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书法时先介绍作者的书协官方头衔再介绍作品,这样做合适吗?

手机用户13905816575


任何一副作品,都是要先看作品内容,只看落款名字的十有八九是外行。像这样的作品可以毫不客气,横扫书协。先生也不是会员,也没什么头衔。书法是要作品自己会说话。不是靠官方头衔来装饰的


北京纯一斋传统书法


欣赏书法先罗列头衔与成绩,显然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为什么不用书法来表现?为什么一定要先体现头衔与成绩,难道头衔与成绩比书法的实质重要吗?显然,对于罗列头衔与成绩的人觉得头衔与成绩比书法更重要,更能吸引人的目光,所以不惜口水把所有的,不管是否牵强的,是否合乎实际的东西都搬出来,就象皇帝出行,首先需要看到庞大的仪仗队一样。但是,我们看到第一次阵势或许有些震撼,第二次就麻木了,第三次有点反感了,第四次就抵触了!


现在,感觉头衔与成绩都是大家的笑料了,甚至把书法家,书法大家,大师都带到沟里了,唉!别弄了,再弄,书法就不是艺术了!

既然是书法还是用书法说话吧!可能你觉得自己很高深,害怕没人能理解,那你就把自己悬在高阁别出来,你那么高,或许只有书圣能与你作伴!


一笑貫长天


欣赏书法时先介绍作者的书协官方头衔再介绍作品,这是一种“艺术官本位”的思想。麓风轩认为:书法的艺术性是一种客观的价值存在,与官衔等级、职位高低、名气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沙孟海老先生也曾有一句精辟的话:艺术的真实价值与名望不能相提并论。

题主所说的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两方面问题:

1、“艺术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

“艺术官本位”明显是有悖艺术常理的。这种思想下认为谁的官大谁的作品就好,所以人都拼命往书协里去挤,想方设法弄个一官半职,哪怕是个虚名也当做金光闪闪的光环——导致现在各种山寨的“书法协会”和各种书协理事、书协主席、书协院士泛滥成灾。现在普通老百姓也很难接受这种观点了,但这种思想还根深蒂固,社会现象还难于改观。


2、这是不懂书法艺术规律的外行所为

欣赏书法时先介绍作者的书协官方头衔再介绍作品,若是书法行家肯定不会因为官大就买账。所以一般这样介绍的多半都是外行人士,或者是给外行介绍。外行不懂艺术规律,看不出艺术价值,只知道谁官大,所以出现题主所说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

留言讨论:“艺术官本位”的思想如何得到改变?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附图:启功先生墨迹)

欢迎读者朋友留言交流,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


麓风轩


欣赏书法时先介绍作者的书协官方头衔再介绍作品,这样做合适吗?

我们无论是在电视播出的书法作品时还是报刊杂志、展厅现场观赏书法作品,都会有对书法作品的作者作简单的描述。作者的生平,职务,都是放在首位。这是开场白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作者的尊重。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题主反感的,应该是一长串的各项获奖荣誉,占据了开始时的大量篇幅。有的人在介绍时,把书者的职务和所获荣誉如流水帐一样巨细无遗的介绍一番,这样的介绍形式谁都反感。如果是文字介绍,我会直接跳过,先看看作品。觉得作品有可观赏的地方,再去对作者作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是语言解说的,电视解说只能耐心等待。如果在展厅,你可以不用跟着讲解员,自己先观赏。每幅作品都会有作者的简介。如果嫌文字简介不尽意,等待讲解员讲解这幅作品时再留意讲解。



现在的书法作品介绍方式,都是这样。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就要学会适应。不合自己心意的东西,完全可以忽略。这不是建房,少了一块砖,就会有一个漏洞。他喜欢怎么写,是他的权利,你不看,不但不会损失什么,反而还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事在人为,不必对此太过在意。


子衿书法









全峰山


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其实合理与不合理不是介绍者的原因,而是我们听者对内容的本能反应和直观判断的问题。

说他合理,是因为先介绍人这是中国的传统习惯,就犹如我们见面的时候做一个自我介绍或介绍宾客。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说明中华是个礼仪之邦。

说他不合理是很多人会先入为主,产生不必要误导或做出过多的虚假宣传。而听者绝大多数人只有“耳鉴”的能力,而没有“目鉴”的能力。这样听众就会做出不客观的判断与评价。

总之,不管是先介绍人还是先介绍作品,都取决于我们自己有没有独立自主的审美情趣和特立独行的判断能力。我们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体悟到作品的学术性与艺术性,而不关乎作者的社会头衔与各种荣誉。








无心斋手稿研究


从这次沪苏浙皖书法展示来看,书协的官体味更浓了。汉子是中国的,但是书法今后的发展不以定是中国的。因为日本和韩国或海外的人渐渐也都迷上了书法,所以说要想书法发展起来。应该是让官体味离的越远越好,让真正的书法艺术走起!











刘德利书法作品视频


对于作者简介是必要的,但过分粉饰,则有令读者厌恶感而油然而生,文章介绍书者,力兴简约简洁,言简言赅,切入正题,或评或赏,但不可一刀切,如兹令读者更能了解作者背景或创作初衷,都有更加深入而客观的鉴赏。

话说回来,经过脑力劳动,费劲绞尽脑汁,力挺一分为二而劈析,当然有时也说些谬言,纯属一种能力不及而妄之,或称之妄为,惭愧惭愧,沉默是金,古今说话皆有三分中肯,七分错缪,不同的受众之读者,便有迥异之惆隐,或符合己口味,或睚眦之怨恨,当今之幣存在于容量之怀抱,而然千人千脾气,万人万内心,尤是艺术文化,由于前几年乱象,导致了人心不古,派系林立,各备维护各自内心的挚诚,一句不合适宜,便有怒火上身,平静的书之境界,烟散。


而今,理性已应当务之急,给予宁静和悦般的冷意,降温心血来潮,要慎谨,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钱钟书说过“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之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星期日娱乐。”虽然如此,但对于真实不虚艺术之追求,一如佛之虔诚,何不如此?从大家的留言是有大反响,大激烈,持重者饬整,持独到者明辨。

借此命题,可收获了些许道理,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此乃《孟子·尽心下》之语作结束语,

由此,交流切磋之路,只有常有,方知世界万物份繁之妙。人在这个氛内说话,须登高必远。


狂喜淡墨a


既合理,也不合理。所谓合理,则是这些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不合理也是因为没有完全的权威性,不能说明问题。比如说,有的官员,老板之类的,托关系进入书协,担任要职,但是水平不行。而有的没有进入书协,水平比较好,也不能说他不行!最关键的便是看实力,这才是关键所在。只可惜啊,懂得人少,骗子才会泛滥成灾!








赵富忠笔名破石


看到拿名头来评判书法艺术作品这事,可见现在的书协己成为沽名钓誉辈的工具,因为里边成色不足的:家们太多了,应该精简一下。第一是把书法家协会的名字改一下。因为可以称家的人实在不多。称家者起码有二个条件,一是实践过硬,五体书须有三体成就。二是理论过硬,起码有一本创见性知识著作权的书,(不算一般论文)没有此二条件,能称得上家吗?所以建议改为书者协会。有此一改,书家另有所属,书者归此之类,于是,冒牌者拉不起大旗,问题也就解决了。协会一类改革也须适应时代潮流了,希望今后书法界走上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