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的松潘縣,曾經被稱為“松州”。歷史上,這裡是著名的邊陲重鎮,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被譽為“川西門戶”。2019年11月21日下午,遊覽完黃龍景區之後,我和家人開車路過鬆潘縣城——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松州古城位於松潘縣城南側,自唐武德元年(618)起,開始在此地設置松州。兩宋時期,繼續沿用,元代為松、潘、疊、宕、威、茂等處宣慰司,明置松潘衛,清改松潘廳。如今,這裡依然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明代城牆和城門。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走進松州古城的北門,右邊矗立著一尊李德裕的塑像,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目視前方。唐文宗時期,他開始擔任劍南西川道節度使。唐太和三年(829),在松州等地籌邊,繪製劍南西山的邊防圖,修建保障設施和柔遠城,訓練士卒,抵禦吐蕃。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這裡不僅是歷代兵家必爭的邊陲軍事重鎮,也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茶馬互市的商貿集散地,藏、羌、回、漢各民族在此地長期雜居,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北門內側的茶馬互市銅像,再現了當年繁榮的貿易景象,反映出濃郁的地方風情和民族文化。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明洪武十二年(1379),在唐松州城的基礎上,對城牆進行加磚擴建。明正統年間,僉御史寇琛主持,將西側城牆從山腳修至山顛,形成位於山頂之上的爬山城,增筑西門,氣勢恢宏。抬頭仰望,山頂之上,蜿蜒曲折的城牆好像一條巨龍。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從北向南,漫步古城,經過修葺一新的北街、中街和南街,道路兩側都是千篇一律的各類商業店鋪。在北街和中街交匯處是一座新建的鼓樓,中街和南街交匯處是一座漂亮的古松橋。

古松橋下是一條穿城而過的小河,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修建。戰亂時期,敵人經常圍攻,導致城內斷水。明嘉慶年間,松潘總兵何卿主持增築外城時,將古城東側山腳下流淌的岷江,人工改道,導入城中。於是,岷江穿城而過,河道形成“Z”狀,不僅解決了敵人斷水的困擾,也給城內消防滅火帶來方便。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北街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古松橋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南街

行至南街的盡頭,便是古城牆南門,也被稱為“延薰門”。門洞由條石壘砌而成,寬6米,高9米,厚30米。在城門上,修建有高大的城樓,極具當地建築風格。

南門外是雄偉的翁城,包磚已經不見,夯土裸露在外,盡顯古樸滄桑。東側開有一座券形的小門,成為進入城內的唯一通道,在門基的條石上可以看到奔馬和雲紋圖案。

東側小門的外壁兩側,有仿木結構磚雕,高浮雕的須彌座、蓮花柱礎、闌額、鋪作、省替、鐠柏枋、梁、椽子等構件清晰可辨。除此之外,門楣上雕刻的菱形窗格和雲彩紋飾,兩側雀替下方鑲嵌的“雙鹿吃葉”圖案淺浮雕,仔細欣賞,回味無窮。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南門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門基石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仿木結構磚雕

這裡城牆所用的青磚長50釐米,厚12釐米,重30公斤,由糯米和石灰加桐油熬成。城牆分為內城和外廓,高10米,寬30米,全長6200米。

古城原本有七道城門,內城五道,外城兩道。其中,內城東門為“覲陽”、南門為“延薰”、西門為“威遠”、北門為“鎮羌”,西南山麓有“小西門”;外城門分別名為“埠清”和“臨江”。

1992年,松州古城成為四川省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001年6月25日,松潘古城牆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松州古城:川西北的軍事重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