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为什么?

铁托boss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朝堂上,究竟是以满语为主还是以汉语为主呢?或者说,清朝朝堂上,皇帝和大臣们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

努尔哈赤

事实上,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在康熙之前,尤其是在清军尚未入关之前,清廷朝堂上的语言主要还是以满语为主,而当清军入关之后,清廷朝堂上则主要交流语言则成了汉语。

原因也很简单,自努尔哈赤带领女真人在关外崛起并建立后金政权之后,这个后金政权就极为敌视汉人,对于关外的汉人,除了屠杀之外,他们将其视为奴隶,从未将其平等相待。自然,女真高层虽然很多人精通汉语,但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语言。

满清朝堂

而且,当时后金政权的人员构成,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努尔哈赤一手建立的八旗集团,虽然将当时关外的部分汉人、朝鲜人、蒙古人、达斡尔人乃至于俄罗斯人都编入了八旗集团,但是,其主要人员构成,依然是满清八旗的根本——女真人。

而当时八旗集团朝堂上层的达官贵人们,除了少数投降的汉奸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女真贵族。而且即便是这些汉奸,在后金上层的话语权也近乎忽略不计。因此,毫不意外的,关外时期的女真八旗集团,所通行的语言自然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满语。清朝初期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就不会说汉语,哪怕到了康熙年间,孝庄太后依然只会说满语和蒙古语。

孝庄太后

这从如今清朝遗留下的历史文献也可以看得出来,后金关外时期的文献,绝大部分都是由满文书写,汉语书写的文献并不多。由此还带来一个问题:由于今天精通满文的人越来越少,这部分文献甚至存在无法翻译以至于失传的危机。

而当清军入关占领天下之后,虽然骨子里清廷依然轻视和警惕汉人,但是,女真只有几十万的人数决定了,他们必须倚仗人数巨大且具备完善知识体系的汉人,才能统治关内庞大的面积和亿万人口。

因此,大量投靠清朝的汉人士大夫阶层开始进入朝堂,虽然最为关键的职位依然由满人担任,但是,凭借人数优势,清廷内的汉人官员依然占据多数。与此同时,为了统治各地方,清廷也必须使用各地方官府和百姓能够看懂的汉字。

八旗

在这种局面之下,虽然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声嘶力竭、甚至身体力行的推广八旗所谓的“国语骑射”,但是,汉语及汉字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清廷的主要交流语言。

汉化,以清廷绝不想看到却难以扭转的趋势,迅速波及整个八旗集团。以至于到了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哪怕在八旗集团内部,绝大部分八旗子弟都已经不会说满意,更不会书写满文。

当然,这种局面绝不是满清统治集团想要看到的,他们深知文化及文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这些颇具成就的皇帝们除了本身精通满文及满语之外,也一直强调八旗子弟要坚持满族特色的“国语”。

乾隆皇帝

而满清皇室对于皇族子弟的教育,满语和满文也一直是重中之重,包括清朝末帝溥仪在退位之后的故宫小朝廷内,依然接受了完善的满语教育。

然而,清军入关之后,主动和被动的被汉化,是大势所趋,根本不是满清统治阶层的意志所能扭转的。因此到了清朝中后期,无论是朝堂还是八旗集团内部,满文及满语都几乎消失殆尽。整个八旗统治阶层内部,除了地位极高且接受了满语教育的皇室子弟之外,哪怕是大多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将满语及满文抛之脑后。


鸢飞九天2018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大清朝从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满语,所以千万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影视剧给误导了。那里面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没有办法呀,影视剧如果都说满语,谁看得懂呢?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开始,满人说满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


小小嬴政


满清入关之后,就一直在汉化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实满清汉化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已经很严重了。关于满清在朝堂之上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看。

奏折和诏书

无论是传位诏书,还是一般的普通诏书,或者奏折都有汉字写的。若是满清朝堂只能说满语,如果遇到需要念出来这些东西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在念这些东西的时候要用满语念出来?那么只能说念这东西的宦官或者其他人还得实现精通汉语和满语,不然根本翻译不好奏折的原意,貌似满清的宦官进了宫并没有说都要学满语吧?官员也没有要求说要学习满语吧?



官名或者话语的汉化版本

满清汉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证据就是一些官名或者一些话语的汉化版本。比如:一尔希哈番。这就是一个音译版,就是少卿的意思。又比如土黑勒威勒,是轻微罚俸的意思。这些词能在史料中出现,可见满清的朝堂是一开始还是有说满语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这些汉字音译版。之后随着汉化的加深,这些音译版的词也就消失了,而是直接用汉语词语了。如果满清朝堂用满语交流,那么怎么会在清亡后不久这些词语就看不懂了呢?



玉牒的改变

满清的皇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努尔哈赤的兄弟伯叔称为“觉罗”,一种是努尔哈赤本支称为“宗室”。“宗室”的人录入“黄册”,“觉罗”的人录入“红册”,然后再每隔一段时间就汇编入“玉牒”。而玉牒这东西本来是满文书写,嘉庆二十二年起每年另缮汉文版,名曰“星源吉庆”,而且还规定以后不再缮录满文本。连满清皇室的宗谱都用汉字来缮写了,那么满清的朝堂还有用满语交流的必要吗?难道说着满语写汉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总之满清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是汉语和满语并存于朝堂之上,这时候满族官员多,当然是满语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语慢慢地在朝堂变成只有极少数人在说,甚至没有人在说。无论皇帝还是臣子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的雅言。满语虽然没有消失,像是萨满这些基本上就是用满语,但是会使用者越来越少,这些都能侧面反映出来。


淡看天上月


大清王朝在封建矗立276年,两百余年里,前百年是以满语为主,后百余年以汉语为主,前者从清太祖、皇太极、顺治帝懿旨可见一二,后者从溥仪在京那几分钟视频里可斟酌时两,即便溥仪这一生也深受满族老师执教达九年有余。

前百余年清廷以满语为主

满清还没入关之前,明代的东北地区一直就是多民族发源混淆之地,除中原汉族,其内覆盖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及闹事的俄罗斯族,该地区因特殊,还形成了后世具有特色文化的东北方言。

而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代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一位纯正东北方言的女真人,也造就,朝议之时,他虽能与汉族交流,但自带一股浓烈的东北大碴子味儿,在混淆民族的朝廷里常有大臣会心生自畏。

清太祖时期,由于清朝初立,并未对汉族实施强学“满语”要求,而是选择刚柔并进的同化整个明朝遗留下来的文化。

至皇太极后,清廷局势稳定,才开始导向到底是用满族,还是汉族,亦或者同用,最终的结果却是,汉族也用,只是权贵还是以满族为主,也是此后,八旗规制再度加权,后官选秀也相继做出过一些调整,而此时的满、汉语之争,还是以清太祖一般无二,都是以满语为集权制。

只是到这,满族作为小语种,也并未普及,一是因为怕汉族同化了满语,让汉族有了逾权之槛,二是因为至他这一代,汉族文化已经深耕民心,已经不好随意主导,因为汉语作为“官语”雅音更易学、易交流,就如同当今般,即便你从未走进过大城市,但依赖方言一样可以说出“似方似普”的“普通话”,这就说明,易简,才是一种最合适的交流方式。

后百余年清廷以汉语为主

顺治时期,汉语已经开始被大规模推行,因为此时小语种已经不及大语种,最终促使朝廷的稳定,大面积推广,其一因顺治和康熙乃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第二位皇帝,此时隔了三代有余,已经全国稳定,全国贺朝时,已经出现“语言障碍”,遂两朝皇帝已经迫切的需要改制语种。

也是此后,继康熙之后,汉族逐渐成为清朝主语,包括后世的《康熙字典》,康熙育皇子时,更是每日亲检必修课“普通话”,如果哪位皇子不学满文、蒙文、汉语,即视为不学无术子弟,因此康熙还曾言:“朕宫中从无不读书、好学之子。”

康熙年间,在育皇子的同时,康熙已经为后世打下汉语基础,继盛极一时的乾隆时,更是如此,乾隆年间作为清朝盛世,朝贺之多,实乃罕见,连国外的“英语”都入侵清朝了,洋人的走入,也让普通话再次从新定义,那就是“易学、易说”,包括新疆边境之地、海关之口。

后续至慈禧、溥仪这,更不用说,史料记载,慈禧是会满语,但几乎很少用,溥仪在世时,哪怕满文习有九年,至京城念文时,一样用的汉语,满语几乎难以出口,有人说,是汉语的影响所致,随了潮浪,但也有人说,只是想忘记曾经清朝的一切,毕竟,到他这一代,并未回馈多少,反而被其所困。

喜欢的看官别忘了关注:探索历史奇闻,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探索历史奇闻


分阶段的,清朝前期基本说满语,中期满汉混说,后期基本说汉语。

前期(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基本说满语

在清朝的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几位帝王时期,朝堂上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基本都说满语。即便是一些汉族大臣,大多数也能和皇帝进行基础的满语交流。

但也有一些年纪大的汉族大臣,几乎不会说满语。为了照顾他们,皇帝恩准他们可以说汉语。而且清朝的皇帝汉语水平都非常高,如康熙、雍正、乾隆同时会说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所以清朝皇帝都能用非常流利的汉语和汉族大臣交流,一些满族的重臣也多少会一点汉语,这对那些不会说满语的汉族大臣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

不过为了显示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家威严,清朝前期的皇帝都坚持用满语和大臣交流,朝堂上自然也以满语为主,而且朝廷也鼓励皇室成员之间多用满语交流。

中期(乾隆、嘉庆、道光):满汉混说

清朝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这几位皇帝在位期间,满语已经丧失了主体地位,汉语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几乎和满语平起平坐。在朝堂上,同时有说满语和汉语的大臣,比例基本是对半开。满族大臣说满语、汉族大臣说汉语。

皇帝在满族大臣交流时说满语、和汉族大臣交流时说汉语。

这主要是清军入关太久,汉文化对清朝皇室的影响一步步加深。在不知不觉中,清朝接受了汉文化,自然不再坚持满语优先的原则。

清朝中期,皇室的满语水平明显有下降的趋势,渐渐转说汉语了。乾隆和嘉庆都曾发现过这种情况,乾隆对此进行过严厉批评,认为皇室多说汉语是对祖先的背叛,强烈督促皇室成员加强满语的学习。而嘉庆也曾下旨,要求皇室成员之间多说满语。

虽然有乾隆和嘉庆的用心良苦,但是满语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汉语强有力的挑战。汉语和满语平起平坐,故而此时朝堂上满汉混说,没有谁主谁辅的说法。

后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基本说汉语

清朝后期,整个皇室包括皇帝在内的满语水平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即便是爱新觉罗嫡系子孙,也只会说一些简单的满语。汉语成了他们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

在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之时,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在朝堂上基本都说汉语了,几乎听不到满语的声音。朝堂语言从“满汉混说”过度到了“汉语为最”。

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连简单的满语都不会说了,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可见清朝皇室的满语水平倒退到什么地步。连皇帝自己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自然在朝堂上要说汉语了。

结语

清朝皇室的满语水平在刚入关时,保持了高水平;而入关时间一长,满语水平出现了衰退的趋势;时间再一长,他们满语也都不会说了。

所以清朝的朝堂语言,在清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经历了不同阶段。前期基本说满语,中期满汉混说,后期基本说汉语。


袁卫宇


先说答案:清朝建国初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尤其是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地位突出,随着,满汉文化的交流,满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没有满文之前,金国女真人仿造汉语创立了大字和小字两种女真文字,这是满文的基础。后来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满族社会的交往,对于满族人的统一大业也没有帮助。所以努尔哈赤对这件事情表达了不满,当时他就说:

汉族人念汉字,不管是学没学过汉文,都可以听得懂;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学没学过蒙古文,也都能知道。可是我们满族人,说话要说满语,写字却要写蒙古语,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们满语的编写,会比别国的语言更加困难呢?

所以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手底下的学者创立了最早的,没有圈点的满文,一般叫做老满文。

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期,又对老满文做了修改,成为了后来比较成熟的满语。

清兵入关之后,满文在清朝被定义为国书,清朝政府也很重视满足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编进了大量的教材和词典。这些词典的问世,一方面对满语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语的普及和推广。

清初时期,在生存领域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满语仍然是满族人的主要的交际工具。但是随着满族和汉族民族交往的加强,满族人开始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和汉族的文化。为了避免被汉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极就曾告诫过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穿汉族衣服,学习汉族礼仪,最后导致了亡国的后果。因此王爷贝勒们必须要互相告诫,让后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开国之初,满语被朝廷定为国语,官员的升迁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译等方面,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努尔哈赤时期确定了使用满文书写公文的制度,皇太极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有趣的是一开始在诉讼的时候公文必须使用满文,这个规定让很多司法领域的汉族官员苦不堪言。在康熙年间,因为汉族官员看不懂刑事笔录,没有办法在判断案件的时候给出有力的意见,最后只能随大流,别人说怎么判他们就怎么判,成了摆设。这样对于司法公正绝对是一个伤害。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后来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汉语。

除了官方文件,满族文字还被用来翻译汉语经典著作,书写家谱等等。那些传授满文的先生们还经常使用满语来讲小说,内容有《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等,甚至在春节的时候写对联也使用满文。

此外政府对于八旗子弟尤其重视满语教育,他们先后在各地设立了学校,比如在顺治年间的时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岁以上必须要入学学习满文,当时叫清书。

顺治皇帝多次强调教授学习满语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军事训练中非常的普遍。

说来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位的宣统年间,还在使用满语口令操练军队!

清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满语的地位,还把满族文字作为科举科目之一,对于满语不合格的人进行惩罚,满语水平的高低成为官员升迁或者降职的标准。在雍正4年,大学士徐元梦因为翻译奏章错误被革职。在雍正7年又宣布,八旗汉军如果不能够用满语回答问题,就会很难得到升迁和任务。乾隆皇帝还专门指派官员来监督满族王公子弟学习满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如果不懂满文就不能当官。甚至有些地方官员就因为不懂满语而辞职,比如乾隆年间的户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抚达都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学不好满语,只能辞去巡抚的官职。

尽管统治者下了大力气来扶持满语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满汉交往的密切,经过了满汉共存的双语阶段之后,满语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关之后北京旗人里面既懂汉语又懂满语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够说汉语,而在民间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使用汉语交往。到了乾隆年间满语已经沦为了第二语言,到了嘉庆初年,北京已经形成了不能翻译甚至不认识满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后,满语逐渐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汉语取代。

从官方到民间,汉语逐渐在各个方面全面取代了满语;从地域来看,抛弃满语使用汉语的过程呈现从南向北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雍正和乾隆年间是满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过渡期。到了嘉庆皇帝之后,汉语逐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鸦片战争的前夕,关内的满人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满语。

在历史上,汉族经历了多次的军事征服,宗教传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统治,但是汉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稳定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难摆脱对汉族对汉语汉字的依赖,都会或多或少被影响,甚至被同化。满语虽然曾经成为国语,但是也难以逃避这样的历史命运。


铁锤文史


对于清朝历史,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疑惑。那就是清朝皇帝在朝会的时候,和大臣之间沟通、交流,是使用什么语种?

这个问题分具体时代。

在努尔哈赤的后金汗国时代,后金汗廷主体上是以女真贵族为主,因此,努尔哈赤使用的是女真语言(满语)。至少在皇太极时代,清朝贵族依旧不能真正意义掌握汉语——这一点,从皇太极依旧需要阅读满文版《三国演义》就可以看出来。

顺治时代,清朝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大清朝廷从割据政权开始转型为全国性政权,大量汉族士大夫见李自成政权无治国能力、南明朝政不可救药,于是开始为满清政权效劳。而大量汉族士大夫出现在满清朝廷里,导致满清朝廷出现满汉大臣并存的状态。这就导致顺治帝以后的皇帝,需要针对不同的大臣使用不同的语言。

从顺治帝之后的历代满清君王,将满语和汉语并行用于朝会之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满语渐渐地出现了不足以使用的问题:那就是词汇量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朝廷的发号施令,需要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来表明君王的意志,乃至朝廷的旨意。汉语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这套语言体系早已形成,很多词汇是现成的。

而满语则不同。满清入关之前属于渔猎民族,渔猎民族的语言词汇主要围绕渔猎生活为核心,关于行政方面的词汇量少之又少,因此,只能借鉴于汉语。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当代世界并不少见。以韩语为例,韩语的单词分为固有词和外源词两套体系。所谓固有词,指的是韩语里面原有的词汇,而外源词则是韩语里没有的词汇,但是想要表达这种意思,于是引进外来词汇。有学者统计,韩语外源词里面,有半数来自中国。此外,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学,理工科是使用俄语授课的,因为很多物理、化学方面的名词,在哈萨克语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汇,为了教学方便,哈萨克斯坦的大学只好使用俄语授课。

因此,随着清朝统治的深入,清朝统治者依靠满语下达指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词汇要借鉴于汉语,渐渐地,清朝的行政体系对汉语产生了依赖性。

因此,到了乾隆时代,京城里的满人百姓,也开始大范围使用汉语交流,使用满语的频率出现大幅度下滑。

咸丰死后,慈禧太后掌权,有历史爱好者考证出,慈禧太后的满语水平很差,因此在慈禧太后影响下,清朝朝廷的朝会开始逐渐舍弃满语。甚至到了宣统帝时代,宣统帝只会说一个满语单词,由此可见,在咸丰之后,满语已经出现被遗弃的迹象,以至于满清末代皇帝,都不会说满语了。


藤树先生


上朝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很模糊的,是电视剧里面构思出来的。像电视上那样的大型朝会,那叫做御前会议,一般只有核心官员参加,在早期基本上全是满语,后来随着清朝皇帝汉语越说越好,也说汉语,但规定以满语为准。



平常之时,最常见的是皇帝御门听政,也就是在乾清门那儿听政。一般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记着这样一个原则,在专制社会,一切都是黑箱操作,一般大臣根本不知道朝廷决策是怎么回事儿,普通老百姓更是看得云里雾里。如我们所熟知的,清朝决策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一个人在哪儿说就行了。通常来说,皇帝发布决策的时候都是说满语的,尤其是在早期。



清朝使用满语除了保持民族传统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保密。因此,清朝早期机密文件全是满语记载。

并且,清朝早期混的好的汉大臣全都苦学过满语,有些甚至还学过蒙语和藏语。例如张英张廷玉父子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精通满语,其中张英在汉人满语考试中第一名。在康熙朝开博学鸿儒科,招录了一帮大儒,一开始对他们是委以重任,让他们拟写文稿。可不就发现,这些人因为不懂满语,写的文辞极难翻译,也就将他们统统打发了。

同样的,满族大臣也比要求学习汉语,还定期考核。

此外,还涉及到一些召见。一般来说,这个就因人而异了。例如康熙在接见西藏班禅的时候就秀过一口藏语,班禅惊讶的不行。此外在接见一些蒙古王公的时候,皇帝一般说蒙语。我比较好奇的是,皇帝接见朝鲜使臣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语言?反正肯定不是韩语。



清朝皇帝一般来说,都要精通汉藏蒙三种语言,要求做到会说会写。清朝早期几个皇帝汉语水平其实都很一般,写的奏折里面错别字大大的多。因此,满文是主流。但从逆天的乾隆开始,清朝皇帝转身一变个个成了文学家艺术家,写的一手好打油诗,皇家诗集出了一本又一本,于是汉语占据主流。但是满文仍然是官方正统问题。


历史伶俜者


根据历史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就会说汉语会写汉字。之后的皇帝,包括顺治,康熙等都精通汉语会写汉字,到了乾隆和之后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写汉字说汉语,满语反而成了第二语言。至于朝堂上说什么语言,雍正之前以满语为主,雍正之后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私底下满清统治者,基本上也都是以说汉语为主。



文史小驿站


丛努尔哈赤时代日常办公就是以汉语为主,只有全都是满族官员时才讲满语,以宁完我为例,他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参与朝政了,一直没遇到什么问题,但是到了晚年,顺治时期,被赐入满洲八旗,进入王公议事会(相当于人大主席团),却上表请辞,因为都是满族亲贵,都讲满语,自己听不懂。但也说明就是在入关之前,满洲上层都是双语制的,都会讲汉语,而大臣和将领们都有不懂满语的汉语,所以正式办公用语都是汉语。但满族之间在没有汉族的时候还是会讲满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