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父母打出来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年仅44岁的绍兴人叶军凭借着自己在原子分子光学领域上的突出贡献, 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美国学术界公认的最高荣誉之一。在获得这个奖项之前,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个名字都是极为陌生的,就像是横空出世一样,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当中。但其实这个名字在此之前早就出现在了美国物理学界的各种奖项的榜单上面了。


那个被父母打出来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从叶军的家人口中,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叶军的很有意思的事情。原来叶军也不是从小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在上小学四年级之前,还是非常的淘气不懂事。上课经常开小差,老师为此还跑到家里告过状,还被打过手心和屁股。后来才慢慢变的懂事好学,但是叶军在所有科目里,语文成绩更为突出,更是写的一手好作文。包括父母、老师在内都以为叶军会选择文科专业。

结果高三的时候,叶军参加全国物理竞赛还得了奖,还没等参加高考就被上海交通大学提前录取了,被分配到了应用物理专业。叶军的父母后来说,当时想在上海有亲戚就让他去了,也没考虑过他读哪个专业的事情。

那个被父母打出来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下,叶军进入到上海交大学习物理。但在大学期间,叶军对于物理并没有多少兴趣,对于物理的深刻认识的开始就一直要等到赴美留学了。1991年,就在叶军获得了新墨西哥大学物理学的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到科罗拉多大学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在美国读博,接受美国教育下的思维模式构架,对于叶军来说是自己真正将科学融入骨髓的重要一步。“现在回过头看来看,比较清晰的物理思想都是在博士期间才形成的”,这是叶军曾经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对记者说过得话。正是这段经历,让叶军以后在学术上受益无穷。

叶军的博士导师正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约翰▪霍尔,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叶军说,自己在读博士期间,在霍尔手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事要严谨认真,做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的想一想人家为什么会那样做,我们能发现做的更好的方法吗?名师的指导使得叶军在学术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而导师背后是学校的强大支持,资金,技术的充裕,为叶军的实验操作提供了其实切实可行的物质保障。

那个被父母打出来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读博的这段经历让他和霍尔之间也结下了深刻的情谊,在1999年叶军自己建立了实验室之后,还是同霍尔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在霍尔退休之后叶军还接手了他的实验室。除此之外,霍尔的诺贝奖的成就——解决光梳技术最关键的实验中叶军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实叶军就是这么多年来赴美留学生的一个缩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美留学,从叶军的经历当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各高校都有着清晰分明的功能边界,良好的竞争机制,倡导学术自由理念并能将其贯彻始终,学术上保持严谨严格,同时还注重制度化、规范化、多元化、国际化。

而有用强大的教师队伍,顶尖人才的荟萃,使得大学里的学术氛围愈发浓厚。世界最早发布世界大学排名的ARWU评价体系,将世界大学的排名指标体系由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科研成果、以及师均表现四个指标考量,用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衡量一所学校的实力。根据ARWU评价体系内的各项指标排名我们能够看出,美国高校内,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包括获得国际知名奖项的世界级大师人才。

就拿其中最为著名的奖项诺贝尔奖来说。有学者统计,截止2018年全球共有892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美国的哈佛大学有147人获奖、芝加哥大学97人、哥伦比亚大学98人分别获得了诺奖,仅仅是美国的三所学校就占据的诺奖三分一的名额,其背后的实力可想而知。

那个被父母打出来的美国科学院院士

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到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这些优秀的学者们,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向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迈进。中国也有句老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和这些优秀的学者们耳融目染的接触之下,才使得自己能够获得更得的收获,不经意之间的一个接触,可能就会为自己带了质的变化。

就冲着这份师资力量,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同学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想象一下,你的老师们都将会是学术界鼎鼎有名的人物,在名师的带领下,自己将会得到怎样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