叶的头道水来“冲龙沟”(漱口),因此茶叶是皇宫里一项很大的开支项目。


雍正也喜欢喝茶,别人喝茶是为了喝茶而喝茶,而雍正喝茶主要是为了提神,大家都知道,雍正是清朝最为勤奋的一个皇帝,他做事都亲力亲为,面对康熙晚期留下的乱摊子,他力挽狂澜,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以证朝纲,正是在雍正的治理改革下,清朝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雍正不仅对自己要求极高,对臣子们也实行严格的管控,他最恨贪污腐败,一经查出是严惩不殆,因此有许多的贪官污吏都栽倒在他的手上,被抄家处斩。

当年黄河河南段发生严重的水灾,雍正坐在皇宫里始终不放心,他决定微服出巡,去实地查看灾区的真实情况,也想探寻当地的官员有没有暗中做手脚。

经过亲自视察,发现田文镜把灾区的问题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灾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雍正很是满意,对他大加赞赏。


清朝时期的商品贸易发达,山西更是聚集了大批的晋商,晋商和徽商是两大商派,他们经常互通贸易,互通有无,安徽的黄山毛尖通过晋商的贸易在北方可以说是炙手可热。
心情大好的雍正绕道山西回京,路过一茶庄,正好口渴,就决定进去喝一口茶解解渴,老板听出他是京城口音,身边又有壮汉相随,便料到此人非富即贵,自然是不敢怠慢,于是拿出店里面最好的上等茶叶来招待。

雍正尝了几口后,觉得这茶味好熟悉,正是自己每天在宫中都喝到的茶叶,于是就问老板“这茶叶应该是黄山毛尖吧?”。

老板笑着回答道“客人果然是品茶之人,此乃最上等的黄山毛尖”。


雍正又问道“这茶叶多少钱一斤啊?我打算带两斤回去招待朋友”。

店老板又回到道“因为您是京城来的贵客,所以我们只收您500文一斤”。

雍正听后脸色大变,陪同的大臣赶紧让店老板装好两斤茶叶,就和雍正离开了。


雍正一路上心情郁闷,一言不发,他还在想着茶叶这件事,他之前和内务府总管盛安聊到过茶叶,他曾亲耳听到盛安说皇帝御用的茶叶是三十两一斤,也太贵了,就算扣除一些人工成本和一些回扣,也不可能有这么贵。。

雍正越想越生气,你们的心太黑了,朝廷的钱不少大水趟来的,黄河发大水,那么多人无家可归,缺衣少食,你们却套取朝廷的钱财,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回到宫中,雍正让人将自己买来的茶叶与宫中的茶叶相比较,结果发现两者几乎一模一样,在铁证面前,内务府总管盛安交代了他与皇太监及商人秦永安三人相互勾结,故意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利。

雍正此刻知道,这贪污腐败的风气依然没有去除,于是下令将他们三人抄家处斩。


雍正对这些贪官污吏的零容忍,确实是值得肯定的。






遗产君


雍正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自从他称帝以来,改革吏治,轻徭薄赋,惩治贪官污吏,一系列的新政忙的他废寝忘食,经常工作到深夜,雍正逐渐喜欢上了喝茶,尤其对西湖龙井情有独钟。

满洲八旗都有喝茶和冲龙沟(漱口)习惯,雍正喝茶是为了提精神,毕竟各地的奏折太多,雍正又不想让别人插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皇上爱喝西湖龙井,内务府就新进了一批,说是一级春茶,宫女为他泡了一杯,随之香味扑鼻,雍正呷了一口,唇齿留香沁人心扉。

“果然好茶”雍正由衷说道。他看了一眼账目,发现这茶价格是每斤30两。

过了几天,雍正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出宫微服私访,了解一下民情,顺便品尝一下地方风味。

雍正乔装打扮一番,带上侍卫出发了。

主仆几人来到城中,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天气越来越热,雍正走的有点累有点口渴,发现前面有一个茶楼,几个人走了进去。

这时小二急忙跑了过来,说,“客官请上座”。




雍正找了个座坐了下来,小二站在他的旁边弯腰问“客官要喝哪一种茶?”

雍正心想,这地方不可能有宫廷的西湖龙井,他有心逗逗小二,于是说:“你们这最好喝的是什么茶呢?”

小二道:“我们这最好的茶叶是一级春茶西湖龙井。”

雍正一听怔了一下,心想“难道还真有宫中的茶?”

于是道:“小二,泡一杯你说的最好的茶,我品尝一下”。

小二急忙说:“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片刻以后,小二拿来茶叶泡了一杯,雍正是品茶高手,喝了一口,觉得这茶叶泡出来的茶水和宫里的一模一样,于是问小二,“这茶叶多少钱一斤呢?”




“回客官,这茶叶650文一斤”。

此时雍正刚好喝了一口茶水,听了小二的话差点喷出来。小二急忙说道:“客官如果嫌贵你就给个整吧,600文如何?”

其实雍正不是嫌贵,而是大吃一惊,雍正的记忆力很好,那次内务府进来的西湖龙井的单价他记得清清楚楚,是每斤30两,一样的东西为何价格相差这么多呢?

雍正突然明白了,他让小二拿来一斤,给了小二600文,主仆几人也不吃点心了,只喝了一杯茶,买了一斤茶叶打道回宫了。

雍正回到宫里强压怒火派人“请”来了内务府主管,看着跪着的主管雍正问:“你进的茶叶多少钱一斤?”主管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头,小声回道:“回皇上,微臣每斤30两银子进的。”




雍正把从茶楼买来的茶叶和宫里的茶叶一同摔在主管面前,怒斥道:“你给我说说这两种茶叶有区别吗?”

主管一下子瘫坐在地,知道露馅了,头触地哭着说“皇上我该死,小的以后再也不敢欺瞒皇上了”。

原来内务府主管和官员相互勾结,把每斤600文进的茶叶价格提高了50倍,中间所得的差价三个人私分了。

假如雍正不去微服私访,不去喝茶,他一直会被三个人蒙骗下去,盛怒之下的雍正处斩了三个人,从此内务府再也没出现过这种事。


秉烛读春秋


雍正八年夏,长期淫雨,黄河泛滥,一场大洪水席卷中原大地。

据《莒州志》记载:“夏五月初旬阴雨连绵四十余日。六月十九日大雨如注七昼夜,无一时止息,二十四日洪水横流,东至屋楼,西至浮来,接连四十余里,平地深渊。二十五日冲毁城垣,城门北关只存房屋七间,淹死五六千人。……乡区村庄坟墓骸骨随波而起,沙压良田,沧桑尽变,人畜漂没,不可胜言。”

当是时,新皇登基尚未八年,统治尚不稳。



(雍正)

而有些对雍正继位不满的八旗宗室,各拥臣属,正在暗地里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着来一场“黄袍加身”,取而代之。

皇帝的一举一动,莫不在无数双老谋深算的眼睛注视之中。

而此时的大清,还深陷于康熙晚年九龙夺嫡,国库亏空的遗害。



(九龙夺嫡)

由于康熙晚年倦勤,标榜仁政,天下的官僚腐败,朝纲日益松弛,社会民心背离。

此时接替父亲皇位的雍正,可谓是临危受命。

他必须及时地力挽狂澜,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以正朝纲,才有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可是雍正八年却意外地多灾多难。

八月,京师一带地震。震前,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损毁了大量房屋,连皇宫也未能幸免。

地震使两万多人死亡,百姓们恐慌不已。

为了安抚灾民,凡有屋宇倾圯者,清政府均拨银两以作修理之费,并严禁官吏克扣。

虽然灾情得到缓解,可国库愈发空虚。

天不遂人愿。当年夏,中原一带水灾泛滥,粮食歉收,老百姓举家逃荒,饿殍遍野。


(洪灾)

皇帝特授有“天下第一巡抚”之称的田文镜为河南总督,可是后者对天灾也是无能为力。

焦头烂额之际,一向忠心耿耿,为官严格的他,竟也隐瞒灾情,上奏称:

“今年豫省被水州县,收成虽不等,实为成灾。士民踊跃输将,所有特恩免之钱粮,请仍照额完兑。”

意思是,虽有灾情,但不严重,不必特赦钱粮。 田文镜的隐瞒不报,使灾情越发严重。

纸包不住火,河南的惨状终于传到了雍正的耳中。 雍正虽得位不正,却也是个难得的好皇帝。


(雍正剧照)

其勤政自律,雷厉风行,为历代皇帝之最。

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百姓的利益,他宁愿置官僚于不顾,抚百姓之贫苦。

其爱民为民之心,从他摊丁入亩,废除贱籍,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便可见一斑。

虽身在京城,雍正却时刻关心着百姓的情况。得知田文镜匿灾不报后,为了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他当机立断,决定带着随从亲访灾区。


(灾民)

正是这一次出访,使宫中三位官员命丧黄泉。

在皇帝微服赈灾的过程中,官员们表现得倒是兢兢业业,使皇帝十分欣慰。

但返程时,却出现了意外。

当是时,雍正带着随从从河南取道山西,再返回京师。

这日,一行人来到山西晋城,一路舟车劳顿,疲倦不已,便在一个茶馆歇脚。

店主也是慧眼识人,见他们气度不凡,便特意上了徽州带来的毛尖。






(上毛尖)

雍正品后,深觉与自己在皇宫中所喝无异,便随口问了茶叶的价钱。

谁知,这一问,反倒问出事来了。

店主回答,这茶叶五百文一斤。

雍正听了,大为震惊。之前在宫中,内务府言及此茶,称其三十两白银一斤。这茶叶口感无异,为何到了宫中,价格竟翻了数十倍之多?


(喝茶)

心思敏锐的雍正回宫后,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此事。这一查,便发现了大名堂。

原来,宫中的内务府大臣盛安,与大太监及商人秦永安暗中勾结,虚抬价格,谋取私利。

此事败露后,雍正震怒不已,立即下令诛杀了三人,以儆效尤。

可怜这三人,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因为茶馆店主一句话,而命归九泉之下了。

其实,贪污腐败的官员历朝历代都有,康熙皇帝对此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落在一向严政勤勉的雍正手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毕竟,当时国库空虚,腐败严重,这三人在皇宫弄虚作假,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其结局也是咎由自取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一个故事。这种民间传说的版本很多,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有的时候故事的主人公也会有变化,但大体上都事康熙和雍正两个人当主角,比如“康熙吃瓜杀了三个人”,“雍正喝茶杀了三个人”。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是也不是。

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核心意思就是皇帝通过微服私访察觉蛛丝马迹然后惩治腐败,杀贪官的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版本太多,并且都号称正宗。故事里'雍正喝的茶有毛尖,毛峰,猴魁等等,茶馆的地点有的在河南,有的在山西,还有的版本是在京郊。总而言之就是雍正在皇宫之外喝茶。然后觉得茶的味道不错,就顺口问茶多少钱一斤,差馆老板说“五百文”。各个版本在这个数字上似乎比较统一。

雍正似乎感觉到不太对,在皇宫里喝的茶跟这里的味道差不多啊,好像在印象当中有人告诉我比这里的茶叶贵的多啊!于是就买了(N)斤。N大于一斤小于五斤。

雍正回到皇宫开始查证,这个过程在各个版本里基本相似,都是先对照实物确定是同一种茶,然后落实再落实宫里的采购价。这个采购价的数额各个版本各不相同,从三十两一斤到八十两一斤不等。

于是雍正震怒,杀了和茶叶采购有关的三个人。这三个人的姓名职务在不同的版本当中不一样。

这就是各种版本色总结和概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