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到南宋之間,還有一個朝代,有沒有人瞭解?

沫然先生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北宋和南宋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朝代,金人扶持的張邦昌建立的所謂“偽楚”政權從來沒有被承認為一個朝代。

歷史概念沒有弄清楚吧!(張邦昌劇照)

北宋和南宋交替的空檔誰是名義上的皇帝?

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完顏晟下達聖旨,廢宋徽宗、宋欽宗為庶民,強行扒下了龍袍,並囚禁了起來。北宋已經沒有什麼皇帝了。不過金兵的主力都在京城開封府附近,只控制了北宋的一小部分,他們異想天開的想樹立一個偽政權,為他們服務,於是立新皇帝的鬧劇開始登場了。

在金兵鐵蹄下的開封臣民希望再立一個趙氏的人為皇帝,假如金軍允許了,很可能就沒有趙構什麼事了,金軍偏偏不讓立皇家趙氏的人為皇帝,趙氏的影響力在民間和朝臣的影響力是蠻大的。於是乎在金軍的強大壓力下,開封臣民擁立了北宋太宰張邦昌為帝,國號為“大楚”。根據 《大金國志》記載,先廢除北宋趙氏皇族,然後立張邦昌為帝,在統治時間上沒有空白,雙方約定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北歸金朝,以南歸大楚。

張邦昌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根基,一旦金軍撤走自己就是北宋軍民的活靶子,即便做了大楚的皇帝也不敢坐上皇帝的寶座,也不敢以皇帝的名義發佈詔書。由於北宋勤王的部隊慢慢向開封聚集,金軍匆忙蒐羅金銀珠寶、美女、北宋皇室和京城大臣北撤,張邦昌也在忙著找出路。(元祐皇后像,在她身上真正體現了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此時北宋皇室還有一位沒有被金軍擄走的元祐皇后在,張邦昌急忙在1127年4月5日接元祐皇后進入皇宮。在此不得不說一說這個元祐皇后,她是宋哲宗的孟皇后。1096年,被宋哲宗寵愛的劉美人陷害,皇后被廢,成為了一個女道士。宋哲宗死後,做了四年女道士的元祐皇后被召進宮中,不出一年,又被宋徽宗踢出了皇宮,再次成為道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元祐皇后雖然做了女道士,但是逃過了金兵劫掠。

張邦昌非常自覺,金軍一撤走,立馬讓冊封孟皇后為太后,並垂簾聽政。元祐皇后知道趙氏皇族的康王趙構還在,於是命人尋找趙構,並攜帶了詔書,讓趙構自己稱帝自立。

1127年5月初一,趙構在應天府(河南商丘)稱帝,元祐皇后隨即撤掉了垂簾聽政南下。

我們看一下北宋和南宋之間名義上的傳承是如下的:

徽欽二帝被廢,北宋滅亡——張邦昌被立,建大楚政權——宋元祐皇后垂簾聽政——康王趙構登基,是謂南宋。

偽楚政權自1127年3月7日——4月10日,只有短短的32天(一說為33天)。(趙構像)

為何張邦昌的“偽楚”不能稱作一個朝代?

標準一個朝代主要有幾個標準如下:

第一,建立國號;

第二,建立政府,並統一全國;

第三,帝位時代相傳。

這都是建立在“家天下”基礎之上的,譬如我們說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秦國在沒有統一全國之前是一個地方性政權——稱秦國,統一了全國了就被稱作秦朝。

偽楚政權,只是空有一個國號,政策出不了開封,要軍隊也沒幾個,控制區域也沒多大,充其量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偽政權而已。

再者,袁世凱建立“中華帝國”,建立洪憲帝制,做了83天的皇帝,也有不少實際權力,也沒有被稱作一個“朝代”的。


穿越再現彼岸


沒錯,在北宋、南宋之間還夾著一個朝代,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朝代,而是政權,並且不只是一個政權。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初,這時候中原已經算是四分五裂,出現了兩個國家,一個楚國,還有一個齊國。

在中國歷史上稱這兩個國家為偽楚和偽齊。

後世稱偽楚為“張楚”,僅存在1個月,屬於傀儡政權

當時金朝發動靖康之難,攻下北宋首都,並擄走二帝,導致了北宋滅亡之災。

公元1127年3月7日,金朝在這時扶持了一個人,就是北宋末期的宰相張邦昌,建立了“偽楚”這樣一個傀儡政權。

但僅過一個月,到了4月10日,“偽楚”就在人民的抗議下,慘淡收尾,當然其中原因還在於金朝的撤兵,張邦昌失去了靠山。

“偽楚”滅亡的同時,張邦昌也因叛國而被賜死。

偽齊國號“大齊”,同樣也是金朝扶持的傀儡政權

“偽齊”出現在“偽楚”之後,因為偽楚被滅,金朝急需滅亡南宋的幫兇,所以扶持了濟南知府劉豫為傀儡皇帝。

“偽齊”比“偽楚”存在時間長,從公元1130年到公元1137年,共計7年。

公元1130年,劉豫被偽封為皇帝,建都現在的河北大名縣;公元1132年,遷都並支援金朝侵犯南宋;公元1134年後,因南宋有岳飛所以屢戰屢敗,並遭金朝的不滿。

公元1137年,金朝廢除了劉豫的“偽齊”,改封為曹王。

這兩個政權均是傀儡政權,那麼為什麼金朝要扶持傀儡政權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金朝沒有能力統治宋朝的國土。金朝屬於奴隸社會,而宋朝卻是封建社會,即便金朝已經佔有了宋朝的大片領土,他也無法統治。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為了避免遭到一些北宋遺民的反抗、打擊,所以金朝扶持傀儡政權,代自己統治。

而這些傀儡政權也很好的執行了金朝的旨意,對人民壓迫殘害,對南宋進行無休止的侵犯。

也正因如此,這種政權最終被滅亡。


理科男讀歷史


北宋和南宋之間,的確不是相連貫的,北宋滅亡於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開始於1127年6月12日,中間有將近3個月的空白期。正是在兩宋交接中間,出現了一個被史書所承認的政權,史稱“偽楚”,國號“大楚”,又稱“張楚”。

這件事還要從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說起。

處於北方遼國統治之下的女真部落崛起,建立了金國。北宋與金國訂立了海上之盟,相約滅遼。北宋軍隊負責進攻遼朝南京(幽州府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朝,宋朝將原本給遼朝的歲幣轉送金國,遼的剩餘國土也歸金國。

盟約挺好,可是孱弱的北宋二十萬大軍竟然被處於滅亡邊緣的遼軍打的大敗,最後還是金軍攻佔了燕京。北宋雖然後來拿錢贖回了燕雲十六州中的七州,卻也暴露了戰力虛弱的真相。

1126年正月,及當年十一月,金軍兩次南下,圍攻開封。第一次汴京之戰,在李綱等主戰派,及勤王軍隊的反擊下,迫使金軍議和。可是在解圍後,欽宗擔心軍隊叛亂,以各種藉口遣散了大部分前來勤王的宋軍,導致第二次汴京之戰兵力嚴重不足。主戰的李綱等主戰大臣也被疏遠,欽宗又受奸佞蠱惑,屢屢干擾軍隊的正常作戰,造成宋軍屢戰不勝,最後只能向金軍請和。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徽欽二帝,以及大量的北宋宗室、官員,及其家眷被金軍扣為人質。金軍命人在開封城內大肆搜刮財物,好在金軍沒有屠城。因為金人知道,殺光了,他們就沒錢可以繼續掠奪了。

徽欽二帝被俘,宋朝舊地名義上就是金國的了。可是,金人還處於奴隸制時代,根本沒有能力按照漢人的制度管理北宋舊土。可他們又想要宋人的財富,怎麼辦?金人也很精明,那就扶植偽政權,由漢人代為管理,收取稅賦,每年向金國繳納歲貢。

金人讓留守汴京的北宋舊官吏推薦偽政權的皇帝人選。這時候,北宋官員的智商全部上線了,大家都明白,誰成為這個候選人,一定會被千夫所指,被萬世唾罵。所以,沒有一個人敢自告奮勇,主動承擔。

素有“金人外公”之稱的東京留守、開封府尹王時雍,在金人圍城時,非常賣力的為金人搜刮美女、財物,頗受金人信任。原本他當偽皇帝最合適,可是他知道這是冒天下大不韙的事情,精著呢。他就召集大家一起商議,投票推舉。可是大家都不敢說話,面面相覷。王時雍就以金人早已有意張邦昌,欲讓張邦昌稱帝為由,讓大家舉薦張邦昌。結果麼,自然是張邦昌成功被友好的同僚們給送上了“燒烤架”,烤了一個外焦裡嫩。

不過,當時還是有人反對立張邦昌為帝的。監察御史馬伸就提議,應該繼續冊立趙氏族人。而時為御史中丞的秦檜,聽到馬伸所言,操筆上書金人,冒死請立趙氏。當然,上書如同泥牛入海,不見蹤跡了。

張邦昌其人呢,在金軍入侵時,曾極力主張割地求和,並參與了罷免主戰派大臣李綱、种師道的行動,被主戰的太學生陳東怒斥為“社稷之賊”。金人一看,合適,那就張邦昌吧。

可張邦昌從內心還是忠於大宋的,只是他是個讓主戰派鄙視的主和派罷了。所以,張邦昌拒絕不受,不肯登基。金人一看,好吧,你如果不同意的話,那就下令縱兵血洗東京城。無奈之下,張邦昌於1127年3月7日登基為大楚皇帝,代替了趙宋,定都金陵(南京)。

張邦昌既偽楚皇帝位,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為庶人,北宋正式滅亡。

張邦昌雖然登基,但他知道,金人只是在利用他,隨時都可能給他來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而宋朝原來的藩屬,也不會聽他號令。因此,他一直都很謹小慎微。

張邦昌稱自己僅是“嗣位”,意思就是傳承的還是趙宋江山,只是由他暫時代管。平時,他也不敢穿龍袍,坐天子寶座,也不自稱“朕”,只有在接見金國使臣時,才走走過場。張邦昌又下旨,趙宋太廟牌位,一律原封不動,加以妥善看護。他還在所有由他任命的官員職位前全部加“權”字,就是暫時代理的意思。張邦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表示他還是忠於趙宋的。

金兵退走了,還活著的宋朝勤王部隊終於一小波,一小波的來到了汴京城下。張邦昌在做了32天皇帝之後,於1127年4月10日,主動退位,以太宰身份理事,而由宋哲宗的廢后,沒有被金軍掠走的元佑皇后垂簾聽政。偽楚政權正式滅亡。

元佑皇后派人給康王趙構送去了大宋寶璽。宋高宗趙構即皇帝位,元佑皇后撤簾迴歸後宮。北宋和南宋完成了皇權交接,張邦昌也成了擁立趙構繼位的第一功臣。偽楚雖然僅僅存在了三十餘天的時間,但是在兩宋的皇權交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被正史所承認。

那偽楚皇帝張邦昌本人的結局呢?

趙構瞭解了前因後果之後,並沒有立時處分張邦昌,反而賜張邦昌太保銜,任奉國軍節度使,封同安郡王。

但是,主戰派和主和派的鬥爭一直存在,趙構剛繼位,為了穩固疆土和皇位,必須啟用主戰派,這讓主戰派暫時佔了上風。李綱極力彈劾張邦昌,但是趙構並不想以此事殺張邦昌,僅是降職了事。

趙構的確是權謀大師級人物,最後以“隱事”為由處死了張邦昌。所謂的“隱事”,就是張邦昌入宮醉酒,曾經被金人賜給大楚皇帝張邦昌的徽宗嬪妃李夫人,估計和張舊情未了,藉機裸著雙臂鑽到了張邦昌懷裡。然後麼,自然有人告密。

宋高宗趙構悄悄抓了李夫人,嚴刑逼宮,讓她指認張邦昌。結局就是,張邦昌先岳飛一步,得了一個比“莫須有”還莫須有的罪,連罪名都不列,直接給處死了。

張邦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爭議非常大。他雖忠於宋朝,卻不能堅守氣節,投降金軍,還被立為偽楚皇帝,所以,惡評較多。但是,如果跟當年的關二爺頭曹比較一下,是不是有點苛責張邦昌了。可能,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多數不喜歡主和派,再加上張邦昌實在是沒有什麼大功績的原因吧。


奕天讀歷史


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一路南下,兵臨汴梁城下。宋徽宗慌亂無措,便主動禪位於宋欽宗,然後他就跑到江南避禍去了。

宋欽宗上臺後,想到當年宰相王黼暗中替三弟鄆王趙楷籌劃謀奪太子位之事,就氣不打一出來。於是欽宗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暗中弄死了王黼、童貫等人。

之後欽宗想把王黼的小弟張邦昌也弄死,但當時金兵已經圍城,要求北宋派一個宰相和一個親王到金營談判兼做人質,於是欽宗就想到了借金人之手殺了張邦昌的計策,給了張邦昌派了一個“美差”——讓他和後來的宋高宗趙構一起到金營議和。

張邦昌是個人精,畢竟是當過宰相的人,他知道自己此去必然凶多吉少,所以自打進了金營後,他就在各種場合哭,給金國人留下了一個他軟弱無能的印象。而趙構則跟張邦昌完全相反,他當時涉世不深,凡事都跟金人抬槓,一副不怕死模樣,表現的一點都不像個王爺(趙構後期軟弱是後來的事,早期還是很鋼的一個人)。

金人認為他是個假王爺,就扯理由把他趕了回去,又讓欽宗8換了性格軟弱的肅王趙樞到金營當人質。


後來宋金議和成功,北宋割地賠款,金軍擒走肅王,撤兵退回北方。

趙構回去後,徽宗也回來了,徽宗和欽宗對趙構非常熱情,封了他為太傅加節度使,這次危機就這麼過去了。

不過之後由於宋朝不割地,也湊不齊答應的賠款(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兩白銀),金國大怒,斥責宋朝言而無信,便再度揮師南下,打算給宋朝一點顏色看看。

當時宋朝財政匱乏,軍隊戰鬥力很差,既無力反攻,也無力防守。金軍突破宋朝北部邊防線後,又直奔東京而來。

這一次宋欽宗又無計可施,只好議和。為了表示隆重,只得再派一個親王去議和。這次派誰去呢?只能是趙構,因為他熟悉,而且別的王爺也都不敢去。

趙構離京後,行至磁州,當地的知州宗澤聞訊趕來,在城外攔住了趙構。宗澤對趙構推心置腹的說,金國人狡詐,您此番前行,實在不妥當。肅王上次去了就再也沒回來,您這次要是去了,估計也回不來。所以我勸您還是別去送死了,乾脆留下了帶領大家一起勤王護駕吧。

趙構想了想,覺得宗澤說的對。於是他就留在了磁州,靜觀事態發展。

當趙構在磁州盤桓之時,金軍第二次打過了黃河,又把東京汴梁圍了。

隨著京城的被圍,金軍的臨近,磁州也不安全了,趙構於是就離開磁州,跑到相州。之後又跑到了大名府。(這些地方都在黃河以北,因為金軍直擊東京,南下途中的很多州府都直接繞過,沒打,所以趙構留在河北反而比待在東京更安全)



趙構到了相州後,從東京汴梁城來的使者就到了。使者告訴趙構,說欽宗皇帝知道趙構沒去金營,沒被俘虜,現在欽宗任命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讓他在外招募軍隊,起兵勤王護駕。於是趙構就在大名府建立元帥府,開始招兵。

但是,把老百姓訓練成合格的軍人,是需要時間的。而且趙構當時只有口頭名號,手上既沒有實權,也沒有糧餉,很難招到兵,況且招到了兵也不見得打得過金國人。所以趙構在相州扯旗子折騰了半個月,也沒有什麼具體行動。

後來東京城破,徽宗、欽宗被俘,金國嫌中原太熱,就劫持了徽欽二帝以及后妃皇子連同宗室貴戚,全都被押赴北方金國,北宋滅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

金人南下之前,沒想到宋朝這麼容易就被滅亡了,他們南下的本意,只是覺得宋朝人言而無信,想罰懲一下而已。結果沒想到這一懲罰太順利了,居然把北宋給滅了。勝利來得實在太突然,讓金國人措手不及。

金國人對如何統治廣大中原漢地,沒有任何經驗。於是,就有金國權臣建議,不如讓遼國的降臣們來統治中原漢地,因為契丹人統治過幽雲十六州的漢人,有管理經驗。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契丹降臣紛紛推辭。因為這就是個催命的工作:你幹好了,人家嫌你太有本事,怕你有異心;你幹不好,人家嫌你沒本事,有負信任。反正怎麼幹,到頭來都是吃虧不討好。

契丹人不幹,金國有將帥就又提議,乾脆讓宋朝的大臣當皇帝算了。這個建議得到了金太宗的准許。

但是讓誰來當皇帝呢?為此,金國人召集宋朝降臣們開了個會。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討論會上有個人堅決反對廢黜趙氏,他認為趙氏統治中原一百多年,深仁厚澤,百姓眾望所歸,另立異姓為君,有負天下蒼生,堅決不行。而這個堅決反對的人,大家可能料想不到,居然是秦檜。

金國人一看秦檜竟敢公開對抗,便把他和其他反對的大臣都抓了起來。金太宗的弟弟完顏昌覺得秦檜有骨氣,便收留了秦檜,並將他一直帶在身邊。秦檜後來沒死,能活著回南宋,也是因為他不怕死而得以免死。這真的是幽默。

處分完秦檜後,金國人再次召集宋朝降臣們開會,這一次沒人敢反對了,但也沒有敢出來背這個鍋。

後來有個大臣從金營帶回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金國人中意的新皇帝人選張邦昌。金國人之所以選他,可能是覺得這個老頭比較好管。怎麼看出來的呢?前面說了,張邦昌一進金營就哭,眼睛就沒幹過。這樣的“老實人”好控制。

於是,張邦昌被金國人冊立為皇帝,國號為“大楚”,都城定在金陵(今南京),但由於南京還沒拿下,所以暫時就先在汴梁待著,大楚這個傀儡政權,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PS:張邦昌的“偽楚”與後來劉豫的“偽齊”有很大的不同。“偽齊”是有具體地盤的,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山東、關中。而“偽楚”沒有具體地盤。張邦昌實際上是個只有名號,沒有任何權力的光桿皇帝。



張邦昌得知自己被定為大楚皇帝,也是死活不幹,他知道這不是小事,是謀大逆、株九族的大罪。他看推不掉,乾脆躲了起來,玩兒起了消失。最後金國人放出狠話來,說張邦昌如果不當皇帝的話,就血洗開封,要把開封城男女老少殺個雞犬不留。

這樣一來,中國歷史上非常灰色幽默的情景就出現了——宋朝大臣們的都不想背鍋,就集體推張邦昌出去背鍋;老百姓怕被殺,也把矛頭指向了張邦昌,說你不能連累我們,你不當皇帝,我們就全完了,堅決要求張邦昌當這個大漢奸。

最後,金國人逼迫,同僚勸進,老百姓為了活命也是呼聲高漲,張邦昌就這麼被所有人抬到了皇位上,接受了大楚皇帝的冊命,接受群臣朝賀。

據史料記載,張邦昌當時想死的心都有,哭哭啼啼地繼位,比砍他頭都還傷心。

張邦昌正式繼位後,不敢坐御座,不敢坐北朝南開朝會,他就坐東朝西,表示自己只是臨時工,不是真皇帝。並且百官向他行臣子禮儀的時候,他也一定要站起來還禮,再三表示我不是皇帝,咱們是平等的。自己只不過是替大宋皇帝看攤子,將來有朝一日宋室光復了,可以證明他沒幹過僭越之事,他從來不敢以皇帝自居。



半個多月後,金國留守人員見張邦昌的皇位貌似穩了,大楚王朝也建立了,就也走了。

金軍一撤走,張邦昌馬上就把宋哲宗的廢后孟氏請了出來。孟氏是前朝的皇后,因得罪了哲宗而被廢,做了女道士,因此就躲過了靖康之變。張邦昌請她出來,讓她負責臨朝聽政,等於是政權交給了孟太后。

所以實際上,張邦昌的大楚皇帝只幹了一個月左右(33天),後面就是由孟太后負責臨朝聽政了。

北宋滅亡,趙氏被廢,偽楚建立,汴梁發生的這些事,趙構在商丘看得一清二楚(趙構在大名府待了一段時間,覺得不安全,就又跑到了黃河以南的東平府,後來又覺得東平府也不安全,就跑到了商丘),他身邊的臣子也一清二楚。金人走後,這些人就給趙構上勸進表,說你現在是神宗皇帝僅存的嫡系子孫了,你必須當皇帝,這是你身為皇子不能推辭的義務。

趙構願不願意當這個皇帝,我們現在的人不是趙構肚子裡的蛔蟲,無從知曉,沒法猜測他當時的心情。但他當這個皇帝,說句實在的,跟張邦昌也差不多,完全是被他人推上臺的。因為當時大臣公認的皇帝還是宋徽宗和欽宗,趙構在他們眼裡,也只是個臨時工而已。而就是這種世人的心態,才導致後來趙構很介意別人提迎回徽欽二帝。(這也間接的導致了岳飛之死)


趙構想不想當皇帝,這裡不討論了,就說趙構被群臣推舉為皇帝之後的事。

趙構推卸不了責任,只能出山。張邦昌一見趙構,馬上就把皇位還給了趙構。為此他還寫了篇文章,把趙構形容為光武皇劉秀,表明趙構即位完全是順承天意,是眾願所歸。

趙構接受了張邦昌送來的玉璽,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至此政歸趙氏,南宋建立。

趙構做了皇帝后,張邦昌屁顛屁顛的來商丘朝見趙構。兩人一見面,張邦昌就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猛磕頭,痛哭流涕,說我實在是被迫不得已才做了偽皇帝,死罪死罪。趙構知道張邦昌想什麼,當時礙於新君登基又不能殺他,就伸手攙扶起他,說他功在社稷,如果沒有他,開封城就完蛋了。他不僅沒有任何錯,反而還有大功。

事後,趙構不但赦免了張邦昌的罪,還加封他為太宰(相當於正宰相),同時還冊封為同安郡王,等於是封了異姓王。

不過,趙構從張邦昌手中接過皇位,繼承宋室大統,畢竟是名不正言不順。因為張邦昌的皇位是金國人冊立的,趙構從張邦昌的手裡接過皇位,那他跟金國是什麼關係呢?所以在當時宋朝軍民的眼裡,趙構多少有點來路不正。這也導致後來趙構心理變態,總覺得有刁民要害他。



而張邦昌後來就是死於趙構的這種猜測,被以比莫須有還要冤的罪名處死。


Mer86


在北宋和南宋之間,事實上不止一個朝代還有兩個朝代,不過這兩個朝代存在的時間都不是很長,並且不為正史所承認,所以大家不怎麼知道而已。一個是張邦昌的大楚政權,再一個就是劉豫的偽齊政權。

在金國以強大的兵力攻下開封城,把北宋最後兩個皇帝宋徽宗宋欽宗抓起來之後,當時就等於已經滅掉了北宋。只不過當時金國還沒有統治中原的決心和慾望,所以決定扶持一個傀儡政權。而由於金國一直和趙宋王朝打仗,所以不願意扶持趙家的人,最後金國就看中了當時和他們打交道比較多的宰相張邦昌,任命他為新成立的大楚政權的皇帝。

話說張邦昌當時也比較倒黴,在開始的時候被派去和康王趙構一起去金營議和,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任務。由於一來二去就和金國熟絡起來,最後被金國委以重任,出任傀儡政權的首腦。雖然張邦昌百般推辭,推辭不下之後也沒敢居於正殿,並且沒敢登基。在趙構登基之後,馬上派人送去了傳國玉璽,但是他畢竟做了漢奸,所以最後還是被新皇帝趙構賜死。

趙構建立南宋之後,在南方繼續和金國作殊死搏鬥,而金國決定再立一個傀儡政權,就看中了劉豫,任命他為新成立的偽齊政權的皇帝。雖然是一個傀儡政權,但是劉豫在自己的地盤上還是過得比較不錯的,並且為金國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金國在統治穩固之後就不再需要他了,就把他一腳踢開,不過至少還是讓他善終了,比張邦昌要強不少。

所以北宋和南宋之間,還有兩個朝代,只不過都是金國扶持的傀儡政權,並且時間都很短,並且由於是侵略者所立,就如汪精衛和溥儀的傀儡政權一樣,不被正史所承認。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稱不上什麼朝代,只是北宋和南宋因為沒有皇帝在位的一段短暫的過渡期。

短暫的過渡期

情況是這樣的:

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南侵,攻陷北宋的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不但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還把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宮廷女官、大臣、宮廷樂師、廚師等都押往了金國,至此北宋覆滅,這也是宋徽宗重文抑武而且玩物喪志的下場。


但是,當時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趙構得以倖免,是因為趙構的母親是個宮女,不受徽宗待見,北宋和金國開戰後,宋徽宗於是把誰也不喜歡和疼愛的趙構派遣去邊境犒勞軍隊。南下的金國軍隊因為沒有遇上什麼抵抗,所以進攻速度很快,還沒等趙構回到開封,便發生了靖康之難,讓趙構躲過了一劫,並且他手裡也有軍隊,為他以後登基奠定了基礎。

當時金軍從開封撤軍時,眼見著宮中沒有人管理事務,於是逼迫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史稱“偽楚”,成立時間比南宋早了兩個來月。而張邦昌也覺得自己是個臣子,名不正言也不順的,所以一直感覺心裡不安。不久張邦昌於是召集官吏商談還政之事。最後決定迎請元佑皇后孟氏(元佑孟皇后是宋哲宗的皇后,宋徽宗時被逐出宮外成了女道士,因不在宮中居住而沒有被金人俘虜)回宮垂簾聽政,自己則以太宰的身份處理政務,以示還政。4月10日,元佑皇后正式聽政,張邦昌退位,前後存在了33日的“偽楚”政權宣告結束。不久,元佑皇后撤簾歸宮,宋高宗趙構正式即位,史稱南宋。宋高宗當皇帝后,將張邦昌流放於潭州(現湖南長沙),不久賜死。



“偽楚”政權是金國扶持張邦昌代為管理中原的傀儡政權。張邦昌並沒有想當皇帝,也沒有真正管理過國家,其主要任務是找到趙姓皇室後裔,把皇位傳承,存續時間只有33日。但是它起到了延緩金國繼續南下的作用,因此說偽楚不能算是一個朝代,與王莽武則天政權有質的區別。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小時候看畫本,有一個特別恨的人,就是張邦昌,原因就是他做了金人的“走狗”,坐了北宋的江山,替金人辦事。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事兒還真的錯怪他了。畫本和評書都把他“黑化”了。

偽楚政權

大金朝攻破北宋的都城,拿了徽、欽二帝以後,又不想直接統治北宋的地盤,於是就想立一個傀儡來統治。當時,北宋那些亡國之臣的想法自然是再立一個皇家的趙氏後人,不過直接被金人拒絕了,最後他們的選擇就是這位張邦昌。

張邦昌身為宋臣,氣節還是有的,誓死不從。但是金人也不含糊,直接亮了底牌,張邦昌如不從,便屠城。無奈之下,張邦昌只得代宋而立,國號大楚,史稱張楚、偽楚。

金國文字來,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三日,金使來促勸進,取推戴狀,眾人泣勸再三方從,留守司遂以推戴狀申,欲以初七日行冊命之禮。邦昌誓自裁,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塗炭一城邪?”遂止。——《大金國志》不過,金人走後不久,張邦昌便還政於康王趙構,也就是後來的南宋開國君主——宋高宗。張邦昌在位僅一個月零3天(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而已。

張邦昌之死

最後,張邦昌還是沒有逃過趙構的“制裁”,原因是什麼大概只有趙構自己知道了。史書上的直接原因是金人立張邦昌的時候,把宋徽宗的嬪妃靖恭夫人李春燕等十餘人也一併都給了張邦昌充實後宮,可是張邦昌還了政,自然也就沒有這層關係了。不過,二人送別之時還是有些肌膚之親,而且李春燕不但親自送別,還讓自己的乾女兒陪侍。

高宗趙構是宋徽宗的九兒子,李春燕算起來就是趙構的小媽,張邦昌與李春燕“糾纏不清”這個事兒,自然而然就成為了趙構殺張邦昌的藉口。

偽齊政權

張邦昌這麼快就還政,金人還是始料不及的,所以他們下一次選傀儡就選了一個心甘情願的,此人名叫劉豫。

宋高宗趙構當了皇帝以後,就開始了他“逃竄”的生活。最先定都是應天(南京),隨後逃至揚州,而劉豫就是趙構在揚州時封的濟南知府,因為金軍此時已兵臨山東了。劉豫原本就不想做這個濟南知府,畢竟這個差事有多難,他也明白,所以金兵打來,他稍做抵抗便投降了。逃到揚州的趙構屁股也沒坐多久,被金軍追著打,接連逃到越州(今紹興)、明州(今寧波)、定海(今舟山),甚至還走海路逃到了溫州,直到1132年,才算是在杭州站穩了腳根。

而早在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劉豫就已經被推為皇帝,國號大齊,亦稱劉齊、偽齊,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轄黃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陝西地區。

劉豫確實比張邦昌合金人心意得多,多次與南宋交兵,也給南宋帶來了不少的威脅,直到1137年十一月,金國主子才廢除了大齊國,而設立行尚書檯,治理河南、陝西地區。

臨了,金人還對劉豫說了一句非常扎心的話,““從前趙氏少帝離開京城,百姓有自焚赴死的,號泣之聲遠近都能聽到。現今你被廢,沒有一人可憐你,你怎不自責呢?”


足以見得,張邦昌、劉豫雖然都曾在兩宋之間做過傀儡政權的皇帝,但是還是有天差地別的,只可惜,張邦昌所承罵名頗多,劉豫反而要少,還是令人感到遺憾的。


水一白聊歷史


在北宋和南宋之間,還存在著兩個地方政權,一個是張邦昌建立的偽楚政權,另外一個是劉豫建立的偽齊政權,準確的說這兩個政權並不能稱為朝代,因為只有成為天下共主的才能稱為朝,而張邦昌建立的偽楚,劉豫建立的偽齊並不符合這個條件,所以只能說是地方政權,而不能說是一個朝代。

北宋滅亡,張邦昌被迫建立了偽楚政權

張邦昌進士出身,他是宋徽宗時期權臣王黼的黨羽,擔任過少宰、太宰,門下侍郎等職務,他和蔡京,童貫等權臣是一黨的,一直支持大宋和金國談和。宋欽宗是支持主戰的,他非常痛恨童貫,蔡京等人,所以宋欽宗登基之後,立刻開始清算主和派,之後又派張邦昌,康王趙構去和金兵和談。

宋欽宗主要是想要借金兵之手把自己看不順眼,和有威脅的人除了,而金人並沒有殺張邦昌,大宋和金人交戰不利,反而導致了主戰派全面落敗。公元1127年,東京被攻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康王趙構還在四處逃竄,所以就出現了中原地區權力真空,金人當時主要是想要錢,自己統治還會遭遇抵抗,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金人就準備建立一個傀儡政權來統治這個區域。

張邦昌畫像

張邦昌這個繡花枕頭就成為了人選之一,主要是這個人慫,但是張邦昌也知道,金人想要自己當傀儡,這個位置並不好坐,真的登基了千古罵名就推不掉了,所以張邦昌想方設法的推辭登基,甚至以自殺來推辭,金人根本就不鳥他這一套,用屠城來威脅他,張邦昌被迫登基。

張邦昌登基之後更是如坐針氈,他不敢以鄭自稱,更是堅決的拒絕大臣們對他跪拜,從穿著服侍,到發佈政令張邦昌完全不敢按照皇帝的規格來,一直遵守著人臣之禮,一直到了金兵撤退之後,張邦昌立刻還政康王趙構,偽楚政權就此滅亡。

職場危機,劉豫在金國扶持下建立了偽齊政權

張邦昌迅速的倒戈,讓金國不得不重新扶植一個傀儡政權,劉豫是宋哲宗時期考中的進士,但是在徽宗時期,徽宗並不太喜歡他,他又和同僚的關係不太好,所以金兵進攻濟南時,勸降劉豫,劉豫並沒有什麼顧忌就投降了,他得到了完顏宗弼的重用,他在公元1130年,被金國冊封為皇帝,建立了偽齊政權。

劉豫早做好了準備登基稱帝,和趙構建立的南宋王朝翻臉了,他把東京改名為汴京,在他執政期間,倒行逆施,大肆抓捕殺害宋朝宗室成員,殘殺那些建議和宋朝建立聯繫的大臣,協助金兵侵襲宋朝軍隊,完全的淪落為金國的走狗。劉豫不斷的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金國也不放心他。於是在公元1137年,金人設計抓捕了劉豫和他的兒子劉麟,將劉豫這個偽皇帝廢了,偽齊這個傀儡政權就此滅亡。

劉豫畫像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嚴格來說,在北宋和南宋之間,曾誕生過兩個朝代:一個偽楚政權,開國皇帝為張邦昌,享國33天;另一個是偽齊政權,開國皇帝為劉豫,享國七年。

我們先來看張邦昌的偽楚政權,這是在公元1127年,金軍攻陷汴京,擄掠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北宋滅亡。但是,鑑於當時金國暫時無力直接統治這片廣闊的中原地區,便決定先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代為統治。

這個時候,金軍便號召汴梁城中漢族大臣們公開選舉一個非趙氏的新皇帝,雖然大家在內心裡都不願意投出這一票,因為投出這一票,就意味著你公然否定趙氏皇帝的合法性。假如某一天宋軍重新殺回來,你會有好果子吃嗎?

但問題是,如果你不投票這一票,你的生命安全恐怕當時就無法得到保障!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只好壯起膽子,投出自己這寶貴一票。最後,北宋宰相張邦昌,以絕對優勢的票數當選為新皇帝。

對於張邦昌來說,這個消息讓他是又驚又喜。因為,自己竟然能當上皇帝,這不是傳說中的祖墳上冒出青煙麼?但問題是,當這種漢奸皇帝,會有好下場嗎?張邦昌實在沒有信心。

所以,他在登基時,便以生病為由拒絕,甚至揚言要自殺,但在金軍的威逼利誘之下,他最終還是爬上了皇位,立國號大楚,史稱偽楚。



當然,張邦昌登基的理由也比較充分,因為金軍揚言如果他再不登基,就要屠城,所以他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且,張邦昌為給自己留條後路,在對待城中百姓的生命和財產上面,也沒有把事情做得太絕。從這層意義上說,張邦昌對汴梁城百姓也算是有恩。

後來,等到金軍返回北方後,張邦昌立刻大赦天下,並宣佈退位,將政權還給了康王趙構,自己則繼續擔任宰相職務。至此,存續僅33天的偽楚政權覆亡。

再後來,趙構登基後,朝廷內部主戰人士開始要求清算張邦昌等漢奸。

本來,趙構是不想殺張邦昌的,但這個時候,有人出來揭發張邦昌睡了宋徽宗的妃子。這種罪,表明上看起來並不是什麼不可救藥的罪行,但問題是,這件事卻可以證明,張邦昌內心想要取代趙氏皇帝。

因為,張邦昌在汴梁城拘捕皇族成員、捕殺抗金義士、給金軍搜刮錢財美女,可以解釋為是金軍逼他。但問題是,金軍難道會逼他睡宋徽宗的妃子嗎?所以,這顯然是張邦昌一度把自己當成貨真價實的皇帝,所以才敢做出這種越界行為。



接著,又有人出來揭發,說張邦昌在金軍撤退後,特意把孟太后抬出來垂簾聽政。

這孟太后是宋徽宗哥哥宋哲宗的前皇后,因為種種原因,金軍在搜索大宋皇族成員時,她有幸逃過一劫。現在,張邦昌當皇帝后,竟然把孟太后抬出來,整個行為就和當年趙匡胤對待柴世宗老婆一模一樣。你們說,張邦昌這是想幹嘛?

最終,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趙構只能下令將張邦昌賜死,因為這種行為如果不懲罰,接下來肯定還會有人效仿,這顯然不利於趙氏政權的鞏固。當然,趙構對張邦昌也算是夠意思,因為,憑張邦昌的這些行為,在古代皇權至上的社會中,那必須是滅九族加凌遲,但趙構卻只讓他一個人自殺,也算是法外開恩。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劉豫的偽齊政權,這是在公元1130年,金軍渡過長江追擊趙構失敗,在返回途中又遭遇韓世忠等人的狙擊,金軍發現他們對河南、陝西地區還有些鞭長莫及,或者說想直接控制這片地區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於是便決定扶持一個傀儡政權。

於是在公元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親自下詔,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濟南知府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轄黃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陝西地區,史稱“偽齊”。



當時,投靠金軍的牛逼漢奸很多,如杜充(岳飛上級)、李成、孔彥舟、張中彥、慕容洧、趙彬、徐文、酈瓊等等,但金國高層卻一致選擇劉豫。

因為史料的缺乏,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道劉豫在當偽齊皇帝前,到底幹了些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豫肯定也是一個非常牛逼的人物。

因為,一個人想坐在頭把漢奸的位置上,其能力、資歷及威望,至少都必須讓眾多漢奸們信服,就如同汪精衛能坐上近代頭把漢奸的位置一樣,都得有過人得實力和影響力才行。當然,這是題外話。

等到偽齊政權建立後,因為有了這個緩衝地帶,宋軍和金軍終於迎來了一段和平時期。於是從公元1130年開始,南宋政府開始放手整合江南的軍事、政治、經濟資源。於是,遍佈江淮的軍閥、義軍、流寇、土寇,都開始被南宋中央政府改編和消滅。

等到四五年後,也就是差不多公元1135年時,南宋政府終於構建起劉、張、韓、嶽、吳五大集團軍。從此以後,金國吊打南宋的局面,終於不復存在。與此同時,宋軍也開始拉起反攻金軍的序幕。

接著,劉豫在宋齊戰爭中一再失利,金朝感到偽齊不但不能成為金宋之間的緩衝屏障,反而成為金朝甩不掉的累贅包袱,兼之金朝也摸索出統治中原的有效形式,便漸生廢掉偽齊的念頭。於是在公元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下令廢除齊國,在汴京設立行尚書檯,治理河南、陝西地區。自此,偽齊政權滅亡。


我是趙帥鍋


在北宋和南宋之間,有一個時間差,金國扶持了張邦昌建立了大楚國,但只存在了一個多月,張邦昌主動退位。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初六,金國將俘虜宋欽宗廢為庶人,自此北宋滅亡,宋朝沒有了皇帝。

但金國人自己的力量不足,女真人口太少,無法統治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他們決定扶持一個漢人傀儡政權,最終選定的是順服的前太宰(宰相)張邦昌。

三月初七,金國人在開封正式冊封張邦昌為大楚皇帝。

(張邦昌)
<strong>

隨後,金國人按照玉牒將汴京內的宋朝皇室按圖索驥,宋英宗一系下的男女老幼幾乎被一網打盡,全部押解北上。

四月初一,金國大軍隨之回撤。

皇室只剩下宋徽宗的兒子趙構因出使金國逗留河北逃過一劫,另外還有一條漏網之魚,宋哲宗的廢皇后孟氏。

金人北上後,張邦昌派人找到孟太后。

四月十日,張邦昌主動退位。

四月十一日,孟太后在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張邦昌任太宰。

(孟太后)

五月初一,趙構不敢回汴京,在南京(今商丘)稱帝,是為宋高宗。

1、金國人為何選張邦昌為傀儡皇帝?

張邦昌是宋徽宗年間的進士,為人軟弱沒有氣節,附會宋徽宗追求祥瑞,並上書將祥瑞做成旗子,廣而告之。

張邦昌雖然附庸宰相王黼等權貴,但也無甚大惡。

宋欽宗即位後,任命張邦昌為少宰,去幹和金國人和談的髒活累活。

(宋欽宗)


張邦昌先是陪著康王趙構到金營為人質,以促成和談。

結果夜裡殺聲四起,原來是姚平仲偷襲金營失敗。

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大怒,責問張邦昌是不是來和談的?還想要腦袋嗎?

張邦昌嚇得兩腿發抖,一口咬定這劫營肯定不是朝廷的主意,一定是哪個宋朝將領自己貪功擅為。

靖康元年二月,宋金達成和議,宋朝割讓三鎮。張邦昌繼續留在金營為人質,因和談有功,升職為太宰兼門下侍郎。

張邦昌是個堅定的主和派,在金營裡完全按照金國人的要求辦事,勸說三鎮守城軍民:城池已割讓,請投降金國。

一直到靖康二年正月,張邦昌才從燕京回到開封。

金國人覺的張邦昌是個聽話的人,因此最終選他當皇帝。

金軍統帥開始也準備用自己人統治河南之地,先讓遼國降官蕭慶當河南留守,蕭慶連忙說這裡人生地不熟,不敢當。又選金國漢軍都統制劉彥宗當河南留守,劉彥宗也說不敢當。

完顏宗望說,我們現在地廣人少,而趙氏一定會復興,不如以黃河為界,立異姓為皇帝,做一個緩衝。

2、張邦昌雖然賣國保身求榮,但本意卻沒有想篡奪大宋江山

宋朝的很多野史誇大其詞,說張邦昌依附金國想篡逆宋朝,但這不是歷史事實。

張邦昌當上大楚皇帝,完全是金國逼迫,他本意並不想當皇帝。

靖康二年,張邦昌和肅王一起從燕京回開封時,並不知道金國人想立他為皇帝。

二月底,金國派劉彥宗等人讓百官勸進時,張邦昌才知道金國要立他為皇帝。

張邦昌態度很堅決,以死拒絕,“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

邦昌呵責彥宗,又罵城中百官,因不食。

張邦昌開始絕食抗議當皇帝。

金國人簡單粗暴。

以屠城威脅張邦昌必須當皇帝!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

三月二日壬辰,金人入文字來,限三日立邦昌,不立,城中盡行殺戮。

如果宋人不立張邦昌為皇帝,金國人就屠殺開封城中百萬百姓!

這時,張邦昌才屈從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后,張邦昌請求金國不再搜刮開封城內的金銀財物,不要毀壞趙氏宗廟。

張邦昌還請求金國將忠於宋朝的孫傅、張叔夜、秦檜三人送回。

四月初一,金軍北退。

四月初二,張邦昌大赦天下,令勤王師散還諸路,不要來開封,另外派人尋訪趙構。有人認為張邦昌散還勤王師,就是張邦昌真心篡權的鐵證。

但這個鐵證並不鐵。

金軍剛剛撤回黃河以北,一旦發現勤王軍有什麼挑釁行為,還可以殺一個回馬槍。

另外,張邦昌也擔心近十萬人的勤王師來到開封城外,說不定一股腦殺進城裡,讓張邦昌的腦袋搬家。

所以說張邦昌真心篡權是誇大其辭。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

(張邦昌)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見百官稱予不稱朕,不稱聖旨。至於禁中諸門,悉緘鎖,題以臣邦昌謹封。

這一切都說明,張邦昌一直沒有將大宋江山取而代之的想法。

(趙構)

3、趙構本不想殺張邦昌,強硬主戰派李綱主張殺掉張邦昌,導致朝廷嚴重失和。

金軍脅迫二帝北上之時,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命令勤王軍會集開封,卻不去追擊金軍,救回二帝。

趙構的心思是要先從張邦昌手裡奪回皇位。

但是投鼠忌器,趙構害怕金軍突然殺個回馬槍,一直猶豫不決。

一直到四月初七,張邦昌派人來正式表示納位稱臣,趙構才鬆了一口氣,說:

九廟之不毀,生靈之獲全,相公之功已不愧於伊周矣。

趙構還年輕,對服服帖帖的張邦昌也沒有什麼惡意,畢竟張邦昌保住了宋朝的宗廟,使汴京免於屠城。

為了和金國媾和,趙構充分利用張邦昌這個資源,先是封張邦昌為同安郡王,又加封三公之一的太傅。

六月初一,主戰派李綱上臺,堅決主張要殺掉張邦昌,甚至放言:朝廷有張邦昌,就沒有李綱:朝廷有李綱,就沒有張邦昌。

暑季已到,金軍暫時不會南下,宋高宗趙構決定犧牲張邦昌。

六月初四,張邦昌責授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

然後,趙構又找個了藉口殺掉了張邦昌。

張邦昌當皇帝時,宋徽宗的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想趁機上位。有一夜,張邦昌喝酒半醉,李氏以赭色半臂扶著張邦昌入福寧殿,將宮中養女陳氏送到張邦昌懷裡。李氏送張邦昌回去時,曾經罵了趙構。

於是,趙構將張邦昌賜死潭州,李氏杖脊配車營務。

李綱殺掉張邦昌,並盡行驅逐擔任偽職的官員,犯了打擊面過廣的錯誤。

(李綱)

當前的主要敵人是金國,張邦昌只是被逼迫並不是真心篡逆,根本不需要殺他。極端的主戰派和主和派都是少數,大部分官員都是中間派,立場並不穩固。

在戰爭存亡之時,正是藏汙納垢之處,最大限度地團結中間派和不是真心投敵的人。

水至清則無魚。

李綱大開殺戒,得罪了中間派,反而孤立了自己。

李綱僅僅幹了兩個月,就被迫離職。

秋天來了,金國以張邦昌被殺為藉口,再次派兵入侵南宋。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