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如果有民族留存,是现在哪个民族?

发糕也不会飞


西夏(1038年—1227年),两宋时期我国境内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辖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它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因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也有称辽、西夏、北宋是当时的三国演义。

西夏太祖,李继迁,党项族,西夏国奠基者。这里要说的是,李继迁祖上是拓跋氏,西夏的建立者们曾说自己是鲜卑党项(鲜卑是北魏国姓,可增加点光环),后证明他们是羌党项。祖先曾在唐末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所以被赐国姓为李。

早年李继迁不服北宋统治,在契丹的支持下攻占了银州和绥州,被契丹封为夏国王,随后又求降于宋,被宋封为节度使。李继迁就这样在夹缝中壮大自己,到他的儿子李德明时,依然奉行此政策不断发展。到李元昊时期,大夏国羽翼已丰,在公元1038年称帝,建立夏帝国。北宋灭亡后,与金、南宋并立,并在金军南下的时候大肆扩展底盘,在李乾顺时期,达到疆域最大。

不过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金、西夏、南宋不断被灭国,1227年,末主李睍投降蒙古,西夏灭亡,享国189年。

现代中国仍然有党项羌的后裔,今天四川阿坝羌族就是这一支的后裔。


黑水布衣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第一次知道西夏王朝的时候是源自于一部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其中表现了李元昊及西夏王朝的强盛时期,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西夏人招募了一批知识文人帮助西夏王朝发明了西夏文字,可见,李元昊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就凭这一点就能了解到西夏建国和其他民族独立的不同。

西夏王朝在历史长河中所占有的时间非常少,但是西夏文明极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组成,是大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夏简史

<strong>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其组成主要是党项族,党项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这就是平夏部。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李姓就是唐朝皇帝赐的。之后在200多年的里,党项和中央政府大致相安无事。

西夏所盘踞的平夏地区可以是一好地方,物产非常富饶,有地斤泽地区的肥美牧场,还有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夏太祖李继迁联辽抵宋,开始了西夏百年基业,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称帝建国,西夏正式立国。西夏经历200年的漠北的蒙古帝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1227年8月28日亡于蒙古。

西夏在与其他民族势力对比可以发现,西夏并不强大,环顾整个西夏历史,用《金史》中的一句话可以大致概括

“立国二百余年,抗衡辽、金、宋三国,偭乡无常,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焉。”

西夏做为一个小势力的存在,地缘政治尤为突出,经常貌合神离,左右摇摆,展现了小国外交的政治智慧。

<strong>民族与后人

<strong>

735年的阙特勤碑首次提到党项名称。其语言西夏语属于藏缅语族。《隋书》称其为党项羌,被汉人认为是古羌族的一支,又称作党项羌。其部落首领,以拓跋氏为姓,可能是拓跋部的分支,先祖也可能是来自于鲜卑。也有人推测他们是一个蒙古化的突厥族群。

本题答友有说党项被蒙古灭族,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在西夏灭亡那年,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西夏首都中兴府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党项一族从此流散四方。

党项族后人最有名气的恐怕就是李自成李闯王了,他就自称自己是李继迁的后代。

《明史·李自成传》: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李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具有党项族人的相貌特征)。

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太平村发现整理的《李自成家谱》表明,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系党项族。

根据近年来人类学家的查访,在四川地区尚有党项族人的后代,可能是西夏灭亡后南移的党项人与弭药人融合而成,此外在安徽、河南、云南等地也有党项人的后裔存在。有一说指现在的夏尔巴人是他们后人。

虽然西夏王朝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漫漫黄沙之中,但是其留给后的文史资料最终被后人集合成独立的学术领域----西夏学,其中内容庞杂,足以证明西夏王朝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记忆。


好了,如果喜欢这个答案就点赞、转发、关注吧!

谢谢!


知行锵锵


西夏,应该叫大夏。北宋仁宗宝元元年,占据西北对宋称臣的李元昊立国称帝,国号“大夏”。因为在宋之西北,所以宋称之为“西夏”。李元昊建立的大夏政权占据: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灵州、会州、胜州、甘州、凉州、瓜州、沙州、肃州,即现在的宁夏北部、甘肃西北、陕北、青海东部以及一部分的内蒙古 。


《宋史》上说,李元昊的先世本姓拓跋氏,是鲜卑人。唐初贞观年间,拓跋赤辞率部归唐,于是皇帝赐其姓李,安置在静边州,后来迁居夏州,号“平夏部”。唐灭宋立,西夏向宋称臣,但是宋太宗赵匡胤时期要削弱割据势力,令当时夏部首领李继捧率族人入朝。李继迁的族人李继迁逃出不入朝,成为宋的边患。宰相赵普用计,宋太宗赵光义委以边事又赐李继迁姓赵,李继迁成了大宋的定难军节度使。建立大夏政权称帝的李元昊就是李继迁的孙子。


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庙号景宗,制定西夏政体、军制,创立西夏文字,在位时多击败吐蕃、回鹘,与宋、辽也多次战争,奠定西夏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

还有种观点认为西夏是党项族政权,党项族属西羌的一支。《隋书》有“党项传”说党项人每一姓为一个部落,大的部落多的有五千骑,小的部落少的有一千多骑。每个部落各有自谋生,没有法令的约束。这个民族崇尚武力,如果要对外战争就聚到一起,打完仗就散了各自互不往来。平时以游牧为生,畜养牦牛、羊、猪,不农耕,也没有赋役。党项人既没有文字也没有历法,信仰原始宗教,死后火葬。崇尚白色的党项人自称自己的国家是“大白上国”。

西夏政权建立后有了等级尊卑,皇帝衣白衣最尊,平民着青、绿色为卑。西夏是个信仰佛教的国家。西夏最后被蒙古所灭,党项人渐渐融入当地的藏族、蒙古族、回族之中。


沅汰


西夏(1038年—1227年),两宋时期我国境内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辖有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甘肃省西北部、青海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一部。

因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也有称辽、西夏、北宋是当时的三国演义。


西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西夏国号不叫西夏,而叫夏,因为在宋朝的西北边上,所以宋朝人称之为西夏。


古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唐朝安禄山乱后,公元756年,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即唐肃宗)。当时,宁夏平原已相当富庶。 宋代,党项族正是凭借这块塞上得天独厚的绿洲作为根据地,

一直到1038念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这个时候党项人已经在这个地方经营了三代了。虽然是刚建国,但是实力确实很强大。所以当时宋朝是反对的,派兵攻打。


结果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之后这个局面为了差不多两百年。后来北宋被南宋取代,辽国被金国取代。


西夏自公元1038年由李元昊立国以来,至公元1227年国破。这前后一共十位皇帝享国190年,经历了在北宋与辽的对峙时期,以及南宋与金的对峙时期。


唯独却没有为西夏修一部国史,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外部原因,宋、辽、金以及后来的元朝将其定位为自身政权的藩属地。

第二:内部原因,外交中的低姿态对于自身独立政权的国家地位并不是很自信。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占据着宁夏和河西走廊一带,境内多为草原和沙漠,适宜耕种的土地极少,大量的生活物品需要依靠宋朝的支持。

正是基于这样文化的不自信和经济的受到束缚才导致了西夏的外交的低姿态。

第三:客观原因,西夏作为一个国家在元朝攻灭西夏的过程中,由于成吉思汗在攻取西夏战役中受伤而死,导致了蒙古族人对于西夏人的仇恨,而在西夏末代皇帝出城投降之后西夏依旧对于兴庆府实施了屠城政策,并焚烧了兴庆府。


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西夏有关资料的散佚和失踪。

很多人学者都在研究西夏灭亡后,幸存的党项人都何去何从?


经过了数百年的考证和研究,学者给出关于西夏后裔的答案。


西夏人的后裔被叫做夏尔巴人,西夏灭亡后,他们一路向西逃亡,往珠峰靠近,有一部分留在了今宁夏本地、内蒙、甘肃、四川、西藏、青海以及河北、河南、安徽等地。


而这些人不是被回化、蒙化、藏化、汉化就是被其他民族化了,也就是说融入中华民族中了,很难分清了谁是谁了。

专家们对这些夏尔巴人的去向又进行了一些细分,有这么三种。


第一种被叫做唐古特人(也叫唐古忒、唐兀人、唐兀惕),


这是元朝时期蒙古人对党项人的称呼,但后来这个称呼渐用以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

第二种被叫做木雅人

这些人主要分布于四川贡嘎山周围的康定、道孚、九龙、雅江等地区,他们崇尚白色,象征着纯洁,这些人是在经历过蒙古屠杀、西夏亡国后幸存下来南迁的党项遗民和当地的党项原始居民弭药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小政权,首领叫“西吴王”(西夏王),使用古党项语,而藏语的“木雅”一词原是指西夏国都兴庆府地。

第三种夏尔巴人

是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居住在中尼边境。他们长得都很好看,脸部轮廓分明,高鼻梁、深眼窝,他们都穿着用白羊毛织成的氆氇做的对襟褂。他们生活简朴,靠编制竹器、种植放牧为生。



总结:虽然西夏王朝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漫漫黄沙之中,但是其留给后的文史资料最终被后人集合成独立的学术领域----西夏学,其中内容庞杂,足以证明西夏王朝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记忆。


路之意


西夏是由党项人建立的一个王朝,正式建国于公元1038年,在这之前相当于是一股地方割据势力,可以认为是唐朝藩镇力量的残余。

唐末黄巢起义,唐朝再也无力控制地方藩镇,党项人趁机占领了定难五州一带,即夏州(陕西靖边县附近)、绥州(今陕西绥德)、银州(今陕西横山县附近)、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静州(今陕西米脂)。

然后就是五代十国大混战,党项政权由于地方偏,又墙头草十足,风往那边吹它就往哪边偏,所以一直混的顺风顺水。

到了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是为宋太祖,党项人又去拍大宋马屁,没想到大宋平定天下后剥夺了党项人的领地。公元982宋太宗将党项族人迁居开封,不肯归附宋朝的党项首领李继迁带族人与大宋打了一仗,没打过,然后带着残余的族人跑路了,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

接着是宋辽之战,宋太宗搞了个“雍熙北伐”,结果被辽国打的妈都不认识,损失惨重,杨家将故事中那个杨令公杨业便是死于这一仗。李继迁那一支党项人,趁宋朝虚弱之际夺回了夏州银州,北宋那边呢一时讨伐无力,只能默认李继迁的统治,还任命其为银州节度使,并赐姓赵。辽国那边为了拉拢党项人也给了他们不少好处。

党项那边也不傻啊,两边通吃,两不向帮,自己发展自己的,开始对西部的吐蕃、回纥等少数民族用兵,扩张势力,领地逐渐扩张至十余州,拥兵数十万。积累了足够的国力之后,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于1038年正式称帝,建立大白高国(就是我们说的西夏)。

然后大宋方面又不爽了,你一个从我手底下出来的小政权,说建国就建国,那我多没面子,不行得教训教训你们。两国说打就打,结果就是疏于战阵的宋军又被西夏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1043年大宋西夏双方和谈,北宋承认西夏,西夏对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一定的经济援助。西夏强盛时“东尽黄河、西达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约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大致相当于现在宁夏区全部,甘肃大部,青海、陕北及内蒙古的一部。

1063年,宋仁宗去世,西夏前来吊唁的使者和北宋因为礼仪问题发生纠纷,宋夏再次大打出手。这次大宋学聪明了采用经济制裁与碉堡作战的手段对西夏领土步步蚕食。眼看西夏即将灭国,没想到金国又崛起了,宋金两国之间的战争又让西夏政权幸运的延续了100多年的寿命,直到1227年才被崛起的蒙古消灭。

然后西夏是被蒙古灭种了的,蒙古骑兵在攻下兴庆府后,进城屠城七日,他们不仅将兴庆府几十万人全部杀光,并且捣毁了西夏王陵、皇宫、行宫,焚毁西夏文字记录,西夏文明就此彻底毁灭。


熊喵君的历史世界


党项族

(1)民族起源

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对党项语言的研究证实,就分类而言,操党项语的人可以归为藏缅民族的古代成员。而就其文化来说,党项人则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许多特点。

古代羌族是一个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划分的,如:白兰羌、宕昌羌等等;也有因族群划分的,如:党项羌、吐谷浑羌等等。

(2)南北朝末期

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早期的党项人不事农业,衣、食、住皆仰赖畜牧,无文字历法,以草木枯荣计算岁月,崇拜天神,死后火葬。党项人尚武而勇猛。同氏族的人须互相帮助,当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此外。党项人还特别崇尚白色,故自称“大白上国”。

(3)隋唐时期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有千余家党项羌人归属隋国。次年,党项族领导人拓跋宁丛等,各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

开皇十六年(596年)党项首领进攻会州(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兵败纷纷降附,并遣子弟入朝谢罪,向隋朝贡。

唐初武德年间(618—626年)党项相率归属唐朝。党项羌中著名的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个部落,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其中拓拔部落最为强大。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踌招谕党项归附,党项首领之一细封步赖率所部归唐,唐朝在其地设轨州(今四川松潘县西),授细封步赖为刺史。其他党项部落,亦纷纷响应,又设崌、奉、岩、远四州,并以原来各部酋长分别担任各州刺史。

贞观九年(635年),唐下诏遣使开河曲地为16州,党项内附者34万口。当时曾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结为姻亲的党项拓跋部酋长拓跋赤辞,也在与唐作战兵败、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归附唐朝。唐就其地分设懿、嵯、麟、可等32州,任命归附的部落首领作刺史,以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受松州都督府节制,封为平西公。

唐初崛兴于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国,日益向外扩张,北上并灭了吐谷浑,并侵袭威逼党项羌。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南迁,唐移静边州都督府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县),辖下的25个党项州,也随着一道迁徙。党项族原住地为吐蕃占领,留下来的党项居民为吐蕃贵族所役属,吐蕃称这些人为"弭药"。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人取代早先吐谷浑在青海湖地区的地位,迫使众多的党项人逃离故土。

唐广德二年(764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恃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对唐朝所给的待遇不满,起兵反叛,并煽动党项、吐谷浑等族叛唐作乱。朔方(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节度使郭子仪为了防范党项等族受其煽动,建议唐王朝将居住在静边等六府的党项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以东一带居住;另将居住在宁朔州(今陕西榆林县境)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唐朝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建议,召党项族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五人人朝,亲自接见,并厚加赏赐,让他们返回各自部落,安抚部众。从此拓跋乞梅居庆州,号东山部;拓跋朝光居银、夏,号平夏部。

唐德宗即位以后,担心党项族进一步强大,会危害到唐王朝的安全,于是下令禁止商人以牛、马、军器等物资和党项族进行贸易。贞元十五年(799年),永安城镇将阿史那思昧向党项族索取驼、马等物,并经常对银、夏一带的党项族进行骚掠,党项不堪忍受,举部渡黄河躲避。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唐复设宥州(今陕西靖边县西),以保护党项,党项得以迁回。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命太子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自此以后,党项部落再度繁盛,远近的商人都带着货物到该地与党项族人民交换羊、马等牲畜。

唐文宗太和、开成(827—840年)年间,该地藩镇的一些统治者放任当地豪强、商人肆意掠夺党项族居民的羊、马财产,引起党项居民的极度不满,纷纷举行起义。其中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一带的规模最大,断绝了交通,给唐朝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唐武宗为了平息党项部民的反抗,多次下令安抚,并以侍御史崔君会、李鄂和郑贺分别为灵、延(今陕西延安市)、麟(今陕西神木县北)等地的安抚使。党项族的起义逐渐平息。

唐末宋初以来,拓拔部和被称为平夏部的夏州部落首领,接受唐、宋封授的官职,并且入居州衙通过贡赐的方式,接受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他们以这种特殊的地位,在对外作战时召集各部落形成暂时的联合。宋朝皇室也通过他们来控制党项各部落的对外掳掠。

(4)宋朝时期

宋朝初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宋朝亦对夏州李氏政权羁縻统治。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传至李继捧,发生了党项贵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党项族内部由此引起了急剧的分裂。继捧弟李继迁采纳部下张浦的建策,率领贵族逃入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抗宋自立。


麟剑的人类史


由党项人建国,后来不断的民族融入最终主要由汉人为主。

党乡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隶属于西羌族的一个分支,故有“党乡羌”之称。据记载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沿岸。

汉朝时,大量羌族人迁往。这时,党项人过着原始游牧部落的生活,不知道农作物和植物的时代。他们以部落为单位,以姓氏为部名,逐步形成了八个著名的党项部落,其中拓跋族最为强大。

唐代两次内迁后,党项人逐渐集中在陇东、陕北,仍以分散部落为主。唐启宗把拓跋四公称为“解决困难的军事特使”,后来又称夏国公、李。到目前为止,集团拥有夏、尹(今陕西榆林东南)、隋(今绥德)、罗(今靖边洞)、靖(今米脂洞)等五个国家的领土,拥有军事实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繁镇。李元吴建立西夏吸收中华文化,塑造党项人物,促进了党项文明的发展。李元吴称帝后,建立了西夏王朝。这是党项民族政权建立的开始,也是党项民族发展史的顶峰。西夏党项文化经济空前发展,在与汉族等民族的交流中逐步发展。后来被成吉思汗摧毁,党项族逐渐消失。另一个说拓跋是鲜卑人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吴自称是鲜卑人的后代。


仲由子


西夏是一个判宋自立,并时常与北宋作对,为北宋王朝所难以容忍,却又对其无可奈何的一个国家,其主体民族是来自西北的党项族。

982年,党项人李继迁判宋自立,通过三代人的奋斗,最终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于1038年正式建国称帝,建立“大白高国”,史称西夏。

西夏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原本游牧于今青海湖一带,因受吐谷浑的压迫迁移至今松潘高原一个叫做“析支之地”的地方,后来又因受到吐蕃的侵扰而归附唐王朝,被迁移到黄土高原上生活。

到唐朝灭亡,宋朝建立,党项人已经在黄土高原上生活了一百多年,在唐末黄巢起义中,党项人平叛有功,其首领拓跋思恭被封为刺史,党项人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北宋建立后,令党项人交出四州之地的控制权,李继迁不愿祖辈生活的土地就这样拱手相让,遂起兵叛宋。

从1038年李元昊称帝到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西夏国存在了189年时间,但党项人在黄土高原上,足足生活了超过四百年的时间。

蒙古灭亡西夏后,党项族也彻底消失了,从此世间再没有党项这个族称,原本的党项人,也逐渐融入到其他民族中。

如今的河南,安徽等地,还有党项人的后裔,这是有据可循的,而有的学者推测,川西的木雅人,应该与西夏皇族存在关系。
而更多的党项人,应该是融入到了蒙古族中,他们中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自己的祖先叫做“唐兀”。


Mr这史香


西夏的统治阶级是党项族,这个民族最早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过的是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唐朝中前期,这群人迁居至陇东和陕北,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有一定的汉化,但政治结构仍然是部落形式。

唐朝末期,由于黄巢起义的原因,党项诸部落首领之一的拓跋思恭响应唐僖宗传檄全国勤王的号召,出兵镇压义军,颇有军功,因而拓跋思恭便被唐王朝赐爵夏国公,赐官“定难军节度使”,辖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PS:由于镇压起义有功,拓跋思恭还被赐国姓为李。所以后来西夏国主都姓李。



唐朝灭亡后,五代混战,中原的军阀打成一锅粥,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政权轮番登场,先后控制中原。当时党项政权一方面地处偏僻,免于兵祸,另一方面非常识相,在中原的控制权风水轮流转之时,不断主动向新霸主效忠。而中原皇帝为了拉拢它的支持,对其统治者也是不断加官进爵。比如后汉隐祖刘承佑就封当时的定难节度使李彝殷为平章事兼中书令,相当于宰辅级别的高官;后周太祖郭威更大方,居然封李彝殷为平西王。

所以,以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党项政权都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后来北宋建立,这种顺风顺水的情况依然如旧。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不久,李彝殷便主动派出使者去开封祝贺,同时进贡良马300匹。赵匡胤投桃报李,也表示出了对定难军的恩宠。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窥视党项统治者的手段圆滑,一言以蔽之,就是永远支持中央,谁在中央,它就支持谁。

不过,这种好时运随着北宋平定南方,定难节度使独据西北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公元982年,北宋统一中原后,宋太宗赵光义命当时的定难节度使李继捧与其族人一起迁居开封,同时宋太宗命亲宋的党项首领李克文继任其位,此举相当于杯酒释兵权,独立了近百年的定难节度使至此可以说已经被北宋吞并。

不过,有愿意内迁的,就有不愿内迁的。比如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就不肯归附宋朝,率族人逃跑了。

宋太宗听说李继迁煽动党项人逃跑后,就派将领尹宪在其后追击,宋军追上逃亡中的党项部众后,一通殴打,俘获其众几千人,就连李继迁的老婆和老妈也被宋军抓住了。不过李继迁没有被抓住,再次遁走。

这一战后,党项部队内迁的内迁,被杀的被杀,其势大损,基本上对北宋够不成威胁了。

然而,也是天不灭党项,就在宋太宗大破党项时,宋辽爆发了战争,这一次宋辽大战就给了李继迁东山再起的机会。

公元985年,死灰复燃的李继迁引起了宋太宗的注意,遂即他派名将李继隆讨伐,李继迁被李继隆打的惨败,再次逃亡。(李继隆和李继迁名字相似,但是两人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李继隆是汉人)

不过,就在李继隆追杀李继迁时,宋太宗又按捺不住伐辽的冲动了。于是在986年,太宗皇帝从西北前线调回李继隆,让其与一众宋将北伐辽国,史称“雍熙北伐”。

这次北伐不用多说,宋军惨败,著名的杨令公杨业便是死于这一仗。

宋军经此一战后,损失惨重,无力再对周边发动战争,只得收缩兵力。而李继迁抓住机会,再次死灰复燃,杀回定难故地。等到公元990年时,李继迁陆陆续续的夺回了银州、夏州等地,被辽圣宗册封为夏国国主,令其牵制宋军。

北宋见李继迁倒向了辽国,并且一时也无力讨伐他,便只能默认了李继迁的统治,封其为银州节度使,并赐姓赵,名赵保吉。当时李继迁也无力再扩张地盘,便接收了宋太宗的封赏。


宋夏边境经历了短期的几年和平后,李继迁再次开展武装反宋斗争,夺取了北宋在西北重镇灵州(宁夏吴忠),把宋朝上下都气的要死。宋朝朝廷见李继迁有辽人撑腰,就拉拢吐蕃人对付李继迁。

公元1004年,李继迁被吐蕃人诈降包围,中毒箭身死,其位传给其子李德明。宋辽双方为了拉拢李德明,就各自封赏他。

李德明继位后,吸取他老爸的教训,就脚踩两只船,同时接受了宋辽的封赏,避免与宋辽的冲突。

稳定了宋辽两个大国后,李德明转而主要对付西部的吐蕃、回纥等少数民族,一心一意的向西北扩张。

截止至公元1031年时,党项部落在李德明的带领人,地盘逐渐扩张至十余州,兵力也达到了数十万,堪称是西北一霸。

公元1031年,李德明去世,其子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继位。

李元昊继位后,辽宋两方也都第一时间对其承认并加以封委。不过,李元昊比他父亲和爷爷的野心都要大。他当时不满足于当一个王,于是他就称帝了,建立了西夏国。

PS:“西夏”这个国号是汉人的称呼,西夏人对自己国家的称呼,是“白高大夏”。



李元昊敢称帝,北宋自然是不能忍,宋夏双方随即开打。双方的战争打了几十年,一直打到北宋灭亡都没有结束。期间,西夏国主由于数次大败宋军,心生得意,就连辽国和后来的金国也敢惹,于是辽国和金国也分别跟西夏打了几次。不过辽军和金军也都没有打赢夏军。

具体宋辽金与西夏的战争细节就不说了,下面重点说说西夏的灭亡。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建国的当年,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个蛇吞象的计划——灭掉人口超过5000万,兵力超过百万的金国。

不过灭金并非易事,蒙古人少,需要找狗腿子帮忙才行。于是成吉思汗就盯上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已经立国一百多年的西夏。

从1207至1225年,蒙古断断续续对西夏发动了四次进攻(1205年还有一次,总共是五次进攻),打的西夏惨败亏输,苟延残喘,离灭国就剩一口气了。

公元1227年8月,蒙古军围攻西夏国都。由于西夏屡次偷奸耍滑,不能让人信任,所以成吉思汗在病死前就留了遗诏,要求其子窝阔台继位后,屠杀中兴府,把党项人全部杀掉。于是西夏皇室和西夏文化就被蒙古人全给摧毁了。

↓被蒙古大军摧毁后的西夏王陵,现如今已是残垣断壁,没有考古价值了。

蒙古人摧毁西夏后,党项人分成两股,一股投靠了蒙古,且得到了重用,成为帮助蒙古人统治中原的“色目人”。后来民族融合,这帮西夏色目人就跟蒙古人和汉人融合了。

比如,元朝前期,曾经有大量的党项人在元军中服役。由于投蒙的党项人长时间跟蒙古人交流,很多人便直接改了蒙古姓,融入了蒙古族。

再比如,贵由汗和蒙哥汗时期担任宰相,死后追封河南王的察罕就是党项人。由于他得势的原因,所以很多西夏人就投奔了他。又由于他的封地在河南,所以有一部分西夏人在元明时期就迁居并落户到了河南。

PS:根据1974年从河南浚县出土的《中义大夫汉阳府墓志》墓志铭来看,元朝时期确实有党项人迁居到了河南,并在明朝时,与当地人融合,成为汉族的一份子。

除了投靠蒙古人外,融入了中原民族外,另外还有一部分党项人跑了,逃到了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而这些党项人也被同化,融入了当地民族。

比如,根据学者研究,四川康定地区的“木雅人”就很有可能是西夏亡国后南迁到川康地区的西夏党项后人。由于他们被当地的藏族同化,所以现在的民族便是藏族人。

PS:木雅人自称藏人,但藏人不承认他们为藏族,称他们为“木雅巴”,意即木雅人。今天木雅人的总数约有一万多。木雅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一般在外讲藏语,在家乡讲木雅语。



诸如此类情形,很多地区如青海、安徽、河南和河北等地,也都留有党项人的后裔,只是因为相关的史料记载不多,甚至没有,所以党项人后裔的具体分布以及党项文化的残存,都还需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考证。

总之,西夏的党项人在西夏灭国后,被各民族分解、同化,以至“党项族”这个概念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的大民族中就没有了这个民族。


Mer86


横山党岔古银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